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期末考知识点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6537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期末考知识点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期末考知识点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期末考知识点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期末考知识点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期末考知识点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期末考知识点1.docx

《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期末考知识点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期末考知识点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期末考知识点1.docx

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期末考知识点1

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期末考知识点

(1)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草履虫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应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运动

B.使用棉花纤维便于观察草履虫的运动

C.草履虫运动与1表示的结构无关

D.3表示的结构为草履虫的口沟

【答案】B

【解析】

【分析】

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草履虫是纤毛虫,它的体表布满纤毛。

纤毛运动时不但可以使虫体在水中向前或向后游动,还可以使虫体以旋转方式高速游动。

图中1为纤毛、2口沟、3胞肛。

【详解】

A、应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运动,错误。

B、草履虫在水中螺旋前进,游动较快,应使用棉花纤维便于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正确。

C、纤毛的摆动是草履虫螺旋前进,草履虫运动与1纤毛有关,错误。

D、3表示的结构为草履虫的胞肛,是草履虫排泄的部位,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

2.对光

①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

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下列是动物体部分结构层次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③都表示细胞分裂

B.④表示细胞的分化

C.脑属于神经组织

D.图中缺少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变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

(2)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

(3)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是: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详解】

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图中①②③,细胞数目不断增多,表示细胞的分裂。

A正确。

④过程,产生了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多个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B正确。

脑是由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等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一个器官,C错误。

动物体的结果层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图示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还缺少系统,D正确。

【点睛】

熟练掌握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及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4.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A.碘液、生理盐水、自来水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

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制作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

擦→滴→漱→刮→涂→盖→染。

【详解】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放在实验台上备用;滴一滴生理盐水在载玻片中央,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用凉开水漱口,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用消毒的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取得口腔上皮细胞,再在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盖上盖玻片,先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让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盖上,避免出现气泡;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因此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故选:

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制作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

5.下列属于器官的是()

A.番茄果肉B.洋葱鳞片叶C.血液D.口腔上皮

【答案】B

【解析】

【分析】

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

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

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

【详解】

A.番茄果肉属于营养组织,具有营养的作用,故A错误。

B.洋葱鳞片叶属于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故B正确。

C.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故C错误。

D.口腔上皮属于保护组织,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器官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器官的概念。

6.人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经过细胞分裂,新的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

A.46对B.24条C.23条D.23对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详解】

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其目的是保证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与原细胞相同,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如图:

通过分析可知:

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细胞分裂以后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23对。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特点。

7.对光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

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8.下列关于人体常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从外形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B.上肢分为上臂、前臂和手三部分

C.躯干部的前面为胸部和腹部,后面为背部

D.脑、脊髓、肺、血液等都是人体比较重要的器官

【答案】A

【解析】

【分析】

按照人体的形态和部位,可将人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4个部分,头又分为颅部和面部,颈又分为颈部和项部,躯干的前面又分为胸、腹、盆部和会阴;躯干的后面又分为背和腰,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上肢分为肩、上臂、前臂和手,下肢分为臀、大腿、小腿和足。

【详解】

A.按照人体的形态和部位,可将人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四部分,符合题意。

B.上肢分为肩、上臂、前臂和手,因此上臂、前臂以及肘通常合称为胳膊,不符合题意。

C.躯干部的前面分为胸部和腹部,后面分为背部和腰部,不符合题意。

D.脑、脊髓、肺等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器官;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具有营养、保护、运输等作用,属于结缔组织,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只有基础知识扎实,才能灵活解答。

9.显微镜视野中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什么方向移动装片或切片(  )

A.左下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右上方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的特点,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

【详解】

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左右也倒,所以如果物像不再视野的中央,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朝着物像相同的方向移动。

即:

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应把玻片向着右上方移动才能到达视野的中央。

故选:

D

【点睛】

关于显微镜中实物的成像特点,是中考的重点,可找出规律,即移动的方向与题目中的一致。

10.使用显微镜时,可参照如图快速判断“污物”的位置,图中①②分别为(  )

A.装片、目镜B.装片、装片C.目镜、目镜D.目镜、装片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装片,不动就不在装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装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详解】

