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528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9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表、附件、附图目录

附表

1、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

2、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附表2)

3、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表(附表3)

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4)

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5)

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附表6)

7、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附表7)

8、借款还本付息估算表(附表8)

9、资金来源与运用表(附表9)

10、资产负债表(附表10)

附件:

1、资金证明

2、用地证明

3、环保证明

4、规划证明

5、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附图:

1、区域位置图

2、厂区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总论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项目名称

****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

2、建设项目性质

新建

3、项目承办单位

****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

联系人:

联系电话:

094

邮箱:

r

4、报告编制单位

单位名称:

省工程咨询院

工程咨询等级:

甲级

工程咨询证书编号:

工咨甲

发证机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1.2建设单位概况

****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始建于1950年,1999年改制为有限公司,为****供销合作社下属单位,现在总资产3160万元,下辖10处农资直营分公司、110个村级服务站、170多个镇村加盟店和荣资宾馆等经营服务单位,公司大力发展加盟店、扩大连锁经营规模,确立了“联合发展、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通过自身努力构筑起覆盖市、镇、村的三级农资连锁服务网络,市场占有率达70%。

同时公司借助连锁经营、拓展为农服务领域,将农资供应与种子销售融为一体,扩大经营服务范围;推出套餐服务,增强服务的针对性;积极推广平衡施肥和配方施肥技术,提高了农民的施肥质量;及时向农民推广新肥新药,并每年向农民发放各类农技宣传材料,对农民种植进行指导。

公司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是****级重点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骨干企业、威海市商贸流通先进单位、“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企业、全国农资系统先进集体。

报告编制的工作依据和研究范围

1.2.1工作依据

1、双方签订的委托书、合同书

2、鲁发[2006]14号文《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5、《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6、《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7、国家发改委关于编制项目申请报告的有关规定

8、项目所在地有关基础资料

9、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1.2.2研究范围

1、项目建设背景及市场分析预测

2、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3、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4、工艺技术方案

5、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6、职业安全卫生与消防

7、环境保护与节能

8、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9、项目实施进度与工程管理

10、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1、效益分析

研究结论

1、政策符合性

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鼓励类中,第二十五条:

其他服务业,第1款、第2款“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及以连锁经营形式发展的中小超市、便利店、专业店等新型零售业态”“粮食、棉花、食糖、食用油、化肥、石油等重要商品的现代化仓储的物流设施建设”,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

2、建设地址

该项目位于****凭海路北100米,黎明路东。

该地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地势平坦,配套基础设施齐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3、建设规模及内容

该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32662平方米,规划可建设用地面积2723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8975平方米,包括:

建设库房22600平方米和综合办公楼6375平方米。

硬化农机具货场面积633平方米。

并新购置一批先进的办公信息化、农产品检测中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先进设备及配套运输工具。

项目建成后集农药、化肥、种子、农机具及其他农资商品的仓储、展示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经营服务中心,年配送农资化肥3万吨。

序号

名称

单位

指标

1

规划用地总面积

平方米

32662

2

规划可建设用地面积

平方米

27234

3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28975

库房

平方米

22600

3.1.1

库房1

平方米

2455

3.1.2

库房2

平方米

4877

3.1.3

库房3

平方米

15268

综合楼

平方米

6375

3.2.1

综合楼1

平方米

1425

3.2.2

综合楼2

平方米

4950

农机具货场

平方米

633

4、劳动定员

该项目需劳动人员220人,其中管理人员51人,一般工作人员169人。

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该项目建设期为1年,计划于2009年12月份开工建设,到2010年11月全部竣工并投入运营。

6、投资估算

该项目总投资估算为8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14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53万元。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建筑工程费2942万元,设备购置安装费2565万元,其他费用1806万元,预备费730万元,建设期利息104万元。

该项目资本金为1700万元。

7、资金筹措

申请银行贷款3500万元,其余建设资金由企业自筹解决。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1

规划用地总面积

平方米

32662

2

规划可建设用地面积

平方米

27234

3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28975

4

容积率

5

建筑密度

%

52

6

绿地率

%

7

总投资

万元

8500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8147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353

