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模拟试题.docx
《北京市通州区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通州区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模拟试题.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通州区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模拟试题
北京市通州区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模拟试题
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杜甫传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曾祖依艺,位终巩令。
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
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
天宝末,献《三大礼赋》。
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
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
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
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
明年春,琯罢相。
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
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时关畿①乱离,谷食踊贵②,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③者数人。
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
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
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
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
“严挺之乃有此儿!
”武虽急暴,不以为忤④。
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
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
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
既至而适卒。
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
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
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
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
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注】①畿(jī):
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
②踊贵:
物价上涨。
③饿殍(è piǎo):
饿死的人。
④忤(wǔ):
逆,不顺从。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严挺之乃有此儿________
②乃溯沿湘流________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
B. 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讨伐叛军兵败于严武而被免去宰相职务时,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C. 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D. 由于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最后死在耒阳。
(3)《旧唐书》是历史传记,其语言特点是“寓褒贬与叙事中”。
请就选文举例探究历史传记的这一特色。
【答案】
(1)竟然;逆流而上
(2)B
(3)本文作为杜甫的人物传记,对杜甫的品行几乎没有评价,只是很客观地叙述他的事情,但读者可以自己揣摩杜甫的形象。
譬如杜甫的好朋友房琯被罢相时,文中只写到“甫上书言璃有才,不宜罢免”,杜甫也因这次上书,“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我们可以在这样的叙事中,充分体会到杜甫重义气,勇敢进谏的品质,作者的赞誉之情明显融入其中。
【解析】【分析】
(1)此题注意:
严挺之乃有此儿:
你父亲严挺之居然有你这样的儿子!
乃:
竟然、居然。
(2)原文中是:
房琯平民时和杜甫很友好。
而不是“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
故选B。
(3)结合语言特点“寓褒贬与叙事中”分析。
如文中房琯平民时和杜甫很友好,当时房琯担任宰相,向肃宗请求亲自率领军队讨伐叛贼,帝准许他。
这一年的十月,房琯的军队在陈涛斜被打败。
第二年春,琯被罢去宰相一职。
杜甫上奏说房琯还是有才干的,不应该被罢免。
我们可以看到杜甫是一个重朋友义气、敢于进谏的人,作者在此褒扬了杜甫。
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
⑴竟然、逆流而上
⑵B
⑶本文作为杜甫的人物传记,对杜甫的品行几乎没有评价,只是很客观地叙述他的事情,但读者可以自己揣摩杜甫的形象。
譬如杜甫的好朋友房琯被罢相时,文中只写到“甫上书言璃有才,不宜罢免”,杜甫也因这次上书,“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我们可以在这样的叙事中,充分体会到杜甫重义气,勇敢进谏的品质,作者的赞誉之情明显融入其中。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对选项逐项审读,仔细辨析。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语言表达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结合题意,围绕要求,注意文中语言的表达,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
【附参考译文】
杜甫,字子美,本是襄阳人,后来搬迁到河南巩县。
曾祖父杜依艺,官位最终到巩县县令。
祖父杜审言,官位最终到膳部员外郎,另有传记。
父亲杜闲,官位最终到奉天县县令。
杜甫天宝初年应考进士没有考中。
天宝末年,献上自己写的《三大礼赋》。
玄宗认为这赋写得很奇妙,就召唤他来考作文,并授给他京兆府兵曹参军一职。
天宝十五年,安禄山攻陷京师,肃宗在灵武征兵。
杜甫从京城趁夜逃奔到河西地区,在彭原郡拜见肃宗,被封为右拾遗。
房琯平民时和杜甫很友好,当时房琯担任宰相,向肃宗请求亲自率领军队讨伐叛贼,帝准许他。
这一年的十月,房琯的军队在陈涛斜被打败。
第二年春,琯被罢去宰相一职。
杜甫上奏说房琯还是有才干的,不应该被罢免。
肃宗生气,贬房琯当刺史,从京城赶出杜甫去担任华州司功参军。
当时京城地区动乱流离,粮食一下子变得很贵,杜甫寄住在成州同谷县,只得自己背柴火采集橡栗,饿死的儿女有几个人。
一段时间之后,被召回补任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守成都,奏明皇上让杜甫担任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并赐给他绯鱼袋。
严武与杜甫是世交,对杜甫的待遇十分丰厚。
但杜甫性格狭窄浮躁,没什么气量,凭着恩情放纵不羁。
曾经趁酒醉登上严武的坐榻,瞪着眼睛看着严武曰:
“你父亲严挺之居然有你这样的儿子!
