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09254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肥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肥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肥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肥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肥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肥料.docx

《肥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肥料.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肥料.docx

肥料

第八章作物营养原理

  一、学习指导

  

(一)本章教学要求

  1、掌握本章涉及的概念。

  2、了解作物体内营养元素的组成成分及其特点。

  3、掌握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功能。

  4、掌握根系吸收养分的特点和影响因素,重点掌握养分进入细胞的途径和机理,以及养分在作物体内的运输和分配的规律性。

  5、重点掌握作物吸收养分的关键时期。

  6、了解作物根外营养的重要性。

  

(二)本章重点、难点内容

  1、作物体内的元素组成及含量

  一般新鲜作物含有75-95%的水分和5-25%的干物质,干物质中碳、氢、氧、氮占95%以上,剩余的为钙、镁、钾、硅、磷、硫、氯、铝、钠、铁、锰、锌、硼、钡、铜、钼、镍、钴、钒等几十种灰分元素。

  2、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判断作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为:

这种元素对所有作物的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缺乏时作物就不能完成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生命全过程;缺乏这种元素时,作物表现出特有的症状,而且只有补充这种元素,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其它任何元素都不能起此作用;这种元素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通过改善环境起间接的作用。

符合这3个条件的营养元素目前发现的有大量营养元素:

包括碳、氢、氧、氮、磷、钾;中量营养元素:

有钙、镁和硫;微量营养元素:

包括铁、锌、铜、锰、钼、硼和氯。

  3、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功能

构成作物体内的结构物质和生命物质,结构物质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等,生命物质指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维生素等;加速作物体内代谢活动;对作物有特殊功能,如参与作物体内的各种代谢活动,调节细胞透性和增强作物的抗逆性等。

  4、作物有益营养元素

作物有益营养元素是指某些元素对一些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作用,甚至是某些作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必需营养元素,但不是所有作物的必需营养元素,这类营养元素称为作物有益营养元素,目前发现的有硅、钠、钴、硒、镍和铝等6种。

  5、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物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规律和不可代替规律是指必需的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生理生化功能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6、土壤中的养分到达根表面的途径

作物根系的分生区是吸收养分最强烈的部位,离分生区越远吸收能力越弱。

离根尖10厘米以内的根段是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部位。

根际是指距根极近的区域,一般只有1厘米,此区域的土壤性质与远离根系的土壤差异很大,此区域的土壤称为根际土壤,而远离根的土壤称为非根际土壤。

根际土壤有较好的物理结构,有利于养分向根运输。

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比非根际土壤要多10-100倍,有些根际微生物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

根系吸收养分离子包括两个过程:

首先土壤溶液中的离子到达根的表面,养分离子进入根表面有3个途径:

即离子接触交换、离子扩散和质流。

离子接触交换是指根表面上吸附的离子与生长介质中的离子进行交换,从而使介质中的养分离子到达根表面的过程。

离子扩散是指土壤溶液中离子利用土体与根系表面之间存在的浓度差,向根系扩散并到达根系表面的过程。

质流是指溶解在土壤水中的养分随根系吸收水分而形成的水流,到达根系表面的过程。

  7、养分进入根内部的途径

养分由根系表面进入细胞质膜内有两个途径:

即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

主动吸收是指养分离子逆浓度梯度,利用代谢能量透过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被动吸收是指养分离子通过扩散作用,不直接消耗代谢能量而透过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8、养分在作物体内的运输和分配

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一部分被根系的细胞同化利用,大部分经皮层组织进入木质部输导系统向地上部输送。

养分从表皮细胞进入皮层到达中柱的迁移过程称为养分的横向运输,又称短距离运输,包括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

养分经木质部输导组织向地上部的运输,称为养分的纵向运输,又称长距离运输,其动力来自根压和地上部叶片的蒸腾作用。

作物某一器官或部位中的矿质养分,氮、磷、钾、镁等在韧皮部移动性大的养分可以通过韧皮部运往其它器官或部位,从而被再利用。

  9、影响根系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

包括温度、光照、土壤水分、通气状况和酸碱反应、离子之间的相助作用及拮抗作用等。

离子的拮抗作用是指某一离子的存在抑制另一离子被根系吸收的作用。

离子的相助作用是指某一离子的存在有利于另一种离子被根系吸收的作用。

  10、作物的根外营养

作物除了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外,还能通过叶片或茎吸收养分。

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与根系营养相比,叶片营养见效快、效率高,是补充作物营养物质的有效途径。

