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港站与枢纽课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5168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25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港站与枢纽课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交通港站与枢纽课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交通港站与枢纽课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交通港站与枢纽课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交通港站与枢纽课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通港站与枢纽课设.docx

《交通港站与枢纽课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港站与枢纽课设.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交通港站与枢纽课设.docx

交通港站与枢纽课设

CHANGSHA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交通港站与枢纽》

课程设计

题目    苏州汽车南站平面布局设计

学生姓名:

     钟志强

学  号:

    201230010233

班  级:

    交运1202班

专  业:

     交通运输

指导教师:

周和平 柳伍生 李利华 叶鸿

2015年6月

苏州汽车南站平面布局设计

学生姓名:

     钟志强

学  号:

    201230010233

班  级:

    交运1202班

所在院(系):

   运输与物流工程系

指导教师:

 周和平 柳伍生 李利华 叶鸿 

完成日期:

  

 

长沙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交通运输工程 学院   交通运输  专业  2012级02 班

课程名称       交通港站与枢纽课程设计           

题  目       苏州汽车南站平面布局设计           

学生姓名  钟志强   学号    201230010233     

同组设计者:

一、已知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

1、已知技术参数

[1]《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1999年;

[2]《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4年;

[3]《交通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T60-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2012年;

[4]胡列格,《交通枢纽与港站》,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

[5]张超,《交通港站与枢纽》,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年;

[6]张远,《运输港站与枢纽》,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7]胡水举等,《交通港站与枢纽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年;

[8]周爱莲等,《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年;

[9]具体项目资料(见附录资料)及指导老师提供的其它资料;

[10]学生通过调研或网络搜索获得的资料。

2、设计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课程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开展的,通过本课程设计,应达到如下特定目标:

(1)通过课程设计,掌握交通运输枢纽站场规划设计基本理论方法的应用。

(2)具备客运站场规划设计基本数据收集、调查、分析处理、需求预测的能力。

(3)掌握公路汽车客运站平面布局设计的流程、规范、内容等。

(4)能结合设计规范进行公路汽车客运站站级规模、实施能力的分析与计算。

(5)具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布局图形的绘制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1)能从客运站的功能要求出发,制订设计方案,合理选择各站房及其它设施平面布置形式及其它设备。

(2)能根据运输量及其它参数正确预测出各项目规模与面积,并合理地进行站场内部功能区的划分以及其空间的布置。

(3)考虑客运站内外“三流”(人流、车流、行包流)的特征,能进行各流行的交通组织设计。

二、课程设计应完成的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应完成的主要任务如下:

1、项目的选取及背景分析

以苏州汽车南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了解客运站的选址地点、位置以及客运站的一些其他相关背景材料。

2、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现状分析

对苏州市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

区域社会经济现状(总体经济发展态势、产业结构布局及发展趋势、社会收入及消费水平状况等);

交通运输现状(综合运输发展状况,通过运量进行体现);

区域目前的公路运输站场布局及发展情况(站场个数、等级、分布状况、发送班次及旅客发送量等);

区域公路网及对外干线公路分析(对外公路的功能、意义、流量分析等);

目前站场布局、设计等存在的问题分析;

新建站场的建设必要性分析;

新建站场的功能定位分析。

3、社会经济及运输量发展预测

在获取已有社会经济和运输量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预测、分析方法,应用相应的预测和分析软件,如Excel、Spss等,对全域的社会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工农业生产总值等)、交通运输指标(客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等)进行预测。

4、组织量与适站量预测

确定客运站组织量和适站量预测模型和方法,根据已有的社会经济和运输量预测结果,对客运站的组织量和适站量进行预测。

5、站级规模、有效发车位的确定

参考部颁汽车客运站规模和主要技术参数的计算方法,对苏州汽车南站的站级规模、有效发车位等进行标定。

6、各种站场用房面积的确定

参考部颁汽车客运站规模和主要技术参数的计算方法,标定各种站场用房面积。

7、总平面图布置

应用AutoCAD软件进行站场平面布局图等进行绘制。

三、工作计划

本次课程设计总体时间为二周,2015.6.15~2015.6.26.

