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行业分析及现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4067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机械行业分析及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工程机械行业分析及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工程机械行业分析及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工程机械行业分析及现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工程机械行业分析及现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机械行业分析及现状.docx

《工程机械行业分析及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机械行业分析及现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机械行业分析及现状.docx

工程机械行业分析及现状

工程机械行业分析及现状

一、工程机械行业介绍

工程机械是指用于工程建设的施工机械的总称。

广泛用于建筑、水利、电力、道路、矿山、港口和国防等工程领域。

工程机械种类繁多,按照其用途不同主要分为一下几类:

1、挖掘机械:

如单斗挖掘机、多斗挖掘机、滚动挖掘机、铣式挖掘机、隧道掘进机等;

2、铲土运输机械:

如推土机、铲运机、装载机、平地机、运输机及自卸式汽车等;

3、起重机械:

如履带吊车、塔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船用起重机等;

4、桩工机械:

旋挖钻机、全回旋钻机、潜孔钻机、打桩锤、打桩机、压桩机、连续墙抓斗等;

5、混凝土机械:

混凝土泵车、拖泵、车载输送泵、沥青砂浆车、液压砂浆车、搅拌站、散装水泥运输车等;

6、筑养路机械:

沥青搅拌站、摊铺机、路面铣刨机、沥青散布车、路面切割机、综合养护车等;

7、工程钻探机械:

如掘进机、水井钻机、锚固钻机、非开挖铺管钻机等;

因工程机械门类广泛,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设备,比如市政工程与环卫机械、压实机械、矿山机械等等。

二、2011年工程机械行业的回顾

1、2011年工程机械行业概况:

工程机械行业在2011年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

全行业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中心,以调整转型、创新升级为主线,全国20大类工程机械产品的销售收入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17%以上。

目前,不仅全行业产销数额双双排名世界第一,而且满足了中国近90%的市场需求。

2011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前50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比例达86%。

在2011年度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中,徐工、中联重科、三一、柳工等11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徐工、中联重科、三一这3家“航母型”企业年销售额突破800亿元。

此外,包括外商在中国投资企业在内还有12家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

2、科技进步在工程机械行业取得新突破:

2011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企业科技投入持续增长,科研力量不断加强。

徐工集团——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工程机械技术研发机构;中联重科的国家混凝土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项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柳工股份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我国惟一的“土方机械行业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代表了我国土方机械行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一流水平。

2011年度,全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共有24项工程机械产品及技术获奖。

以高质量、高技术为特征的高端装备层出不穷,重大装备技术又取得新的突破。

2000吨、3000吨级的履带式起重机,800吨、1200型全地面起重机,12吨装载机等相继面世。

同时,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又获得突破,继中联重科80m碳纤维臂架泵车问世后,三一重工62m泵车落户大连。

3、工程机械的出口快速增长:

据海关统计,2011年,全国工程机械出口达到150亿美元,同比增长50%以上,超出了历史最高水平的2008年。

其中,徐工表现尤为突出,去年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仅委内瑞拉项目的合同签单就达7.4亿美元,一举创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出口订单的新纪录。

竞争力较强的企业继续扩大产品出口,并以海外兼并重组、技术输出、发展海外合资企业等方式进行国际化运作。

以徐工、中联重科、三一、柳工等为代表的大型骨干企业继续向欧洲、南美、东欧等地投资开办独资和合资企业。

徐工集团在巴西、印度等地投资,中联重科塔机批量出口伊朗,三一德国基地落成和62米泵车紧急出口支援日本,均可称为2011年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全球化服务的亮点。

4、工程机械的产业结构优化:

一年来,由于相关企业长期看好工程机械市场需求,投资和重组热度不减。

徐工集团投资临港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启动,同时徐工混凝土建设机械产业基地奠基;三一重机8万台挖掘机项目投产;柳工收购首钢重汽42%股权与首钢矿业合作进军矿业机械;山推混凝土机械武汉产业园落成;山河智能装备集团山河工业城奠基等。

