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锚喷加固方案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78857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2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墙锚喷加固方案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外墙锚喷加固方案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外墙锚喷加固方案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外墙锚喷加固方案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外墙锚喷加固方案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墙锚喷加固方案技术交底.docx

《外墙锚喷加固方案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墙锚喷加固方案技术交底.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墙锚喷加固方案技术交底.docx

外墙锚喷加固方案技术交底

一、工程概况

(一)主要概况

1、工程名称:

xxxxx

2、工程地址:

xxxxx

3、建设单位:

xxxxx

4、设计单位:

xxxxx

5、监理单位:

xxxxx

6、施工单位:

xxxxx

7、建筑面积:

xxxxx

8、工程类别:

房屋建筑节能改造、节能保温及综合治理工程。

9、招标范围:

xxxxx

10、合同工期:

计划开工日期2015年10月11日,计划竣工日期2016年10月12日(366日历天)。

(二)施工范围

依据施工合同本工程施工范围:

建筑工程包括建筑外围拆除、土方开挖、基础补强、结构加固、保温节能改造、装饰工程、绿化景观工程、路灯工程等施工图纸所包含的全部内容。

安装工程包括室内热计量与温控改造、给排水管线改造、电气专业改造、安防系统工程、室外管网改造等。

本方案主要针对基础补强、结构加固编制。

(三)基本概况

1、现场条件

本工程施工区为居民小区,施工期间为带户施工。

临水临电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2、项目管理特点及总体要求

本工程为老旧小区抗震节能综合改造工程,改造中需要进入居民小区及楼内施工,因此工程具有以下特点及难点:

2.1工程区域分散,难以统筹进行施工部署。

2.2小区内场地狭窄,且由于无法封闭施工,物料进出及布置极为困难。

2.3施工过程中难以避免扰民情况的发生,特别是带户施工,对居民影响较大,作业时间有限,难以加班抢工。

2.4由于涉及带户施工,与居民业主的配合将是本项目的难点与重点之一。

2.5本工程工期紧张,每天投入的劳动力平均在230人左右,高峰时达260人。

2.6总体施工要求是首先要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确保工程按期交工,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争取提前完成。

同时要严格按照国家验收合格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争创合格为目标,组织一个强有力的管理班子,层层控制,精益求精。

最终交给业主一个满意的工程。

二、编制依据

1、《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23-2009);

2、《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

6、《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

7、《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程》(JGJ123-2012);

8、《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9、《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

10、《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总则及构件加固)》(06SG311-1);

11、《喷射混凝土加固技术规程》(CECS161:

2004);

12、《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07SG111-1);

13、《北京市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用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导则》(2014.03);

14、工程图纸;

15、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三、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熟悉图纸、会审图纸、编制施工预算、编制施工方案、落实设备和劳动力计划及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与防火教育等。

2、了解现场情况,对现场的施工环境作详细考查,确保加固施工进度符合施工总进度要求。

3、开工前设计图纸会审后,如果发现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与图纸不符,应及时办理设计变更或工程洽商。

4、施工时进行熟悉现场,并进行现场的技术交底、岗位培训、安全教育等工作。

特别是对一些施工难点、特殊点,更应落实至班组每一个人,而且应让他们了解本次交底的施工流程、施工进度,从而保证操作中按要求施工,杜绝质量问题的出现。

5、主要配件、材料及时统计计划,提出加工定货数量、规格及需用日期。

(二)现场准备

1、临电、临水;现场道路及导向牌;现场安全标志牌;垃圾临时存放地点;搭设施工和支撑脚手架;指定设备机具临时库房;现场指挥办公场所。

2、现场原有结构装饰面拆除完毕,垃圾清运完毕,为加固施工提供足够工作面。

3、安全防护设施及垂直运输设备准备完毕。

4、材料进场、存放、检查和使用应设专人管理,按要求布置堆放。

材料尽可能按进度计划分批供应,以减少二次搬运。

5、放出施工位置线,并清理工作面。

6、做好施工现场开工、验收做记录的准备,做到有步骤、有顺序施工。

(三)主要材料准备

1、钢筋

1.1、一般规定

1.1.1、钢筋进场必须有有效的出厂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且材证相符。

1.1.2、进场钢筋须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应堆放在高于地面不小于200mm的支撑架上。

支撑架采用200×200×1500的混凝土枕木,间距不大于1500mm,并根据规格、长度挂好标识牌。

1.2、原材料检验、试验

1.2.1、原材料进场后按批进行检查、验收。

1.2.2、同一批次进场钢筋每种规格60t取试件一组,不足60t也取试件一组。

1.2.3、钢筋物理试验必试项目:

弯曲性能试验、拉伸性能试验、重量偏差。

1.3、材料要求

1.3.1、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重皮、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等。

1.3.2、钢筋不得有有害的表面缺陷,钢筋外观有无颜色异常、规格实测超标。

2、混凝土

2.1、一般规定

2.1.1、加固基础、垫层、圈梁、构造柱采用商品混凝土。

2.1.2、进场后核查生产厂家或供货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混凝土配合比申请单、开盘鉴定、氯离子含量计算书、碱含量计算书、合格证等),且材证相符。

2.2、材料检验与试验

2.2.1、检查混凝土数量、规格、级别是否与混凝土运输单位及材质证明文件相符。

2.2.2、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基础及垫层混凝土坍落度本工程要求160~200mm。

2.2.3、混凝土试验详见《试验计划方案》。

2.3、材料要求

2.3.1、垫层混凝土为C15。

2.3.2、基础、构造柱、圈梁混凝土为C30。

2.3.3、混凝土原材须有材质证明文件(水泥、砂、石子等)。

3、混凝土干拌料

3.1、一般规定

3.1.1、加固板墙部位采用商品混凝土干拌料。

3.1.2、进场后核查生产厂家或供货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混凝土配合比申请单、开盘鉴定、氯离子含量计算书、碱含量计算书、合格证等)。

3.2、材料检验与试验

3.2.1、材料进场时,应按规定批次验收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或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外加剂产品还应具有合格证,且材证相符。

3.2.2、原材料应提供产品使用说明书。

3.2.3、材料进场后应按《试验计划方案》试验。

3.3、材料要求

3.3.1、加固板墙混凝土强度为C30。

3.3.2、混凝土原材须有材质证明文件(水泥、砂、石子等)。

4、角钢

4.1、一般规定

4.1.1、角钢规格为75*5,级别Q235B。

进场必须有有效的产品质量证明书,且材证相符。

4.1.2、进场后须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应堆放在高于地面不小于200mm的支撑架上。

支撑架采用200×200×1500的混凝土枕木,间距不大于1.5m,并根据规格、长度挂好标识牌。

4.2、原材料检验、试验

4.2.1、原材料进场后按批进行检查、验收。

4.2.2、同一批次进场钢筋每种规格60t取试件一组,不足60t也取试件一组。

4.2.3、角钢必试项目:

弯曲性能试验、拉伸性能试验。

4.3、材料要求

4.3.1、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重皮、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等。

4.3.2、不得有有害的表面缺陷,外观有无颜色异常、规格实测超标。

四、施工总体部署

(一)宏观部署

现场改造施工位置相对集中,混凝土喷射工作量大,但现场位于居民小区内地段,施工作业面相对狭小,施工影响因素较多,必须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以解决施工工期紧张的特点。

施工应本着拆除由上至下,改造同时穿插进行的原则,合理调配人员和设备,穿插中进行以加快施工进度并确保施工总进度。

各项的详细施工顺序见主要项目施工流程及工艺。

(二)施工组织管理措施

施工组织安排:

按项目经理部安排,根据具体施工项目下设多个专业施工组,混凝土喷射组、植筋加固施工组等。

1、机械设备配备

为满足施工现场拆除、植筋加固工程的施工需要,现场配备电锤、打磨机等工具。

机具可自行调配,但必须满足现场机具使用条件,当现场机具不能满足施工条件时,另行增加机具设备。

机械设备配备表

序号

设备

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台)

国别产地

制造年份

额定功率(kW)

生产能力

用于

施工部位

备注

1

混凝土

喷射机

CT-5A

4

山东

2007

7.5

良好

结构加固

2

钢筋

切断机

12

浙江

2014

6

良好

结构加固

3

钢筋

弯曲机

10

浙江

2014

6

良好

结构加固

4

冷压机

BY-922

12

上海

2011

12.00

良好

墙顶面

5

电圆锯(13吋)