尤其对于微量元素,叶面喷施效果非常好。

  11、作物营养的阶段性

作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整个时期,称为作物的营养期。

它包括各个营养阶段,这些营养阶段对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和比例都不同,这就是作物营养的阶段性。

  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一个时期对某些养分的要求绝对量虽然不多,但缺乏或过多时,对作物生长发育所造成的危害,即使以后补充也很难纠正或弥补,这个时期就是作物营养的临界期。

大多数作物的磷营养临界期在幼苗期。

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还有一个对某些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最多的时期,这就是作物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

在作物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所吸收的养分能发挥最大的潜力,这个时期就是作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

  二、练习题

  1、《土壤肥料学自学指导及实验》第八章练习题:

(1)名词解释;

(2)填空;(5)选择题;(6)简答题1,2,3,6,8,10,12,13;(7)论述题1,2,3,4,5,7,8,10。

 

第九章配方施肥

  一、学习指导

  

(一)本章教学要求

  1、掌握本章涉及的概念。

  2、掌握配方施肥的理论基础。

  3、重点掌握施肥量的确定方法。

  4、了解合理施肥的影响因素。

  5、了解不同作物配方施肥技术。

  

(二)本章重点、难点内容

  1、养分归还原理

  土壤中的养分贮量是有限的,随着作物每次收获,必然从土壤中带走大量养分,为了恢复、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必须向土壤归还作物所带走的养分,亦即向土壤施肥。

  2、最少养分原理

  作物生长需要吸收多种养分,但决定产量的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因子。

此时继续增加其它养分的供给,不仅不能提高产量,而且可能起相反的作用。

  3、报酬递减规律

在合理的施肥量范围内,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但单位肥料的增产量(即实际报酬)却逐渐减少。

此时只有更换新的品种,或采取其它新的技术,才能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提高报酬。

  4、因子综合作用原理

作物产量是养分、水分、品种、管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其中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但同时必须重视各因素之间积极和消极的相互作用。

  5、科学施肥的依据

科学施用肥料首先要以上述4个施肥理论为基础,以高产、优质、高效、无污染、改良培肥土壤为目标,不仅要根据肥料的性质、作物营养的特点,而且要考虑土壤肥力、栽培制度(地膜覆盖下的科学施肥、不同轮作制度和间作套种的科学施肥)、灌溉与施肥相结合等因素。

根据对作物的有效性可将土壤养分分为速效养分、缓效养分和无效养分;根据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可将土壤养分分为水溶态、交换态、矿物态和有机态。

  6、施肥量的确定方法

施肥量的确定方法包括地力分区(级)配方法、目标产量配方法、田间试验配方法、计算机推荐施肥方法、营养诊断方法等。

其中目标产量配方法包括养分平衡法和地力差减法;田间试验配方法包括肥料效应函数法和养分丰缺指标法、氮、磷、钾比例法;营养诊断方法包括土壤诊断法和植株诊断法。

肥料效应方程是指作物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方程。

相对产量是指不施该肥料时作物的产量占施用所有肥料时作物产量的百分数。

  7、肥料的科学管理

肥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混合使用,甚至可以与除草剂、农药等混合使用。

有些肥料如碳氨性质不稳定,容易挥发损失,有些肥料在高温和高湿条件下,容易产生结块,肥效降低,所以在肥料的贮藏和运输过程中,主要避免高温高湿的条件。

  8、水稻配方施肥技术

  N:

P2O5:

K2O为1:

0.5:

0.5比较经济合理,应增加硅和锌肥的用量。

各种作物施肥的具体用量应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利用率、肥料利用率和作物吸收养分量等因素灵活确定。

  9、小麦配方施肥技术

N:

P2O5:

K2O为1:

0.5:

0.5比较经济合理,肥料利用率也最高。

小麦对锰有良好的反应,在石灰性土壤和南方一些酸性土壤上使用锰肥效果很好。

一般把肥料的1/3作基肥,另1/3作分蘖肥,最后1/3作为穗肥。

  10、玉米配方施肥技术

N:

P2O5:

K2O为1:

0.5:

0.7比较经济合理,平播比套种的玉米需要稍多一些磷钾。

玉米对锌有良好的反应,施用锌肥效果很好。

  11、油菜配方施肥技术

N:

P2O5:

K2O一般为1:

0.5:

1.0,每亩肥料用量一般约为N10-15、P2O54-5、K2O10-15公斤,另外应增加硼肥的施用。

  12、棉花配方施肥技术

N:

P2O5:

K2O一般为1:

0.65:

1.1,一般将全部磷钾肥作基肥,氮肥的40%作基肥,40%作花铃肥,20%在开始座桃时施用。

棉花对锌和硼有良好的反应,应注意锌肥和硼肥的施用。

  13、大白菜配方施肥技术

N:

P2O5:

K2O为1:

0.36:

0.55,其中40%作基肥,30%在莲座期施用,30%在结球期施用。

另外还应施用硼和钙肥。

  14、瓜类配方施肥技术

  基肥用量占总肥料用量的20%,瓜藤长到15-25厘米时进行第一次追肥,用量占总用量的10-15%,第2次追肥在瓜藤长到15-25厘米时进行,用量占总肥料用量的20%,第3次追肥在第一个瓜长到鸡蛋大时进行,用量占总肥料用量的30%,第4次追肥在第一个瓜直径达20厘米时进行,用量占总肥料用量的20%。

  果树、花卉配方施肥技术请自己总结。

  二、练习题

  1、《土壤肥料学自学指导及实验》第九章练习题:

(1)名词解释;

(2)填空;(5)选择题;(6)简答题2,5,8,10,11,12,13,14;(7)论述题1,2,3,4,7,8,9,10,11。

第十章氮肥

一、学习指导

(一)本章教学要求

1、掌握本章涉及的概念

2、掌握氮素的营养功能及作物对氮素吸收的规律性

3、重点掌握土壤中氮素的形态和相互转化的规律

4、了解各种氮肥的特点、性质和合理施用的技术

(二)本章重点、难点内容

1、氮素的营养功能

氮素是作物体内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维生素等一些生理活性物质的组成元素,对氨基酸、蛋白质、核酸代谢非常重要,直接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和遗传变异,对作物产量的形成和品质有非常大的影响。

2、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

作物能吸收利用的氮素形态有氨基酸、尿素、氨、铵、硝酸根及亚硝酸根,但主要是铵离子和硝酸根离子。

酸性环境不利于作物铵离子的吸收,但碱性环境不利于作物对硝态氮的吸收。

作物根系吸收NH4+的机理与K+相似,都是通过载体传递透过细胞质膜的,所以常常表现出二者之间竞争吸收。

进入细胞内的的NH4+很快与有机酸反应形成氨基酸,然后再向地上部运输,很少以NH4+的方式直接运输到地上部。

如果氮素供应充足,作物体内氨浓度会很高,过多的氨对作物有毒害作用。

但由于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可以消除氨过多的危害。

作物吸收NO3—是一个主动吸收过程,Ca2+的存在有利于作物对NO3—的吸收。

吸收的NO3—一部分可进入根细胞的液泡中贮存起来,而大部分既可以在根部被同化为氨基酸,也可以NO3—的形式直接通过木质部运往地上部。

作物吸收的硝态氮不能直接被同化为氨基酸等有机氮化合物,必须先还原为氨,还原过程包括两个步骤。

硝酸还原酶是一种诱导酶,其活性受铵离子抑制,但钼是其活化剂,所以缺钼时,作物体内出现硝酸盐累积。

亚硝酸还原酶不需要钼,但需要铁和铜。

硝酸根被还原为铵是一个需要能量的过程,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非常大。

3、作物的氮素缺乏和过多的症状

作物氮素缺乏的症状包括植株生长缓慢、矮小,叶色变黄,分蘖或分枝少,穗短小,穗粒数少,籽粒不饱满,易出现早衰。

作物氮素过多的症状包括茎叶柔软多汁,叶色浓绿,株高大,易倒伏,抗病差,贪青晚熟,生殖器官不发达,纤维品质下降,淀粉和糖分含量下降。

4、土壤中氮素形态

土壤中的氮素有4个来源:

即雨水、灌溉水、微生物固氮和施肥。

生物固氮是指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N2)还原为氨,包括共生固氮、联合固氮和自生固氮。

