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参考公路.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6595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6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参考公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参考公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参考公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参考公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参考公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参考公路.docx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参考公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参考公路.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参考公路.docx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参考公路

公路

一、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方法:

1、根据建设任务、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需要,将建设项目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

2、单位工程:

在建设项目中,根据签订的合同,具有独立施工条件的工程。

分为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互通立交工程、隧道工程和交通安全设施六类。

3、分部工程:

在单位工程中,按结构部位、路段长度及施工特点或施工任务划分为若干个分部工程。

4、分项工程:

在分部工程中,按不同的施工方法、材料、工序及路段长度等划分为若干个分項工程。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以分項工程为评定单位,采用100分制进行。

在分项工程评分的基础上,逐级计算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合同段和建设项目评分值。

6、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包括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外观鉴定和质量保证资料四个部分。

7、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实测项目为关键项目,其合格率不得低于90%,属于工厂加工制造的桥梁金属构件不低于95%,机电工程为100%,且检测值不得超过规定极限,否则必须进行返工处理。

8、实测项目的规定极限:

是指任一单个检测值都不能突破的极限值。

不符合要求时该实测项目为不合格。

9、分项工程得分=∑(检查项目得分×权值)/∑检查项目权值

分项工程评分值=分项工程得分-外观缺陷减分-资料不全减分

10、实测项目计分:

检查项目合格率%=(检查合格的点(组)数/全部检查的点组数)×100%

检查项目得分=检查项目合格率×100

11、分部(单位)工程得分=∑(分项(分部)工程评分×相应权值)/∑分项(分部)工程权值

12、合同段工程质量得分=∑(单位工程得分×单位工程投资额)/∑单位工程投资额

合同段工程质量鉴定得分=合同段工程质量得分-内业资料扣分

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评分值=∑(合同段工程质量鉴定得分×合同段工程投资额)/∑合同段工程投资额

13、施工单位应有完整的施工原始记录、试验数据、分项工程自查数据等质量保证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负责提交齐全、真实和系统的施工资料和图表。

14、质量保证资料包括以下6个方面:

1、所用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材料质量检验结果。

2、材料配合比、拌和加工控制检验和试验数据。

3、地基处理和隐蔽工程施工记录以及大桥、隧道施工监控资料。

4、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的实验记录和质量检验汇总图标。

5、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非正常情况记录及其对工程质量影响分析。

6、施工中如发生质量事故,经处理补救后,达到设计要求的认可证明文件。

15、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分项工程评分值不小于75分为合格,小于75分为不合格;机电工程、属于工厂加工制造的金属构件不小于90分为合格,小于90分为不合格。

评定为不合格的分项工程,经处理后满足设计要求和评定标准后,分部工程评分值按其复评分值的90%计算。

16、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合同段所含工程全部合格,评为合格;所属任一工程不合格时,评为不合格。

二、沥青混合料

一、沥青混合料基本概念

1、沥青混合料:

指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以及填料与沥青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和而成的混合料。

2、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指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填料组成的符合规定级配的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符合技术标准的混合料,以AC表示。

3、按密实类型分为5类:

1、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按级配原理设计组成的各种粒径颗粒的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经马歇尔标准击实成型试件的剩余空隙率为3%--5%(对重载道路为4%--6%,对人行道路为2%--5%)的密实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按粒径大小分为砂粒式、细粒式、中粒式、粗粒式、特粗式等。

按关键性筛孔通过率的不同可分为细型密级配、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等。

2、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矿料级配主要由粗集料嵌挤组成,细集料及填料较少,经高黏度沥青结合料粘结,矿料相互拨开形成的混合料,经马歇尔标准击实成型试件的空隙率通常大于15%--18%。

3、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少量填料(或不加填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合而成,经马歇尔标准击实成型试件的剩余空隙率在8%--10%以上的半开式沥青碎石混合料,我国的AM型沥青碎石混合料属于此类。

4、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矿料级配组成中一个或多个粒径段颗粒含量为零或很少使得级配曲线出现平台式类似平台沥青混合料。

