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2531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docx

《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docx

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

2013——2014学年下学期其中学业水平测试

高一地理试题命题人:

彭晓军

卷(选择题,满分8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形位置)

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判断1~3题。

 

1.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时间段是

A.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1770年B.公元1770年到1950年

C.1950年到1999年D.1999年到2008年

2.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1770年前由于出生率太低,人口增长缓慢

B.1770年到1950年间,由于欧美国家出生率提高,人口增长加快

C.1950年到1999年,由于发展中国家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

D.1999年到2008年,世界人口出生率继续提高,人口增长迅猛

3.1770年前世界人口发展的特点是

A.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B.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C.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D.低出生、低死亡、负增长

右图图甲表示我国2008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乙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

读图回答4~6题。

4、关于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C.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D.人口数量增长较缓慢

5、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乙中的(  )

A.Ⅰ阶段B.Ⅱ阶段C.Ⅲ阶段D.Ⅳ阶段

6、该城市在今后人口工作中应(  )

①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 ②鼓励生育,提高少年儿童比例 

③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④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由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

性别比为平均‘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的数量。

下图为四个国家人口性别比例曲线,回答7~9题。

7.造成俄罗斯1950年性别比低的原因主要是

A.战争B.移民

C.疾病D.国家政策

8.图中曲线②代表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的性别比例,造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性别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

A.重工业发达,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

B.轻工业发达,大量女性劳动力迁入

C.不同性别死亡率不同造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D.当地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

9.曲线①峰值的出现可能带来的问题有

①人口老龄化②男女比例失调③婚姻困难等社会问题④劳动力缺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读下表,回答10-13题:

 

10.表中所列合理人口容量、合理人口密度测算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因素B.自然因素C.经济因素D.技术因素

11.结合所学世界人口分布知识,按表格推断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人口密度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12.纵观人类历史,人口合理容量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工业社会

B.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C.工业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

D.农业社会—原始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13.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是无限的

B.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环境空间的大小

C.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D.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很小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

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

读图2和图3并回答14—15题。

 

14.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15.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

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

16、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17.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区B.工业区C.住宅区D.文教区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判断18~20题。

 

18.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A.a>b>cB.a<b<cC.a=b>cD.a>b=c

19.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D.早期商业活动

20.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该地()

A.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工业区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读下图回答21题

21、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甲普通小卖部  乙家具商店   丙五星级宾馆

B.甲早点铺   乙汽车销售   丙高级家具电器

C.甲珠宝行   乙家具商店   丙早点铺

D.甲五星级宾馆   乙珠宝行   丙早点铺

图5是某城市土地利用情况,城市布局比较合理。

读图5回答22~23题。

 

 

22、该城市盛行风为()

A、东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南风

23、该城市要建设一所中学,最佳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

24、目前,许多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其根本原因是(  )

①城市人口增多,超过城市合理人口容量 ②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使生物物种数量减少 ③工业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④城市化过程中车辆剧增,排放的有害气体物质增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据此判断25~26题。

25.相对于“内含式”而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直接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高B.人口数量多

C.人口密度小D.经济发展水平快

26.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也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则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B.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D.环境优美、增加旅游观赏性

2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城市发展的特点是

A.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高于发展中国家

B.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高于发达国家

C.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已超过乡村人口

28.下列国家的大牧场上,以养牛为主的是()

A.美国B.澳大利亚C.新西兰D.南非

29.促进潘帕斯草原牧场的商品性经营的因素是()

A.气候温暖B.地广人稀C.距海港近D.土地租金低

30.乳畜业的生产对象主要是()

A.奶牛B.奶羊C.牛奶D.奶制品

南斯拉夫萨瓦河畔有一个农场,一进农场门,映入眼帘的是面积不大的耕地,荡漾着碧波的鱼池,令人悦目的森林,牛羊成群的牧场以及各种各样的加工厂,他们相辅相成,互为利用。

农田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牲畜为农田提供粪肥,森林能保持水土,河池能润泽草木。

根据此材料回答31—33题:

31.这个农场的农业是()

A.能量密集型农业B.生态农业

C.外向型农业D.传统的自然农业

32.你认为在这个特殊的农场中,解决农民生活燃料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A.从农场外购进煤和石油B.砍伐森林,利用农作物秸秆

C.建立火力发电厂D.利用牧畜粪便、植物枯枝落叶等制取沼气

33.下列与该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农业区是()

A.亚洲的水稻种植业B.澳大利亚的小麦一牧羊带

C.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区D.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

19世纪中叶以后,北美洲小麦向欧洲倾销,英国、丹麦两国的农业,因谷类作物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纷纷改耕作业为畜牧业。

我国已加入WTO,预计粮棉生产会受到较大冲击,而花奔、园艺业则有较大的优势。

回答34—36题。

34.导致英国、丹麦两国谷类作物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光、热不足,产量较低B.劳动力不足,劳动成本较高

C.国土狭小,土地价格高D.投资多,能耗大

35.面对入世的挑战,为防止类似北美小麦向英、丹倾销的现象在我国出现,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A.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粮棉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B.提高粮棉进口税,保护本国粮棉生产

C.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提高效益

D.借鉴英、丹经验,着重发展畜牧业,以应对国外粮棉倾销

36.我国入世已有多年,原先预计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花奔、蔬菜,其出口情况反而不如棉粮。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市场对花奔、蔬菜的需求量下降B.缺少完善的生产—销售渠道

C.我国花奔、蔬菜的生产成本较高D.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37.新疆被誉为“瓜果之乡”,长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形成这种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土壤C.交通D.科技

38.荷兰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使鲜花市场扩大的区位因素是

A.气候B.交通运输和保鲜冷藏技术C.政策D.科技

39.分析右图区位因素结构,下列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结构与图示结构最吻合的是

A.茶叶园艺业B.立体农业

C.水稻种植业D.灌溉农业

40.水稻生产不适宜地中海气候区是因为的地中海气候区

A.地形以山地为主B.水源短缺

C.土壤贫瘠D.雨热不同期

 

卷(综合题,满分20分)

二、综合题(20分)

41、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

1999年世界及按收入和地区分类城市化情况。

人均国民总收入(美元)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国民总收入(美元)

城市化率(%)

全世界

5020

6870

46

低收入国家

420

1870

31

中等收入国家

1980

5200

50

下中等收入国家

1200

4250

43

上中等收入国家

4870

8770

75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1240

3610

41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1010

3740

34

欧洲和中亚

2160

5980

67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3800

6620

75

中东和北非

2060

5000

58

南亚

440

2110

28

撒哈拉沙漠

490

1500

34

高收入国家

26400

25690

77

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

22250

22180

78

中国

780

3550

32

数据来源:

《2001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材料二:

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5%。

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可能达到60%左右。

陈啸宏说,城市化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比较突出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1)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2分)

 

(2)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处于发展阶段中的________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有哪些特点?

(3分)

 

(3)在目前我国城市化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采取哪些措施可以缓解?

(4分)

 

(4)现在上海等特大城市出现了人口向郊区迁移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1分)

 

42.读世界重要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0分)

(1)甲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本区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3分)

(2)图乙和图丙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乙图中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A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__,B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__;(3分)

(4)丙图所示农业地域的优点(2分)_____________。

2013——2014学年下学期其中学业水平测试

高一地理答题卷

二、综合题(共20分)

41、(共10分)

(1)

(2)阶段 

(3)问题:

措施:

(4)

42、(共10分)

(1)

(2)图乙图丙

(3)特点AB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