另外,卡特彼勒、小松、日立建机、特雷克斯等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和布局。

从产业结构上看,零部件企业纷纷围绕主机企业的需要,加大投资力度。

江苏恒立高压油缸股份有限公司新厂投产,川崎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新工厂开业,榆次液压新产业基地开工建设等。

另外,各类工程机械产品检测检验中心、相关代理商、售后维修服务企业也不同程度地按照市场需求加大了投入和整合,优化了上中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配套件领域受到重视,徐工、中联重科、三一等主机企业在核心零部件发展上,不仅满足了四轮一带、液压油缸、新型变速箱、回转支承等市场需求,而且通过与德国、美国、韩国等国家企业的合作,在发动机、多路阀、液压泵等高端零部件的研制上有所突破。

以山推机械、江苏恒立、方圆支承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兴零部件和属具制造企业发展迅速。

三、2012年工程机械行业的现状与趋势

1、2012年工程机械行业现状:

2012年上半年工程机械的整体销售表现来看,国外工程机械品牌还是在中国市场占有相当明显的优势。

以挖掘机为例,2012年上半年表现最为突出的当属小松和斗山,在销售榜的前十名中,国产品牌仅有三席,分别为三一重机、玉柴以及柳工。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经历了“黄金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急转直下的下滑趋势一度让许多厂家不能接受,加之四万亿资金刺激的消失、高铁等基建项目工程的放缓、矿业生产停滞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国内工程机械市场的表现可谓是愈加惨淡。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苏子孟表示,造成上半年市场下滑明显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由于去年以来国家的宏观调控在工程机械市场上的显现,今年上半年对于需求下降企业均有明显感觉;其次,去年市场增长太快,销售额和增长速度都是历史同期最好的。

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出现同比下降的几率很大,

 从整个工程机械行业来看,在经历了2011年的增长之后,回款成为了许多企业最为头疼的一件事情,而在痛定思痛之后,2012年上半年,面对萎靡的市场,企业在逐渐冷静下来之后也回归到理性,给厂家开始“内功”的修炼、代理商体制的整顿、服务的不断提升……

 与国内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市场的逆势飘红,徐工、柳工、中联重科、三一、临工等一批企业在上半年出口方面可谓大放异彩,尤其是在普茨迈斯特、施维英、CIFA这国际混凝土机械的前三甲纷纷归之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麾下之后,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更是如日中天。

埃塞尔比亚、俄罗斯、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巴西、新加坡、缅甸、越南……无论是东南亚市场还是非洲市场,都成为中国工程机械出口的热门之地。

2、2012年工程机械的发展趋势:

整体来看,2012年后半年大浪淘沙中工程机械行业有望反弹。

 从400亿元的规模到4300亿元,这是工程机械行业“黄金十年”的辉煌成果。

然而,世异时移,上半年的市场环境让工程机械企业清醒地认识到行业目前的发展态势。

对于未来,没有了盲目乐观,但也绝非是毫无信心。

处在调整敏感期的工程机械行业正面临着一次新的洗牌,大浪淘沙中,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笑到最后。

在行业高速增长时期,企业来不及放下脚步苦炼内功,粗放式经营现象明显。

而到了发展增速放缓时期,企业反倒可以静下心来谋划发展大局,提升内部管理和研发水平。

 2012年工程机械企业经济效益下降,财务费用快速增加。

据统计,今年1-4月工程机械行业重点联系的11个企业集团营业收入1147亿元、同比下降12.57%,利润总额108.65亿元、同比下降了22.77%,利润降幅大于营业收入降幅10个百分点。

同时,财务费用和利息支出大幅度上升,截止到4月底,财务费用同比增长了159.43%,利息支出同比增长了273.31%。

工程机械行业很多企业出现了困难,不仅仅是宏观经济调整和市场需求下降,更重要的是行业、企业自身的问题,先要从自身上找原因。

行业不足之处主要有三点:

一是基础研发投入不足,基础创新薄弱,基础技术落后局面没有明显改善。

虽然很多企业都比较重视研发,但是研发的大多是自己以前没有的产品,而不是在现有产品上怎么去创新、去改善和提高,结果使得同质化的情况加剧。

二是国内市场低价竞争仍然普遍存在

2012年上半年已经悄然远逝,留给工程机械行业的除了一个下行的市场外,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思考:

关于产品质量的思考,关于过度营销的思考,关于回款逾期的思考,关于资金链紧张的思考。

目前,虽说整个行业在逐步下行,但是在考虑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强调结构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目前不存在全面快速增长的基础;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当前的调整属理性回归,符合国家宏观调控预期,有利于工程机械行业调整转型、创新升级,有利于继续保持长期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当前的调整给全行业带来难得的苦练内功、转型升级的大好时机,各企业一定要抓住机遇,不以规模和速度论英雄,要以内生增长和创新发展为追求,用国际化的视野迎接市场机遇和挑战。

1)继续贯彻落实好国家宏观政策和措施,加快工程机械行业转型升级;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近一年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科技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先后出台和进一步完善了多项政策措施,其中涉及工程机械行业的主要有:

《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机械基础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暂行规定》;《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进口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商品清单》;《进口不予免税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商品目录》;《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投资重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再制造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新的《自动进口产品目录》和《重点旧机电产品进口目录》;国家认定的研发中心创新项目,等等。

这些政策和措施,是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保证,全行业一定要学习和贯彻落实好。

2)继续加快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发展高端装备,努力实现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积极进取技术高端,加大节能、环保、智能化技术研究。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大型骨干企业肩负着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重任,对于提高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掌握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核心技术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2年徐工、中联、三一、柳工、国机重工等诸多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将纷纷加大投入,积极研发节能、环保、智能化技术。

比如:

1200吨全地面起重机、2000吨履带起重机、12吨装载机等产品完成鉴定并批量销售,继续开发高端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装载机等产品和突破核心技术、打破国外企业全球垄断的目标。

另外,2012年中联重科碳纤维技术已经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应用,必将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崭新的技术发展思路,具有里程碑意义。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

各大行业支柱企业,在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的同时,高度重视创新体系建设,把拥有众多的包括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工程机械行业公共技术创新平台,提高开发能力,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作为2012年的重点任务。

继续发展高端装备。

 高端装备,尤其是大型高端工程机械是影响到国民经济建设的关键装备。

2012年,将重点发展单台价值在100万元以上的大型轮式起重机、大型履带吊、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用的特大型塔式起重机、高铁建设用的重大成套装备、铁路机械化养护成套装备、大型桩基设备、大型土石方工程机械、大型商品混凝土机械、全断面掘进机等,力争国产化率达到65%以上。

 新年伊始,徐工提出将加快开发土石方机械、混凝土机械、重卡等高端产品,每个产品都要全力进入第一集团军;柳工入住首钢矿业后新开发的大型矿用自卸车交付用户使用,柳工还推出了E系列挖掘机和节能环保型装载机;三一推出的全系列液压挖掘机,厦工推出的新款改进型新品,山东临工的第二代节能型产品,山河智能的摊铺机和铣刨机,山推的全液压推土机,宇通重工的军用装备等等,反映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将继续提高,预计今年又有部分本土品牌产品进入海洋工程装备、盾构装备等高端制造领域。

3)正式建立“工程机械高压液压元件与系统产业化及应用协同工作平台”,促进关键零部件加快发展。

4)加强质量管理,全面开展“CQC”标志认证工作。

5)继续抓好行业自律,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6)加大力度实施国际化战略,努力实现全球化服务。