1、6.15~6.16,项目背景资料收集;

2、6.17~6.18,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发展分析及预测;

3、6.19,组织量与适站量预测;

4、6.22~6.23,站场总体规模的确定及计算;

5、6.24,各设施用地面积及规模计算;

6、6.25~6.26,绘图及完成报告、答辩。

四、课程设计完成提交文档要求

按以下顺序装订成册:

(1)封面;

(2)扉页;(3)任务书;(4)指导书;

(5)目录;(6)正文;(7)图纸;(8)成绩评定表。

指导老师:

周和平柳伍生李利华叶鸿

2015年2月28日

教研室意见:

同意按任务书要求开展设计

教研室主任:

柳伍生2015年2月28日

 

 

注:

1.此任务书由指导老师填写。

如不够填写,可另加页。

2.此任务书最迟必须在课程设计开始前一周下达给学生。

 

交通枢纽与港站课程设计

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目的

《交通枢纽港站》是交通运输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课程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开展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应达到如下特定目标:

(1)通过课程设计,掌握交通运输枢纽站场规划设计基本理论方法的应用。

(2)具备客运站场规划设计基本数据收集、调查、分析处理、需求预测的能力。

(3)掌握公路汽车客运站平面布局设计的流程、规范、内容等。

(4)能结合设计规范进行公路汽车客运站站级规模、实施能力的分析与计算。

(5)具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布局图形的绘制能力。

2、要求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1)能从客运站的功能要求出发,制订设计方案,合理选择各站房及其它设施平面布置形式及其它设备。

(2)能根据运输量及其它参数正确预测出各项目规模与面积,并合理地进行站场内部功能区的划分以及其空间的布置。

(3)考虑客运站内外“三流”(人流、车流、行包流)的特征,能进行各流行的交通组织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依据和资料来源

1、《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1999年;

2、《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4年;

3、《交通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T60-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2012年;

4、《交通枢纽与港站》,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

5、《交通港站与枢纽》,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年;

6、张远,《运输港站与枢纽》,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7、胡水举等,《交通港站与枢纽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年;

8、周爱莲等,《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年;

9、具体项目资料(见附录资料)及指导老师提供的其它资料;

10、学生通过调研或网络搜索获得的资料。

三、本课程设计学生应完成的内容

本课程设计完成的内容与时间分配如下表。

表1 内容安排表

序号

实践内容

基本要求

时间分配

(天数)

1

项目背景资料收集

利用专业性知识收集与设计项目相关的资料

1

2

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发展分析及预测

采用所学的统计分析、预测方法对项目相关指标进行预测

1

3

组织量、适站量预测

根据设计规范采用一定的标准对本项目的组织量、适站量预测、得出项目开展所需的基本指标预测结果

2

4

站场总规模的确定及计算

参考规划标准,根据先前预测对项目进行规模定位,并对各分项设施展开面积计算

2

5

站场布局设计

根据规模计算结果,对所研究项目的布局进行设计

1

6

绘图

利用计算机技术,结合站场的布局设计,绘制至少3张布局图

2

7

总结

答辩

1

合计:

10

 

 

 

 

四、其他要求

1、时间安排:

二周设计时间(16~17周)。

2、要求独立完成,每人提交一份打印的设计成果(A4版)。

3、纪律要求:

集中在固定教室(交运专业在云塘小区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实验中心机房,物流专业在金盆岭实验中心机房),严格考勤,按时作息,一般不允许请假,如遇特殊情况,需写请假条报院领导批准,否则按每天旷课八节处理。

另请假或旷课总时数累计达全部设计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该课程设计成绩按零分计。

 

运输与物流工程系

2015年2月28日

 

