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32284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5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苏州市2019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

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

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

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A.天然火的运用B.打制石器的使用

C.群居生活出现D.原始农业的兴起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

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可知,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原始农业的兴起。

原始农业、家畜饲养业和磨制石器、制陶业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四要素和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故D符合题意;天然火的运用、打制石器的使用、群居生活出现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2.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下列图片中已知最早具备了汉字基本结构的文字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完整的文字,是已知最早具备了汉字基本结构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影响,故B符合题意;ACD文字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3.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的主张是()

①“仁者爱人”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④“贵贱有序”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①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孔子,思想核心是仁与礼,强调个人德行与修养的提升。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主张,故A.①②③符合题意;“贵贱有序”强调了尊卑贵贱的社会等级秩序,与题干无关,故含有④的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贵贱有序”强调了尊卑贵贱的社会等级秩序,故排除含有④的BCD。

4.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

材料表明科举制()

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B.可以推动教育发展

C.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D.能够防止政权覆灭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持续了一千多年”可知,此内容反映了科举制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科举制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可以推动教育发展、能够防止政权覆灭,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持续了一千多年”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

5.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在“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这一生活景象最能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宋代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出现了夜市和早市,故A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市已遍布城内各处、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坊与市已没有区别,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6.阅读下图《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

D.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并不是持续增长,其中1847年以后下降,故A表述错误,不合题意;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故B表述正确,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故C不合题意;中国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农业、手工业对于英国倾销的商品形成抵制作用,故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7.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

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繁荣,表明洋务运动()

A.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B.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可知,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故D符合题意;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表述错误,故A不合题意;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标、没有完成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故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8.观察下图,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态度的变化,可以判断出这种情况出现在()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使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故C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9.20世纪初,当欧洲逐渐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的时候,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

这里列宁称赞的是()

A.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B.十月革命使中国人民看到曙光

C.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D.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的兴起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20世纪初,当欧洲逐渐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的时候”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一战临近的背景下列宁所言,列宁称赞的是辛亥革命后社会政治生活活跃的景象,故A符合题意;十月革命使中国人民看到曙光、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的兴起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20世纪初,当欧洲逐渐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的时候”是解题的关键,一战临近正是辛亥革命后的时间段。

10.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在延安正式开学。

中国共产党吸纳了原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一部分爱国军人参加,其中有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诗、张学明,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等。

这一做法()

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

C.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D.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中国共产党吸纳了原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一部分爱国军人参加,其中有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诗、张学明,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等”可知,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危机严重,中国共产党的做法有利于团结各阶层抗日,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需要,故D符合题意;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11.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此判断,他研究的课题可能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成果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D.人民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题干图反映的是三大战役。

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主力展开战略决战,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江南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故D符合题意;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成果、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12.“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

”与上述材料有关的史实是()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

”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与印度、缅甸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故A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是解题的关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

13.下表是一份新中国模范人物的简历。

据此判断,他的姓名应是

姓名

生卒年月

1924~1986

身份

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元勋”

荣誉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成就

领导设计和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

评价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A.王进喜B.邓稼先

C.袁隆平D.屠呦呦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图表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邓稼先领导设计和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被誉

“两弹元勋”,故B符合题意;王进喜被誉为铁人,故A不合题意;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故C不合题意;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故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两弹元勋”是解题的关键,邓稼先领导设计和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被誉为“两弹元勋”。

14.1979年11月,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友人时说:

“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

”还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

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主张()

A.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B.表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C.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D.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979年11月、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可知,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主张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故A符合题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没开始、1979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没有形成,故BD不合题意;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与题干无关,故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15.“海峡浅浅,明月弯弯。

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

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

”这是给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他曾把上百位老兵的骨灰带回大陆,使他们魂归故里。

他当选为“感动中国”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A.促成了“一国两制”B.消除了两岸隔阂

C.发展了“九二共识”D.彰显了民族亲情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可知,台湾老兵高秉涵曾把上百位老兵的骨灰带回大陆,使他们魂归故里,他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主要原因是其行为彰显了民族亲情,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促成了“一国两制”、消除了两岸隔阂、发展了“九二共识”,故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16.15-17世纪,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史称“新航路开辟”。

其中最著名的航海家是哥伦布。

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哥伦布进行的航海线路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了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但是他认为他到达了印度。