根据混合料的空隙率不同,间断级配混合料可以是密级配或非密级配的混合料。

密级配间断级配混合料的代表性结构是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

5、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沥青碎石):

由矿料和沥青组成具有一定级配要求的混合料,按空隙率、集料最大粒径、添加矿粉数量的多少,可分为三红类型:

⑴、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ATB):

它与沥青混凝土的区别主要是公称最大粒径的不同,实际上相当于用于基层的粗粒式或特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通常大于26.5mm,其设计空隙率为3%--6%,不大于8%,粒径大于37.5mm的特粗式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也称大粒径沥青混合料。

⑵、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稳定基层混合料(ATPB).公称最大粒径通常大于19mm,铺筑在沥青层底部起排水作用,设计空隙率大于15%--18%。

⑶、半开级配沥青稳定混合料:

设计空隙率在8%--10%以上,适用于缺乏添加矿粉的沥青拌和设备与人工抄拌(只加少量矿粉或不加矿粉)制造沥青混合料铺筑中低等级公路的情况,根据路面的压实层厚度可采用不同的公路最大粒径,通常称为沥青碎石(AM)。

4、按沥青结合料分类,分为5类:

1、普通沥青和改性沥青混合料

2、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

采用乳化沥青与矿料在常温状态下拌合而成,压实后剩余空隙率在10%以上的常温沥青混合料。

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由沥青结合料与少量的纤维稳定剂、细集料以及较多量的填料(矿粉)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于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的间隙,组成一体形成的沥青混合料,简称SMA.

4、沥青玛蹄脂:

有沥青结合料与少量的纤维稳定剂、细集料及较多量的填料(矿粉)组成的混合料。

5、沥青胶浆:

由沥青结合料、矿粉、或掺加部分纤维组成的混合料。

5、按颗粒最大粒径和级配分为5类:

1、砂粒式沥青混合料:

公称最大集料粒径等于或小于4.75mm的沥青混合料,也称为沥青石屑或沥青砂。

2、细粒时沥青混合料:

公称最大集料粒径为9.5mm或13.2mm的沥青混合料。

3、中粒式沥青混合料:

公称最大集料粒径为16mm或19mm的沥青混合料。

4、粗粒式沥青混合料:

公称最大集料粒径为26.5或31.5mm的沥青混合料。

5、特粗式沥青混合料:

公称最大粒径为等于或大于37.5mm的沥青混合料。

5、按沥青生产工艺,分为2类:

1、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

沥青与矿粉在热状态下拌和、热状态下铺设的沥青路面混合料。

2、再生沥青混合料:

采用适当的工艺,将以破换的旧沥青路面混合料进行再生处理,或与新沥青混合料混合得到的沥青混合料。

6、按强度构成原则分为按嵌挤原则构成的结构和按密实级配原则构成的结构两类。

1、按嵌挤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是以矿料颗粒之间的嵌挤力和内摩阻为主,沥青混合料的黏结作用为辅而构成的。

沥青贯入式路面、沥青表面处治、沥青碎石路面均属此类结构。

这一类路面是以颗粒较粗的、尺寸较均匀的矿料构成骨架,沥青混合料填充其空隙,并把矿料黏成一个整体。

这种混合料的强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2、按密实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是以沥青与矿粉之间的黏结力为主,矿质颗粒之间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为辅而构成的。

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此类,这类的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

1、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是指沥青混合料在高温(通常60℃)条件下经受车辆荷载长期作用下,不产生车辙和波浪等病害的性能。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不好时,在使用工程中受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容易产生车辙、推移、拥包等永久性变形(包括泛油)。

2、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关键试验方法为车辙试验:

为了模仿沥青路面在车轮的反复作用下产生车辙的情况,在实验室采用一个小型车轮在沥青混合料板块状试件上进行往复行走试验,从而使板块试件形成像实际沥青路面那样的辙槽,这种试验方法为车辙试验。