7)围绕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积极变革管理模式,创新体制机制。

积极变革运营模式、管控模式和商业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夯实基础,努力实现在规模、内力、产品、市场、核心板块的有效突破,成为行业排头兵企业2012年的发展共识。

3、总之:

2012年工程机械行业是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一年,根据国家的产业“十二五”规划,大力发展高端装备:

2012年,将重点发展单台价值在100万元以上的大型轮式起重机、大型履带吊、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用的特大型塔式起重机、高铁建设用的重大成套装备、铁路机械化养护成套装备、大型桩基设备、大型土石方工程机械、大型商品混凝土机械、全断面掘进机等,力争国产化率达到65%以上;

最近发布了2012年度全球工程机械YellowTable排行榜,对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在2011年度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全球工程机械企业在过去一年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排名。

来自中国的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分获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第6名和第7名。

2011年全球最大50家工程机械制造商的销售额增长了25%,达到1818亿美元,达到历史新高;排名前五位的依然是卡特彼勒(美国)、小松(日本)、沃尔沃(瑞典)、日立(日本)以及利勃海尔(德国)。

根据2011年工程机械行业的现状,也可以充分认识到行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性;如果国内工程机械厂家近几年没有较大的研发投入、没有较多新产品开发成功,就不可能有现在的工程机械的持续发展及走向国际市场的现状;虽然国内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和徐工在混凝土设备、大型装载设备方面已经有较好的储备及市场占有率,但是在大型桩工设备、全断面掘进设备等方面国内还需要加大研发力度,从而在城市建设中达到节能、环保、提高效率等需求。

以下是国内桩工设备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的介绍。

四、我国桩工类机械的现状

桩工类设备是工程机械中的一个细分产品,主要指地基施工相关的设备,世界桩工机械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最先进的设备和工法一般也是这三个国家首先开发的,其次是美国、英国、法国、荷兰、芬兰等国。

在全球桩工机械市场,德国宝峨、意大利土力和卡萨格兰地的销售额应该居前三位。

近两年在我国交通运输业、能源、建筑业发展的带动下,特别是高速铁路建设拉动,我国桩工机械行业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1、我国桩工机械的发展及发展趋势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受益于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固定资产拉动、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的实施等利好因素,全行业得到持续发展。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桩工机械分会统计,2010年我国桩工机械销售额80亿元,产品销售量5000台。

虽然产值上我国还赶不上德国、意大利等国,但是数量上已是世界第一。

1.1旋挖钻机

目前旋挖钻机在国内外的灌注桩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就成为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设备。

国产旋挖钻机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1988年北京城建工程机械厂开发了履带起重机附着式旋挖钻机,20世纪90年代中期郑州勘察机械有限公司从英国BSP公司引进附着式旋挖钻机的生产技术,但由于此技术比较落后,配套起重机协调困难,没有形成批量生产。

2003年以前我国的旋挖钻机主要以进口为主,价格昂贵,只有少数有实力的基础施工企业购买。

青藏铁路的建设一方面展示了旋挖钻机的优越性,另一方面也提醒了国内的生产厂家,基础施工机械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其后一些企业纷纷开发旋挖钻机,国产旋挖钻机的开发成功大幅度降低了旋挖钻机的价格,打破了进口旋挖钻机一统天下的局面,使更多的用户买得起旋挖钻机,并且通过购买旋挖钻机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极大地推动了旋挖工法在我国的应用。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我国投巨资进行铁路、公路、电力、城市公共设施等建设,尤其高铁建设为我国旋挖钻机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高铁客运专线有80%以上为桥梁,桥桩的直径大多在1.5m以下,深度60m以内,恰好适合旋挖钻机施工。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产旋挖钻机整机的主要性能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我国已能生产从6tm到40tm大中小型多种规格的旋挖钻机。

根据市场需要,国内一些工程机械制造厂家开发的小型旋挖钻机在工民建桩基础施工领域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小旋挖定位准确,使用成本低、维修方便、回报快,非常适合小型施工单位。