8

经营收入

万元

9900

9

营业税

万元

495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50

11

总投资

万元

8500

12

总成本费用

万元

6520

13

利润总额

万元

2850

14

所得税

万元

709

15

税后利润

万元

2127

16

投资利润率

%

17

投资利税率

%

18

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

%

19

财务净现值(Ic=8%)

万元

12245

20

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1年)

21

盈亏平衡点

%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项目提出的背景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当前“三农”问题是全国工作的重点、热点和难点。

农资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是连接工业与农业生产的桥梁,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资保障和基础。

大力发展农资物流配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有力保证。

一、国家制定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促进农村长期繁荣、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稳步增效进行了全面部署。

为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负面影响加深、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冲击加重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下发了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

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村;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

积极开拓农村市场。

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用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扩大“农家店”覆盖范围,重点提高配送率和统一结算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加强农资产销调控,扶持化肥生产,增加淡季储备,保障市场供应。

支持供销合作社、邮政、商贸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加快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推行农资信用销售。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改造建设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加强农村市场监管,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行为。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2008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08〕134号)明确要求:

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进一步扩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覆盖面,2009年、2010年再新建和改造一批农家店和农村商品配送中心。

强化农村商品配送中心的商品采购、储存、加工、编配、调运、信息等功能,增加统一配送的商品品种,降低经营成本。

推进“万村千乡”网络与供销、邮政、电信等网络的结合,提高农家店的综合服务功能。

引导生产企业开发符合农民消费特点的产品,增加简包装、低成本、质量好的商品供给,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

继续推进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重点培育大型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加强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物流设施建设,保障市场供应。

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调控和监管,促进市场竞争,降低流通成本,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引导和鼓励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企业为农民提供技术、农机具租赁等多样化服务。

为加快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2009年,3月9日,商务部颁布了《关于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的意见》(商建发[2009]98号)提出:

总体目标:

培育若干家销售额超100亿元的大型农资流通企业,建设改造一批农资连锁门店和区域性配送中心,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以乡、村两级经营网络为基础,以农资交易市场为平台,以大型农资龙头企业为重点,区域性连锁配送中心为骨干,布局合理、经营规范、运作高效、协调发展的多元化、连锁化农资流通体系。

主要任务:

发展农资现代流通网络。

引导供销、农业服务站、邮政、农资生产企业等终端网络资源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鼓励农资流通企业按照《农资农家店建设与改造规范》,在重点农业产区建设和改造农资门店,扩大连锁门店覆盖面。

支持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和改造,完善配送、信息功能,提高农资统一配送率。

依托农资连锁网络优势,构筑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和日用消费品下乡等流通渠道,提高农资流通网络“双向流通、双向开拓”的功能,实现“一网多用”。

继续推动各地连锁经营企业统一纳税,减少重复抽检等问题,促进农资连锁经营跨区域发展。

二、我国农资物流配送中心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农村逐步推行农资物流配送,构建现代农村流通网络,满足农民消费需求,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但由于农资物流配送中心进入中国农资流通领域的时间还不长,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⑴、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成本过高

传统农资供应物流业大多是通过行政部门逐级调发的形式,基本上没有面向最终客户,特别是省、市一级的供销社所属的农资供应物流业,其销售的产品往往经过若干级经销商最后才到农户手里,这就造成了流通环节多,成本居高不下。

我国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30%-40%,世界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

⑵、配送率低,只“送”不“配”的现象十分普遍

配送的核心作用是服务。

现阶段的农资供应物流业,基本上是由各专业公司独自进行,经营范围较窄,可提供物流配送服务的内容较少,多只是“送”而不“配”。

即使配送只作送货上门,配送率也很低。

我国连锁企业配送率一般只有60%-70%,差的仅有30%,甚至更低。

⑶、流通的方式陈旧,调度管理难度大

传统农资供应物流业的运作模式基本上是仓储基础上的调拨,由于目前农资仓储容量不足,库点分布不科学、不合理,规模小,且仓型与机械装备水平低,导致资源配备有限,有些农资从采购到终端需要多次储存。

加以交通运力不足,交通运输线路短少,农用专用线配备欠缺。

据估计,农村机动力运输量约只占总运输量的20%,不能适应农资运输的需要,这些状况造成统一调度管理难度大。

⑷、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低,降低了物流效益

目前,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