车辙试验是用一块碾压成型的板块试件(通常为300*300*50mm)在规定温度条件(通常为60℃)下,以一个轮压为0.7MPa的实心橡胶轮胎在其上行走,测量试件在变形稳定期间,每增加1mm变形需要行走的次数,即为动稳定度,以次/mm表示。

3、车辙试验的意义:

通过测定轮荷载作用次数与板块试件变形的关系,得出变形速率RD或动稳定度DS,可用作沥青混合料的抗永久变形性能指标。

4、车辙试验的方法:

1、试验时先测定试验轮压强(应符合0.7±0.05MPa),将试件装于原试模中。

并一起置于达到试验温度(60±1)℃恒温室中,保温不小于5h,也不得多于24h。

在试件的试验轮不行走的部位上,粘贴一个热电偶温度计,控制试件温度稳定在(60±1)℃。

2、再将试件连同试模置于车辙试验机的试件台上,试验轮在试件的中央部位,其行走方向须与试件碾压方向一致。

3、开动车辙变形自动记录仪,然后启动试验机,使试验轮往返行走,时间约1h,或最大变形达到25mm为止。

试验时。

记录仪自动记录变形曲线及时间温度。

需注意的是,对于300mm宽且试验时变性较小的试件,也可对一块试件在两侧1/3位置上进行2次试验取平均值。

4、我国规范规定,以60℃作为车辙试验的标准温度,加载水平为0.7MPa,试验持续1h,以动稳定度(以次/mm表示)作为评价指标。

5、马歇尔试验方法:

是我国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主要通过沥青混合料的成型后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试验级空隙率的物理指标计算方法,测定试件的密度、空隙率等各项物理指标,从而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6、影响马歇尔试件的关键因素:

1、室内压实预测的交通水平太高,会使混合料可能被压实到空隙率太小且不够稳定的密实状态;预测交通水平太低,使室内采用的压实功生成的密度高于实际交通形成的密度,其结果是混合料沥青含量太小,混合料现场耐久性偏低。

2、矿质集料间隙率(VMA):

为压实集料块体中间隙总体积。

如果VMA太小,则混合料可能有稳定性问题;如果VMA太大,则混合料可能有耐久性问题,VMA具有两个成分:

压实后沥青填充的空隙体积及剩余空隙体积,剩余空隙体积使沥青胶结料在炎热气候可以充分热膨胀。

沥青胶结料体积是混合料耐久性的关键。

沥青胶结料体积连同集料级配决定每一集料颗粒周围沥青膜厚度。

当最大颗粒尺寸减小,则最小VMA增大,这是因为小颗粒间总的空隙大于大颗粒间的空隙。

最大集料尺寸为50mm的密级配混合料的最佳沥青含量可能低至3.0%--5.0%;而最大集料尺寸为10mm时,沥青含量可能达到7.0%--7.5%。

任何给定混合料的VMA必须足够高,保证沥青胶结料加上要求空隙量有一定的空间。

3、压实沥青混合料空隙:

压实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试件在最佳沥青含量时的空隙率,建议在3%--5%之间。

4、密度:

在马歇尔混合料设计方法中,密度随沥青含量而变化。

由于热沥青胶结料润滑颗粒,压实功迫使颗粒紧靠在一起,起初密度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变大。

密度达到某个峰值后开始降低,这是因为增加的沥青胶结料使各个颗粒周围的薄膜加厚。

促使颗粒更多的分离,引起密度较低。

对于普通沥青混合料应采用真空法实测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密度,对于改性沥青混合料和SMA混合料应采用计算最大理论密度,采用表干法或蜡封法或体积法测定试件的毛体积密度。

5、稳定度:

马歇尔稳定度是指压实试件在温度为60度,加载速度为50mm/min时承受的最大荷载。

该稳定度为沥青混合料块体黏性的一般量度,并受集料内摩阻角与沥青胶结料60度的黏度影响。

增大集料混合料稳定度最容易的途径是将沥青胶结料改变到较高黏度级,此外还可以加入少量很细粉尘、沥青胶结料/粉尘混合料,其作用如黏度更高的结合料,因而增大马歇尔稳定度。

