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中两种方法给材料添加材料属性17页word文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0728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nsys中两种方法给材料添加材料属性17页word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ansys中两种方法给材料添加材料属性17页word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ansys中两种方法给材料添加材料属性17页word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ansys中两种方法给材料添加材料属性17页word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ansys中两种方法给材料添加材料属性17页word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nsys中两种方法给材料添加材料属性17页word文档.docx

《ansys中两种方法给材料添加材料属性17页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nsys中两种方法给材料添加材料属性17页word文档.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nsys中两种方法给材料添加材料属性17页word文档.docx

ansys中两种方法给材料添加材料属性17页word文档

ansys中两种方法给材料添加材料属性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1 第一种 在划分网格之前指定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1.1 mainmenu/preprocessor/meshing/meshattributes/defaultattribs   出现meshingattributes对话框,在【mat】 materialnumber下拉框中选择你需要的材料序号。

单击ok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1.2 然后划分网格,则此次划分的网格的材料属性为选择的材料序号的属性。

2 第二种 在划分网格之后指定

  2.1 先划分好网格

  2.2 点击select/entities/ 第一项选择areas,第二项选择bynum/pick,然后点击ok,弹出面积选择框,选定面积,点击ok,完成面积选择

  2.3 点击select/entities,第一项选择elements,第二项选择attachedto,第三项选择areas,表示所要选择的单元为已选定面积中的单元,点击ok,选中面中的所有单元。

  2.4 点击plot/replot,将只显示已选定的单元和面积。

  2.5 点击mainmenu/preprocessor/materialpros/changematnum,在newmaterialnumber文本框中输入你需要的材料序号,在elementsNo.tomodefied输入all表示所选定的所有单元对应的材料属性转为此材料属性。

ansys多种材料怎样设置材料属性呀,用什么命令?

GUI方式楼上正解,或者Proprecessor->Meshing->MeshAttributes->PickedVolumes

命令为VATT

本人喜欢在划分单元前先选好材料、实常数等再划分,命令流如下:

type,1

mat,1

real,11

vmesh,all

对于其他不同材料,方式相同

ansys中的等效应力是什么物理含义?

它与最大应力s1有什么区别,平常讨论应力分布,应该用等效应力还是最大应力s1呢?

1)计算等效应力时是否需要输入等效泊松比呢?

好像有效泊松比的默认值是0.5。

(2)在实际的应用中,例如在讨论平板上的圆孔应力集中的应力分布问题时,应该用等效应力来描述应力集中的现象,还是采用主应力s1来反应集中的程度呢?

还是采用一个单方向的sx来说明问题呢?

答:

1)这个等效应力应该就是弹塑性力学里的VonMises应力,他主要考察的是材料在各个方向上的应力差值,因为在实验室里获得材料强度都是单向载荷作用下的强度(当然现在也有三轴应力实验仪),所以有时候材料所受的单向载荷可能很大,但并没有造成破坏,这是就是看他的等效应力,具体表示就是  σ等效=sqrt{0.5[(σ1-σ2)^2+(σ2-σ3)^2+(σ3-σ1)^2]}

2)等效应力是三项主应力的组合

如s,int即为max(si-sj),si,sj为三项主向应力。

i,j=1,2,3i≠j即tresca型

  s,eqv为sqrt(0.5*∑(si-sj)**2),i,j=1,2,3i≠j  即mises型

3)对于第一个问题:

没有听说过等效泊松比这个概念,在网上查了一下也没有明确的答案,还请指教,不过泊松比默认0.5的意思是弹性区满足体积不可压缩

  对于第二的问题:

我认为应该采用等小应力来描述应力集中的现象,因为在实际中很难找到真正的单轴拉压的情况,一般结构的受力都没有这么简单,所以在分析的时候需要用等效应力来将各主应力进行转化,因此应该用等效应力来描述应力集中的现象。

4)等效泊松比就是泊松比,一般在前处理中都会输入的!

等效应力计算时不会用到泊松比,不过在计算mises等效应变时会用到。

对于elastic&thermalstrains泊松比取为材料的泊松比;

对于plastic  creep  hyperelasticstrains泊松比取为0.5

2.ansys后处理中负值的应力是压应力还是拉应力?

答:

应力,拉为正,压为负

外载荷(压力/拉力),压为正,拉为负。

外荷载的话应该参考坐标系的方向决定

3解决非线性分析不收敛的技巧!

这是本人在振动论坛上摘抄的一段我觉得对解决非线性分析收敛很有帮助!

希望能给大家些启发!