”严武虽然也是急躁暴戾,却也不认为他忤逆。
杜甫在成都的浣花村种竹子,枕靠着长江建造房屋,尽情喝酒,长啸咏唱,和一些田地里的粗野伧夫一起亲昵地游逛,没什么拘束检点。
严武拜访他,他有时也不戴好官帽,他就是这样傲慢胡乱。
永泰元年夏,严武去世,杜甫就没有依靠的人了。
到了郭英乂代替严武镇守成都,英乂是武夫,又很粗暴,杜甫不能探望拜见,就游历东蜀去依附高适。
到了之后,高适却去世了。
这一年,崔宁杀死英乂,杨子琳攻陷西川,蜀中很乱。
杜甫就带着他的家人到荆、楚地区躲避战乱,乘着扁舟下三峡,但是还没靠岸而江陵就动乱,于是溯流而上沿着湘江漂泊,游历衡山,寄居在耒阳。
杜甫曾游览耒阳的岳庙,被洪水阻隔,十多天都得不到食物。
耒阳的聂令知道这个消息,就亲自划着船去迎接杜甫回来。
永泰二年,杜甫吃牛肉白酒,一个晚上就死在了耒阳,当时年纪只有五十九岁。
杜甫的儿子宗武,流落在湖、湘过世。
元和年间,宗武的儿子嗣业,从耒阳迁走杜甫的棺柩,回葬在偃师县西北首阳山前。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董仲舒,广川人也。
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①相授业,或莫见其面。
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节选自《汉书·董仲舒传》)
【注】①久次:
入学的先后顺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录毕,走送之________
②先达德隆望尊________
③援疑质理________
④盖三年不窥园________
(2)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B. 孝景时为博士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C. 弗之怠从 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相与步于中庭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②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序,文体名,一般陈述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赠序一般是亲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
B. 宋濂二十岁之后更加仰慕圣贤之道,向有学问的前辈请教,有时遇到前辈的训斥或提问,一句话都不敢答复。
C. 从【乙】文来看,董仲舒年轻时就潜心研究《春秋》,后人将《春秋》与《诗经》《尚书》《礼记》《大学》合称“五经”。
D. 董仲舒研究学问非常痴迷,三年都无心观赏花园里的风景,他在室内挂上帘子读文章,任何人都见不到他。
【答案】
(1)跑;声望;询问;观赏
(2)A
(3)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4)①等到他高兴时,(我)就又向他请教。
②董仲舒足不出户,三年间不曾到屋旁的园圃观赏,他治学心志专一到了如此程度。
(5)A
【解析】【分析】
(1)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走”“窥”属于古今异义词,不要以今释古。
(2)A把。
B拜为;替,给。
C代词;结构助词的。
D向;在。
(3)这句话的意思是:
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无一不合乎礼仪的矩度,学生们都师法、敬重他。
据此可知这句话正确的断句方法是: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4)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
①俟:
等待。
焉:
语助词,不译。
故此句可以翻译为:
等到他高兴时,(我)就又向他请教。
②盖:
发语词,用在句子开头,用来引出下面的内容。
窥:
欣赏。
故此句可以翻译为:
董仲舒足不出户,三年间不曾到屋旁的园圃观赏,他治学心志专一到了如此程度。
(5)A说法正确。
B这句话中的“先达”和“叱咄”理解不正确。
先达:
在道德学问上有名望的前辈。
不仅仅是有学问。
叱咄:
训斥,呵责,没有提问的意思。
C《大学》不属于五经,应该属于四书,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
D“他在室内挂上帘子读文章,任何人都见不到他”的说法错误,董仲舒在室内挂上帘子是没错,但因为跟随他受业的弟子有许多人,所以按照入学先后顺序,再转相传授,有些学生甚至没见过他的面。
故答案为:
⑴①跑;②声望;③询问;④观赏
⑵A
⑶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⑷①等到他高兴时,(我)就又向他请教。
②董仲舒足不出户,三年间不曾到屋旁的园圃观赏,他治学心志专一到了如此程度。
⑸A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能力。
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
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
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
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课外的文言词语解释时,要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⑵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常见的文言虚词有:
之、而、以、于、其、且、为等共20个,这些虚词都有多种用法,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难点,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分类归类记忆,其实最关键的还是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答题时一定要结合句子的意思具体分析、解释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⑶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解答时可以了解文言断句的一些常识,还可以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再根据语感和结构进行划分。
⑷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中的重点句子的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翻译一般都是文中的名句,翻译时既讲究字字落实,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又要注意句子中的关键词和特殊句式。
⑸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
答这样的题,首先要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文章写作手法,最后还要根据文学常识的积累辨析每个选项并作出选择。
【参考译文】
董仲舒,广川郡人。
从年轻时,董仲舒即钻研《春秋》,孝景帝时拜为博士。
董仲舒广授学生,在教室里挂上帘幕,教授经学。
跟随他受业的弟子有许多人,按照入学先后顺序,再转相传授,有些学生甚至没见过他的面。
