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光纤到户FTTH建设指导意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17185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联通光纤到户FTTH建设指导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联通光纤到户FTTH建设指导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联通光纤到户FTTH建设指导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联通光纤到户FTTH建设指导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联通光纤到户FTTH建设指导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联通光纤到户FTTH建设指导意见.docx

《中国联通光纤到户FTTH建设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联通光纤到户FTTH建设指导意见.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联通光纤到户FTTH建设指导意见.docx

中国联通光纤到户FTTH建设指导意见

2011年中国联通光纤到户(FTTH)建设指导意见

2010年3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大力推动光纤宽带网络的建设。

2010年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展开了“三网融合”试点工作。

伴随全业务环境下宽带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宽带网络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现有宽带升速和光进铜退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快光纤接入网络建设,在光纤到楼的基础上推进光纤到户(FTTH)、光纤到办公室(FTTO)。

随着集团宽带升速的进行,宽带网络的建设已经由传统的DSLAM方式,向PON+LAN、PON+DSL等方式转变。

各省分公司在PON网络建设、运维和支撑系统建设中积累了大量经验。

天津、北京等分公司已经在大规模进行FTTH建设,对FTTH的建设、运维和支撑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近期随着PON产业链的不断成熟和FTTH终端成本下降较快,FTTH总体建设维护成本已经与PON+LAN的FTTB方式基本相当。

同时,由于FTTH建设实现了OLT至用户侧的无源化,降低了运行维护的难度和成本。

上述情况为FTTH的规模部署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鉴于上述情况,集团公司决定在2011年在全国规模部署FTTH,并制定本指导意见,指导各省2011年FTTH的建设。

各省公司应结合2011年的市场业务需求,在2011年的宽带网络建设和光进铜退建设中,积极进行FTTH的布局,及早进行FTTH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并同步进行运维体系、IT支撑系统、产品和市场策划等工作。

一、宽带接入建设的总体思路

有线宽带接入网络应停止端局DSLAM的建设,严格控制DSLAM下移方式;适当减少FTTC方式的PON+DSL的建设比例,新建和改造应以PON+LAN方式的FTTB和FTTH为主。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积极采用FTTH接入方式。

(一)北方十省宽带发展策略

新建商务楼宇和住宅楼宇应实现全覆盖。

商务楼宇覆盖率应满足市场需求。

对于覆盖和接入带宽低于竞争对手的区域应重点建设,优先实施。

其它运营商独家进线楼宇应重点进行覆盖。

住宅楼宇的新建和改造以FTTH和FTTB为主,停止DSLAM设备的建设,并逐步对地市级以上城区的DSLAM接入方式进行改造。

接入方式改造优先考虑业务竞争激烈的地区,在接入方式和接入速率方面应优于竞争对手。

采用光纤到村等方式逐步提高行政村的光纤和宽带覆盖率。

停止大对数铜缆建设,并结合宽带升速建设、老旧PSTN交换机改造、电缆被盗、线路架空改入地、电缆鼠害鸟啄严重等情况,实施光进铜退。

(二)南方二十一省宽带发展策略

根据市场部南方宽带业务发展策略,发达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重庆)覆盖县级以上城市和重点乡镇,并逐步向其他乡镇和富裕行政村渗透。

其他地区以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为覆盖重点,逐步向县城渗透。

省内优先建设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

城区内优先支撑大客户和商务客户业务发展,重点覆盖中高档商务楼宇、酒店、会议中心、党政机关等区域。

有选择的覆盖住宅小区,住宅小区优先选择现有光缆网络节点和移动基站附近区域实现低成本就近接入。

住宅楼宇新建区域原则上直接采用FTTB/FTTH方式,在竞争区域打造竞争优势和企业品牌。

有线宽带网络建设与移动网络、WLAN等建设相结合,统筹建设接入机房、管道和传送网资源,与楼宇物业统谈线路引入。

充分利用现有基站光纤资源,通过采用基站引出沿街架空光缆等方式,为有线宽带接入提供光缆资源。

对于局部用户零散和有线进入困难区域采用WLAN无线回传和3G无线家庭网关等方式进行快速接入,未来用户增加或条件具备后再逐步转为有线接入方式。

二、FTTH建设的目标

城市宽带网络新建和既有网络改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FTTH方式,各省2011年全年新建区域新增端口FTTH和FTTB方式之和应占新增总数的84%,2011年底集团FTTH方式接入在宽带端口占比应达到14%。

