步步高高中历史 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96640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高中历史 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步步高高中历史 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步步高高中历史 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步步高高中历史 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步步高高中历史 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步步高高中历史 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1.docx

《步步高高中历史 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高中历史 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步步高高中历史 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1.docx

步步高高中历史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北师大版必修1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从三公九卿到二府制

1.汉承秦制

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太尉名义上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但没有调兵权;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丞相成为执掌实际大权的最高行政长官。

2.汉的创新

(1)西汉:

汉武帝重用设在宫廷内的尚书及一些侍从人员组成实际的决策机构,称为内朝。

宫廷外的丞相官府机构,变成了执行机构即外朝。

还划全国为13个州部(监察区),设刺史一人,奉皇帝之命,监察郡国。

(2)东汉:

光武帝设尚书台,由尚书执掌朝政,下分六曹办事,三公九卿逐渐成为虚衔。

3.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三国:

魏文帝设中书省执掌机要,尚书台成为执行机构。

(2)西晋:

设门下省作为皇帝的侍从和顾问机构。

(3)南北朝:

门下省成为参与决策的机构,南朝梁时改尚书台为尚书省。

4.隋唐时期

(1)三省的职责:

中书省掌全国政务的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执行。

三省长官同列宰相,共同议政。

(2)六部职责:

六部隶属尚书省,负责处理具体的行政事务。

(3)作用:

三省既各自独立,又互相制约,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也有利于加强皇权。

5.宋元时期

(1)宋元实行二府制度。

元代以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2)作用:

削弱了宰相职权,使皇帝集权更为强化。

[解读与点拨]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始创于隋朝,唐代进一步完善。

三省中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贯彻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同时相权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

深化探究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做出决定)将上(皇帝),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思考

(1)三省六部是怎样运作的?

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

(2)有人认为唐初的三省六部制是一种“皇权下的民主”,你是如何认识的?

答案 

(1)运作:

中书省草拟,上呈皇帝,再交门下省审议,由尚书省“奉行”,尚书省下设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执行。

特点:

相权被一分为三,三省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有利于加强皇权。

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职权专一,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2)所谓的“民主”是指三省之间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以防止大臣专权,也可以集思广益。

并且由于唐太宗借鉴隋亡的教训,善于纳谏,增添了这一制度的“民主色彩”。

但由于最终决策权属于皇帝,所以从根本上看,这一制度仍然是君主专制制度,它只是一种“皇权下的民主”。

材料二 从宋真宗起,相权逐步得到强化,皇权反而受到种种限制。

那时,经济发展较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

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hàng)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

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巧妙地抵制了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实际上限制了皇权。

思考

(1)材料中的“三司使”有何职权?

宋朝宰相的权力是怎样被分割的?

(2)宰相李沆与宋真宗的这段故事,能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 

(1)掌管财政。

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①北宋从宋真宗开始,相权逐步强化,对皇权有所限制。

李沆抵制宋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不仅想维护相权,也是从有利于治国的角度出发的。

②中国古代相权与皇权的消长,总体上虽然朝着强化皇权的方向演变,但其间也有相权强化的时候,这种权力的消长并非是简单的直线式发展。

二、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

1.西汉的郡国并行制

(1)原因:

总结秦亡教训,分封同姓贵族为王。

(2)影响:

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3)结果:

汉景帝和汉武帝先后打击王国势力,郡国并行制名存实亡。

2.唐、宋时期

实行道(或称路)、府(或称州、军、监)、县三级制。

3.元朝的行省制度

元朝推行行省制度,规定除大都周围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其余地区设行中书省进行管理,下设路、府、县,西藏地区由中央的宣政院管辖。

[深度点拨]

从汉至元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具体趋势表现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越来越大,地方权力越来越小。

总趋势是君主专制程度不断提高,这是由君主专制制度的本质所决定的。

[教材互补]

宋代设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为行政机构,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

为了分散宰相的权力,曾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

设枢密院,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

设三司以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

[解读与点拨]

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地方不存在独立的行政体系。

(2)地方服从于中央,中央服从于皇帝。

(3)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

(4)地方权力分散。

(5)中央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考核。

[关键点拨]

元朝的地方并不是完全由行省来管理,河北、山西、山东就归中书省(中央机构)直接管理,西藏、青海一带是宣政院的辖地。

深化探究

材料一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爵。

——《汉书·诸侯王表》

材料二 西汉局部地方区域图

思考

(1)结合材料一分析,汉初统治者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分析,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统治地方?

后果如何?