牧田5103N

10

日本

2012

14.00

良好

墙顶面

6

气泵

罗盛W-0.9/T

8

福建

2010

0.80

良好

墙顶面

7

气泵

罗盛B-0.25/T

8

福建

2011

1.50

良好

墙顶面

8

射钉枪

603

45

四川南山

2013

0.00

良好

墙顶面

9

修边机

牧田3703N

16

日本

2012

2.88

良好

墙地面

10

电锤

博世4DFE

15

德国

2013

1.20

良好

墙地面

11

冲击钻

AEG-16

30

德国

2014

0.75

良好

墙地面

12

手电刨

牧田1911B

22

日本

2012

6.11

良好

全部装修

13

切割机

牧田2414B

24

日本

2013

2.00

良好

墙地面

14

角磨机

牧田9520NB

30

日本

2014

0.10

良好

墙地面

15

手电钻

SD04-10A

30

上海

2014

0.15

良好

全部装修

16

氩弧焊机

超盛160

22

广东

2014

4.00

良好

全部装修

17

电焊机

银象X6-250

20

浙江

2013

10.00

良好

全部装修

18

插座箱

XYZ-12

55

北京

2014

/

良好

全部装修

19

电缆线

10km

北京

2014

/

良好

全部装修

2、人员配备

劳动力组织形成:

以专业分为各专业施工组,组长负责,作到各尽其职、均衡施工;工作面全面展开时,人员不能满足现场要求时合理增加施工人员,以保证施工要求。

3、施工工期

根据图纸暂估工程量及施工合同总工期安排,加固施工、装饰装修、屋面等施工穿插进行。

详见施工进度总计划。

五、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

(一)加固方式简介

按照图纸要求,本工程主要涉及加固工作范围如下(具体的加固范围以最终确定的施工图及技术文件为准):

1、混凝土板墙加固类外墙基础外侧加固自室外地坪以下1.00m处开始(有暖气沟处自暖气沟顶板开始,窗井处窗井顶部加过梁做板墙生根)。

2、圈梁-构造柱-钢拉杆-板墙类外墙基础外侧板墙加固自室外地坪以下1.00m处开始(有暖气沟处自暖气沟顶板开始,窗井处窗井顶部加过梁板墙生根)。

新增构造柱应做基础,埋深宜与原墙基础相同;当原外墙基础深埋超过1.5m时,新增构造柱基础埋深可采用1.5m,但不得浅于冻结深度。

3、外墙面单侧墙体全高加固。

4、门窗洞口采用角钢(L75*5)加固。

为保证工期进度及施工安全,施工作业应分阶段、分区域的进行施工。

在现场结构拆除施工作业面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加固施工。

(二)基础加固施工

由于本工程施工顺序为先下后上,外墙体下开挖深度至设计标高;开挖宽度为基础宽度+500mm。

为了避免基础挖出后长期暴露在外被雨水浸泡,所以在加固砼浇筑完成后土方应及时回填。

1、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土方开挖→打钎拍底→垫层测量定位→地基处理→C15混凝土垫层→绑扎钢筋→支模板→基础C30砼施工→土方回填。

2、测量放线

测出基础纵、横中心线。

根据土质性质放出上口开挖边线桩(放坡坡度详见临时性挖方边坡值表,坡度可按1:

1放坡)。

为避免雨水冲坏坑壁,基坑顶四周应做好排水,截住地表水,基坑下口的开挖的大小应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在基底平面尺寸加宽500mm,便于设置排水沟和安装模扳。

临时性挖方边坡值

 

3、开挖作业方式以人工开挖为主,原面层混凝土散水采用风镐破碎拆除,土方采用人工开挖,人工清槽。

开挖过程中应做好对楼体周边敷设的燃气管线、给排水管道和电缆等所有管线的保护,管线周边1m范围内严禁使用风镐破碎,必须采用人工开挖。

挖出的土方尽可能的远离基坑边缘堆放,以免塌方和影响施工,一般基坑边1.5米范围内禁止堆土,在1.5米范围外堆土限高2米。

基坑开挖应连续施工,避免晾糟,一次开挖距基坑底面以上要预留200mm~300mm,待验槽前人工一次清除至标高,以保证基坑顶面坚实,减少对地基土的扰动。

同时保证基底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深度。

4、打钎拍底

钎点间距为1.5m。

按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由于加固基础土方开挖宽度较狭,拟采用人工打钎。

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自由落锤打钢钎的顶端;锤重10kg,钎杆直径22mm~25mm,锤举高度为500mm,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打入深度为2.1m,每300mm为一步记录打钎结果。

打完的钎孔,项目管理人员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待验槽完毕后,即可进行灌砂。

砂要求为中砂。

灌砂时,每填入300mm左右可用木棍或钢筋棒捣实。

灌砂有统一灌砂一次。

5、垫层测量定位

测量放出垫层的中心和角桩位置。

为便于校核,使基础与设计吻合,将基础纵、横轴线从基坑处引至安全的地方,并对轴线桩加以有效的保护。

6、地基处理

对于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的地基,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7、混凝土垫层浇筑