三、FTTH建设思路

北方十省地级市及以上城区和南方二十一省的宽带目标区域为FTTH建设的重点区域。

FTTH的建设应重点覆盖住宅楼宇和商务楼宇。

新建区域的住宅楼宇应尽量采用FTTH接入。

北方十省应集中对城区内业务竞争激烈区域及高带宽需求较为旺盛的区域,成片成区域的进行规模FTTH改造。

在采用FTTB和FTTC方式进行宽带改造的地区,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在局部地区和楼宇先期进行楼内与用户室内光缆的布放,向部分有高带宽需求的现有用户提供FTTH接入,满足区域内的客户差异化的带宽需求。

南方二十一省应根据业务需求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FTTH建设。

FTTH的建设应主要集中力量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直辖市等6个省市。

中部地区主要集中在省会和省内经济发达城市。

西部地区主要在省会城市及经济快速增长的地区。

南方FTTH的建设应集中力量,在重点城市、重点区域进行成片建设,形成局部的区域优势和品牌效应。

商务楼宇的FTTO建设应主要覆盖中小企业客户为主的A、B、C类商业楼宇,其业务需求以上网业务为主。

通过配合企业网关,为企业提供上网业务,在用户有需求的情况下,可以同时提供语音等其它业务。

四、FTTH网络建设原则

(一)PON技术的选择

EPON和GPON技术均为成熟可用技术。

PON技术的选择应基于网络现状、性价比、兼顾技术发展,EPON和GPON要求能够实现同平台、同网管、同IT支撑,形成统一的业务流程、统一的ONU认证方式、统一的业务流标识与映射、统一的北向接口等。

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和综合造价,在接入网的建设中灵活选择EPON或GPON技术。

(二)设备部署

1、OLT设备部署原则

OLT的部署位置应综合考虑覆盖范围、覆盖用户数和机房情况,采用集中设置的方式。

OLT的部署位置北方应以现有交换端局为主,南方根据局房条件和用户情况选择合适的局点。

对于FTTH用户密集、用户数量大以及接入距离超长的区域,可以适当下移至大的光缆交接点和模块局机房等。

OLT机房选择应以现有机房为主,除新开发区域外,原则上不应新建机房设置OLT设备。

OLT设备应尽量设置在自有产权的机房,对于租用机房,要求签订10年以上的长期协议,避免由于机房租期原因造成的设备搬迁和线路迁改。

OLT的机房选择和容量设置应考虑近期需求与远期需求相结合,除满足接入FTTH用户的需求外,应同时满足近期接入PON+LAN和PON+DSL等接入需求。

对于以FTTB和FTTC用户为主,FTTH用户较少的情况,应优先考虑通过扩容ODN光缆来满足FTTH方式占用光纤相对较多的问题。

在光功率预算不足的情况下,优先考虑采用更大功率的光模块和降低分光比来延伸OLT覆盖范围,尽可能避免由于FTTH建设而下移OLT的位置。

在接口容量、交换能力和组网能力上,目前主流厂商的OLT设备已经达到了接入汇聚交换机的能力。

在FTTH规模建设过程中,如2011年底前单台OLT接入用户数大于3000户或OLT的上联流量预计达到1G以上,应尽可能直连BRAS/SR,以减少网络层次,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

同时为保证业务安全,OLT应采用双链路上联。

北方以接入FTTH用户为主的OLT在城区密集区覆盖范围以2km以内为宜,对于以FTTB和FTTC用户为主的OLT设备,接入范围以5km以内为宜。

北方在城区密集区OLT节点覆盖的目标用户数量(包括FTTH、FTTB和FTTC)应在1万住户以上。

南方应根据局房情况和用户分布,可以通过降低分光比等方式提高覆盖范围,同时降低覆盖的目标用户数。

FTTH可以和FTTB、FTTC等方式共用OLT设备,但不同接入方式应采用不同的PON接口。

在光缆资源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公众客户接入采用的PON接口应和商业客户分开。

为减少维护的复杂性,对于同时安装EPON和GPON设备的节点,应独立设置EPON和GPON设备,EPON和GPON板卡不应同框混插。

采用发光功率大的光模块能扩大OLT的覆盖范围和在ODN中采用更大的分光比,从而减少OLT节点设置和节约接入主干光纤。

在厂家能够规模稳定供货的前提下,应优先采用PX20+(EPON)和ClassB+(GPON)等级及以上的光模块。

2、ONT设备部署

FTTH终端主要有SFU和HGU两种形态。

其中HGU相比于SFU具有WLAN和基于TR069的远程管理功能,具有较强的业务接入能力和运维管理能力,可利用中间件功能开发增值应用,是FTTH场景下用户终端的发展方向。

