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3499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docx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docx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

(一)基础知识题

一、加下划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①千乘之国②愿为小相焉③舍瑟而作

二、为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居①坐②处于③居④住处⑤处在某种地位或某地方⑥占,占据⑦积蓄,储存⑧平日,平时⑨用于“有顷”“久之”“顷之”等前面,表示相隔一段时间,意义较虚,相当于“过了……”

(1)居则曰,“不吾知也!

”()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4)居十日,扁鹊复见()

(5)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左,鲁直居右()

(6)囤积居奇()

2.异①不同②奇特,与众不同③奇怪,惊奇

(1)异乎三子者之撰()

(2)渔人甚异之()

(3)永州之野产异蛇()

(4)览物这情,得无异乎()

(5)父异焉()

(6)异曲同工()

3.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安全③安心④安抚抚慰⑤安置,安放⑥什么,什么地方⑦怎么

(1)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2)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4.知①知道②知觉,感觉③见解,知识④了解⑤交好,交往⑥主持⑦zhì通“智”。

(1)居则曰:

“不吾知也。

”()

(2)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3)不知木兰是女郎()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首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人不知而不愠()

(6)孰为汝多知乎()

(二)课内语段阅读题

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

”不吾却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1.下列读音正确的一组()

①子路率尔而对曰②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③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2.下列四句中有关加下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侍奉

B.居则曰闲居C.如或知尔了解

D.以吾一日长乎尔成长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

A.以吾一日长乎尔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C.如或知尔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D.如或知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4.翻译句子

①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②居则曰: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

A、千乘之国(shèng)  吾与点也(yǔ)风乎舞雩(yú)浴乎沂(xīn)

B、毋吾以也(wú)莫春(mù)三子者之撰(zhuàn)铿尔(kēng)

C、冠者五六人(guàn) 愿为小相(xiàng)饥馑(jǐn)哂之(shěn)

D、喟然叹曰(kuì)曾皙(xī)以俟君子(sì)舍瑟而作(sè)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唯求则非邦也与B.莫春者,春服既成

C.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D.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3、下列四句中有关加下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侍:

侍奉

B.居则曰居:

闲居、平时

C.如或知尔知:

了解

D.以吾一日长乎尔长:

成长

4、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率尔而对曰率:

轻率B、吾与点也与:

赞成

C、异乎三子者之撰撰:

撰写D、且知方也方:

道,准则

5、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以吾一日长乎尔乎:

语气词,吗

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

连词,或者

C、子路率尔而对曰而:

连词,表修饰

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如:

连词,至于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

A.以吾一日长乎尔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因之以饥馑毋吾以也

C.如或知尔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D.如或知尔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也

7、下列句中的“尔”字,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B.子路率尔而对曰

C.鼓瑟希,铿尔D.夫子莞尔而笑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求也为之,比及三年②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③如其礼乐,以俟君子④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9、与“以吾一日长乎尔”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B.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10、与“夫子何哂由也”中的“何”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夫三子者之言何如D.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11、下列句子从活用角度与其余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A.端章甫,愿为小相焉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C.风乎舞雩,咏而归D.范曾数目项王

12、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余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6分)

A.居则曰:

“不吾知也。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异乎三子者之撰D.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二、课内阅读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

“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琴而作,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

“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曰: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3、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摄乎大国之间摄:

夹,迫近B.比及三年比:

比较

C.以俟君子俟:

等待D.鼓瑟希鼓:

弹奏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加之以师旅以三矢赐宗

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耿兰之报

C.异乎三子者之撰亦有别疾而至斯乎

D.唯求则非邦也与苟欲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1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家邦国家”范围的一组是()

①千乘国,摄乎大国之间②异乎三子者之撰

③如其礼乐,以俟君子④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⑤亦各言其志也⑥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A.①②⑤B.②⑤⑥C.③④⑥D.①③⑤

16、下面对文章的内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6分)()

A.开始交待了谈话的内容与方式,四位弟子环坐在孔子身旁,孔子最先发话,启发大家各言其志,起到了打消顾虑、缓和紧张气氛的作用,既符合孔子作为师长的身份,又表现了孔子随和的性格特征。

B.在孔子的启发下,子路不假思索,抢先回答,反映了子路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

这种毫不谦让的积极态度与他那充满自信的回答内容相一致。

他志向远大,声称能将困于战争和饥荒的大国治理成勇而知义的礼义之邦。

C.子路谦虚不够、自信有余的态度引起了孔子的微笑。

这微笑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宽容,也有不以为然的轻微批评,表现了孔子的豁达态度。

D.公西华的回答显得彬彬有礼,他可能意识到孔子对子路不够谦让的批评,说起话来谨慎得多。

他愿意治理一个小国家,六七十里见方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小国,并将礼乐方面的治理让诸君子。

17、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居则曰: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

“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

“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曰: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

“夫子何哂由也?

  曰: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3分)

A.为国以礼由也为之

B.方六七十且知方也

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会同

D.如或知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6、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吾知也”是宾语前置句。

B、“浴乎沂”是状语后置句。

C、“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是定语前置句。

D、“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句中的“端”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本意为“古代一种用整幅布做的礼服”,此处译为“穿着礼服”。

17.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从“率尔而对曰: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的神态、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子路是一个有抱负,坦诚,但性格比较鲁莽、轻率、自负的人。

B、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冉有是一个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的人。

C、从“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是一个谦恭有礼,娴于辞令的人。

D、从“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曾皙是一个洒脱、只追求个人享受而没有理想的人。

18.把文中加横线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3分)

译文:

②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4分)

译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