据说董仲舒在钻研学问期间,三年中没有进出过住宅后的花园,他治学心志专一到如此程度。
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无一不合乎礼仪的矩度,学生们都师法、敬重他。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楚庄王欲伐越①。
庄子谏曰:
“王之伐越,何也?
”曰:
“政乱兵弱。
”庄子曰:
“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
自见之谓明。
(选自《韩非子》)
【注】①越:
越国。
②睫:
眼睫毛。
③庄蹻(qiāo):
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1)下列与“臣之妻私臣”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何陋之有 B. 属予作文以记之 C. 王之伐越,何也 D.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翻译下列语句。
①皆以美于徐公。
②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3)【甲】文中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
________。
【乙】文中楚庄王想要伐越的原因是:
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以________的说理方法进行劝谏。
(5)读完【甲】、【乙】两文,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答案】
(1)D
(2)①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②所以认识事物的困难,不在于能看清别人,而在于能看清自己。
(3)有善于进谏的谋臣和虚心纳谏的君王;楚庄王认为越国政乱兵弱
(4)设喻(类比、比喻)
(5)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做人做事贵有自知之明;规劝他人要讲究方式方法等。
【解析】【分析】
(1)“臣之妻私臣”中的“之”意思是结构助词,的。
A宾语前置的标志。
B代词。
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D结构助词,的。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
①以:
认为;于:
比。
故此句可以翻译为:
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②故:
因此;见人:
看清别人;自见:
看清自己。
故此句可以翻译为:
所以认识事物的困难,不在于能看清别人,而在于能看清自己。
(3)结合【甲】文内容分析,答题时要从进谏和纳谏两个方面分析,首先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让齐威王认识到王之蔽甚矣的现实,然后下令纳谏,采取的方法是“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这样一年以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据此可知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
有善于进谏的谋臣和虚心纳谏的君王。
【乙】文楚庄王想要伐越的原因文中楚庄王和庄子说的非常清楚,就是:
楚庄王认为越国政乱兵弱。
(4) 结合两文的内容分析说理的方法,【甲】文邹忌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类比进行劝谏,【乙】文庄子用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眼睫毛为喻,因此两文都用了设喻(类比、比喻)。
(5)结合两文内容进行分析,【甲】文中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劝谏,虚心纳谏取得了战胜于朝廷的效果,这启示我们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 【乙】结尾的议论句就揭示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即:
做人做事贵有自知之明;从两文的劝谏方法分析,都采用了设喻(类比、比喻)的说理方法,这种方法既形象易懂,而且更容易让人接受,如果采取直接劝谏的方法,可能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这启示我们规劝他人要讲究方式方法等。
故答案为:
⑴D
⑵①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②所以认识事物的困难,不在于能看清别人,而在于能看清自己。
⑶有善于进谏的谋臣和虚心纳谏的君王;楚庄王认为越国政乱兵弱
⑷设喻(类比、比喻)
⑸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做人做事贵有自知之明;规劝他人要讲究方式方法等。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词“之”的积累。
“之”在文言文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语,既作实词用,也做虚词用。
它的用法和意义有:
A代词;B助词,的;C动词,往,到......去;D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E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F调整音节,无实义;G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H代词,这,此。
复习时一定要加强记忆,答题时要结合语境判断其用法和意义。
⑵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翻译能力。
文言文翻译一般要求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⑶本题考查提取并概括内容的能力。
这类题目答题技巧:
①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内容的范围;②有些内容,直接在提取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内容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③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⑷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说理方法的能力。
文章常见的说理方法有:
①举例说理;②道理说理;③比喻说理;④对比说理。
答题时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⑸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启示的能力。
这样的题属于开放式试题,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和现实生活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获得的启示,只要符合文章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附参考译文】
【乙】楚庄王想攻打越国。
庄子劝谏道:
“大王为什么要攻打越国呢?
”(楚庄王)说:
“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
”庄子说:
“我深为此事担忧,见识就像眼睛一样,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眼睫毛。
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庄在境内作乱,官吏却不能禁止,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
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比越国差。
(您)却要攻打越国,这样的见识就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
”楚庄王便打消了攻打越国的念头。
所以认识事物的困难,不在于能看清别人,而在于能看清自己,所以说:
自己认清自己才叫作明智。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将伐魏。
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
“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
”孟尝君曰:
“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
”王曰:
“寡人愿子之行也。
”
……
又北见燕王曰:
“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
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
”燕王曰:
“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田文曰:
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
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
”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
“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
”王曰:
“大变可得闻乎?
”曰:
“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
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
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
”
燕王曰:
“子行矣,寡人听子。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①孟尝君:
即田文,此时在魏国为相。
②效:
献,呈献。
(1)下列对句中划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王闻之 闻:
听说
B. 寡人愿子之行也 愿:
愿望
C. 燕王尚未许也 许:
答应
D. 王且何利 利:
好处
(2)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B.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C.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D.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
B. 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
C. 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
D. 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
”
②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答案】
(1)B
(2)C
(3)D
(4)①
(1)现在魏王出城门盼望燕军,其它诸侯即使想跋涉几千里来帮助,可以做到吗?
②魏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割让土地,将半个魏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军一定会离开。
【解析】【分析】
(1)B.“寡人愿子之行也”翻译为“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说”,“愿”意思是“希望”。
故选B。
(2)“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翻译为“于是为孟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跟从孟尝君”,据此断句为: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故选C。
(3)D.秦王攻占魏国后,应该是魏国会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
故选D。
(4)①“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
”句中“虽”意思是“即使”,“得”意思是“办到”。
②“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句中“折节”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委屈自己”,“与”意思是“给”,“去”意思是“离开”。
两个句子语序正常,据此翻译。
故答案为:
⑴B;⑵C;⑶D;
⑷①现在魏王出城门盼望燕军,其它诸侯即使想跋涉几千里来帮助,可以做到吗?
②魏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割让土地,将半个魏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军一定会离开。
【点评】⑴文言实词的理解,主要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实词,这些词语都有内在的规律可掌握,复习时应从归纳复习并加以识记。
B项中“愿”意思是“希望”不是“愿望”的意思。
⑵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言文的断句能力,理解句子的意思可有助于断句。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
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
有以下几种情况注意停顿:
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⑶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答题时务必注意,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善于从细微处着眼,筛选重要信息,归纳概括要点,同时要推敲答案用语的准确性,概括力求要言不烦,不偏不倚,切中要旨。
D项应该是魏国会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而不是秦国组织联军进攻燕国。
⑷在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