对有多业务需求的新发展FTTH用户,应采用HGU。

对仅有简单业务需求的用户,可以采用SFU。

为降低成本,SFU应采用单以太网口形式。

HGU应采用4个FE+2个POTS接口的设备,并具备WLAN功能。

在FTTH建设实施时,应注意HGU形态ONT设备与家庭终端远程管理系统的兼容性,新厂家HGU入网前,应与本省(地市)终端管理系统进行互通测试。

对于新建商务楼宇的中小企业客户,应积极试点与推广采用PON上行的企业网关MTU和SBU。

根据集团技术部的测试,EPON和GPON的终端均较为成熟,集团公司在2010年对EPON和GPON的终端产品均进行了集中采购,在实际网络部署中应根据客户需求选用不同的型号的PON终端设备。

对于异厂家的OLT和ONT组网从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在FTTH建设实施时,在进行入网测试后,可采用异厂家组网。

3、家庭终端设备部署

在前期已经部署单端口SFU的情况下,可以采用SFU+以太网上行家庭网关的方式开展多业务。

在此种部署情况下,SFU由PON网管管理,家庭网关由家庭终端远程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三)光分配网(ODN)建设

ODN是PON网络中OLT以下至用户终端设备之间所有的光缆、光交接配线、光分纤/分路、光接头等线路及器件的总称。

ODN网由主干、配线和引入三个层面构成。

ODN网的建设应能够满足全业务运营下政企、家庭等各类客户的多种业务综合接入与承载的中长期需求。

1.ODN网建设原则

在OLT集中设置在端局的情况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干光缆宜采用环型结构。

为便于套接接续,主干光缆应选择松套层绞式或骨架式带状光缆,不得选用中心管式光缆,光缆芯数不小于72芯,以满足长期的业务需求。

当采用环型结构建设时,光缆环上的节点可以是模块局、光缆交接间、光缆交接箱、基站等,用户就近接入光缆环上交接点。

光缆环中光纤的使用必选考虑到光交接点的双路由保护,严禁将A、B向光纤分配给不同用户。

环形结构采用环形无递减配纤方式。

当采用链型结构建设时,各交接点就近接至主干光缆上,光缆芯数可采取递减或不递减方式。

在考虑将来组环时,光缆芯数采取不递减方式,各交接点的光纤为双方向配置;采用递减方式时,各交接点的光纤为单方向配置。

主干光缆应采取分散接入的方式,以端局或模块局为汇聚点将主干光缆建成环型结构,用户、基站等就近接入至光缆环上交接点,减少端局/模块局与用户之间的直达光缆;加大光缆环芯数,减少出局光缆条数,减少管孔占用;缩小光缆环覆盖范围,适应高密度节点的接入。

小芯数光缆就近接至光缆环上交接点,大芯数光缆可直接上联至端局,限制小芯数光缆直接进入端局。

配线光缆以交接配线为主,对于局所附近用户也可采用直接配线。

配线光缆采用星型或链型结构,一般不做路由保护,对重要客户等双上联需求的配线节点,可与主干光缆节点组成配线环。

当需要对光分路器进行保护时,可采取同缆不同纤的保护方式。

配线层光缆主要选择12-48芯松套层绞式束状光缆;配线光节点应主要采用光交接箱或利用现有光交接间,并预留安装光分路器的空间。

引入光缆应选用小弯曲半径的G.657A光纤。

纯室内布放时可选用金属加强件或非金属加强件蝶形引入光缆。

室外管道或架空布放入户时,应选用非金属加强件蝶形引入光缆,金属吊线在室外终端,不得进入用户户内。

每户至少配置1芯引入光缆。

2.ODN分光方式

住宅楼宇的FTTH建设应尽量采用一级分光方式。

对于需求比较明确的新建住宅小区和商务楼宇,宜采用一级分光结构;对于别墅、市内平房等用户分布相对较为分散的区域,宜采用二级分光。

商业楼宇FTTO建设根据不同场景采用不同的分光方式。

一个PON端口下的客户集中在一幢商务楼宇的FTTO建设,宜采用一级分光结构;一个PON端口下的客户集中在多幢商务楼宇的FTTO建设,宜采用二级分光结构,在客户需求不明确的情况下,宜采用二级分光结构。

采用二级分光的情况下,一级分光一般不接入客户。

在光链路预算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选择大分光比光分路器。

一级分光的情况下EPON建议采用1:

32或1:

64,GPON建议采用1:

64或1:

128光分路器。

具体的分光比选择应与OLT的覆盖范围、ODN的建设方式统筹进行考虑。

光分路器的设置应尽量靠近用户。

除了特殊要求的大客户可以采用2:

N的光分路器外,对于公众用户,一律采用1:

N光分路器。

光分路器集中设置时,其数量随工程按需配置;分散设置时,应一次性配足。

目前,部分厂家已经能够提供ODN网络中光纤光缆、光分路器及以下的全套无源器件、接续器件和施工工具等。

各省公司可与相关厂家探索ODN集成模式,提高工程施工和后续维护质量,降低整体组网成本。

3.驻地网建设(建议由开发商建设)

FTTH建设对楼内光缆及室内布线的设计和施工有较高要求。

由房地产开发商建设的线槽、暗管、楼内及室内布线可能难以满足FTTH组网和业务开通的要求。

各地应积极参与开发商驻地网方案的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使驻地网管线能满足宽带提速和FTTH发展要求。

应积极宣传、引导开发商和用户按照推荐的楼道布线及线路入户规范进行施工和室内布线。

同时为了规避FTTH规模部署过程中的驻地网投资与建设风险,各地应大力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合作,争取有利政策支持和建设条件,规范建设标准,保障FTTH部署的顺利开展。

4.家庭布线

为能够同时提供话音、上网及家庭宽带多媒体等业务,室内布线方式应以入户光纤成端位置(用户室内综合信息箱、光纤插座、ONU安装点等位置)为中心组成星形网络,ONT到客厅电视墙、书房及卧室的信息插座至少应有一条五类线。

各地应根据各新楼盘的户型特点,向开发商或用户提供室内布线设计施工指导,明确综合信息箱和信息插座的安装位置、规格型号、电源配置、布线类型及方式等,以便于后期各种业务的开通。

对于改造用户,可以采用室内WLAN等方式组成家庭网络,用于各类业务接入至ONT或家庭网关设备。

五、FTTH业务接入原则

在用户终端采用VLAN隔离方式来实现业务类型、区分业务等级,对不同的业务类型通过分配不同的VLAN实现优先等级。

VLAN模型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可采用纯PUPSPV(每用户每业务一个VLAN)模型,为每用户的每类业务分配一个VLAN,每个用户的上网、VoIP、家庭宽带多媒体、家庭网关和机顶盒等家庭终端设备的远程管理等业务均采用独立的VLAN进行承载。

2、可采用PUPSPV+PSPV(每业务一个VLAN)组合模型,用户的上网业务采用PUPSPV,联通自建平台有安全保证的业务(如家庭宽带多媒体、VoIP等)采用PSPV,所有用户或者特定区域内所有用户的家庭宽带多媒体业务共享同一个VLAN。

HGU或家庭网关的不同端口接入不同业务,并对不同端口的业务划分为不同的VLAN,对于采用PSPV的同类业务划分到同一VLAN。

OLT的配置为VLAN1:

1转换模式,对不同的业务进行VLAN1:

1转换。

根据城域网的VLAN规划,OLT上行板卡对各类业务进行透传或者做QinQ处理。

六、FTTH建设的相关问题

(一)相关网络建设

1、对于大规模进行FTTH建设的地市,应做好网络规划,提前实施BRAS/SR的端口扩容,确保OLT直连的端口需求。

2、考虑FTTH业务发展对城域网的流量冲击,应相应考虑城域网的带宽和流控系统的扩容建设,提高城域网大流量承载与控制等能力。

3、应统筹做好FTTH网络与核心网的协同发展,提升软交换及IMS网络对于海量小型化语音终端的接入能力,特别是注册网关数大量增加对核心网能力的影响。

(二)运维配套

在FTTH部署应用过程中,随着PONONU设备数量的迅速增加,应加强PON网管和家庭终端远程管理系统的建设,优化PON网管系统与相关IT支撑系统的接口,不断完善对设备和业务的管理。

1.各省公司应明确PON网管与其他BSS、OSS的分工及流程,规范PON网络业务自动激活系统、自动测试及综合告警系统功能和技术要求。

2.各省公司应进一步加强PON网络数据配置规范管理。

建设家庭网关网管,实现FTTHHGU和家庭网关等终端的远程业务管理和维护管理功能。

PON网管系统和OLT设备主要负责对终端的PON端口相关参数的配置和管理,包括工程建设阶段的系统参数预配置、业务开通阶段的参数配置、综合测试以及综合告警管理配置;家庭终端远程管理系统配合IT支撑系统主要负责PON终端所承载各类业务的相关参数的远程配置和管理。