(这个帖子我觉得应该放到这里,对初学者很有帮助)

影响非线性收敛稳定性及其速度的因素很多:

1、模型——主要是结构刚度的大小。

对于某些结构,从概念的角度看,可以认为它是几何不变的稳定体系。

但如果结构相近的几个主要构件刚度相差悬殊,在数值计算中就可能导致数值计算的较大误差,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结构的几何可变性——忽略小刚度构件的刚度贡献。

如出现上述的结构,要分析它,就得降低刚度很大的构件单元的刚度,可以加细网格划分,或着改用高阶单元(BEAM->SHELL,SHELL->SOLID)。

构件的连接形式(刚接或铰接)等也可能影响到结构的刚度。

2、线性算法(求解器)。

ANSYS中的非线性算法主要有:

稀疏矩阵法(SPARSEDIRECTSOLVER)、预共轭梯度法(PCGSOLVER)和波前法(FRONTDIRECTSLOVER)。

稀疏矩阵法是性能很强大的算法,一般默认即为稀疏矩阵法(除了子结构计算默认波前法外)。

预共轭梯度法对于3-D实体结构而言是最优的算法,但当结构刚度呈现病态时,迭代不易收敛。

为此推荐以下算法:

    1)、BEAM单元结构,SHELL单元结构,或以此为主的含3-DSOLID的结构,用稀疏矩阵法;

    2)、3-DSOLID的结构,用预共轭梯度法;

    3)、当你的结构可能出现病态时,用稀疏矩阵法;

    4)、当你不知道用什么时,可用稀疏矩阵法。

3、非线性逼近技术。

在ANSYS里还是牛顿-拉普森法和弧长法。

牛顿-拉普森法是常用的方法,收敛速度较快,但也和结构特点和步长有关。

弧长法常被某些人推崇备至,它能算出力加载和位移加载下的响应峰值和下降响应曲线。

但也发现:

在峰值点,弧长法仍可能失效,甚至在非线性计算的线性阶段,它也可能会无法收敛。

    为此,尽量不要从开始即激活弧长法,还是让程序自己激活为好(否则出现莫名其妙的问题)。

子步(时间步)的步长还是应适当,自动时间步长也是很有必要的。

4、加快计算速度

在大规模结构计算中,计算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下面就如何提高计算速度作一些建议:

充分利用ANSYSMAP分网和SWEEP分网技术,尽可能获得六面体网格,这一方面减小解题规模,另一方面提高计算精度。

在生成四面体网格时,用四面体单元而不要用退化的四面体单元。

比如95号单元有20节点,可以退化为10节点四面体单元,而92号单元为10节点单元,在此情况下用92号单元将优于95号单元。

选择正确的求解器。

对大规模问题,建议采用PCG法。

此法比波前法计算速度要快10倍以上(前提是您的计算机内存较大)。

对于工程问题,可将ANSYS缺省的求解精度从1E-8改为1E-4或1E-5即可。

5、荷载步的设置直接影响到收敛。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设置足够大的荷载步(将MAXMIUMSUBSTEP=1000000),可以更容易收敛,避免发散的出现(nsub,nsbstp,nsbmx,nsbmn);

2、设置足够大的平衡迭代步数,默认为25,可以放大到很大(100)(eqit,eqit);

3、将收敛准则调整,以位移控制时调整为0.05,以力控制为0.01(CNVTOL,lab,value,toler,norm,minref)。

4、对于线性单元和无中间节点的单元(SOLID65和SOLID45),关闭EXTRADISPLACEMENTSOPTIONS(在OPTIONS中)。

5、对于CONCRETE材料,可以关闭压碎功能,将CONCRETE中的单轴抗压强度设置为-1(tadata,mat,shrcf-op,shrcf-cl,UntensSt,UnCompSt(-1))。

4非线性计算完的收敛图线,如何看他的收敛性呢,每条颜色的线代表什么意思呢?

答:

F力,M力矩

crit、L2分别是按照两种收敛准则计算出来的误差量。

FL2就表示按照L2收敛准则计算出来的力的误差量(迭代计算中的概念)

如果计算出来的误差量落在收敛准则之下,则表示该子步计算收敛。

5求教accat及lccat命令

accat和lccat命令好像只能做两个面及两条线的合并,做3个及以上的合并可以通过GUI操作鼠标拾取实现,但有没有命令流方式啊?

答:

通过选取,然后对所有对象操作

lsel,......(asel,)

lccat,all (accat,all)

6有关分块后的merge问题。

一般来说,在网格划分前用glue,网格划分后用merge.

