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 激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6166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 激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 激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 激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 激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 激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 激素.docx

《高二生物 激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 激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生物 激素.docx

高二生物激素

给两组动物饮相同量的清水,与对照组动物(正常状态)相比,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量减少的实验动物是(  )

A.剧烈运动一段时间的动物B.患糖尿病的动物

C.输液不久后的动物D.处于低温环境中的动物

下丘脑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分泌:

下丘脑在外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感受刺激:

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机体渗透压升高

C.调节: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和水平衡调节中枢等

D.传导:

下丘脑可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

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兴奋传至Ⅱ处时,该处细胞膜内发生的电位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

人的下丘脑受损,不大可能影响( )A.内分泌活动的协调 B.体温恒定的维持C.躯体运动的精确性 D.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由两个神经元组成

C.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前膜而传递兴奋

D.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环境变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是(  )

A.食物缺碘——生长激素

B.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

C.过度饥饿——胰岛素

D.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受损的患者能听懂别人谈话但不会讲话

②产生渴觉的结构基础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③激素间的拮抗作用不利于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

④垂体细胞上有接受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⑤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即被受体转运到突触后膜内,使后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⑥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A.五项B.四项C.三项D.二项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

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感病毒可能发生了突变B.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

C.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可能不是同种类型

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

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一个人被疯狗严重咬伤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

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

如图是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根据图中信息,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可能是

A.胰岛B细胞受损

B.甲状腺被切除

C.无法将血糖转换成肝糖原

D.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内分泌腺是()

A.肾上腺B.甲状腺C.胰岛D.性腺

高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是()  

A.神经调节  B.神经调节为主,激素调节为辅  

C.激素调节  D.激素调节为主,神经调节为辅

运动性失语症和听觉性失语症所表现的部分症状分别()

A.不能运动;没有感觉B.不会讲话;看不懂文字

C.听不懂别人的谈话;看不懂文字

D.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已的意思;听不懂别人谈话

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下图是甲型H1N1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的物质。

各种分析正确的是()

A.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甲型H1N1病毒清除

B.甲型H1N1病毒侵入机体后,T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

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类D.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

下图中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相关细胞,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肌肉细胞b,将导致血糖含量上升B.如果a表示神经递质,b表示神经细胞,此时b会兴奋

C.如果a表示抗原分子,b可能是浆细胞或记忆细胞D.如果a表示甲状腺激素,b可能是下丘脑细胞,也可能是垂体细胞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B.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C.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

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下列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垂体B.甲状腺C.卵巢D.肠腺

右图表示某反射弧,若在S处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则A.引起的肌肉收缩叫做反射

B.兴奋在该神经元内只向中枢单方向传导

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D.引起S处Na+外流

下列关于人脑高级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某人大脑皮层H区受损,听不懂别人的讲话,但却可以讲话

B.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C.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

D.学习和记忆中枢位于下丘脑的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

.如图表示病毒进入人体后,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的过程及干扰素的作用机理。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人体细胞受到病毒侵染时,诱导细胞核中干扰素基因的表达过程B.图中产生干扰素的细胞最可能是人体内的浆细胞

C.干扰素直接消灭进入人体的病毒

D.一次注射干扰素后能使人终身具有对流感的免疫功能

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工免疫时常将经过理化方法杀死的病原微生物作为疫苗,这表明抗原刺激免疫系统的决定因素在于抗原空间结构的正确性

B.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医生在诊断后为其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C.乙肝疫苗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D.无胸腺裸鼠是一种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如图是缩手反射弧模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B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为零电位,则细胞内表面的电位是负电位

B.兴奋在由B→C→D的过程中至少有3次兴奋传导方式的变化

C.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位于突触中

D.图2是图1中B的一段,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予一适当刺激,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能量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分泌的某种物质可促进生物体的生长发育

B.a与c两者的分泌物可对某一生理活动起促进作用

C.c不仅有分泌功能,且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

D.a、b、c三者中,c对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影响最小

下列有关免疫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人体的免疫功能,不可以清除自身的细胞②艾滋病是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

③通过预防接种获得的免疫力,具有较强针对性,不能对所有病原体都起作用④自身免疫病产生的原因是自身免疫功能不足

⑤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⑥吸附在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细胞上的过敏原与抗体结合时可使上述细胞释放组织胺A.1项B.2项C.3项D.4项

右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过程③表示将抗原传递给④

B.细胞②、④、⑦能够直接识别抗原C.有相对发达的高尔基体是细胞⑦的特征之一D.④不能分泌抗体

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

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②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③血糖含量过高④淋巴循环受阻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免疫过程中包括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的阶段

