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46564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习题.docx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习题.docx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习题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一、单选题

1.陈丰,男,40岁,主诉头晕。

多次测得收缩压21Kpa(158mmHg),舒张压12Kpa(90mmHg)左右,应考虑为

A.高血压B.低血压C.舒张压偏低D.收缩压偏低E.临界高血压

2.体温上升期患者表现为

A.畏寒、皮肤潮红、无汗B.畏寒、皮肤苍白、无汗C.畏寒、皮肤苍白、出汗

D.畏寒、皮肤潮湿、出汗E.畏寒、皮肤潮红、出汗

3.洋地黄中毒者的脉搏为

A.水冲脉B.间歇脉C.洪脉D.速脉E.丝脉

4.呼吸和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称为

A.陈一施呼吸B.毕奥式呼吸C.库斯莫式呼吸D.浮浅性呼吸E.鼾声呼吸

5.下列哪项不属于吸气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

A.三凹征B.吸气时间缩短C.指甲发绀D.鼻翼扇E.胸闷、烦躁

6.测量血压,被测者坐位或仰卧时,肱动脉应分别平于

A.第3肋软骨,腋中线B.第4肋软骨,腋中线C.第5肋软骨,腋前线D.第6肋软骨,腋后线E.第6肋软骨,腋前线

7.属于节律异常的脉搏是

A.缓脉B.丝脉C.绌脉D.洪脉E.速脉

8.测量脉搏,不符合要求的是

A.患者情绪激动时,休息20分钟再测B.不用拇指诊脉C.异常脉搏须测30秒钟D.脉搏细弱不清,可听心率

E.有绌脉者,二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一人测脉率

9.物理降温后的体温,绘制符号及连线是

A.红点红虚线B.蓝点蓝虚线C.蓝圈蓝虚线D.红圈蓝虚线E.红圈红虚线

10.朱先生在测口腔温度时不小心咬破体温计,护士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了解咬破体温计的原因B.检查体温计破损程度C.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D.让病人喝500ml牛奶

E.给予电动吸引洗胃

11.体温突然升高,见于

A.休克B.极度衰竭C.肝癌D.急性感染E.肺结核

12.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此种脉搏多见于

A.颅内压增高B.房室传异阻滞C.洋地黄中毒D.心房纤维颤动E.心肌炎

13.正确测量、记录心脏病病人脉搏的方法是

A.每次记数半分钟

B.脉搏短绌应先测脉率后听心率

C.用拇指诊脉

D.记录脉率符号用红点

E.绌脉记录为脉率/心率

14.混合性呼吸困难多见于

A.喉头水肿B.哮喘C.喉头异物D.肺部感染E.呼吸中枢衰竭

15.昏迷患者呼吸道有较多分泌物蓄积时可出现

A.库斯莫呼吸B.叹息样呼吸C.蝉鸣样呼吸D.鼾声呼吸E.潮式呼吸

16.为患者测量上肢血压,下述哪项不妥

A.安静状态下取坐位B.肱动脉平第四肋软骨C.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

D.打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E.测毕血压,关闭水银槽开关

17.陆先生,55岁,患风湿性心脏病10年。

体检:

心率100次/分,脉率76次/分,强弱不等,极不规则,此脉搏称为

A.间歇脉B.二联脉C.丝脉D.绌脉E.缓脉

18.李女士,患糖尿病3年,近日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其呼吸特点为

A.呼吸频率异常B.呼吸节律异常C.呼吸音响异常D.深度呼吸E.浮浅性呼吸

19.陈女士,66岁,诊断心房纤维颤动。

护士为其测血压,动脉搏动微弱而不容易辨清,需重复测量,下述何项做法错误

A.将袖带内气体驱尽B.使汞柱降至0点C.稍等片刻后重测D.连续加压直到听清为止

E.测量值先读收缩压,后读舒张压

20.体温过低患者的护理措施下述不妥的是

A.提高室温B.足部放热水袋C.饮热饮料D.加盖被E.增加患者活动量

21.肿瘤型发热常见的热型为

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超高热E.不规则热

22.失血性休克病人的脉搏特征是

A.间歇脉B.绌脉C.奇脉D.洪脉E.丝脉

23.属于节律异常的呼吸是

A.浮浅性呼吸B.深度呼吸C.鼾声呼吸D.蝉鸣样呼吸E.间断呼吸

24.关于血压的生理性变化错误的叙述是

A.小儿血压低于成年人B.中年以前女性血压低于男性C.清晨血压低于傍晚D.上肢血压低于下肢

E.寒冷环境血压低于高温环境

25.患者单某,高血压病,左测肢体偏瘫,医嘱测血压4次/日,下述不妥的是

A.固定血压计B.测血压时间:

8-12-16-20C.测右上肢血压D.卧位测量,使肱动脉平腋中线

E.必须固定专人测量

26.患儿方某:

3岁,腹泻入院,给其测体温及记录,下述正确的是

A.口腔测量法:

3分钟,用蓝“●”B.直肠测量法:

3分钟,用蓝“○”

C.直肠测量法:

3分钟,用蓝“⊙”D.直肠测量法:

5分钟,用蓝“○”

E.腋下测量法:

10分钟,用蓝“×”

27.发热时,体温上升期不可能出现的表现是

A.皮肤苍白B.出冷汗C.畏寒D.体温上升E.体内产热大于散热

28.退热期的特点是

A.散热大而产热少B.产热多于散热C.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D.散热和产热在较高水平上平衡

E.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

29.败血症的常见热型是

A.波浪热B.间歇热C.弛张热D.双峰热E.不规则热

30.不会引起体温过低的病人是

A.早产儿B.新生儿硬肿症C.晕厥D.全身衰竭E.濒死状态

31.消毒体温计的过氧乙酸溶液应

A.每日更换B.每周更换C.隔周更换D.每周更换2次E.每月更换1次

32.检查体温计准确性的水温应是

A.30℃B.32℃C.33℃D.37℃E.40℃

33.体温单的记录不正确方法是

A.眉栏项目用蓝笔填写B.40~42℃之间的相应栏目内用红笔竖写入院、出院等时间

C.住院日数自住院日起连续写至出院D.手术后日期以手术日为第1日

E.血压、体重、出入量等用蓝笔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

34.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为

A.50~70次/分B.60~100次/分C.70~110次/分D.80~110次/分

E.80~120次/分

35.测量脉搏后再测量呼吸,护士的手仍置于病人脉博部位的目的是

A.表示对病人的关心B.将脉率与呼吸频率对照C.测量脉搏估计呼吸频率

D.便于看表计时E.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37.测量脉搏时,错误的方法是

A.诊脉前应使病人安静B.病人手臂应放在舒适的位置

C.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在桡动脉表面D.计数15秒钟,将测得脉率乘4

E.有脉搏短绌时应2人同时测量心率与脉率

38.病情与呼吸异常不符的一项是

A.高热:

呼吸浅而快B.脑水肿:

呼吸深而慢C.巴比妥中毒:

呼吸浅而快

D.酸中毒:

呼吸深而大E.胸膜炎:

呼吸浅而快

39.潮式呼吸的特点是

A.呼吸暂停,呼吸减弱,呼吸增强反复出现B.呼吸减弱,呼吸增强,呼吸暂停反复出现

C.呼吸浅慢,逐渐加快加深再变浅变慢,呼吸暂停后,周而复始D.呼吸深快,呼吸暂停,呼吸浅慢,三者交替出现

E.呼吸深快,逐步浅慢,以至暂停,反复出现

40.代谢性酸中毒的呼吸表现为

A.蝉鸣样B.费力呼吸C.叹息样D.深而规则的大呼吸E.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

41.蝉鸣样呼吸见于

A.颅内感染B.安眠药中毒C.中枢性呼吸衰竭D.喉头异物E.肺炎

42.血压的生理性变化,错误的叙述是

A.中年以前女子略低于男子B.白天高于夜间C.寒冷环境血压上升D.睡眠不佳时血压可稍升高

E.高热环境中血压可以上升

43.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血压计要定期检查B.打气不可过猛C.听不清应立即重测D.偏瘫病员应在健侧肢体测量

