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有效的管理者读后感5篇.docx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有效的管理者读后感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有效的管理者读后感5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有效的管理者读后感5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有效的管理者读后感5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一)
彼得。
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仿如良师益友,虽然面对的是不同的事实,却能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你不曾想、更不曾想到的理念,常有茅塞顿开之感。
书中重点阐述了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管理者的五项要素,包括:
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时间,重视工作的贡献,善于利用各人的长处,集中精力于重要领域,善于做有效的决策。
善用时间、关注结果、善用人才、要事第一、有效决策此五项说起来容易,落实到具体问题中,无不关系到个人的认知、领悟、沟通、总体掌控能力。
对于管理者而言,有效决策应该是至关重要的,修炼有效的决策能力,必须掌握足够的信息、规则、文化。
德鲁克指出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六个特征:
第一、重视目标和绩效,只做正确的事情。
第二、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并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第三、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贡献在于:
创造新思想、远景和理念;他的原则是:
我能做那些贡献?
第四、在选用管理者时,要注重出色的绩效和正直的品格。
第五、要知道增进沟通的重要性,但要有选择性地搜集所需要的信息。
第六、只做有效的决策。
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的管理者,养成好的管理习惯呢?
通过学习感受到,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养成五个好习惯:
第一、有效的管理者知道如何掌握自己的时间。
他们会系统的工作,善用这些有限的可控制的时间。
时间管理非常重要,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很重要,决定了个人的成效。
第二、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
有效的管理者懂得将自己的工作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常自问:
对我服务的机构,在绩效和成果上,我能有什么贡献?
永远强调的是责任。
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一点。
我们重视勤奋,但忽略成果。
对于重视对外界贡献的人来说,他们能为适应新职位而变,能适应不同的价值观承诺而变。
重视贡献的人,因为都有把工作干得更好的心理动力,会让别人充分了解自己,也总想了解别人需要什么,发现了什么以及理解了什么,因此会重视互相沟通、团队合作、自我发展以及培养他人,不为组织的内部所惑,跳出组织之外,视线从内部事务、内部工作、内部关系转移到外部世界组织的成果,从而达到组织的真正目的。
第三、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下属的长处。
见人之所长以及用人之所长管理者要善于抓住有利形势,做他们想做的事。
这就要求个人要知己知彼,古人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充分沟通,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善于利用不同的人的优点,共同完成任务。
第四、有效的管理者要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
在这少数重要的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绩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果。
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设定优先次序,而且坚守优先次序,把握要事第一的原则。
重要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否则反倒一事无成。
管理者专心一志,第一项原则是摆脱已经不再有价值的过去。
人遭遇了重大的失败,改正并不太难,他们能检讨自己。
可是昨天的失败和成功,却能留下无尽的影响,远远超出其有效期。
所以有效管理者必须经常检讨他们和同事的工作计划,要经常问:
如果我们还没有进行这项工作,现在我该不该开始这项工作?
如果不是非办不可,他们就会放弃这项工作,或者将它搁置起来。
至少他们不会再将资源投入到不再产生价值的过去。
而对于已经投入的最佳资源,尤其是非常匮乏的人力资源,他们会立即抽调出来,转而投入未来的新机会。
推陈才能出新,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
其次是先后次序的考虑。
以下是几条可帮助确定先后次序的重要原则,每条都与勇气密切相关:
1)重将来而不重过去;2)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3)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能盲从;4)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试看许多研究方面卓有成效的科学家,与其说他们的研究能力决定了研究成果,倒不如说他们寻求机会的勇气决定了研究成果。
同样道理,在企业经营方面,成功的事业,不是迁就现有产品开发新产品的事业,而是以开发新技术或开发新事业为宗旨的事业。
当然,如果说创业有风险、有艰辛、又不确定性,那么不管创新是大是小,同样是有风险、艰辛和不确定性。
化机会为成果,肯定比解决旧问题更有生产性。
解决旧问题不过是恢复昨天的平衡而已。
有足够的勇气,才能决定真正该做和先做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时间和任务的主宰,而不会成为他们的奴隶。
第五、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做有效的决策。
决策是一种判断,是若干方案中的选择。
所谓选择,通常不是是与非间的选择,最多只是大概是对的与也许是错的之间的选择。
他们知道有效的决策事关处事的条例和秩序问题,也就是如何按正确的次序采取正确的步骤。