判断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

先移动①装片,污点动说明在装片上,如果污点不动,说明不在装片上;然后转动目镜如果污点动说明在目镜上,如果不动说明污点在②物镜上。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11.在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首先进行分裂的是()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壁

【答案】C

【解析】

【分析】

植物的细胞分裂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详解】

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细胞的分裂过程:

首先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如果是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

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细胞壁。

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分析可知,在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首先进行分裂的是细胞核。

故选C。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的分裂过程。

12.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细胞,物像由图1转换到图2时,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A.移动装片B.转动转换器C.转动粗准焦螺旋D.提高视野亮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显微镜的使用包括:

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等主要步骤。

【详解】

由图可知,由图1变为图2,物像变大,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

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更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不需转转动粗准焦螺旋。

故选:

C。

【点睛】

熟练掌握显微镜操作中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步骤。

13.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当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细胞体积和视野亮度依次有什么变化?

(  )

①变多②变少③变大④变小⑤变亮⑥变暗.

A.②③⑥B.②④⑥C.①④⑤D.①③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

【详解】

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就越暗,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大,进入的光线越多,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故A符合题意。

【点睛】

有关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题都很重要,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有些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经常操作使用显微镜的话,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了。

14.西红柿、小麦、玉米、梅这些植物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是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

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体无系统。

故选:

A。

【点睛】

植物体和动物体相似,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植物体无系统。

15.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植物果实汁多为酸味,与之对应的结构是(  )

A.细胞壁B.叶绿体C.线粒体D.液泡

【答案】D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

【详解】

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错误。

B.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错误。

C.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错误。

D.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储存着糖分、色素等多种物质,所以植物果实汁多为酸味,与之对应的结构分别是液泡,正确。

故选:

D。

【点睛】

掌握液泡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6.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

(1)到视野

(2)时,可能有如下操作过程:

()

①转动转换器;②移动载玻片;③转动粗准焦螺旋;④转动细准焦螺旋;⑤调节光圈

A.①②③④B.②①⑤④C.①④②⑤D.②①⑤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

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

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

【详解】

由图可知,图

(2)为图

(1)中甲的放大,因此首先②移动装片,可将装片向左移动;然后①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患上高倍镜;此时视野可能变暗,需⑤调节光圈,最后再④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

故选:

B。

【点睛】

本题属于基础题,着重考查了高倍镜使用的方法,意在考查考生显微镜操作的技能,特别注意在使用高倍镜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17.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

B.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C.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

D.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逐渐减少

【答案】D

【解析】

细细胞的分化只是改变了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遗传物质并没有被改变,相反细胞的分化是由遗传物质控制进行的。

细胞的分化是在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细胞的分化也没能正常进行,D错误。

18.下列关于一株番茄和一头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是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它们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C.番茄的果实和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D.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答案】D

【解析】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番茄和牛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A正确;它们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B正确;番茄的果实和牛的心脏,都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器官,C正确;番茄是植物,它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牛是动物,其结构层次为: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番茄没有系统这一结构,D错误。

19.春暖花开,进入4月,一切都欣欣向荣的,校园里的玉兰花、樱花都开了。

校园里的植物或其结构,与玉兰的花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

A.冬青的叶肉B.侧柏的根C.雪松的植株D.法桐茎中的形成层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层次不同,动物比植物多系统这个结构,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解答即可。

【详解】

玉兰的花是器官,属于生殖器官。

A.冬青的叶肉是营养组织,不符合题意。

B.侧伯的根是器官,属于生殖器官,符合题意。

C.雪松的植株是植物体,不符合题意。

D.法桐茎中的形成层细胞是细胞,不符合题意。

【点睛】

本考点主要考查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如何,能否正确区分构成植物体的各层次的形态及生理功能。

20.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同一部位时,选择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视野中的细胞体积最大?

()

A.目镜5×物镜40×B.目镜10×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D.目镜16×物镜1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要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即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大,应选择高倍镜的组合,即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最大。

A放大倍数是200倍,B放大倍数是400倍,C放大倍数是100倍,D放大倍数是160倍。

所以B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操作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显微镜的操作能力,属于容易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