目 录

1 设计概述  1

1.1设计背景  1

1.1.1行业背景  1

1.1.2课题背景  1

1.2设计依据及年限  1

1.2.1设计依据  1

1.2.2设计年限  2

1.3设计的主要内容  2

1.4主要设计结论  3

2 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现状分析  4

2.1行政区域概述  4

2.1.1地理位置介绍  4

2.1.2城市及历史沿革  4

2.1.3区域气候  4

2.1.4城市文化  4

2.1.5城市经济建设与发展  5

2.1.6农业经济  5

2.1.7工业及建筑业  6

2.2交通运输现状分析  7

2.3区域公路运输站场布局及发展情况  8

2.4区域公路网及对外干线公路分析  9

2.5目前站场布局、设计等存在的问题分析  9

2.6新建站场的建设必要性分析  9

2.7新建站场的功能定位分析  9

3 交通运输需求预测  10

3.1预测依据及资料  10

3.2预测基本思路  10

3.3预测年限  11

3.4采用的预测方法及相应值  11

3.5社会经济预测  12

3.5.1人口预测  12

3.5.2GDP预测  13

3.6客运量预测  14

3.7客运站组织量及适站量预测  18

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  19

4.1旅客发送量  20

4.2旅客最高聚集人数  20

4.3日均发车班次  20

4.4发车位数  21

5 站场规模及面积的标定  21

5.1车站主要设施规模  22

5.1.1站前广场  22

5.1.2停车场  22

5.1.3发车位  22

5.2站房  22

5.2.1候车厅  22

5.2.2重点旅客候车室  22

5.2.3售票厅  22

5.2.4行包托运处  22

5.2.5行包提取处  23

5.2.6综合服务处  23

5.2.7站务员室  23

5.2.8驾乘休息室  23

5.2.9调度室  23

5.2.10治安室  23

5.2.11广播室  23

5.2.12医疗救护室  23

5.2.13饮水室  23

5.2.14旅客厕所(盥洗室)  23

5.2.15智能化系统用房  23

5.2.16办公用房  23

5.2.17辅助设施  24

6 站场平面布局设计及组织优化  24

6.1客运站的布局设计  25

6.2总平面布局说明  25

6.3站前广场设计说明  25

6.4站房设计说明  26

6.5停车场设计说明  28

6.6防火及疏散设计说明  28

6.7车站设备及配置要求  29

6.7.1基本设备  29

6.7.2智能化系统设备  29

6.8客运站工艺流程图  30

7 结论  32

附图  32

 

1 设计概述

1.1设计背景

1.1.1行业背景

车站现有员工115名,平均每天发运班车1100多班次,发运旅客2.4万余人次。

主要经营苏州至浙、皖、粤、闽、陕、鲁、豫、鄂、晋、赣、沪十省一市及江苏境内和苏州大市范围内的客运班车。

南门汽车客运站在广大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年来,车站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交通行业示范窗口、全国百强诚信车站等光荣称号。

车站特色:

一是建设现代化、二是功能先进化、三是服务多样化、四是管理智能化。

1.1.2课题背景

本课程设计的对象是苏州汽车南站,本课题要对其进行平面布局设计,该汽车站属于新建站场。

于2004年4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是苏州市建筑风格最新颖、规模最大的汽车客站,也是苏州市重要的交通客运窗口之一。

1.2设计依据及年限

1.2.1设计依据

1、《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1999年;

2、《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4年;

3、《交通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T60-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2012年;

4、《交通枢纽与港站》,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

5、《交通港站与枢纽》,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年;

6、张远,《运输港站与枢纽》,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7、胡水举等,《交通港站与枢纽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年;

8、周爱莲等,《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年;

9、具体项目资料(见附录资料)及指导老师提供的其它资料;

10、学生通过调研或网络搜索获得的资料。

1.2.2设计年限

根据JT200-2010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本项目的设计年度为2024年,站房及其设施设备的要求按照《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进行设计,结合苏州市的交通运输发展状况,该项目的设计年度符合该城市对其市区的规划年限,在2011-2030年之间。

1.3设计的主要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应完成的主要任务如下:

1、项目的选取及背景分析

以苏州汽车南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了解客运站的选址地点、位置以及客运站的一些其他相关背景材料。

2、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现状分析

对上海市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

区域社会经济现状(总体经济发展态势、产业结构布局及发展趋势、社会收入及消费水平状况等);

交通运输现状(综合运输发展状况,通过运量进行体现);

区域目前的公路运输站场布局及发展情况(站场个数、等级、分布状况、发送班次及旅客发送量等);

区域公路网及对外干线公路分析(对外公路的功能、意义、流量分析等);

目前站场布局、设计等存在的问题分析;

新建站场的建设必要性分析;

新建站场的功能定位分析。

3、社会经济及运输量发展预测

在获取已有社会经济和运输量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预测、分析方法,应用相应的预测和分析软件,如Excel、Spss等,对全域的社会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工农业生产总值等)、交通运输指标(客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等)进行预测。

4、组织量与适站量预测

确定客运站组织量和适站量预测模型和方法,根据已有的社会经济和运输量预测结果,对客运站的组织量和适站量进行预测。

5、站级规模、有效发车位的确定

参考部颁汽车客运站规模和主要技术参数的计算方法,对苏州汽车南站的站级规模、有效发车位等进行标定。

6、各种站场用房面积的确定

参考部颁汽车客运站规模和主要技术参数的计算方法,标定各种站场用房面积。

7、总平面图布置

应用AutoCAD软件进行站场平面布局图等进行绘制。

1.4主要设计结论

本站场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

表1-1 苏州汽车南站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序号

技术指标

设计结果

 