B.效应T细胞可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并使之分泌抗体

C.细胞免疫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

D.被激活的T细胞可分化出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病毒主要攻击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B.吞噬细胞只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

C.同一人体内的B细胞和T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都可产生记忆细胞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

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如图为与某种肌肉纤维连接的运动神经元模式图。

相继在1、2、3、

超级病菌是一种耐药性细菌,能在人身上造成浓疮和毒疱,让人的肌肉坏死,抗生素药物对它不起作用,直到最后死亡。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对超级病菌的免疫过程既有非特异性免疫又有特异性免疫B.超级病菌来源于基因突变C.超级病菌的细胞呼吸酶存在于细胞膜上D.人体对超级病菌无免疫能力

图甲乙分别为人体内局部组织结构及其生理活动示意图,据图回答

(1)健康人在饥饿时,图甲中的胰岛A细胞分泌的通过血液作用于受体肝细胞,促使肝细胞中,从而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仍保持相对稳定。

(2)肝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红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则是。

(3)图乙中的抗体是细胞产生的,该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免疫。

(1)胰高血糖素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

(2)组织液血浆(3)浆细胞体液

血糖浓度保持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是:

胰岛素与结合后,一方面促进合成,另一方面使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

除此之外,胰岛素的作用还表现在能促进,同时抑制非糖物质(脂肪、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

(2)某人因体内含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表现出高血糖症状。

若给其注射胰岛素(能,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

(3)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其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此外也作用于胰岛组织中的神经末梢或血管内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胰岛素分泌。

因此血糖平衡受的调节。

(1)胰岛素受体蛋白质、脂肪、糖原(答全给分)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细胞膜载体蛋白)(答案中必需有“细胞膜”,没有不给分)葡萄糖的利用(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多答出转化为非糖物质或脂肪、糖元给分,只答转化为非糖物质或脂肪、糖元不给分)

(2)不能胰岛素无法与受体结合(3)血糖浓度神经和体液(激素)共同

适当补碘有益于人体健康,但碘是否越多越好呢?

(1)右图是在不同浓度碘水饲喂下小鼠甲状腺肿患病率的实验结果,据此结果可推出的结论是

下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不同浓度的碘对小鼠甲状腺的影响:

材料用具:

鼠龄一致、发育正常、体重、健康状况相近、各项指标符合要求的雌雄小鼠各100只,普通饲料(缺碘,其他营养全面),五组不同浓度的碘水溶液(碘水饲喂量:

3毫升/10克/每日),红外微光谱仪(通过体表测定小鼠甲状腺大小)。

(2)实验步骤:

①将小鼠随机平均分成五组,,并编号A、B、C、D、E;

②③;

④将各组小鼠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

⑤一段时间后,,比较不同浓度碘对小鼠甲状腺的影响。

(1)碘的作用具有最适宜浓度。

在低浓度(小于6μg/L)时,随浓度的降低,甲状腺肿的患病率逐渐升高;在高浓度(大于6μg/L)时,随浓度的升高,甲状腺肿的患病率逐渐升高。

(2)①每组雌雄各20只;②用红外微光谱仪测定各组每只小鼠甲状腺大小,计算平均值,并记录;

③分别给A、B、C、D、E组小鼠每天定时饲喂适量且等量饲料并添加适量、等量的不同浓度的碘水溶液;⑤用红外微光谱仪测定小鼠甲状腺大小,求平均值,并记录。

右图表示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

请回答:

(1)图中③、⑤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A.神经递质B.载体蛋白C.性激素D.血红蛋白E.呼吸酶F.抗体

(2)若⑧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⑧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和。

(3)外界环境温度下降刺激皮肤感受器,感受器产生兴奋时,此过程中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变化是。

神经冲动传导到位于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维持体温的恒定。

(4)若⑥表示侵入内环境的某种病毒,则机体将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清除该病毒。

其中,产生抗体的是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的是细胞。

(5)图示表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共同调节的结果。

(1)A、F(顺序不能颠倒)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本小题两空的答案顺序可以调换)(3)由负变正下丘脑(4)浆效应T(5)神经-体液-免疫

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作答:

(1)图中细胞a的作用是

(2)细胞f产生B的过程相关的细胞器有。

(3)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填字母)。

(4)人体注射乙肝疫苗后引起的免疫方式主要是图中的免疫(填编号)。

(5)艾滋病晚期患者不仅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也几乎无法进行,原因是什么?

(1)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 

(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缺一不得分) 

(3)b、c、d、e、g(缺一不得分) (4)

 (5)HIV破坏人体T细胞,细胞免疫无法进行,由于绝大多数抗原需要T细胞呈递才能引发体液免疫,所以体液免疫也几乎无法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