E.用后袖带内空气要放尽、平卷

44.测血压时,输气球打气至肱动脉音消失时,袖带内压力是

A.小于心脏收缩压B.大于心脏收缩压C.等于心脏收缩压D.等于心脏舒张压

E.大于心脏舒张压

45.用测上臂的袖带测定腘动脉血压,其结果是收缩压比肱动脉血压

A.高15~20mmHgB.低15~20mmHgC.高20~40mmHgD.低20~40mmHgE.无差异

46.李女士,36岁。

发热1周,体温持续在39.2~40.0℃,脉搏90次/分,入院后诊断为“伤寒”。

可能的热型是

A.弛张热B.稽留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回归热

47.孙先生,55岁。

因“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入院。

护士为其测量脉率、心率的正确方法是

A.先测脉率,再测心率B.护士测脉率,医师测心率C.一人同时测脉率和心率

D.一人测脉率一人计时E.一人测心率,一人测脉率,同时测1分钟

48.章女士,55岁。

近日来头痛,恶心,有时呕吐,无发热,血压150/92mmHg,脉博46次/分。

此脉搏称为

A.绌脉B.洪脉C.缓脉D.丝脉E.不整脉

49.张先生,就诊时突感胸闷、心悸,护士为其测脉时发现每隔两个正常博动后出现1次过早搏动,此现象称为

A.不整脉B.二联律C.三联律D.间歇脉E.缓脉

50.张先生,60岁。

主诉头晕,测血压为156/94mmHg。

此病人处于

A.高血压B.临界高血压C.低血压D.收缩压正常,舒张压高E.收缩压舒张压均在正常范围内

51.弛张热常见于

A.伤寒B.疟疾C.肿瘤D.肺炎E.败血症

53.男性,60岁,发热、咳嗽。

查体:

体温39.2℃,脉搏90次/分.呼吸24次/分;肺部少量湿啰音.正确的护理目标是2日内

A.护士协助病人维持体温在38.5℃以下B.在护士指导下病人维持体温在38.5℃以下

C.维持病人体温在38.5℃以下D.在降温措施辅助下维持病人体温在38.5℃以下

E.在降温措施辅助下维持病人体温正常

54.可出现丝脉的疾病是

A.高热B.颅内压增高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D.洋地黄中毒E.出血性休克

55.可选择口腔测体温的病人是

A.昏迷病人B.精神异常病人C.呼吸困难病人D.大面积烧伤病人E.婴幼儿

56.物理或药物降温后,需测量体温进行观察的时间是

A.15minB.20minC.30minD.40minE.60min

57.赵女士入院九天,每日体温均保持在39.5~40℃,其热型是

A.间歇热B.弛张热C.稽留热D.不规则热E.波浪热

58.昏迷病人出现鼾声呼吸,属于异常呼吸中的

A.深浅度异常B.呼吸困难C.声音异常D.频率异常E.节律异常

59.呼吸增快常见于

A.高热B.颅内疾病C.安眠药中毒D.呼吸中枢衰竭E.老年人

60.全身衰竭体温不升的危重病人除及时向医师反映外,首先应

A.关闭门窗B.给予热饮料C.热水袋保暖D.增加盖被E.提高室温使之保持在24~26℃

61.对高热病人的观察,错误的一项是

A.每日测体温4次B.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C.面色有无改变D.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E.物理降温后的效果

62.不可用于浸泡体温计的消毒液是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些是影响血压升高的因素

A.年龄B.睡眠C.紧张D.疼痛E.运动

2.生命体征的生理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夏天,体温和血压微增高B.情绪激动时体温和血压微增高C.中年以前女子的体温和血压高于男性