但是如果粉尘极细,则可能扩充沥青胶结料,其作用如同加大沥青胶结料含量而会降低稳定度。

这取决于马歇尔稳定度与沥青含量关系曲线的形状。

马歇尔稳定度的主要用途在于评价稳定度随沥青含量增加的变化,以选择最佳沥青含量。

也用于量测厂拌沥青混合料的一致性,但稳定度试验值变异性大,试验精度很差。

6、流值:

是达到最大破坏荷载时的试件的垂直变形(以0.1mm计)。

高流值通常显现为塑性混合料在交通作用下永久变形,低流值可显现为空隙率高过正常而沥青含量不足的有耐久性问题的混合料,并在路面寿命中因混合料的脆性导致早期开裂。

7、沥青填隙率或沥青饱和度(VFA):

规范一般规定VFA范围为65—75%。

交通量越大,其相应VFA值应减少。

7、水稳定性:

指沥青与矿料形成黏附层后,遇水时对沥青的置换作用而引起沥青剥落的抵抗程度。

1、水损害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

所谓的水损害是沥青路面在水或冻融循环的作用下,由于汽车车轮动态荷载的作用,进入路面空隙中的水不断产生动水压力或真空负压抽吸的反复循环作用,水分逐渐深入沥青与集料界面上,使沥青黏附性降低并逐渐丧失粘结力,沥青膜从石料表面脱落,导致沥青混合料掉粒、松散,继而形成沥青路面坑槽、推挤变形等损坏现象。

2、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评价方法,通常分为2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评价沥青与矿料的黏附性;第二阶段是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这两个阶段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3、冻融劈裂试验:

试件成型的方法:

双面各击实50次。

每种试件分两组:

一组在25℃水浴中浸泡2h后测试劈裂强度R1;另一组先在25℃水浴中浸泡2h,然后在0.09MPa浸水抽真空15min,再在-18℃冰箱中置放16h,而后放到60℃水浴中恒温24h,再放到25℃水浴中浸泡2h后测定其劈裂轻度R2;计算其残留强度比R0=(R2/R1)*100%。

其饱水过程包括真空饱水、冻融和高温水浴三个过程。

8、耐久性评价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指标---空隙率、饱和度、残留稳定度。

1、空隙率---指压实后的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即矿料及沥青以外的空隙的体积占试件总体积的百分率。

2、饱和度---指压实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饱和度,即试件矿料间隙中扣除被集料吸收的沥青以外的有效沥青结合料部分的体积,在压实沥青混合料的矿料间隙中所占的百分率。

3、残留稳定度---指将沥青混合料试件模拟路面的水损害条件后侧其稳定度的值。

9、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抗滑性及施工和易性

1、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指沥青混合料低温下的抗裂稳定性。

2、沥青混合料抗滑性---指轮胎沿路面表面在一定打滑条件下滑动时所承受的摩擦阻力的大小;对行驶在路面的车辆而言,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速度、路面湿度)车辆的紧急制动距离及抗侧滑能力。

3、施工和易性—指沥青混合料在拌和过程中易于均匀、在运输与摊铺过程中不易离析、在碾压过程中易于压实成型的性能。

三、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定义

1、沥青混合料的密度---指压实沥青混合料常温条件下单位体积的干燥质量。

以g/cm3表示。

2、沥青混合料的相对密度—-同温度条件下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单位无量纲。

3、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密度---为计算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需要,假设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空隙率为零的理想状态下最大密度,以g/cm3表示。

4、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同温度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密度和水的密度的比值,单位无量纲。

5、沥青混合料的表观相对密度---又称视相对密度(比重),是表观密度和同温度水的密度比值。

6、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单位体积(含混合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不吸收水分的闭口空隙、能吸收水分的开口空隙等颗粒表面轮廓线所包围的全部毛体积)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干质量,由表干法、蜡封法或体积法测定,以g/cm3表示。