还有一些公司开发的大型旋挖钻机应用在长江、黄河大型桥梁桩基础施工,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

从2006年开始国产旋挖钻机占领了国内市场。

据桩工机械分会统计,2006年我国旋挖钻机的销量350台左右,2007年450台左右,2008年900台左右,2009年1200台,2010年达到1700台。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旋挖钻机生产国和使用国。

虽然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我国旋挖钻机企业提供了市场机遇,但与国外旋挖钻机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相比,国内旋挖钻机行业起步较晚,在市场中大量应用的时间不长,所以国产设备需要改进的问题不容忽视。

首先,我国旋挖钻机品种单一,大多数厂家仅生产一两种规格的产品,应生产多样化的产品种类。

其次,国内自主创新的产品较少。

第三,进口配套件的选用单一,应进一步多样化,售后服务水平也应逐步加强。

第四,钻杆、钻具等国产配套件的质量应进一步提高。

第五,旋挖钻机施工配套工艺工法的研究不够。

我国地域辽阔且地质情况复杂。

针对不同的地质类型,要明确不同的施工方案以及选用适合的施工设备。

例如,东南沿海地层较软,西南西北大部分地区地层复杂,像兰新线基本都是卵石层岩层,在这些地区的施工中,国内最新开发的、可替代进口的全回转全套管钻机恰好可以解决这些不足。

1.2长螺旋钻机

在小直径(800mm以下)小深度(30m以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领域,长螺旋钻机最具有优势,效率高、成本低,特别是近几年CFG桩及后植入钢筋笼技术的开发成功,大大提高了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的适用范围,目前已从我国广大北方地区推广应用到湖北、湖南、广东等地。

高铁客运专线部分路段采用CFG桩进行路基加固,也带动了长螺旋钻机的生产,近几年长螺旋钻机的产量稳步增长。

统计几个主要的生产厂家,2009年生产液压步履式长螺旋钻机363台,生产电动、液压履带式长螺旋钻机178台,以上统计不全面,根据长螺旋钻机动力头的生产情况,2009年长螺旋钻机产量应该接近1000台,2010年1500台左右。

现在我国已形成郑州、新河、胶东、瑞安、长沙几个大的长螺旋钻机生产基地。

1.3正反循环工程钻机

虽然旋挖钻机发展很快,但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及其它中小城市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仍然主要以正反循环工程钻机为主,正反循环工程钻机施工需要泥浆护壁,产生大量泥浆,许多施工企业对泥浆不经任何处理随意排放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环保法规的健全及新设备的应用,此种钻机的使用会越来越少。

当然,在大直径(2m以上)大深度(60m以上)桩基础的施工中,正反循环工程钻机仍有优势。

近几年正反循环工程钻机的产量变化不大,每年都在1000台左右。

在跨江跨海大桥基础桩的施工方面,国产大直径正反循环工程钻机与进口钻机相比还是有差距,如故障多、入岩效率低、钻头易损坏等。

我国近几年海上江上的工程很多,国内的厂家应该在这方面进行攻关。

我国的某些地区如温州、宁波等地,土质特别软,以淤泥为主,桩侧摩擦力很小,要求桩必须入岩。

我国的入岩设备十分落后,现在中小直径的嵌岩桩基本上采用冲击钻施工,但效率非常低。

国外通常使用潜孔锤施工岩层,效率很高,但国内大直径的潜孔锤还是空白,而小直径的潜孔锤可靠性很差,需要进一步研究。

1.4液压静力压桩机

目前管桩的施工设备主要是液压静力压桩机,其优点是无振动、无噪音、无污染、质量好,所以混凝土预制管桩是我国近几年推广速度很快的一种工法。

目前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内地大部分省市都有应用,特别在软土地区已成为工民建的首选桩型。

主要原因如下:

(1)管桩在工厂加工,质量容易保证,不像现场灌注桩易出现质量事故;