他们知道一项有效的决策,总是在不同意见讨论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它决不会是一致意见的产物。
他们知道快速的决策多为错误的决策,真正不可或缺的决策数量并不多,但一定是根本决策。
他们需要的是正确的战略,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术。
彼得通过研究发现做重大决策的人,往往具有相同的特性:
他们解决问题,都着眼于最高层次的观念性认识。
(.9_wang.)他们先透彻的思考该决定的是什么,然后研究制定决定的原则。
换句话来说,他们的决策,并不是为了适应当时的临时需要,而是战略性考虑。
他们的决策具有以下五点特征:
1)要确实了解问题地实质,如果问题是经常性的,那就只能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才能解决。
2)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换言之,应找出边界件。
3)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满足什么条件,然后再考虑必要的妥协、适应和让步事项,以期该决策被接受。
4)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
5)在执行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当一切条件具备时,现在就只等着决策了,该采取什么行动,也是应该清清楚楚,明摆着的时候,不幸的是,许多人到这一步反而犹豫起来,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决策那么不受欢迎,那么难受,那么不容易。
到了这一步,不但需要判断,更需要勇气。
到了这一步,有效管理者绝不会说:
让我们再研究研究。
否则,只证明该管理者缺乏胆识。
没有胆识的人可能失败一千次,有胆识的人则只失败一次。
不要让自己优柔寡断再去浪费别人的时。
综上所述,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要培养一种好的心理素质。
首先,要养成不急不躁的心理,这样才能考虑长远利益;其次,要有一颗包容心,这样才能不至于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全局利益,又一颗包容心,才能让他人充分发挥他人的长处,容他人之短处;坚持才是卓越之道。
因此,学习是无止境的,管理大师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值得我们认真去读、必定会有新的收获。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二)
目前,在国内企业当中盛行着一种历史继承下来的文化劣根性,那就是结果导向,我们并不是说结果导向这句话有问题,也不是说关注结果不对,事实往往是这样的,领导关注的是结果,而非成果,是结果而非过程。
其实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失败的结果和没有绩效的结果,其缘由都是因为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失误造成的。
而当今的领导们、管理者们,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往往将责任归咎到下属身上,领导不承担责任,管理者也不承担责任,最后的结果是:
失败是理所当然的,国家和企业都成了失败的最后买单人。
那么谁应该对成果负责,我可以告诉大家,管理者对成果和绩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的成果和绩效负责,国家机构的管理者对国家的成果和绩效负责,那么谁是企业和国家的管理者呢?
只要是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出自己的长处,并产生了外部环境满意的成果和绩效,无论他职位多么低下,都是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只要是管理者,无论身处何位,都必须卓有成效。
我们非常清楚,中华历史文化经过了5000年,历史传承下来了伟大灿烂的文化,但也孕育出我们认为目前国家及企业的文化劣根性:
浮躁、投机取巧、思想僵化,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几个小问题,其实足以影响中国未来的企业发展根基。
我们有值得国际社会尊重的企业吗?
费尔先生通过长期的卓有成效的企业治理(主要是四个方面),给美国人留下了一个让世界尊敬的企业-贝尔公司,然而我们的企业呢,1900年以后成立的企业,有几家健在?
是王守义十三香,还是国窖1573?
作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首先应该考虑的是:
我能做什么?
我所能创造的成果是什么?
而不是我不能做什么,我不能创造什么成果。
反之,考虑用人时,应该着眼于机会而不是问题,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时考虑的是一个面,而不是一个点,要卓有成效就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上司、同事、下属等的长处,而不是别人的短处,只要是这种短处和不足不对成果产生影响,则可以不考虑这种不足。
中国企业的管理者大多都很浮躁,我们就拿企业内训来说,这是一个企业必须长期坚持做下去的工作,对培养企业后备干部和树立企业管理正向价值观有着非党巨大的价值,然而在很多企业里,这项开支被认为是浪费公司财物的一项工作而被抹去。
还有就是企业管理标准化的问题,在目前国内企业,还没有哪家企业敢说,自身在企业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方面达到世界同行业的水平和高度。
类似以上两个重大的问题还很多,都被中国的很多企业家甚至管理者给否了。
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企业在管理方面的悲哀;浮躁就像阿喀琉斯之踵无形的长在中国企业的腿上,侵蚀着企业的机体、荼毒着企业的环境、摧毁着国家的根基。
所以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杜绝浮躁的习气,并坚持因事用人的原则。
要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首先在思想上具备以下5个方面的素质
1、要使工作卓有成效首先必须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分析和管理;包括整理时间、管理时间、统一安排时间。
2、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重视贡献,包括自己和他人的贡献,他所追求的管理是:
如果管理不能产生成果和贡献,管理就是失败的;如果客户对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不认同,管理者所提供的管理就是失败的。
如果管理者不能培养他人,发展自我,他所提供的管理也是失败的。
有效的管理者对成果负责,而不是结果,并不是完成了工作就完了,而是要达到成果和绩效的要求,简而言之,就是内部的贡献和价值要被外部环境所认同和接受。
3、充分发挥自己和他人的长处;这是管理者在用人时首要考虑的问题,着眼于长处而非短处,有效的管理者必须时刻问自己,他能做什么?