7请教如何用APDL命令程序提取单元相关信息。

答:

*get

8.ansys的刚度矩阵是在那一步骤生成的,如何读出,其格式如何

答:

你看看这个,别人的

1、整体刚度和质量矩阵的提取。

该功能需要进行二次开发,由ansys形成的二进制文件.full提取整体刚度和质量矩阵。

基于ansys的一个用户开发程序例子编了一个程序(附件中)。

开发环境:

compaqfortran6.5

运行环境:

win2000。

一个主文件:

self.for,

另一个文件matrixout.f90用于矩阵输出binlib.lib为ansys提供的库文件,将其引入项目中(也可直接扔进debug目录).full文件由子空间迭代模态分析获得。

运行编译后的可执行文件.exe

2、单元刚度和质量矩阵的提取。

/DEBUG命令。

详细说明可由以下转载文章

finish

/clear

PI=3.1415926

w1=3

w2=10

w3=6

w4=1.2

r=.8

t=0.08

/PREP7

!

*

ET,1,SHELL63

R,1,t

ET,2,MASS21

R,2,500,500,500,2000,2000,2000,

!

*

UIMP,1,EX,,,2e11

UIMP,1,NUXY,,,0.3,

UIMP,1,DAMP,,,0.2,

UIMP,1,DENS,,,7800,

BLC4,0,0,w2,w1

ESIZE,1.5,0,

AMESH,all

NSEL,S,LOC,X,0.0

D,all,,,,,,ALL,,,,,

allsel,all

SFA,all,1,PRES,12

FINISH

/OUTPUT,cp,out,,!

将输出信息送到cp.out文件

/debug,-1,,,1!

指定输出单元矩阵

/SOLU

SOLVE

finish

/OUTPUT,TERM!

将输出信息送到outputwindows中

!

这时用编辑器打开cp.out文件,可以看到按单元写出的质量、刚度等矩阵

9在混凝土的计算中,如何选择裂缝模型

裂缝的处理方式有离散裂缝模型、分布裂缝模型和断裂力学模型。

在ANSYS中如何选择模型?

答:

ansys中定义混凝土的裂缝为分布型的

10.请问TB命令怎么用?

TB命令是用在非线性材料里吗?

那么mp和TB有什么区别啊?

一般什么情况下可以用TB命令?

答:

TB可用来定义材料的非线性,比如说

TB,BISO,1

TBDATA,,235e6,0.02*235e6

前面一句就是说材料为双线性随动强化,后面的是弹性模量为235e6,按双线性其后来的切线模量为0.02*235e6

mp只能定义时弹性,不能定义弹塑性

定义材料数据时,MP命令是必须用的,用来定义材料性能的线性部分;TB命令则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

11.ansys如何输入yieldstress

答:

定义好恰当的材料模型,就可以输入了。

比如用理想线弹性的材料,就不可能输入屈服极限吧。

12、将Ansys计算结果输出到Tecplot的完整命令流!

下面的命令流适用于六面体八节点单元的情况,其他类型单元只需稍作修改即可!

命令流读取的是节点的温度。

/post1

file,Jobname,rst                !

指明从哪一个结果文件中读取数据

*get,NodeNum,NODE,0,COUNT              !

得到模型的所有节点数

*get,nd,NODE,0,NUM,MIN                !

得到模型的最小节点编号

*dim,nodes,array,NodeNum              !

定义一个存储节点的数组

*dim,xyz,array,NodeNum,3              !

定义一个存储节点坐标的数组

*dim,NodeTemp,array,NodeNum            !

定义一个存储节点的数组

set,4,1                          !

读入第四载荷步、第一个子步的结果

*do,i,1,NodeNum,1

  nodes(i)=nd                    !

将节点编号存储在nodes数组中

  xyz(i,1)=NX(nd)                  !

在xyz(i,1)中存储节点的X坐标

  xyz(i,2)=NY(nd)                  !

在xyz(i,1)中存储节点的Y坐标

  xyz(i,3)=NZ(nd)                  !

在xyz(i,1)中存储节点的Z坐标

  *Get,NodeTemp(i),NODE,nodes(i),TEMP

  nd=NDNEXT(nd)                  !

取得下一个节点编号

*enddo

*get,ElementNum,ELEM,0,COUNT            !

得到模型的所有单元数

*get,el,ELEM,0,NUM,MIN                !

得到模型的最小单元编号

*dim,elems,array,ElementNum            !

定义一个存储单元的数组  

*dim,ndlst,array,ElementNum,8            !

定义一个存储节点坐标的数组

*do,i,1,ElementNum,1

  elems(i)=el                    !

将单元编号存储在elems数组中

  *do,j,1,8,1

      ndlst(i,j)=NELEM(el,j)         !

将单元对应的节点编号存储在ndlst数组中

  *enddo

  el=ELNEXT(el)                    !

取得下一个单元编号

*enddo

*cfopen,mesh,dat                    !

输出的文件名为:

mesh.dat

!

