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小故事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0294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虚词小故事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文言虚词小故事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文言虚词小故事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文言虚词小故事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文言虚词小故事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虚词小故事全.docx

《文言虚词小故事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虚词小故事全.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虚词小故事全.docx

文言虚词小故事全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

  均之二策。

(《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

宋何罪之有?

(《公输》,即"宋有何罪"。

④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⑤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如:

  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

¤文言虚词之小故事[2]:

原文:

一僧欲之

(1)南海,询于唐僧,久之

(2),唐僧不之(3)应。

其独往,其待也与?

均之(4)二策,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夸之(5)于唐僧:

“此何难之(6)有?

”唐僧曰:

“汝之(7)百折不挠,实可钦佩。

然汝之(8)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9)乎?

注释:

(1)动词,可译为“到”、“往”。

(2)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3)代词,可译为“他”。

(4)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

(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9)人称代词,表第一人称,可译为“我”。

翻译:

有一个和尚想到南海,就问唐僧,唐僧没有回答他,过了很久,这个僧人借助盛饭吃的箪和舀水喝的瓢的帮助到了南海,就像唐僧夸夸其谈说:

“这又有什么难的?

”唐僧说:

“你百折不挠的精神实在是让人钦佩,但你的话也说的太过了,你会因为骄傲而被人耻笑的”。

二、而[3]

  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相当于“和”“与”;爱了而乐衷,皆丧心也。

如:

  A、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B、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C、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D、氓肃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

  E、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论》

  F、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过秦论》

  表示并列时,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

②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才”;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如:

 A、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B、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C、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表承接时,前后两个成分有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

③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青取于蓝而轻于蓝。

如: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B、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C、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D、表示因果,相当于“因为...所以...”。

  E、表示修饰(方式、状态)

④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如:

  A、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B、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

  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

⑤表示修饰关系。

如:

  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C、项王按剑而跽曰:

"客何为者?

"(《鸿门宴》)

⑥表示因果关系。

如:

  A、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B、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C、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论语》)

⑦表示目的关系。

如: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B、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C、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

⑧表示递进关系。

如: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B、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C、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出的

  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4、【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6、【既而】不久,一会儿。

三、其

1.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

如: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鞭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

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的"。

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

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2.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等或省去。

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示反诘)。

  汝其勿悲!

(《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表期望)

  3.连词。

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这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表选择)

¤文言虚词其小故事[4]:

原文:

狐谓狼曰:

“羊肉其

(1)鲜乎!

君其

(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

”狼曰:

“其(5)如猛犬何?

”狐间于犬曰:

“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

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

君其(11)许之!

”犬笑曰:

“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

”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

狐与狼遂去。

注释:

(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

(2)连词,表假设,如果。

(3)指示代词,其中的。

(4)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

(5)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又。

(6)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7)(8)连词,连用,表选择,是……还是……。

(9)第三人称代词,它们。

(10)指示代词,那种。

(11)副词,加强祈使语气,表希望、要求,相当于“一定”、“还是”。

(12)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

(13)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翻译:

狐狸对狼说:

“羊肉一定很鲜美啊。

如果你有意品尝,不妨叼一块吃吃,饱饱口福。

”狼说:

“有凶狗守护着羊群怎么办?

”于是狐狸挑拨离间地对凶狗说:

“羊多次在背后骂你,那些话太难听了,你竟然不生气,是果真没有听到,还是怕你的主人?

等到哪一天它们追逐嬉戏的时候,我也愿意为你一雪前耻。

你一定要答应我。

”凶狗笑着说:

“想要加害于人,还怕找不到罪名吗?

”于是凶狗守护羊群更加谨慎。

狐狸和狼的奸计没有得逞,悻悻离去了。

四、以

  1.介词,表示工具。

译为:

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石钟山记》)

  2.介词,表示凭借。

译为:

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屈原列传》)

  3.介词,表示所处置的对象。

译为:

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赤壁之战》)

  4.介词,表示时间、处所。

译为:

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介词,表示原因。

译为:

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6.介词,表示依据。

译为:

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

(《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

  说明:

“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7.连词。

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

(《梦游天姥吟留别》)

  8.承接连词。

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

(《促织》)

  9.目的连词,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10.连词。

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11.连词。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辞》)

  12.语气助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以:

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

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以:

表范围)

 13.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作用。

例:

  ①逆以煎我怀。

(《孔雀东南飞》)

  14.动词,译为:

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15.动词,译为:

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涉江》)

  16.名词。

译为:

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文言虚词以小故事[5]:

原文:

“秉烛夜游,良有以

(1)也。

”若以

(2)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以(3)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

故自当以(4)书卷为伴,弃险以(5)远则不敢至之怯,慕“拥火以(6)入深穴”之勇,醉“木欣欣以(7)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畅游书海以(8)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9)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以(10)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

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

吾虽以(12)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13)权贵交。

以(14)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以(15)”之叹。

注释:

(1)名词,原因。

(2)动词,认为。

(3)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凭借。

(4)介词,把。

(5)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

(6)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

(7)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8)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

(9)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10)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

(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1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

(13)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

(14)助词,与“上”组合,表界限或范围。

(15)动词,可译为“用”。

翻译:

古人持烛在夜晚出行,也是有原因的。

如果凭借我貌赛潘安(古时美男子),则出行可以不用顾虑。

不然,以我现在的容貌出现在当地,则怕吓到别人.所在向来以书为伴,效仿孟子书中的那种做不到就不做的豪情,羡慕那种拿着火把进入很深的洞穴的勇气。

沉醉在树木欣欣向荣的生长,泉水慢慢流下的美景中。

我畅游在书的海洋中,用来满足天地之间的乐趣。

如果这样的话,及时授予我皇帝的位子,我也会抛弃,怎么能够因为一个称号的原因而舍弃了我心神上的高兴呢?

我虽然康熙六年就到了京城,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和权贵有交往,上面所说的都是我的真心话,希望你能够明察,那样你就不会有“贤才没有被重用,忠才没有被提拔”的感慨。

五、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

(《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

良曰:

"长于臣"。

(《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

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悦,为击缻。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五人墓碑记》)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文言虚词于小故事[6]:

原文:

“黄鸟于

(1)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

然于

(2)吾等,则久别矣。

自十年前偶见之,于(3)今已十载,未睹其姿。

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于(4)昔,吾乡之美誉于(5)四方。

于是(6)吾有叹焉。

然畅饮抒怀,陶然于(7)是,不亦乐乎?

注释:

(1)助词,动词词头,不译。

(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对于。

(3)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相关的时间,到。

(4)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程度的比较,比

(5)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被。

(6)与“是”构成复音虚词“于是”,相当于“对此”。

(7)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相关的处所,在。

翻译:

诗经中说的“黄鸟于飞、差池其羽”,是多么美啊。

然而对于我们来说,是长久没有看到的了。

自从十年前偶而见过一次,到如今已经十年,没有看到它们的身影。

如今造林还草,生态渐渐恢复,黄鸟又可以见到了,它的鸣叫比以前美一倍。

我们乡的美已经闻名于四方。

世界上的人都想在我们这里养老,这是好多人对我说的,不是我杜撰的。

在这时候我们畅饮几杯酒来抒发情怀,陶醉在这里,不是很好吗?

六、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

④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曹刿论战》)

 ⑤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钟山记》)

 ⑦项王乃复引兵而乐,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桃花源记》)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

  ②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文言虚词乃小故事[7]:

原文: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

(1)读之。

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

(2)翁”一句,大为感佩,乃(3)忠贞之士也!

然亦有人不齿,乃(4)曰:

“此徒沽名耳。

”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5)不得已而谢。

注释:

(1)副词,表承接,于是。

(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

(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

(4)副词,表转折,相当于“竟然”、“却”。

(5)副词,表条件,相当于“才”。

(6)复音虚词,相当于“样子”。

(7)复音虚词,表猜测,相当于“恐怕……吧”。

翻译:

我曾经听说陆放翁的志气与节操,都体现在《示儿》中,于是阅读它。

读到“(省略)”这一句(的时候),(我)心中大为感动与佩服,(陆游)真的是忠贞的义士啊!

但是也有人(表示)鄙视,于是说:

“他只是沽名钓誉罢了。

”大家(听了)都来质问他原因,那人无言以对,于是不得不道歉.....

七、焉

  1.语气助词。

  

(一)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语气助词。

  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于是余有叹焉。

(《游褒禅山记》)

  

(二)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

  (三)"焉"在句中,作形容词、副词词尾,表示语气上的停顿无义。

  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石钟山记》)

  2.代词。

相当于"之"。

如:

  使皇武子辞焉。

(《肴之战》)

  3.疑问代词。

译为"什么"、"哪里"等。

如:

  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者。

(《墨子》)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4.兼词。

相当于"于是"、"于之"于此”等。

如: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肴之战》)

  微波入焉。

(《石钟山记》)

¤文言虚词焉小故事[8]:

原文:

秦军过崤山间,见峭峭焉

(1),狭狭焉

(2),未料有伏焉(3),将士虽全力以搏,无奈进退不能,少焉(4),死之殆尽,故致大败。

于是余有叹焉(5),骄而轻敌若此,焉(6)能不败?

万军于之何加焉(7)?

但以其傲,斥焉(8),则必无颜世上矣。

注释:

(1)

(2)形容词词尾,约同于“然”,相当于“……的样子”。

(3)兼词,相当于“于彼”,在那里。

(4)句中语气助词,表示停顿。

(5)语气助词,不译。

(6)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7)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呢”。

(8)代词,相当于“之”,他们。

翻译:

秦军通过崤山山谷,只见山势陡峭的样子,山谷狭窄的样子.....

八、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承接关系。

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

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例如:

项王曰:

"壮士!

--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大铁椎传》)

②表示假设关系。

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向吾不为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