他的能贡献什么?
他适合其他岗位吗?
4、要事优先原则,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处理工作时会分出事件的轻重缓急,并会针对事件进行适当的分类和排序,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自己不是天才,能同时处理好两件甚至几件重要的事件的人屈指可数,所以,他们会着眼于一件重要的事情,并脚踏实地的把他们做好,然后再进行第二件要事。
这样组织的成果和绩效才能出来。
5、有效的决策,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非常清楚,他们随时都会面临着决策,决策是每个管理者面对的工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所做的决策一般都是重大决策,所以决策的信息、要素、环境、内容、风险等都是决策所要考虑的因素。
决策必然使之有效!
我们一直在谈MBO,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目标管理的根基必须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而不是投机取巧,很多时候,我们都非常崇拜一个知识渊博的专家和学者,总是认为他们必定卓有成效,然后事实证明,最没有成效的往往就是这些人,因为从知识-成果是要经过一个转化过程的,这个过程也可以叫做一个系统工程,断然不是投机取巧就能够做好的。
人们的认知给这些人套上了光环,其结果,卓有成效变成了无效,浪费了企业宝贵的资源而没有实际的成果。
所以企业和岗位都不需要天才,有效的管理者如果能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他的工作一定是卓有成效的。
如果我们沿用中国目前这种教育体制下造就的管理者,其创造力肯定在大学时代已经全部剥夺了。
剩下的只有思想僵化,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思想僵化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它会束缚你的管理,近而蚕食你的成果。
如果思想僵化,你很难做到卓有成效,思想僵化最显着的体现是拒绝改变与创新,固步自封,缺乏团队的横向沟通与合作,凡事只重视表面,而不尊重本质。
思想僵化是卓有成效的死敌,两者不能存在于一个有机的组织体系当中。
思想僵化有时往往会伪装成重视原则,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一定要识别出这种伪造的思想和作风。
德鲁克先生与郎咸平教授对我的影响很深,他们虽然各自在不同的领域,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管理的有效性问题,过去人们总是追求卓尔不凡,我的理解是,卓越如果是由平凡的人创造出来的,那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过去我们总是纠葛在管理的细枝末节,总是觉得每天很忙碌,但实际绩效却平平,那都是因为没有仔细地最自己的岗位和工作的有效性进行总结和反思造成的。
比如,你学会记录时间吗?
你坚持每天将每个时段做的事情进行记录了吗?
你分析过这些时段所做的工作那些是有效,那些是无效吗?
你学会管理时间吗?
你学会删除无效的事件,然后将整理出来的时间进行管理吗?
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你学会将重要的事件用一整块时间去处理吗?
人最难管理的就是自己的时间,特别是管理者,要想卓有成效,就必须对时间进行分析和管理。
这个时代注定不会产生伟大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因为人们关注点早已偏移,即便管理者过程的有效性根本没发挥作用,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将这个看似已经失控的过程,转化为成果,至少在当下这片土地上,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是存在的,这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产物,也是这个时代悲哀。
市场竞争、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总有一天会告诉我们正确的答案,其实答案已经远远的在哪里等着,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只是有些人假装鸵鸟罢了。
最后,我的总结是,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首先做好组织沟通的工作,同时重视团队的协作与贡献,自己要不断的努力发展,并要为企业、下属、岗位培养接班人。
再卑微的工作,只要其产生了令外部环境满意的成果和贡献,他就是一个卓有成效的高层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