(2)管桩生产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管桩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3)液压静力压桩机的性能显著提高,产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4)管桩生产企业与压桩机生产企业的大力推广。

2009年我国生产液压静力压桩机400多台。

液压静力压桩机的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湖南、浙江、上海、江苏,针对硬地层静力压桩机施工困难的问题,正在联合开发带钻机的静力压桩机,即利用套在桩管内的螺旋钻机边钻孔边压桩,到达预定深度,钻机反转,扩孔钻头收回,从桩管内拔出钻杆。

液压静力压桩机的最大缺点是笨重,运输费用高,转移场地麻烦。

1.5桩 锤

桩锤包括筒式柴油锤、导杆式柴油锤、液压锤、振动锤等。

筒式柴油锤主要生产厂家有上海工程机械厂、广东力源液压机械有限公司等。

导杆式柴油锤的主要生产厂有江苏东达、巨力、巨威、抚顺6409等。

其中,上海工程机械厂从德国德尔马克引进的技术,质量最好,批量最大,为配合上海洋山港和杭州湾大桥、东海大桥风电的建设,该厂开发了D160、D220柴油锤,D220柴油锤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柴油锤。

柴油锤由于噪音、油烟污染等公害无法解决,使用会越来越少。

振动锤主要生产厂家有浙江振中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瑞安八达工程机械厂等,我国电动式振动锤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从几千瓦到几百千瓦都能自行设计制造。

近两年浙江振中公司的可调偏心力矩振动锤已有多台应用于上海洋山港砂桩工程,并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

我国液压振动锤刚起步,上海振中已开发出激振力100t、200t的液压振动锤。

液压振动锤应向高频、调频调幅的方向发展。

今后数年,我国将投资数万亿建设海上风电,以前海上风电基础多为群桩,群桩施工周期长、成本高。

欧洲、日本等国在建的海上风电已改为单桩基础,即直接把直径5~6m、壁厚100mm左右、长数十米的大钢管用液压冲击锤打入或用振动锤沉入海底。

此类大型的液压锤或振动锤我国目前还是空白,必须从国外进口,而进口产品的价格又十分昂贵。

结合工程需要,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应该着手研究。

1.6液压抓斗

近十年来我国地下连续墙技术发展迅猛,上海、广州、北京等地已在高层建筑和地铁车站等数百项工程中应用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

据了解,国务院已经批复二十多个城市修建地铁和轻轨,投资近万亿,我国的地下连续墙施工设备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

我国目前建造地下连续墙所用的设备是液压抓斗和多轴钻孔机。

建造大深度大厚度地下连续墙通常使用抓斗式成槽机,主要包括钢丝绳抓斗、液压导板式抓斗、导杆式抓斗、混合抓斗等,由于液压导板式抓斗具有抓斗升降速度快、闭斗力大、挖槽能力强、施工效率高、施工深度大、成墙厚度大、成墙精度高(自动纠偏装置)等特点,所以使用量最大。

近几年国产液压抓斗发展很快,2009年我国液压抓斗的销量在80台左右。

1.7多轴钻孔机

SMW工法是利用专门的多轴钻孔机(一般为3轴)钻进切削土体,同时在钻头端部将水泥浆液注入土体,经充分搅拌混合后,再将H型钢或其他型材插入搅拌桩体内,形成地下连续墙体,利用该墙体直接作为挡土和止水结构。

该工法取代原有的钻孔灌注桩和止水帷幕的围护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止水效果好、工程造价低、无污染等优点,是一种有推广前途的施工工艺。

SMW工法在上海、天津、南京、杭州等地已经推广使用。

我国SMW工法施工用多轴钻孔机早期全部从日本进口,如日本三和机材、三和机工,主要以二手机为主,价格昂贵,设备的短缺严重制约了SMW工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近几年国产的SMW工法用多轴钻孔机已能够满足国内施工的需要,2009年SMW工法用多轴钻孔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