一般耕地表层土壤含氮量为0.05-0.3%。

土壤中的氮素可分为无机态和有机态两大类。

无机态氮包括铵、氨、硝酸盐、亚硝酸盐、氮气和氮氧化物等,亚硝酸盐、氮气和氮氧化物的含量一般很少。

水田铵态氮较多,而旱地主要是硝态氮。

大部分铵态氮和硝态氮是速效氮。

有机态氮主要包括腐殖质、蛋白质、氨基酸等。

极少量有机态氮如氨基酸等小分子的有机态氮能被作物直接吸收,一部分只有通过矿化作用转化为无机氮才能被作物吸收,为缓效氮,还有一部分有机态氮由于分解非常缓慢,为无效氮。

5、土壤中氮素的转化

(1)有机态氮的矿化作用

有机态氮的矿化作用是制有机态氮如蛋白质在微生物分泌的酶作用下水解为氨基酸,再分解为氨,最终的产物是氨,也称氨化作用。

当有机物质C/N比例低于25时,会有氨释放出来;如果有机物质的C/N比例高于30,有机物质中所有的氮素都将用于组建微生物的躯体,不仅没有任何氮素释放出来,而且还从土壤中吸收无机氮,这就是土壤氮素的微生物固定,或称生物固定。

(2)硝化作用

所谓硝化作用是指在在亚硝酸和硝酸细菌的作用下,铵转化为硝酸的作用。

一般分为两步进行:

第一步由亚硝酸细菌把铵态氮氧化为亚硝酸,第二步由硝化细菌将亚硝酸氧化为硝酸。

硝化作用必须在通气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土壤温度、土壤酸碱性对硝化作用影响较大。

(3)反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是指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硝酸根还有为N2和N2O等氮氧气体的作用。

反硝化作用不仅导致土壤氮素损失,而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有重大的影响。

农田反硝化作用所损失氮的数量,主要取决于很多环境条件,如土壤空气的O2含量即土壤的水分条件、土壤有机物质含量、土壤pH值、土壤温度等。

(4)土壤氮素的无效化

土壤氮素无效化有几个途径:

粘粒对铵的固定、形成有机质、氨的挥发、硝酸盐的淋失、反硝化脱氮等等。

6、铵态氮肥

凡是以铵离子(NH4+)或氨(NH3)形态存在氮素肥料,都是铵态氮肥,包括液体氨、氨水、碳酸氢铵、硫酸铵和氯化铵等。

铵态氮肥的共同特点是:

①易溶于水,是速效养分;②铵离子能被土壤吸附,并可以与土壤胶体上吸附的各种阳离子进行交换作用;③与碱性物质接触时,易形成氨气而挥发掉;④铵态氮可进行硝化作用,转化为硝态氮。

生理酸性肥料是指化学上是中性的,但由于作物选择性地吸收养分离子,导致有些养分离子残留在土壤中,并使土壤变酸的肥料。

生理碱性肥料是指化学上是中性的,但由于作物选择性地吸收养分离子,导致有些养分离子残留在土壤中,并使土壤变碱的肥料。

(1)碳酸氢铵(NH4HCO3)

简称碳铵,含氮量17%左右,白色细粒结晶,有强烈的氨气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反应。

易吸湿结成大块。

影响碳铵分解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湿度。

碳铵施入土壤后,很快溶于水,铵离子可被作物吸收,也能被土壤胶体吸附。

碳铵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宜作基肥和追肥,不宜作种肥或施在秧田里,应深施并立即覆土,切忌撤施地表,其有效施用技术包括底肥深施、追肥穴施、条施、球肥深施、粒肥深施等。

(2)硫酸铵((NH4)2SO4)

简称硫铵,含氮量20∽21%,白色或微带颜色的结晶,易溶于水,水溶液中性。

一般硫铵不吸湿结块,如果吸湿结块会使施用不便,但不影响肥效。

硫铵施人土壤后,能很快地溶于土壤溶液中,使土壤变酸,所以是“生理酸性肥料”。

硫铵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各类作物,可作基肥、追肥和种肥。

酸性土壤长期施用硫酸铵时,应结合施用石灰,以调节土壤酸碱度。

(3)氯化铵(NH4Cl)

简称氯铵,含氮量24∽25%,白色结晶,吸湿性比硫铵稍大,易结块。

氯铵的溶解度比硫铵低。

氯铵在土壤中的转化和硫铵相似,也是生理酸性肥料。

氯铵在土壤中的硝化作用比硫铵慢。

氯化铵施用方法与硫铵相似,在酸性土壤施用时,要结合施用石灰。

氯化铵含有Cl-,施用在块根、块茎作物上会降低其淀粉含量,降低烟草的燃烧性和气味,也会降低茶叶的品质。

对于马铃薯、亚麻、烟草、甘薯、茶等忌氯作物,最好不要施用。

(4)氨水(NH3·nH2O)