板墙基础垫层采用C15混凝土,厚度为100mm,宽度大于基础底面100mm。

构造柱浅埋基础和深埋基础垫层采用C15混凝土,厚度为100mm,宽度大于基础底面100mm。

8、绑扎钢筋

测量放出基础的中心和角桩位置。

为便于校核,使基础与设计吻合,将基础纵、横轴线从基坑处引至安全的地方,并对轴线桩加以有效的保护。

钢筋核对无误后,进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均采用22#火烧丝八字扣绑扎。

植筋详见下文(三)加固结构植筋。

9、模板制作与安装:

采用木模板,根据放样位置准确的安装稳固模板。

加工好的模板运到现场,涂刷脱模剂,拼装模板时应注意保证拼缝的密封性,防止漏浆。

为保证模板的整体稳定,在模板的每个支撑点上打入1m长的型钢,作为加大支撑的措施。

为防止地下水影响基坑内的正常作业,在基坑内沿基底四周和各角点各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

集水井大小为300mm×300mm×400mm,基底周边的排水沟与集水井相连。

随时用泵排出集水井内的积水至地表排水沟。

10、砼浇筑及养护

浇筑混凝土要密切注意气象的变化,加强对气象信息的收集,及时调整施工顺序,合理安排后续工序,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

支模验收合格后,进行浇筑砼。

控制混凝土的拌和质量和控制片石的掺量,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宜一次浇筑,由于施工环境狭窄,混凝土采用人工运送浇筑方式。

在每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灌入后,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

振动棒应避免碰撞模板。

为防止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表面产生裂缝,混凝土浇筑完后,及时收浆,立即进行保温、养护。

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

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能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浇水次数就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11、土方回填

11.1土方回填前应抽除坑穴积水、淤泥,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

11.2 回填土土质为基槽开挖原土。

但基槽开挖原土为垃圾、黄土、湿陷性粘土、膨胀土等不符合回填土规范要求的土质不能进行回填。

11.3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0.95)及所用机具确定。

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11.4回填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压实程度等。

(三)外墙加固施工

1、加固结构植筋

本工程中墙体加厚部分与原结构相连的部位按设计要求(详见施工图纸),采用植筋的方法。

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定位放线→钻孔、清孔→钢筋植筋→验收。

1.1、基层清理

根据现场施工作业面情况,墙体周围有装饰附着物进行清除,电缆、电线、通信线路等进行拆除(确实无法拆除的与项目部沟通采取保护措施),原有空调冷凝水管、雨落管拆除新做,对影响施工的其它障碍物予以拆除。

所有居民室外空调机、窗户护栏全部统一拆除,待施工完毕后原位恢复。

当墙体有裂缝时,应对裂缝进行压力灌浆处理(应与项目部沟通处理)。

对原墙面进行打磨清理,如果墙面有旧的抹灰层或涂饰层,应先将其剔除,用钢丝刷除灰粉,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喷涂素水泥浆一道。

1.2、定位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需植筋部位弹出钢筋植入位置线,并用红油漆明确标识。

1.3、钻孔、清孔:

确定植筋位置后开始钻孔,采用电钻进行打孔,如植筋部位遇到其他障碍物,孔位应做相应调整,以避开障碍物;如孔位偏差较大,应及时作好记录并及时联系相关单位协商解决。

植筋打孔的孔径按钢筋直径+8mm(根据设计要求C14孔径为20mm,其它具体根据植筋胶工艺说明为准),植筋深度:

单面加固的墙体C8植筋打孔深度为150mm,外加构造柱C12植筋打孔深度为200mm,外加圈梁C14植筋打孔深度为200mm,穿板连接筋C16钢筋植筋打孔深度为为板厚度。

钻孔应采用机械钻孔,孔洞钻出后应采用压力水清洗洞内碎屑。

成孔后用压缩空气吹出孔内灰尘,如孔内存有积水,然后用棉丝擦拭孔内多遍,保证孔内清洁。

1.4、植筋:

锚固用钢筋必须做好除锈处理,其除锈长度为锚固长度加50mm。

钢筋的型号、规格严格按图纸要求选用。

植筋洞口采用结构胶灌实。

锚筋用胶采用A级植筋胶。

1.5、验收:

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验收,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质量目标要求合格标准。

2、钢筋工程

本工程外墙加固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为板墙加固形式;另一种为圈梁-构造柱-钢拉杆-板墙结合形式。