①表干法测定的毛体积密度---又称饱和面干毛体积密度,是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常温条件下的干燥质量与表干状态下的毛体积(饱和面干状态下的实体体积与闭口空隙、开口空隙之和)的比值,它适用于较密实的吸水很少的试件。

②蜡封法测定的毛体积密度---是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常温条件的干燥质量与蜡封条件的毛体积(混合料蜡封状态下实体体积与闭口空隙、开口空隙之和,但不计蜡被吸入混合料的部分)的比值,它适用于吸水较多而不能由表干法测定的试件。

③体积法测定的毛体积密度---是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干质量与直接用卡尺测量的试件毛体积的比值,它适用于吸水严重至完全透水,不能用表干法和蜡封法测定的试件。

7、有效沥青含量Pbe---沥青混合料中沥青总含量减去被集料吸收的沥青量。

8、空隙率VV---压实后的沥青混合料中被沥青包裹的粒料之间的空隙占总体积的百分比。

9、粗集料捣实空隙率VCADRC---干燥粗集料(通常指4.75mm或2.36mm以上的集料)在标准量筒中经捣实形成的粗集料骨架部分以外的体积占容量筒总体积的百分率。

10、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粗集料间隙率VCAmix---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内粗集料骨架部分以外的体积占试件总体积的百分率。

11、沥青含量---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质量与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比值,以百分率计。

12、油石比---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质量与矿料总质量的比值,以百分率计。

13、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对沥青路面的影响:

对沥青路面的水损害、沥青氧化、车辙、疲劳寿命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过大,降水容易透入结构层中,使沥青路面产生各种各样的水破坏。

还会让空气容易进入结构层,是沥青氧化变脆,从而导致沥青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和松散,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

沥青的残留针入度直接受沥青面层空隙率的影响;沥青混凝土空隙率过小,面层容易产生车辙和推挤现象。

沥青混凝土空隙率对改性沥青混凝土的疲劳寿命和弯拉劲度都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密实沥青混凝土用施工成初始空隙率不大于7%,开放交通后的最终空隙率应大于3%。

四、马歇尔试件制作方法;

1、马歇尔试件材料组成根据级配曲线中各筛孔的通过率来计算。

试件尺寸Ф101.6*63.5mm

2、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用量由沥青含量和油石比来表示,沥青含量和油石比换算方法:

Pb=Pa/(100+Ysb)*100

Pa---预估的最佳油石比(与矿料总量的百分率)

Pb---预估的最佳沥青用量(占混合料总量的百分数)

Ysb---集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

3、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制作温度按通过135℃及175℃条件下测定的黏度---温度曲线确定,并与施工实际温度相一致。

4、确定一个标准马歇尔试件拌和物用量的计算方法:

--将拌合好的沥青混合料,均匀称取一个试件所需要的用量(标准马歇尔试件约1200g,大型马歇尔试件约4050g)。

当已知沥青混合料的密度时,可根据试件的标准尺寸计算并乘以1.03得到要求的混合料数量,进行击实成型;成型后用游标卡尺量取试件高度,根据试件高度来调整试件的矿料和沥青用量。

五、马歇尔试件密度检测

1、密度---规定条件下,材料单位真实体积(不包括任何空隙和孔隙)的质量,也叫真密度。

2、毛体积密度---规定条件下,材料单位毛体积(包括材料实体、开口及闭口孔隙)的质量。

当质量以干燥质量为准时,称为绝对毛体积密度,简称毛体积密度。

3、表观密度---规定条件,材料单位表观体积(包括材料实体、闭空孔隙,但不包括开口空隙)的质量,也叫视密度。

4、表干法:

表干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试件,包括I型或较密实∏型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混合料、沥青与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和毛体积相对密度。

①选择适宜的浸水天平或电子称,最大量程应不小于试件质量的1.25倍,且不大于5倍。

②除去试件表面的浮粒,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Ma,根据选择天平的感量读数,准确至0.1g,0.5g,或5g。

③挂上网篮,浸水溢流水箱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或复零,把试件置于网篮中(注意不要晃动水面)浸水约3—5min,称取水中质量Mw.若天平读数持续变化,不能很快达到稳定,说明试件吸水较严重,不适用于此法测定,应该用蜡封法测定。