氨溶于水即成为氨水,含氮量12∽17%,极不稳定,呈碱性,有强烈的腐蚀性。

氨水施入土壤后,一部分氨被土壤所吸附,大部分氨溶于土壤水中,形成氢氧化铵。

氨水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可作基肥和追肥,但不宜作种肥以免影响种子发芽。

施用时必须坚持“一不离土,二不离水”的原则。

(5)液氨(NH3)

  液氨是几乎所有合成氮素肥料的基础物质,含氮量82%。

液氨施入土壤后,立即气化,一部分被土壤吸附,大部分溶于土壤水中形成氢氧化铵。

粘重土壤或湿润土壤,施入深度15cm就可以,但砂质土或土壤含水量较低时,必须施入更深的土层。

液氮只宜作基肥,一般在秋季施用,为第二年春播作物提供养分。

  7、硝态氮肥

凡是氮素以硝酸根(NO3-)形态存在的肥料,就是硝酸态氮肥,包括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钾和硝酸铵,其共同特点是:

①易溶于水,是速效性肥料,吸湿性强;②硝酸根被土壤吸附得很少,极易随水移动到深层土壤,或随地表水流失掉;③在嫌气条件下,硝酸根可进行反硝化作用,形成N2O和N2等气体;④大多数硝酸态氮肥受热时能分解放出氧气,因此易燃易爆;⑤不宜做基肥,更不能作种肥,只能作追肥,也不适宜用于水田等淹水土壤。

  

(1)硝酸铵(NH4NO3)

简称硝铵,含氮量33∽34%,白色结晶,极易溶于水,吸湿性很强易结块,具有助燃性和爆炸性。

硝铵施入土壤后,很快溶解于土壤水中,以NH4+和NO3-的形式存在。

硝酸根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易随水流失。

硝铵适宜在北方干旱地区施用,宜作追肥,不宜用于稻田,不宜与有机肥料混合堆沤。

(2)其它硝态氮肥

硝酸钠含氮量15∽16%,白色、浅灰色或黄棕色结晶,硝酸钙含氮量13∽15%。

二者性质相近,都易溶于水,吸湿性强,吸湿后易结块。

硝酸钠是生理碱性肥料,不宜用于盐碱土,甜菜等喜钠作物施用效果较好。

硝酸钙是生理碱性肥料,施用在酸性土壤效果最好。

8、尿素

  尿素含氮量42~46%,白色颗粒,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吸湿性不强。

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大部分以分子态溶于土壤水中,约有20%被土壤颗粒吸附。

中性土壤、温度较高、水分适宜时,尿素转化为铵的速度非常快。

尿素适应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对土壤没有任何不利的影响,可用作基肥、追肥或叶面喷施。

  9、缓效氮肥

  缓效氮肥也叫长效氮肥或可控释放氮肥,一般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施入土壤后,在化学的和生物的因素作用下,肥料逐渐分解,氮素缓慢地释放出来,满足了作物整个生育期对氮素的需要,减少了氮素的淋失、挥发及反硝化作用所引起的损失,也不会由于浓度过高对作物造成危害,同时由于可以作基肥一次施用,也节省了劳力,并且解决了密植情况下后期追肥的困难。

  缓效氮肥有许多优点,但成本较高,价格昂贵。

国外主要用于价值较高的园艺、蔬菜等作物,近几年来,我国发展很快,目前已生产出多种长效氮肥,但生产量有限,价格也比速效氮肥要高,还没有大面积使用。

  缓效氮肥大致分为两大类:

一是合成有机长效氮肥,二是包膜肥料。

  

(1)合成有机缓效氮肥

  合成有机缓效氮肥主要是尿素与醛反应所形成的水溶性低的聚合物,这种聚合物进入土壤后,在化学的或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分解并释放出尿素。

目前主要有脲甲醛、脲异丁醛、脲已醛、草酰胺等品种。

  脲甲醛

  脲甲醛是尿素与甲醛反应所形成聚合物,尿素与甲醛的分子比例、反应条件等决定聚合物分子的大小,也就决定聚合物的溶解度和氮素释放的快慢。

一般用氮素活度指数来表示氮素释放的快慢,氮素活度指数根据下式计算:

脲甲醛为白色无味的粒状或粉状固体,含氮量38∽40%。

施入土壤的脲甲醛,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水解为甲醛和尿素,尿素进一步水解为氨。

脲甲醛肥料作基肥一次施用,对一年生作物生长前期,往往显得氮素供应不足,因此必须配合施用硫铵、尿素等速效氮肥。

砂性土壤上施用效果最好。

  脲异丁醛

  脲异丁醛又名异丁叉环二脲,是尿素和异丁醛反应所形成的聚合物,白色粉状物,不吸湿,微溶于水。

施入土壤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水解为尿素和异丁醛。

适用于各种作物,作基肥用时,它的利用率比脲甲醒高一倍。

  

(2)包膜氮肥

  包膜氮肥是在速效氮肥的颗粒表面涂上一层惰性物质,如硫磺、沥青、树脂、聚乙烯、石蜡、磷矿粉等作为成膜物质,通过包膜扩散或包膜逐渐分解而释放氮素。

  硫衣尿素

在尿素颗粒表面涂上硫黄,再用石蜡之类涂封起来,就形成了硫衣尿素,含氮约34%。

主要成分有:

尿素76%、硫磺19%、石醋3%、煤焦油0.25%、高岭土1.5%。

施入土壤后,石蜡涂层被微生物缓慢降解,尿素就通过硫黄涂层上的孔隙扩散出来。

低温、干旱时释放非常缓慢。

  长效碳铵

首先将碳铵制成颗粒,再在颗粒的表面涂上一层钙镁磷肥,并用少量沥青、石蜡等作封闭物。

这种包膜肥料含氮为14∽15%,含磷(P2O5)约3∽5%,其中80%属有效磷,肥效可持续两个多月。

  二、练习题

1、《土壤肥料学自学指导及实验》第十章练习题:

(1)名词解释;

(2)填空;(5)选择题;(6)简答题1,2,7,89,11,12,13,14,15;(7)论述题1,3,4,6,7,8,9,10。

第十一章磷肥

一、学习指导

 

(一)本章教学要求

1、掌握本章涉及的概念。

2、掌握磷的营养功能及作物吸收磷的规律。

3、重点掌握土壤中各种形态磷之间的转化与其有效性。

4、了解各种磷肥的性质及其有效施用技术。

 

(二)本章重点、难点内容

1、磷的营养功能

磷的营养功能包括:

磷是核酸、磷脂、植素、ATP等高能物质的组成成分;参与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氮素、脂肪等代谢活动;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寒能力,增强作物体内对酸碱的缓冲性能。

2、作物对磷的吸收和同化

  作物可通过根系和叶片吸收多种无机磷和有机磷化合物,但主要吸收无机磷。

作物能够吸收利用的有机磷化合物包括己糖磷酸脂、蔗糖磷酸脂、甘油磷酸脂、卵磷脂、植素等,无机磷化合物包括正磷酸(H3PO4)、偏磷酸(HPO3)和焦磷酸(H4P2O7)。

正磷酸在自然界中最普遍,也是作物最容易吸收利用的磷素形态,正磷酸有3种价态,即H2PO4-、HPO42-和PO43-。

作物吸收磷是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过程。

根毛区是作物吸收磷的主要部位。

磷是作物体内移动性最大的营养元素,可被反复再利用。

磷的转运率可达吸收量的70~8O%。

磷肥可作基肥、种肥或早期追肥。

作物吸收磷的能力取决于根系、土壤、温度、水分等因素等。

3、磷素缺乏和过多的症状

  作物缺磷的症状首先出现在老叶上,叶片和茎表现为紫色;作物生长迟缓,植株矮小,根毛增多,水稻、小麦等禾谷类作物表现为返青慢,形成“僵苗”,分蘖少,叶片小而长,直立呈“一柱香”。

  作物磷素过多的症状表现为营养生长期缩短,提前成熟,诱发锌、铁、镁等元素的缺乏。

无效分蘖和瘪籽增加,叶片肥厚而密集,叶色浓绿,植株矮小,节间过短,根系十分发达,数量多且短粗。

4、土壤中磷的形态及其有效性

  土壤中的磷来自于成土矿物、有机物质和所施用的肥料。

土壤中全磷量是指土壤中的所有形态

  磷的总量,主要是矿物态磷,与土壤供磷能力没有密切的关系。

土壤有效磷是指能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磷素。

根据磷素化合物的形态,土壤中的磷可分为有机态磷和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