墙体钢筋为单层双向网片钢筋,通过植筋与原建筑结构进行衔接。

2.1、主要配筋

基础补强、外墙面加固主要配筋如下表。

序号

使用部位

级别、规格

间距

备注

1

板墙竖向钢筋

C12

200

2

板墙水平钢筋

C8

200

楼层标高处采用

2根C12的钢筋代替

3

板墙拉结筋

C8

600

4

穿板连接筋

C18

600

5

化学植筋

C12

600

6

化学植筋

C14

600

6

洞口加强筋

C8

200

7

钢拉杆

A20

按图纸部位

2.2、钢筋保护层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混凝土工程所处环境类别室内潮湿环境为2a楼,室外与水或土直接接触的环境为二b类,且混凝土标号为C30,因此本工程钢筋保护层板墙为25mm、梁和柱为35mm,基础部分钢筋保护层为40mm。

2.3、钢筋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2.3.1、钢筋的调直

I级钢筋调直时,应采用机械调直。

钢筋调直后应平直、无局部弯曲。

2.3.2、钢筋下料

下料原则:

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配料;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

钢筋断料时必须采用切割机断料,不得使用电气焊。

切断时应核对配料单,并进行钢筋试弯,检查料表尺寸与实际成型的尺寸是否相符,无误后方可大量切断成型。

在工作台设置控制下料长度的限位挡板,精确控制钢筋的下料长度。

钢筋切断时,钢筋和切断机刀口要成垂线,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必须切除。

2.3.3、钢筋弯曲成型

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如弯起钢筋),根据钢筋料牌上标明的尺寸,用石笔在钢筋上标示出各弯曲点位置,同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根据不同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其扣法是从相邻两段长度中各扣一半。

钢筋端部带半圆弯钩时,该段长度划线应增加0.5d。

弯曲点标注工作宜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两边不对称的钢筋,也可以从钢筋的一端开始划线,但要注意校核各弯曲段的定型尺寸。

钢筋在弯曲机上成型时,心轴直径是钢筋直径的2.5倍,成型轴宜加偏心轴套,以便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筋弯曲需要。

同时,为使弯弧一侧的钢筋保持平直,挡铁轴宜做成可变挡架或固定挡架(加角钢调整)。

Ⅰ级钢筋使用在墙内做墙筋使用时末端做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3倍的钢筋直径。

Ⅲ级钢筋在楼板处做穿板拉结筋使用时按照抗震要求末端做90°弯钩,弯钩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平直段长度按抗震要求为12倍的钢筋直径。

2.3.4、钢筋加工质量要求

钢筋拉直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钢筋切断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钢筋的长度应力求准确。

钢筋弯曲成型形状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如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测量法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尺检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尺检

成型好的钢筋按平面布置图的指定地点堆放,防止锈蚀和污染。

挂上标牌,并标注尺寸、型号、规格、形状、使用部位、数量、制作人等。

2.3.5、绑扎安装及质量要求

本工程钢筋绑扎及节点做法必须满足11G329-1及规范要求。

钢筋工程绑扎前应先熟悉施工图及规范,核对钢筋配料表和料牌。

钢筋摆放位置线的标定:

每根钢筋摆放位置线用至少两个粉笔点(直筋在两端)来标识,但插筋在插入部分的底和顶用红漆标点标识。

墙体水平筋摆放线在竖向钢筋上标出。

钢筋的绑扎:

钢筋采用22#钢丝绑扎。

所有钢筋交错点均绑扎,且必须牢固。

同一水平直线上相邻绑扣呈“八”字形,朝向混凝土体内部(局部无法朝向内部的,只有朝向外部,但绑扣露头部分应与水平筋相贴,且同一直线上相邻绑扣露头部分朝向应正反交错),露头部分与水平筋成45°,且同一直线上相邻绑扣露头部分朝向正反交错。

绑扎钢筋时,应先研究逐根钢筋的穿插就位顺序,减少绑扎困难,避免返工,加快进度。

绑扎钢筋前首先布筋,要求钢筋位置和间距符合图纸要求。

钢筋就位时应注意搭接关系。

钢筋网应平整牢靠,与墙面净间距宜大于5mm,钢筋网外表保护层厚度应板墙大于25mm、梁和柱大于35mm(基础为40mm)。

钢筋绑扎时通过砂浆垫块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采用与使用部位的砂浆相同的配比制作,垫块应统一制作,要保证其结构密实、尺寸相同(50mm立方体)、厚度一致(相同部位)。

垫块间距不大于600mm,垫块下部落在水平分布筋上,保证其安装稳固。

2.3.6、抗震构造要求

钢筋的搭接长度一级钢为49d,三级钢为47d。

钢筋同一截面搭接接头率不大于50%,同一截面是指1.3搭接长度。

板墙相临纵向钢筋接头间距不小于500mm,分布筋搭接间距不小于50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