 

单位

1

设计等级

2

平均日旅客发送量

19303

3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

1544.24

4

日发班次

951

5

发车位

26

6

总面积

m2

45964.9124

7

站前广场面积

m2

2316.36

8

停车场面积

m2

29120

 

 

 

 

 

2 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现状分析

2.1行政区域概述

2.1.1地理位置介绍

苏州南门汽车客运站(苏州汽车南站)位于南环东路601号。

图2-1苏州汽车南站地理位置

2.1.2城市及历史沿革

苏州发现了许多远古文化遗址,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最为丰富,著名的有赵陵山遗址、少卿山遗址、绰墩遗址、草鞋山遗址、罗墩遗址等,其中赵陵山遗址在1992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遗址重大发现之一。

2.1.3区域气候

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

7月均温28℃。

2.1.4城市文化

2009年末,苏州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5个,文化馆12个,博物馆27个,公共图书馆12个。

全市累计6个项目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4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8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平江、山塘历史街区分别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和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历史文化名街。

2.1.5城市经济建设与发展

全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12.75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超过2万美元。

全年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43.8亿元,比上年增长8.5%。

其中各项税收收入1244.4亿元,比上年增长9.3%;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86.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全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04.5亿元,比上年增长7.6%。

其中城乡公共服务支出1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6.7%。

结构调整呈现“新型态”。

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3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年末省、市服务业集聚区达到74家,实现营业收入和利税增幅均超过30%。

先进制造业生产体系和产业链逐步完善,新引进航空材料、轨道交通减震系统、汽车变速箱等一批高端制造业项目。

全市制造业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4543亿元,比上年增长6.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发展动力增强。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年新增私营企业5.47万户、注册资本150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3.9%和52.7%。

年末私营个体登记注册户数78.52万户,其中私营企业29.56万户、个体工商户48.96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1.3%、15.6%和8.9%。

年末私营个体注册资本1183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8%。

民间投资完成投资额33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3.3%。

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产值10323亿元,比上年增长2.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3.8%。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5%。

“201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苏州共有20家企业入围,其中进入前100强的有4家。

2.1.6农业经济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升主导产业水平。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9%。

全年粮食总产量110.46万吨,比上年下降2.4%,其中夏粮总产量37.15万吨,比上年增长1.8%;秋粮总产量73.31万吨,比上年下降4.3%。

年末高标准农田面积108.77千公顷,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67%,设施农(渔)业面积46.71千公顷,现代农业园区总面积63.33千公顷。

全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126只。

“三品”产量占食用农产品产量的30%。

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7.5%,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连续四年位居全省首位。

2.1.7工业及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中略增。

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35773亿元,比上年增长0.2%。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586亿元,比上年增长0.3%。

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0个行业的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列统的21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109种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占列统产品的50.9%。

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工业产值105亿元,比上年下降4.0%;外商及港澳台资工业产值19584亿元,比上年下降0.4%;股份制工业产值10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8%;大型工业企业产值16393亿元,比上年下降3%;中小微工业企业产值14193亿元,比上年增长4.6%。

百强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2335亿元,比上年下降1.3%。

电子、钢铁、电气、化工、纺织、通用设备制造六大支柱行业实现产值20358亿元,比上年下降0.4%。

其中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4.1%、7.1%和10.3%。

电子、钢铁行业产值分别比上年下降4.4%和2.1%。

战略性新兴产业稳定发展。

制造业新兴产业涉及31个行业大类、292个行业小类,覆盖工业行业大类的88.6%。

其中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新型平板显示行业产值分别达4028亿元、3126亿元和2722亿元;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以及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增长高于新兴产业产值平均增速,分别比上年增长16.7%、12.8%、7.9%和10.1%。

工业经济效益稳定改善。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987亿元,其中利润142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5%和8.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24%,比上年收窄1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7%,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发展。

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17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建筑、安装工程产值2099亿元,增长6.1%。

竣工产值1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0%,竣工率为73.8%。

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180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6%,其中新开工面积3964万平方米,下降20.2%。

年末拥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企业1438家,实现利税175亿元,比上年增长6.0%。

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31.3万元/人,与上年持平。

建筑业企业在外省完成建筑业产值399亿元,比上年增长12%。

2.2交通运输现状分析

公路:

截至2012末公路总里程1309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5公里。

市区有5个长途客运站:

苏州北广场汽车客运站、苏州汽车北站、苏州汽车南站、苏州汽车西站、吴中汽车客运站。

铁路:

苏州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