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及有关要求完整篇doc.docx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及有关要求完整篇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及有关要求完整篇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及有关要求完整篇doc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及有关要求1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及有关要求
(新修订)
襄城县教研室
---------------------------------------------------------------------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进一步推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实现学校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效益;为规范学校领导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学中心地位的落实;为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创造优良的外部制约机制和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特对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进行修订。
一、修订依据与原则
依据《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九年制义务教育法》、《小学管理规程》等有关规定进行修订。
使我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更具1、合法性;2、导向性;3、严密性;4、科学性;5、灵活性;6、全面性、7发展性。
二、贯彻要求
制度是一种刚性约束力,必须成为人人遵守的学校的“铁律”,必须予以全面的贯彻落实。
要不抓则已,一抓到底,否则,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必将失去其应有的效力。
在贯彻制度过程中,努力做到“五个结合”:
1、贯彻制度与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结合起来,调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内心情感,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贯彻制度与落实岗位责任制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学校领导教师的责任意识。
3、贯彻制度与检查评价结合起来,及时把握真实情况,发现问题,予以加强和改进。
4、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既要坚持原则,照章办事,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搞一刀切。
5、全面落实与重点贯彻相结合,以“全面”促整体优化,以“重点”加强薄弱环节、突出重点工作。
自新修订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发布之日起,原有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即刻停止使用;各校据此修订本校的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三、具体内容(附后)
1、学校领导听课制度(3)
2、学校领导专题讲座制度(3)
3、学校领导、教师业务学习制度(3)
4、学校领导参与教科研制度(4)
5、学校领导指导青年教师制度(4)
6、教学会议制度(4)
7、教学工作检查制度(5)
8、教师及学校工作质量评价要求(5)
9、教研活动要求(6)
10、学科教学计划要求(7)
11、备课要求(8)
12、学生作业要求(12)
(一)学校领导听课制度
1、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5节,副校长听课不少于60节(主任级学校领导听课节数由学校制定)。
2、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的课要全面听,力求每学年对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都有所掌握,尤其要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偏弱教师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体现一定的计划性、针对性。
3、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1)项目填写齐全。
包括:
学校、班级、科目、授课教师姓名、听课时间、节次、课题,并标明听课节数。
(2)记录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简记主要教学环节、任务,重点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情况。
(3)旁评和总评是听课人缜密思考的结果、智慧的结晶,是听课记录的核心内容。
听课时要随时记录下对所发现的闪光点或问题的思考,做好旁评;要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综合分析,抓住主旨、突出重点,分条列项写清优点、缺点及改进意见,并做好等级评定。
4、课后务必要与授课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切实发挥听课对改进教学、指导培养教师的作用。
5、教研室每学期对校级学校领导听课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并抽查教师的听课情况。
各校也要及时做好对中层以下学校领导听课情况的检查评价。
各中心校要做好对所辖学校领导教师听课情况的过程与结果的检查评价。
(二)学校领导专题讲座制度
1、校长(含中心小学校长):
要从宏观上、结合当前教改的大背景和本校教学现状,每学期亲自为教师做教学形势报告分析1次,阐述自己的教学理念,指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明教改方向。
此外,要参与主管业务副校长的专题讲座,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
2、主管业务副校长或教务主任:
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紧密结合本校教师的
教学状况,学生的学习状况,校本教研情况,要从优点(成绩)、问题、下一阶段主要目标任务及改进措施等几方面来安排专题结构,每学期2次。
各乡镇(分学区的)各学区要参照如上要求,从内容结构、数量要求等方面对所属小学学校领导教学分析进行规定;专题讲座和教学分析、校本教研都要形成书面材料,并面向全体学校领导或教师进行宣讲,其中专题讲座材料要打印下发到各校或教研组。
(三)学校领导、教师业务学习制度
1、集体学习。
(1)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乡镇及各校负责人)每两周1次,教师每月1次。
(2)要注重学习的计划性、系统性。
每学期都要拟定学习内容安排表,包括时间、内容、主题、主讲人等。
(3)集体学习要有问题意识且贯穿始终,要改变照本宣科,我念你听的方式,要为更多的学校领导教师提供多种机会参与研讨、交流,发表不同见解。
(4)有原始学习材料或讲稿,有主要学习内容解说及研讨记录,其中研讨记录要成为学习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
2、自学要求(重视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1)每学期摘记笔记不少于4000字,撰写随笔或心得体会不少于2000字。
(2)学习内容体现一定的价值性、前瞻性,与自己的教学相适合。
提倡每学年读一本教育教学方面的专著。