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答案A。

【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17.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1月签署暂停中东几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被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执行。

这一过程体现的政治原则是()

A.中央集权B.地方分权

C.分权制衡D.联邦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体制。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这就使得权力相互制衡,避免了专制和集权,故“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1月签署暂停中东几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被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执行”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故C符合题意;中央集权、地方分权、联邦制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18.下图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根据所示内容判断他笔记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是()

A.克伦威尔B.华盛顿

C.罗伯斯庇尔D.拿破仑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关键词“1804年建立帝国、颁布法典”可知,此内容反映

是拿破仑。

结合所学可知,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这些适应了资产阶级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专政。

拿破仑时期,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拿破仑还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控制欧洲大片地区;1815年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失败,被赶下台,故D符合题意;克伦威尔、华盛顿、罗伯斯庇尔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1804年建立帝国、颁布法典”是解题的关键,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这些适应了资产阶级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专政。

拿破仑时期,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

19.近代中国出版了西方的一部思想著作,并评论说: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先最重大的意见,其要旨在于主张阶级战争,要求各地的劳工联合……是表示新时代的文书。

该著作是()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先最重大的意见,其要旨在于主张阶级战争,要求各地的劳工联合……是表示新时代的文书”可知,该著作是《共产党宣言》。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德意志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件,它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蓬勃发展,故C符合题意;《权利法案》、《人权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20.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根据下表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1

2

4

3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

9

4.6

8.1

1913年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3

4

2

1

 

A.美、德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B.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工业跨越式的发展

C.美、德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最早成为工业国家

D.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开展工业革命较晚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法国的工业产量高于美、德;20世纪初美、德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一、二,超过了老牌帝国英国、法国,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不再是一支独秀,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乎同时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其中美国和德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一些主要的发明都是由美国和德国的科学家完成的,故A符合题意;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工业跨越式的发展、美、德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最早成为工业国家、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开展工业革命较晚表述错误,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2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

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

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B.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C.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D.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

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属于史论,故C符合题意;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属于史实,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22.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

“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

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滋味吧!

”为改变这种情况,苏俄开始实施()

A.土地改革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D.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

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滋味吧!

”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1年,苏俄政府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有利于经济的稳步恢复和发展,故C符合题意;土地改革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23.下图反映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图中文字为“相信我(美国),我不是针对你(俄罗斯)”。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B.冷战思维仍然影响着国际关系

C.美苏争霸,美国仍然处于上风D.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漫画信息“相信我(美国),我不是针对你(俄罗斯)”可知,此时苏联已经解体;结合所学可知,美国针对俄罗斯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但又试图缓解两国的关系,说明冷战思维仍然影响着国际关系,故B符合题意;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与题干无关,故AD不合题意;美苏争霸,苏联已经解体,不存在美国仍然处于上风问题,故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24.据网络统计,中国加入WTO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出现约10000次。

后来,这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使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却大量频繁使用。

上述词语使用频率对比变化说明了()

A.加入WTO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方差距

B.全球化日益加深人们对世界的理性认识

C.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

D.发展中国家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入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中国加入WTO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到“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等词语的变化,说明了对经济全球化的认知逐渐理性化,故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加入WTO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方差距、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故AC不合题意;发展中国家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入对世界认知范围过大,故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5.____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

新纪元。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____的历史性决策。

【答案】

(1).1949

(2).改革开放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6.14世纪中叶起源于意大利的____运动,是一场提倡人文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英国科学家____(人名)的三大成就。

【答案】

(1).文艺复兴

(2).牛顿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4世纪中叶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动,是一场提倡人文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英国科学家牛顿的三大成就。

27.二战中,《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____联盟的建立。

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被称作____。

【答案】

(1).反法西斯

(2).冷战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二战中,《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被称作冷战。

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

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

28.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和民族的统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

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

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

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

军机大臣与皇上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对策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上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目的。

(2)材料二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指什么制度?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在秦朝时的具体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其职能。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的认识。

【答案】

(1)制度:

分封制(或封建制)。

目的:

巩固西周统治。

(2)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表现:

实行皇帝制(或设立由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统领的中央政权机构)和郡县制(或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命)。

(3)原因:

起草诏令的需要;巩固皇权、提高效率的需要。

职能:

讨论国是并提出建议;记录旨意,起草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