D.老年人体温低于青年人,血压高于青年人E.幼儿的脉搏比成人快

3.某病员口温39.8度,下述哪几项护理措施是正确的

A.每日测温四次B.鼓励病员多饮水C.酒精擦浴后两个小时再测体温,观察效果

D.用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E.做好口腔护理

4.影响体温生理性波动的因素有

A.年龄性别B.昼夜时间C.精神情绪D.环境温度E.饮水进食

5.健康女性体温轻度升高可发生在

A.经前期B.排卵期C.经期D.经后期E.妊娠早期

6.可直肠测温的病人是

A.心肌梗死病人B.腹泻病人C.热坐浴后40分钟的病人

D.精神疾病病人E.婴幼儿病人

7.由于操作不当使血压偏高的因素有

A.被测肢体袖口太紧B.袖带缠臂太松C.袖带太窄D.袖带太宽

E.被测肢体低于心脏水平

8.高热持续期的临床表现是

A.体温值在较高水平B.颜面潮红,口干舌燥C.皮肤灼热出汗多D.尿量减少

E.呼吸快,脉搏细弱

9.关于脉搏生理性变化错误的叙述是

A.幼儿比成人快B.男性比女性快C.老年人比幼儿快D.站立较卧位快

E.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增快

10.高热病人的脉搏特点是

A.脉率增快B.博动强大有力C.有三联律D.脉率少于心率

E.吸气时明显减弱

11.吸气性呼吸困难见于

A.喉头水肿B.尿毒症C.颅内病变D.巴比妥中毒E.气管异物

12.脉压减小常见于

A.老年性动脉硬化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心包积液D.心肌炎

E.缩窄性心包炎

13.护士在为病人测血压时,发现肱动脉博动音微弱不易辨清,须重复测量,正确的做法是

A.将袖带内气体驱尽B.使汞柱降至“0”点C.稍等片刻后再行第二次测量

D.一般连续测2~3次E.取其最高值

14.节律异常脉搏包括

A.速脉B.洪脉C.间歇脉D.绌脉E.二联律脉

15.以下哪些病人不宜测量口腔温度

A.烧伤B.呼吸困难C.昏迷D.肺炎E.精神异常

16.不宜采用直肠测量的病人

A.昏迷病人B.婴幼儿C.腹泻病人D.痔疮术后E.精神病病人

三、事例题

1.患者张某,颈部蜂窝组织炎,近4天来觉乏力,食欲不振,体温波动在39-40度,脉搏.呼吸增快,肝、脾轻度肿大,白细胞计数增高,

(1).患者热型为

A.间歇热B.驰张热C.波浪热D.稽留热E.不规则热

(2).应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一般要求

A.每日2次B.每日4次C.每小时1次D.每4小时1次E.每6小时1次

(3).为协助诊断.治疗,需作血培养,采血量为

A.2mlB.5mlC.8mlD.10mlE.15ml

2.李老太,75岁。

发热2日。

测体温39.7℃,皮肤潮红,脉搏加快,已用药物退热.

(1).应鼓励病人多饮

A.白开水B.茶水C.果汁水D.糖盐水E.矿泉水

(2).病人大量出汗时应给予的护理措施是

A.评估出入液量B.擦干汗液,更换衣服C.测体温D.写护理记录单

E.降低室温

(3).退热时,为防止发生虚脱应重点观察有无

A.皮肤苍白、寒战B.头晕、出汗、疲倦C.脉搏、呼吸渐慢、出汗

D.脉搏细数、四肢湿冷、出汗E.脉速、面部潮红、头晕

3.张先生,65岁。

脑栓塞,右侧偏瘫。

(1).护士为其测量血压时选择左上肢的原因是

A.护士操作便利B.病人能配合活动C.右侧肢体循环不良

D.右侧肢体不能配合测量E.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不能真实反映血压情况

(2).因左上肢输液,护士选择左下肢测量血压,错误的方法是

A.取仰卧位或俯卧位B.袖带长约135cm,比上肢袖带宽2cm

C.袖带上缘距腘窝3~5cmD.将听诊器胸件贴于腘动脉博动处

E.测得的血压值收缩压偏高,而舒张压无多大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