汉武帝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答案 

(1)秦实行郡县制,陷入孤立状态。

(2)措施:

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果:

导致“七国之乱”;解决:

实行“推恩令”,强干弱枝,监察地方。

三、中国特色的官吏选拔制度——科举制

1.发展:

中国古代长期实行世官制,门第高下成为选官的主要标准。

隋唐时开始实行科举制,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开始形成。

唐太宗时设进士、明经两科。

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时科举成为定制。

宋、元、明、清各朝进一步完善。

2.作用:

扩大了官吏人才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解读与点拨]

选官方式由地方评议推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特别是科举制逐渐完善,其“公开竞争,公平考试”的原则,对今天我国的考试制度和东西方文官选拔制度有重要影响。

深化探究

材料一 唐太宗在金殿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

材料二 见下图

举子看榜图

思考

(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何种选官制度?

(2)在汉代与魏晋时期,我国的用人制度又是怎样的?

其选官依据是什么?

(3)从古代的用人制度中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答案 

(1)科举制度。

(2)制度:

汉代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

依据:

察举制:

德才;九品中正制:

门第。

(3)用人制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兴衰;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才治理国家。

(言之成理即可)

1.“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下列举措实践了贾谊这一主张的是(  )

A.秦始皇推行郡县制B.汉景帝制定削藩政策

C.汉武帝实行推恩令D.宋太祖派文臣做知州

答案 C

解析 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把一个大王国分割成几个小王国,使之无力对抗中央,从而解决了王国问题,这和贾谊的主张是一致的。

2.汉朝时期,武帝平定闽越国后,在闽越故都有一个汉朝廷设立的“东部侯官”,隶属会稽郡,同时该郡又处于扬州刺史的管辖范围。

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而扬州刺史对其行使怎样的权力(  )

A.行政权B.监察权

C.军事权D.经济权

答案 B

解析 汉武帝设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

“汉代丞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汉代丞相位高权重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D.皇权在不断加强

答案 D

解析 材料包括汉、唐两个时期的有关情况,A、B两项只说了一个方面,故不选。

由首长制到委员制,看起来是宰相数量逐渐增加,但这只是表象,题目要求说出反映的实质问题,故应该思考为什么宰相数量逐渐增加,这种增加意味着什么,由此可以推断出皇权在不断加强。

4.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答案 B

解析 唐朝中央官制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隶属于尚书省。

三省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5.《朱子语类》云:

“唐制:

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体现三省分权制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三省分工明确,体现出权力制约和提高行政效率的特点,既可以减少决策失误,又可以分散相权,从而加强皇权。

据以上分析,A、C、D三项均正确,B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探究思考

1.提示 

(1)皇帝专制权力的加强。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省的职责与地位尚未固定明确,唐代已成为法定的中央职责分明的机构。

2.提示 

(1)中央:

汉代:

三公九卿制度,又形成内外朝制度,设立尚书台。

隋唐:

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度。

宋元:

中书省与枢密院并重的二府制度。

(2)地方:

汉:

郡国并行的双轨制,进而设立州部、刺史制度。

唐:

设立道监察州县。

[基础达标]

1.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B.颁布“推恩令”

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D.颁布“附益之法”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西汉统治者认为“秦孤立之败”的原因在于“同姓寡少”,因此,为了确保其统治,分封同姓子侄为王,封国制得以长期存在,同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这样就形成了郡国并行制度。

2.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

“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

”这里的“转折”是指汉武帝(  )

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

B.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

C.让身边侍从、秘书参与军国大事

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

答案 C

解析 汉武帝时期,让身边侍从、秘书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外朝制度。

3.唐朝元和年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佑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佑的意见。

崔佑所属的部门应是(  )

A.中书省B.门下省

C.尚书省D.参知政事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三省职能的掌握。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门下省负责审议,有不可行的政令可驳回,因此崔佑应供职于门下省。

4.“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是指(  )

A.西汉内、外朝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D.隋唐科举制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中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等可知这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批,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

5.“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

”唐朝《文献通考》中的这段记载,反映了唐朝的三省(  )

A.运转过程不断完善B.工作效率极其低下

C.行政地位逐渐下降D.完全隶属于政事堂

答案 A

解析 题干材料叙述了中书省“出诏令”,即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即审核政令。

两者互相牵制,不能议决时,于政事堂商议。

这种方式既加强了皇权,又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政令失误。

说明唐朝三省运转过程的完善。

B、C两项与题干主旨不符,D项错误。

6.唐承隋制,置御史台,设御史大夫一人,正三品。

《唐会要·御史台》云:

“正朝廷纲纪,举百家紊失。

”《新唐书·百官志》云:

“大夫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

”唐御史台的主要职能及设立的根本目的是(  )

A.监察,揭发百官罪恶B.礼仪,重视社会教化

C.监察,强化皇权统治D.刑法,维护百姓利益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监察制度及实质。

由两段史料看,御史台主要职责是检举官员失误及罪恶,属监察的职责。

其根本目的是以皇权为中心,强化皇权统治。

7.“邓氏自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

”(《后汉书·邓寇列传》)这一现象与当时的选官制度有关。

“当时的选官制度”是指(  )

A.军功爵制B.世袭制

C.察举制D.科举制

答案 C

解析 由“累世宠贵”“侯者二十九人……”等信息可知,邓氏家族进入仕途的人很多;又由《后汉书·邓寇列传》可判断这一现象出现在东汉时期。

东汉时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

8.史学界普遍认为,隋唐两代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时期。

这里所说的“完善”,主要是指(  )

①通过科举选拔官吏 ②地方官员由中央统一任免

③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 ④出现了专门的谏官机构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

答案 D

解析 秦至隋唐以前地方官员也是由中央统一任免,故②不属于“完善”的内容;中国最早的谏官机构是宋代的谏院,所以④不正确。

含②或④的选项均可排除。

[能力提升]

9.古代中国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

“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

从名称来源看,“行省”是(  )

A.中央的派出机构B.皇帝的秘书机构

C.地方的自治机构D.朝廷的朝贡藩属

答案 A

解析 “行中书省”意即“流动的中书省”。

中书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进驻各地,统管军民事务,以后成为最高一级行政区划。

10.“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

巨谓妻曰:

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

”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

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

A.郡县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西汉的选官制度。

根据材料内容及郭巨被荐举为孝廉这一结果,可推断是指西汉的察举制。

11.据《隋书·百官志下》,门下省置给事郎之职,“置员四人,从五品,审读奏案。

”《资治通鉴》在评述唐朝中央机构时写道:

“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以上材料说明(  )

A.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因权力的分割面临瓦解

B.隋唐时期,中央强化了对各部门的监察力度

C.门下省取得了三省政治结构中的枢纽地位

D.各种权力之间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牵制和监督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隋唐中央机构三省之间的权力构建,未涉及对各部门的监察,且此时的宰相制度趋于完善,排除A、B两项;D项表述不当,以偏赅全。

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门下省可以驳回中书省草拟的政令要求重新拟定,故可见门下省在三省中处于枢纽地位,选择C项。

12.

右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场景。

许多成语典故都与此考试制度有关,如名落孙山、朱衣点头、金榜题名、黄粱一梦等。

该制度(  )

A.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B.把考试选拔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

C.把考试选拔和世袭制结合起来

D.把世袭制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

答案 A

解析 科举制是以考试成绩选官的制度,而不是以门第、世袭为标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

——引自《朱子语类》

材料二 唐太宗说:

“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

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

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引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

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

“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诛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

“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1)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

(2)材料二说明唐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

(3)材料三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

结局说明了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

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答案 

(1)包含了皇帝和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部门大臣的综合意见。

(2)特点是皇权之下的民主制。

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和唐政权建立的历史背景。

(3)皇权与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

结局说明法律的权威占据上风。

(4)唐初君主权力受到大臣和法律的制约。

我国封建制度的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中,皇权至上,但在唐朝时期皇权并非是绝对的权威;但皇权能否受到限制主要取决于皇帝的个人政治品质。

解析 第

(1)问材料一叙述了三省分工,“奉行”指的是皇帝。

(2)问并非要回答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必须结合材料分析。

材料二中唐太宗对大臣的告诫,反映了相对民主的政治风气。

第(3)问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了皇帝不能为所欲为,受到大臣和法律的制约。

材料三主要指皇权遇挫,实际上反映了唐朝初年“人治”和“法治”的矛盾,第(4)问“认识”要从整个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分析,个别朝代的民主不能改变整个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靡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

“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

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

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

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

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种选官制度?

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4)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答案 

(1)血缘、门第、等级。

(2)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

(3)九品中正制。

弊端:

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4)影响:

张扬了“学而优则仕”;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

解析 第

(1)问读懂材料是解答关键。

材料一强调的是门第、血缘。

(2)问从察举制的内容可以得出答案。

第(3)问是九品中正制,弊端为世家大族把持。

第(4)问材料对科举制持肯定态度,因此从科举制的积极影响来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