④从水中取出试件,用洁净柔软的拧干湿毛巾轻轻擦去试件的表面水(不得吸走空隙内的水),称取试件的表干质量Mf。

⑤对从路上钻取的非干燥试件,可先称取水中质量Mw,然后用电风扇将试件吹干至恒重(一般不少于12h,也可用60±5℃烘箱烘干至恒重),再称取空中质量Ma。

⑥结果计算毛体积密度Pf=Ma/(Mf-Mw)*Pw,Pw为常温水的密度。

毛体积相对密度Yf=Ma/(Mf-Mw),取三位小数。

5、水中重法

水中重法适用于测定几乎不吸水的密实的I型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表观相对密度或表观密度。

①选择适宜的浸水天平或电子秤,最大称量应不小于试件质量的1.25倍,且不大于5倍。

②除去试件表面的浮粒,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根据选择天平的感量读数,准确至0.1g,0.5g,或5g。

③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的水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或至零,把试件置于网篮中(注意不要晃动水面),待天平稳定后立即读数,称取水中质量。

若天平读数持续变化,不能在数秒钟达到稳定,说明试件有吸水情况,不适用于此法测定。

④对从路上钻取的非干燥试件,可先称取水中质量,然后用电风扇将试件吹干至恒重,再称取空中质量。

6、蜡封法

适用于测定吸水率大于2%的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或毛体积相对密度。

①选择适宜的浸水天平或电子称,最大称量应介于试件质量的1.25—5倍之间。

②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Ma,根据选择的天平感应读数,精确至0.1g,0.5g,或5g。

当为钻芯法取得的是非干燥试件时,应用电风扇吹干12h以上之恒温作为空中质量,但不得用烘干法。

③将试件置于冰箱中,在4--5℃条件下冷却不少于30min。

⑤将石蜡熔化至其熔点以上5.5±0.5℃.

⑥从冰箱中取出试件立即浸入石蜡液中,至全部表面被石蜡封住后迅速取出试件,在常温下放置30min,称取封蜡试件的空中质量Md。

⑦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或至零。

将蜡封试件放入网篮浸水约1min,读取水中质量Mc。

⑧如果试件在测定时密度时还需要做其他试验时,为便于除去石蜡哦,可事先在干燥试件表面涂一层薄滑石粉,称取涂滑石粉试件质量Ms,然后再拉风测定。

⑨用蜡封法测定时,石蜡对水的相对密度按下列步骤测量确定:

a、取一块铅或铁块之类的重物,称取空中质量Mg。

b、测定重物的水中质量M’s。

c、待重物干燥后,按上述步骤将重物蜡封后测定空中质量Md及水中质量M’d.

d、计算石蜡对水的相对密度:

Yp=(Md-Mg)/((Md-Mg)-(M’d-M’g))

⑩毛体积相对密度计算;

Yf=Ma/(Md-Mc-(Md-Ma)/Yp)

涂滑石粉后的毛体积相对密度计算:

Yf=Ma/(Md-Mc-((Md-Ms)/Yp+((Ms-Ma)/Yp)

试件的买体积密度:

Pf=Yf*PwPw---为常温水的密度。

7、体积法

适用于不能用表干法、蜡封法测定空隙率较大的沥青混合料。

①选择适宜的天平或电子秤,最大称量应介于试件质量的1.25---5倍之间。

②清理试件表面,刮去突出试件表面的残留混合料,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Ma,根据选择的天平的感量读数,准确至0.1g、0.5g、或5g,当为钻芯法取得非干燥试件时,应用电风扇吹干12H以上至恒重最为空中质量,但不得用烘干法。

③用卡尺测定试件的各种尺寸,准确至0.01cm,圆柱体试件的直径取上下2个断面测定结果的平均值,高度去十字对称4次测定的平均值;棱柱体试件的长度取上下2个位置的平均值,高度或宽度取两端及中间3个断面测定的平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