写TecPlot文件的文件头

*vwrite

('TITLE=AnsysTemperatureAnalysis')

!

写变量名

*vwrite

('VARIABLES="X","Y","Z","Temp"')

!

写节点数和单元数

*vwrite,NodeNum,ElementNum

('ZONEn='f6.1,'  e='f6.1,'  f=fepoint','  et=brick')

!

写节点的坐标和温度值

*vwrite,xyz(1,1),xyz(1,2),xyz(1,3),NodeTemp

(1)

(4f12.6)

!

写一个空行

*vwrite

('')

!

写各单元对应的节点号

*vwrite,ndlst(1,1),ndlst(1,2),ndlst(1,3),ndlst(1,4),ndlst(1,5),ndlst(1,6),ndlst(1,7),ndlst(1,8)

(8f6.0)

!

关闭文件

*CFCLOSE

finish

  将上述命令流拷贝到记事本中,然后以文件名“Ansys2Tecplot.inp”另存到Ansys的工作路径下。

在Ansys中输入如下命令即可:

/input,Ansys2Tecplot,inp

13、【原创】将数组中数据导入表中命令流,然后用曲线画出

Byxcs2019   2019年10月28日星期日

问题

将路径数据导出为数组后,直接将parameter->arrayparameter->define/edit中的数组用plot->arrayparameter画出的是柱状图,如图1。

但是现在想画成曲线。

图1

解决思路

Step1

将路径数据导出后,数组的弟四列是路径长度S,第五列是ux,我们想用S做横坐标,ux做纵坐标画出曲线。

数组是ARUX02(21,30,1),如图2。

定义一个表E_TABLE(21,1,1),将数组的弟四列路径长度符给表的弟0列,将数组弟五列ux符给表的弟1列。

执行以下APDL命令流

图2

Step2

表中的数据

如图3

Step3

parameter->arrayparameter->define/edit中

PARX=E_TABLE(1,0,1),PARY=E_TABLE(1,0,1)

结果如图4

图4

命令流

循环语句不能在命令框里输入执行,可以把他放在新建的txt文件中,file->readinputfrom

*DIM,E_TABLE,TABLE,21,1,1 定义表

E_TABLE(0,1,1)=1 表弟1列必须有值,在此输入1

*DO,I,1,21,1 行循环

 *DO,J,0,1,1 列循环

E_TABLE(I,J,1)=ARUX02(I,J+4,1) 赋值

 *ENDDO

*ENDDO

14、有一个问题,就是我想看我在建模时用的是什么单位,本来是mm的,我可能用成cm了,怎么查看?

答:

好像是输入:

/status,units  

15、ansys是否可以自动搜索实体边界

各位朋友,本人现有个问题需要向大家请教,希望略知一二的人能给与指导,我现在正在做ansys的后处理开发,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希望通过apdl语言能够自动搜索实体模型的边界,比如说,一块矩形大板由很多肋骨加强,这些肋骨把这个大板分割成许多小矩形板,我想通过命令流自动获取该大板的所有小板(肋骨之间的板面),然后编号,进行下一步的屈曲分析,关键的难题就是采用何种方式来自动搜索得到各个小板面,

答:

如果大板是平面构型,就用坐标控制呗,select每个小板后,用cm编个组,不就可以进行下面的分析了吗。

16、问一下疲劳计算得出的结果都是什么意思?

补充资料

答:

1)PERFORMFATIGUECALCULATIONATLOCATION  1  NODE    0

      ***POST1FATIGUECALCULATION***

    LOCATION  1  NODE  4760  (位置是节点4760)

事件1:

EVENT/LOADS  1  1                  AND  1  2                  

  PRODUCEALTERNATINGSI(SALT)=285.16

(SI是应力幅值)此例中节点4760的S1,S3分别为:

395,-1.2;应力幅值=(S1-S3)/2=(395-(-1.2))/2=285

  CYCLESUSED/ALLOWED=5.000/7779(实际循环数/许用循环数)=PARTIALUSAGE(局部损伤)=0.00064

实际循环数5是FE命令设置的/许用循环数7779是根据应力幅值和S-N曲线曲线插值出来的

PARTIALUSAGE(局部损伤)=实际循环数/许用循环数表明损伤程度

2)先抛个砖:

1.机械设计里有alternatingstress(交变应力)的说法,不知道alternatingSI是不是这个意思(SI也有国际单位制的意思),你确认一下产生的应力是不是大概这个值。

2.根据材料的疲劳曲线(S-N曲线),记录在不同最大应力下引起试件疲劳破坏所引起的应力循环次数,这里是0.1283e5次。

而实际上的应力循环已经有0.1e5次,累计疲劳循环次数与直至破坏时总的循环次数的比值为0.779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