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双排脚手架计算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350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地式双排脚手架计算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落地式双排脚手架计算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落地式双排脚手架计算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落地式双排脚手架计算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落地式双排脚手架计算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落地式双排脚手架计算书.docx

《落地式双排脚手架计算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地式双排脚手架计算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落地式双排脚手架计算书.docx

落地式双排脚手架计算书

 

落地式脚手架计算书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编制人:

 

脚手架计算书的编制依据

1、依据规范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4.《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6.《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2、主要计算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与计算》 主编:

刘群 副主编:

袁必勤

『建书』安全设施计算软件

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脚手架排数:

双排脚手架;钢管类型:

φ48×3.5

脚手架搭设高度Hs(m):

43.2

脚手架步距h(m):

1.8;立杆纵距la(m):

1.5;立杆横距lb(m):

1.05

脚手架内排距墙(m):

0.5;小横杆计算外伸长度a1(m):

0.3;

小横杆间距S(m):

1.5

大小横杆的布置方法:

小横杆在大横杆上面(北方作法)

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方式:

单扣件;

连墙件布置:

二步三跨;连接方式:

双扣件

2、永久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gk(kN/m2):

0.1248;

脚手板类别:

木脚手板;脚手板自重标准值QP1(kN/m2):

0.35;脚手板铺设层数:

2层;

栏杆挡板类别:

木脚手板;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QP2(kN/m2):

0.14;

安全设施与安全网QP3(kN/m2):

0.005

每米脚手架钢管自重标准值(kg/m):

3.84;

3、可变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K(kN/m2):

2;脚手架用途:

装修脚手架;

同时施工层数:

1层;

4、风荷载参数

本工程地处四川省成都市,基本风压wO(kN/m2):

0.3;

5、地基参数

地基土类型:

粘性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N/m2):

120;

立杆垫板宽度(m):

0.3,作用长度(m):

1.5;地基承截力调整系数:

0.5。

横向水平杆(小横杆)计算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第6.2.2条第3款规定:

“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第6.2.1条第3款规定:

“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施工荷载的传递路线是:

脚手板→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的扣件→立杆

如图:

横向水平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1、抗弯强度计算

1、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标准值:

qk=(QK+QP1)×S=(2+0.35)×1.5=3.53kN/m

2、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设计值:

q=1.4×QK×S+1.2×QP1×S=1.4×2×1.5+1.2×0.35×1.5=4.83kN/m

3、考虑活荷载在横向水平杆上的最不利布置(验算弯曲正应力、挠度不计悬挑荷载,但计算支座最大支反力要计入悬挑荷载)。

最大弯矩:

Mmax=

qlb2

=

4.83×1.052

=

0.666kN·m

8

8

 

4、钢管载面模量W=5.08cm3

5、Q235钢抗弯强度设计值,查规范表5.1.6得表f=205N/mm2

6、按规范中公式(5.2.1)计算抗弯强度

σ=

Mmax

=

0.666×106

=

131.1N/mm2

205N/mm2

W

5.08×103

  

7、结论:

满足要求

2、变形计算

1、钢材弹性模量:

查规范表5.1.6 得E=2.06×105N/mm2

2、钢管惯性矩I=12.19cm4

3、容许挠度:

查规范表5.1.8,得[ν]=l/150与10mm

4、按规范中公式(5.2.3)验算挠度

ν=

5qklb4

=

5×3.53×10504

=

2.2mm

1050

=7与10mm

384EI

384×2.06×105×12.19×104

150

5、结论:

满足要求

纵向水平杆(大横杆)计算

双排架纵向水平杆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如下图:

不需要计算抗弯强度和挠度。

由横向水平杆传给纵向水平杆的集中力设计值:

F=

0.5qlb(1+

a1

)2

=0.5×4.83×1.05(1+

0.3

)2

=4.19kN

lb

1.05

由横向水平杆传给纵向水平杆的集中力标准值

Fk=0.5qklb(1+

a1

)2=0.5×3.53×1.05(1+

0.3

)2

=3.06kN

lb

1.05

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

1.直角扣件,旋转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8kN。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采用:

单扣件

Rc=8kN。

2.纵向水平杆通过扣件传给立杆竖向力设计值:

R=F=4.19kN〈Rc

3.结论:

满足要求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1、分析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

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双排脚手架应考虑风荷载对脚手架的作用。

组合风荷载时,由规范公式5.3.1-2

N

+

Mw

≤f验算立杆稳定性

A

W

N——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长细比λ由《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附表C取值;

Mw——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

f——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A——立杆的截面面积;

W——截面模量;