3、为提升FTTH的光纤接入网络服务质量,应高度重视并有效解决海量接入光缆的维护管理问题:

一方面,积极探索接入网光纤线路集中监控技术手段,随着光进铜退,要加强接入段的维护管理转变,包括对光缆线路的诊断测量工作和维护要求等,配备一定的维护仪表,实施定期巡检;另一方面,应重视与FTTH发展相适应的运维队伍建设,积极探索适合FTTH场景的工程与装维界面划分,及ODN器件与施工技术,努力提高运维人员在FTTH场景下的快速装维技能,不断提升接入光缆线路与ODN网络的装维水平与效率。

(三)IT支撑系统

FTTH的规模运营,对终端的业务开放与管理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1.做好各省集中综合网络资源系统的建设,实现对PON设备资源、公共资源、管线资源、数据资源、交换资源等管理,有效支撑服务开通、服务保障、规划与运营流程。

2.将语音、数据、家庭宽带多媒体等产品服务开通流程统一纳入服务开通系统进行支撑,实现服务开通流程自动化,提升开通效率。

3.将用户申告障碍、PON接入网络障碍统一纳入服务保障系统,实现服务保障流程自动流转,缩短故障历时,提升主动服务能力。

(四)市场营销

FTTH建设对用户业务使用方式带来一些变化,如ONT设备从用户取电,用户侧断电引起语音业务中断等。

相关问题应在市场营销中通过合同等方式和用户明确责任,避免带来不必要的纠纷。

另外,FTTH建设将实现更高的用户接入带宽和多业务的承载能力,各省应针对FTTH接入方式推出针对性的业务产品和业务策略,并在已经实施FTTH改造的区域,积极引导用户从原有接入方式转换至FTTH接入方式。

(五)与光进铜退的关系

FTTB和FTTC接入方式在不改变用户引入线的情况下就能完成主干和配线电缆的退网。

在FTTH改造后,需要将入户引入线全部退网后,才能完成电缆退网,铜缆退网的难度大大加大。

本着光进铜退的原则,在已经实施FTTH、FTTB和FTTC的区域,尽快实施电缆退网。

新建区域内严禁电缆的布放,现有区域内严格控制电缆的布放。

在采用FTTH进行用户改造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户家庭重新布线的问题。

新入户的引入光缆需要重新布放,一般不能采用原有的路由和面板等。

2、用户室内布线通常不能满足多业务开展需求,需要采用其它方式进行业务接入。

3、FTTH建设带来的用户侧取电、用户侧断电引起语音业务中断等问题。

4、对于ISDN用户,在FTTH改造后,采用软交换接入,原有业务不能完全继承,需要改为2个单机用户。

5、对于仅使用语音业务的用户,转为FTTH的成本较高。

6、在语音用户迁移过程中,大量由PSTN网转为软交换,并采用移机不改号方式,对软交换核心网带来扩容压力。

各省在采用FTTH进行光进铜退改造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上述问题,并在运维、IT支撑、市场营销等方面和网络建设密切配合,加快FTTH改造后原有用户向FTTH迁移的速度。

在具体操作中,应先迁移有高带宽需求的用户,然后迁移其它宽带用户,最后迁移纯语音用户。

在用户迁移过程中,应一次性对用户的宽窄带业务完成迁移,为未来的铜缆退网做好准备。

(六)业务开通分工界面

FTTH模式下业务开通时,局方施工人员负责ONT设备的安装加固,以及负责从ONT至用户语音和数据总信息点、至客户交流电源、至光分路器和ODF的各种缆线布放连接。

设备安装及缆线布放完毕后,局方施工人员负责与局内工作人员配合开通用户所申请的业务。

FTTH模式下的业务开通分工界面如下图所示。

6.1ONT安装在用户室内综合信息箱内

该方式用于新建小区。

图6-1FTTH模式下业务开通分工界面示意图(ONT安装在用户室内综合信息箱内)

6.2ONT安装在桌面

(1)光纤具备入户条件。

该方式用于新建小区或改造场景。

用于改造场景时,工程具备光纤入户的条件,在工程中把引入光缆布放至用户室内,其位置由用户自选指定,用户室内安装光纤插座。

图6-2FTTH模式下业务开通分工界面示意图(ONT安装在桌面)

(2)光纤暂不具备入户条件。

该方式适用于改造场景,工程不具备光纤入户的情况下,只将配线光缆布放至离用户最近的分纤箱/盒,待用户申请开通业务时再布放引入光缆至用户屋内指定位置。

用户室内安装光纤插座。

图6-3FTTH模式下业务开通分工界面示意图(ONT安装在桌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