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破解难题用激情演绎精彩.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0250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智慧破解难题用激情演绎精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以智慧破解难题用激情演绎精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以智慧破解难题用激情演绎精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以智慧破解难题用激情演绎精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以智慧破解难题用激情演绎精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智慧破解难题用激情演绎精彩.docx

《以智慧破解难题用激情演绎精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智慧破解难题用激情演绎精彩.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智慧破解难题用激情演绎精彩.docx

以智慧破解难题用激情演绎精彩

以智慧破解难题用激情演绎精彩

——安化县2013年教导主任培训交流材料

田庄乡中学谌军华

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曾千万次地问:

1、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什么如此的苍白无力?

2、为什么学生学得苦却收获少?

3、为什么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4、课堂教学中我们到底缺少了什么?

5、为什么学生不会学习?

6、为什么新课程理念总是落不到实处?

……

毋庸置疑,问题就出在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上,传统教学总是把苦的教育奉为金科玉律:

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学校苦抓,家长苦恼;老师喋喋不休,学生昏昏欲睡,教和学纯属“两张皮”,这是一种病态的课堂文化。

种种迹象表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让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步履艰难。

我国于新世纪初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由于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变革引发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

为了适应这一系列的变革,我们学校的教学管理也必然要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导主任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履行好我们的职责?

面对病态的课堂现象,我们该怎么办?

怎么样才能带领我们的老师走下神圣的“讲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我们的孩子?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下面这个故事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位秘书为经理倒了一杯热茶后就走开了,经理要喝茶时,却怎么也拧不开杯盖子。

经理手下的“能人”纷纷献策:

学物理的讲,打不开是因为热胀冷缩,只要把杯子放入冷水中一会儿就能打开;学化学的说,涂上松动剂就可以打开……,结果,这些办法都不行。

这时,一个清洁工拿起杯子轻轻地反向拧了一下,就取下了盖子。

经理问他:

“你怎么就能想到反拧?

”清洁工说:

“做一件事,如果按原来的方向行不通,那么反过来或许就可以了”。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国家的意志,学校改与不改则体现学校管理人员的意志。

我们认为,教育应该是人最自然和本能的需要,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归属,教育要走出困境,只能从根本上摒弃“过度教育”,实行“适度教育”,提倡“有限教育”。

课改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校长和教导主任的自觉选择和自觉担当。

实施改革需要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更需要一种坚忍的品质和毅力。

如果校长和教导主任下不了这个决心,一切都是枉然。

一、课改文化:

让思想“碰撞”

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改革使所有的学校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学校将这次新课程改革作为学校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

我常和老师们讲的一句话:

“田庄如果不抓住课改这一难得的机遇,将很快会被淘汰,抓住了,前景将一片光明”。

为此,我们想方设法统一教师和学生的认识,努力打造学校课改文化,使新课程理念深入师生骨髓。

1、口号管理:

让理念与方法朗朗上口

我们以前对喊口号有误解,常和空话、谎话联系在一起,什么“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等。

但回头一想: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等口号对共产党建立新中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为此,我们编写了一些朗朗上口的口号来宣传课改理念。

(1)学校管理:

干部围绕教师转,处室围绕级部转,教师围绕学生转,后勤围绕前勤转,一切围绕教学转。

(2)田庄中学版的三字经——《学之道》:

我田庄,新课堂,众学子,要自强;自主课,真学习,依学案,先预习;基础题,独立做,有疑问,莫错过;组有问,共研讨,做标记,及时抛;摘要点,答疑点,增亮点,述观点;遇重点,组合议,A帮B,B帮C;见难点,全班动,有对抗,不起哄;真困惑,教师现,多点拨,少包办;兵敎兵,兵练兵,兵管兵,兵强兵;……;进步生,人人赞,想未来,我主宰。

(3)、《七律.展示》:

自主学习导学案,成果展示问题辩;不知师者在何处,三面黑板桃李艳;此伏彼起激情越,一语激起十红面;忽然师者从天降,三言两语皆恍然。

(4)各年级每天早操、课间操和平时集会进行宣誓,让学生明确自身责任。

(5)每节课上课前高呼班级励志口号,激发学生潜能。

这些回归师生日常学习生活情境的“土洋结合”的口号,朗朗上口,入眼、入耳、入心。

它们是学校办学理念、管理思想和教学模式探索的生动外化,营造了一个浓厚而强势的课改氛围。

2、课改标语,让观念与要求深入人心

教师文化在学校文化中占主体地位,教师文化不仅体现着学校文化,决定着课堂文化和学生文化,而且还标志着学校文化的走向。

在教师文化中,最重要的是教学价值观的建设。

因为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所以,学校文化的核心应该是课堂教学文化,而课堂教学文化只有体现在教师文化上,学校的整体价值观只有体现在教学价值观上,才是全员、全天候的,才是无处不在的。

我们传统教学模式的诸多问题,折射出教学价值观的严重错位。

比如我们以前常犯的一个错误——角色错位:

“我尽心尽力,总没有错”。

一节课,教师从第一分钟讲到第45分钟,甚至拖堂,确实尽力了。

“讲”几乎成了教师唯一的教学方式,“听”成了学生唯一的学习方式,我们以前认为这样的老师很敬业。

其实错了,这样的教师在辛辛苦苦的犯错误。

我们可以这么认为:

中国教育突出的问题之一是:

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受到了严重的剥夺,而且这种剥夺还是可持续发展的剥夺。

要转变这种错误思想,必须对教师和学生甚至家长进行“洗脑”。

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对老师进行了5年多的转化工作,才得到全体师生的一致认可。

近些年,我们具体做了这样一些尝试,

(1)利用学校橱窗这一文化宣传阵地,大张旗鼓地宣传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统领学校课改的大方向。

(2)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感染师生。

多媒体教室的横梁、两侧都贴满标语,将学校的教学要求与工作职责悬挂在年级办公室墙上,让老师们耳熟能详,充分利用教室的空白墙壁张贴激励标语。

(3)学生的“凡人凡语”,以同伴互助的理念,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改。

(4)“群星荟萃”板和每月优秀小组、优秀个人和进步之星的评比,彰显榜样的作用。

(5)班名、班训、班歌、班级愿景和组名、组训、组规等,及时提醒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6)兄弟单位送来的镜屏和锦旗是激励我们的老师继续深化课改,促进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3、创设平台,让信念与希望根深蒂固

为了让课改成为全体师生的一种信仰,让老师和学生时刻感受到课改在校园内无处不在,我们抓住各种机会宣讲为什么要课改,怎么样去课改,课改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希望。

一是每个月的主题窗刊都与课改紧密联系,九月份“安全为课改护航”,十月份“学会预习,自主发展”,十一月份“学会合作,共同发展”,十二月份“学会展示,个性发展”等,并与当月的主题班会同步进行。

二是每个星期的校园广播站设置“课改空间站”的访谈栏目,对学校老师和“课改先进个人”以现场采访的形式,宣讲课改的理念、要求与收获。

三是分学校、班级和学科三个层面对学习小组长、学科小组长、组员进行培训。

四是国旗下讲话引领课改。

五是每日更新课改激励语。

我们常说:

一个好校长就能带出一所好学校,这句话用在教导主任身上,可以说成:

一个业务精湛且有思想的教导主任就能带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导主任的工作目标是:

培养一批合格的人才,带出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

反之,如果教导主任业务水平不高,教学工作必然抓而不实,抓不到点子上,更谈不上在学校文化建设和师生思想引领上发挥突出的作用。

因此教导主任不但要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驾驭教学的能力,而且要把握教学规律,懂得教育理论,并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全校教师的教学实践,使自己成为学校的业务能手,成为各科教学的指挥者和带头人。

同时,作为教导主任在心理素质方面一是要具有开阔的心胸,容人的气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同志;二是要有精细的观察力,敏捷的思维力,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要有稳定的情绪,高昂的工作热情,这样才能忙而不乱,井井有条;四是要有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并出色完成教学管理工作。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自我追问:

“当我不当这个校长的时候,我们的课改,我们的模式是不是能延续下去?