把规范公式5.3.4,

Mw=0.85×1.4Mwk=

0.85×1.4ωklah2

10

规范公式4.2.3,ωk=0.7µz·µs·ω0,

规范公式5.3.2-2N=1.2(NG1k+NG2k)+0.85×1.4∑NQk代入规范公式5.3.1-2化简为:

1.2Hgk

+

0.85×1.4×0.7µz·µs·ω0lah2

+

1.2NG2k

+

0.85×1.4∑NQk

≤f

A

10W

A

A

H——脚手架高度;

Mwk——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

  la——立杆纵距;

h——步距;

gk——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

µ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规定采用;

µ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

ω0——基本风压;

NG1k——脚手架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2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Qk——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

令脚手架结构自重产生的轴压应力

σg=

1.2Hsgk

A

风荷载产生的弯曲压应力:

σw=

0.85×1.4×0.7µzµsω0lah2

10W

构配件(安全网除外,但其自重不大)自重荷载、施工荷载作用位置相对不变,其值不随高度变化而变化。

风荷载随脚手架高度增大而增大,脚手架结构自重随脚手架高度降低而增加(计算中应考虑的架高范围增大),因此,取σ=σg+σW最大时作用部位验算立杆稳定性。

2、计算风荷载产生的弯曲压应力

根据规范4.2.4条,建筑物结构型式为框架结构。

风荷载体型系数µs=1.3=1.3×0.8=1.040

——挡风系数;

σw=

0.85×1.4×0.7µz×1.040×0.3×1.5×1.82×106

=24.9µz

10×5.08×103

地面粗糙度C类 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3)计算σg:

计算长细比λ:

λ=

l0

i

l0——计算长度,l0=kµh;

i——截面回转半径;

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其值取1.155;

µ——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应按规范表5.3.3采用;

h——步距;

立杆横距lb=1.05m,连墙件布置二步三跨,查规范表5.3.3得µ=1.5,h=1.8m

λ=

kµh

=

1.155×1.5×180.0

=197

i

1.58

根据λ的值,查规范附录C表C得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0.186。

立杆纵距la=1.5m,查规范附录A表A-1得gk=0.1248kN/m

σg=

1.2Hsgk

=

1.2Hs×0.1248×103

=1.65HsN/mm2

A

0.186×489.00

(4)求σ=σw+σg:

列表如下:

高度(m)

µz

σw=24.9µz

(N/mm2)

对应风荷载作用计算段高度取值Hg(m)

σg=1.65Hs

(N/mm2)

σ=σw+σg

(N/mm2)

5

0.74

18.43

43.2

71.28

89.71

43.2

1.25

31.13

10

16.50

47.63

分析说明:

全封闭脚手架顶端风荷载产生弯曲压应力相对底部较大,但此处脚手架结构自重产生的轴压应力很小,σw+σg相对较小,5米高度处的风荷载产生的压应力虽较小,但脚手架自重产生的轴压应力接近最大σ=σw+σg最大,因此全闭脚手架立杆稳定性验算部位取底部。

(5)验算长细比:

由规范5.3.3式,且K=1,得

λ=

l0

=

kμh

=

1.5×180

=171<210

i

i

1.58

结论:

满足要求!

(6)计算立杆段轴向力设计值N:

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1K=Hsgk=43.2×0.1248=5.39kN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2K=0.5(lb+a1)la∑Qp1+Qp2la+laHQp3=0.5×(1.05+0.3)×1.5×2×0.35+0.14×1.5×2+1.5×43.2×0.005=1.453kN

lb——立杆横距;

a1——小横杆外伸长度;

la——立杆纵距;

Qp1——脚手板自重标准值;

Qp2——脚手板挡板自重标准值;

Qp3——密目式安全立网自重标准值;

H——脚手架高度;

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

∑NQk=0.5(lb+a1)laQk=0.5×(1.05+0.3)×1.5×2×1=2.03kN

Qk——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

组合风荷载时

N=1.2(NG1K+NG2K)+0.85×1.4∑NQk=1.2×(5.39+1.453)+0.85×1.4×2.03=10.63kN

(7)验算立杆稳定性:

按规范公式5.3.1-2验算立杆稳定性,即:

N

+

Mw

=

10.63×103

+24.9×0.74=116.87+18.43=135.30N/mm2

A

W

0.186×489

结论:

满足要求!

(8)不组合风荷载时:

N=1.2(NG1K+NG2K)+1.4∑NQk=1.2×(5.39+1.453)+1.4×2.03=11.05kN

按规范公式5.3.1-1验算立杆稳定性:

N

=

11.05×103

=121.49N/mm2

A

0.186×489

结论:

满足要求!

[说明:

考虑不组合风荷载计算是因为在施工荷载作用较大的情况下。

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