(3)提倡对学习笔记进行简笔画装饰。
(4)摘记要有所取舍,只摘记文章的重要观点,精华所在,把主要精力放在摘记后的思考,写下所感所悟。
(5)每次摘记要注明出处(报刊名、出版日期、作者等)、摘记日期。
(四)学校领导参与教科研制度。
1、科研:
每位校级学校领导承担并指导一个科研课题组或结合本校实际确定研究课题,参与研究活动每学期3次以上,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
2、教研:
校级学校领导必须参加教研组长会并深入教研组,校长每学期2次以上,副校长每学期4次以上,参与研讨、进行辅导讲座活动等(教研活动记录中要有详细记录)。
(五)学校领导指导青年教师制度
1、坚持重点培养,塑造名师。
每位学校领导确定自己的培养对象,其中校长至少带1名、其他学校领导至少带2名教师。
2、对有培养前途的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量体裁衣、因材帮教、精雕细琢。
有计
划的、有针对性的对他们擅长学科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其中校长不少于5节,其他学校领导不少于10节(在听课笔记上端注明“重点”字样)。
并有评课指导记录。
(六)教学会议制度
1、每学年召开一次全体教师参加的教育教学工作会,总结部署工作,表彰先进,进行经验交流活动。
2、每学年初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总结布置工作,进行教研专题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活动。
3、定期召开领导班子会、各校负责人会,有专门的会议记录,诸如奖励升级、评选先进、举行文体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竞赛活动、大型会议以及骨干教师评选、评优课、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等重大事情有详细记录。
4、每项活动都要有过程活动记录,归档备查。
(七)教学工作检查制度
1、次数要求:
各乡镇小学、实验小学,每学期于学期初、期中、期末对教师计划、备课、业务学习笔记,学生作业、教研活动记录、《评价手册》及相关材料等普查3次;乡镇对所辖学校领导教学分析、听课记录、业务学习、常规检查记录、教师评价材料等普查一次,对各校教师计划、备课、业务学习笔记,学生作业、《评价手册》及相关材料抽查1次。
2、职责要求。
主管业务副校长要全过程亲自参与检查,切实掌握教学工作的全面情况;校长要做好抽查工作,并听取主管业务校长每次检查后的全面汇报,从宏观上把握整体情况。
3、过程要求。
(1)有记录:
除记录数量、格式外,重点记录优缺点,要有具体的典型例证。
(2)有评价:
每次检查都要有等级评定,作为教师、学校工作质量形成性评价素材。
期末对学校、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学年末进行终结性评价。
(3)有总结:
每次检查结束或组织活动后,要进行整体情况总结分析,形成书面材料,并向学校领导或教师通报。
(八)教师及学校工作质量评价要求
1、开展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价工作。
(1)各乡镇小学、县实验小学要制定以师德、能力、效能为重点的《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方案》。
实验小学直接对教师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各乡镇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及有关要求1第2页
以所属小学为主对本校教师工作质量进行评价,乡镇中心校进行有效调控。
(2)每次常规检查记录(含等级评定)作为形成性评价材料。
(3)每学期末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价。
每学年末进行终结性评价,并写出评语鉴定;各乡镇所属小学将本校教师工作质量评价成绩进行统计连同评语鉴定上交各乡镇一份存档。
教师终结性评价结果作为奖励升级的依据。
各乡镇中心小学、实验小学要建立教师发展个人专项档案,内容包括工作计划、总结、形成性及终结性评价材料、受奖情况等,真实全面记录、反映教师工作轨迹及业绩。
2、各乡镇中心校开展对所属学校的工作质量评价。
(1)各小学要制定《学校素质教育综合评价方案》。
(2)每学期通过定期检查或抽查对各校进行评价,学年末进行终结性评价。
评价材料专档保存。
(九)教研活动要求
教研活动,是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的有效途径之一。
因此,为进一步强化教研组管理,克服教研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努力提高教研活动实效,特对教研组活动提出如下要求:
1、教研组设置和管理
各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设置学科或年级教研组,每组选派一名学校领导、一名骨干教师任组长,并落实学校领导参与教科研制度,强化对教研组的管理。
建立以校为本的研究制度,形成学校把关--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五级一线的管理网络。
教研活动可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坚持统一管理。
每学期每个教研组活动不少于5次,每次活动时间根据活动内容可长、可短,具体要求由学校安排。
2、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
各校依据本校的工作计划、各乡镇教研工作计划,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各教研组依据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制定本组活动计划,可单行也可融入教研活动记录中。
3、做好记录
活动记录要规范,提倡采用学校统一印制的表格式,内容包括教师基本情况统计、分析,考勤记录、活动安排表、每次的活动记录(时间、地点、内容、过程记录等)。
要详细记录每次活动的中心议题,每个发言人发言的具体内容,活动后达
成的共识或得出的结论,取得的效果等。
(对于听课,可略记听课过程,详记评课内容,活动记录本要留足记录活动过程的篇幅)
4、活动内容、形式
教研组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可以是专题讲座、研讨交流、评课、说课、竞赛等,让每位教师真正参与活动全过程,成为活动的主体、主人,使教研组活动更具活力与吸引力,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研活动要依据年级或学科的师情、学情、教情,针对存在的急需解决的、主要的实际问题确定若干研究重点,并围绕研究重点确定活动内容、组织活动。
教研组活动可围绕如下内容进行:
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经验,学习研讨课程标准、研究教材,集体备课、说课,教学案例研究分析,朗读、习作竞赛等,如①这个教学内容我怎样引导学生学习;②这个难点我采取什么方式、方法突破;
③谈谈我的一次教学得与失;④这个内容我怎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⑤一道题的多种解法;⑥后进生的成绩是如何提高的;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际应用……
每个教师每次只谈一个问题,力求短小、精悍,内容新颖,有实用价值。
大家集思广益,充分研讨,共同提高。
5、及时总结、交流
每学期各教研组要对活动开展情况、教研工作重点研究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基本结构为总结成绩(重点)、指明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在此基础上,乡镇要组织开展一次总结交流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达到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让教研组成为培养教师的摇篮,提高教师素质的渠道,开展专题研究的途径。
(十)学科教学计划要求
1、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