”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已经“回不去”了。

因为在学校教导处的努力下,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已经在课改中尝到了甜头,课改已经内化为师生生存和生长的需要,以师生发展为本的改革思想已经形成。

全体师生骨子里流淌的是教改的血液,平时谈论的是教学的策略,课余交流的是各班的学情。

就连2013年元旦文艺汇演上,学生表演的节目《我的未来不是梦》、《超幸福鞋垫》,老师改编演唱的歌曲《课改的春天》,诗朗诵《课改心愿》,双簧《课改总动员》等都渗透了我们的课改文化。

二、制度更新,让管理“规范”

制度更新不同于制度改良,也不同于制度革命。

它是指变革者以新的制度观念为指导,自主地对制度体系、制度结构、制度运作机制等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以实现对人的内在意义上的规范和自由。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在变革过程中势必产生新的矛盾和问题,出现新的组织形态、人际关系和组织间的关系。

原有的制度层次不够清晰,类型不够简约,结构不够合理,形式不够规范,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传统的学校制度和管理模式就成为了一个“非解决不可”的问题。

制度变革首当其冲、最为深刻之处就是人们在价值取向上的更新。

解决任何制度问题,必须对制度文本背后更深层次的价值取向问题进行反思。

我们发现,在价值取向层面,学校原有制度存在如下问题:

只强调制度化约束,缺乏对师生权利的人文关怀;只关注结果性评价,缺乏对事件的过程性干预和预案设计;只强调各部门独立操作的即时效益,缺乏对教师群体及学校整体工作的协调和长远考虑。

近年来,我们通过“老制度新用,新制度新立,经验制度化”三条途径,对学校制度进行了全面更新,并逐条予以落实,对规范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行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常规管理制度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是教务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过程化管理的需要。

我校进行课改以来,陆续制定了《田庄乡中学课改工作三年规划及管理方案》、《田庄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课堂教学改革管理办法》、《田庄乡中学年级组长管理教师指导意见》、《田庄乡中学“三一六”教学模式课堂流程》等一系列针对教育教学的制度、方案。

坚持“五分钟候课”,确保当堂作业时间不少于10分钟,实施“学生零作业制度”,早晚自习严禁教师讲课等措施都在这些制度当中进行了明确要求。

学校校长、教导主任、行政值班人员和课堂验评组每天不定期深入课堂,推门查课或验评课。

及时掌握老师们落实课改的情况,杜绝传统课堂的“复辟”现象,发现问题,及时纠偏。

2、本校特色制度

不一样的校情对学校制度会产生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时期对学校制度的完备需及时升级。

我们学校有一个开展教学改革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全体学生寄宿学校,全体教职工住宿校内。

由此,我们制定了《田庄中学教职工考勤制度》、《教职工校园内业余活动制度》、《教师办公制度》等。

教职工平时从收假到放假,不得随意离开校园,特殊情况须经校长、教导主任同意。

班主任中晚餐后不能外出逛马路,要求在校园内随时待命。

学生在校期间,任何教职工不准组织参加有赌博性质的娱乐活动。

无论什么情况,老师上午坐班3节课,下午2节课,开展日常工作,不允许闲谈、下棋等。

3、评价考核制度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有效课堂构建的重要一环,是有效课堂管理的支撑和保障。

改革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符合新课堂理念,顺应有效课堂教学要求的课堂评价标准,只有围绕和突出“发展学生学习力,自主课堂,幸福人生”的课才是好课,把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凸显,学生学习能力是否得到真正提高,学生自学积极性是否有效调动,学生是否学会学习等为根本标准。

不断变化和升级的评价制度引领课改向纵深发展。

《田庄乡中学课堂教学督查实施方案》制约了个别老师的“复古”行为,对于低效课和无效课,对老师所在年级组一律予以扣分,并跟班学习一周。

《田庄乡中学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方案》和《田庄乡中学课堂教学验评工作细则(试行)》深度解剖每一堂课,在每天的早评会上,课堂督查和验评情况一律点评到组、到人,评出等级,打出分数,不徇私情,不讲情面。

《田庄乡中学学习小组评价细则》和《田庄乡中学学生个人评分细则》对班级管理中“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班级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新的管理模式要求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降低重心,构建一套新的学校管理体制。

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校长室—处室—年级组(学科组)—班级”的层级管理模式,管理中强化“三横一纵”管理模式的作用(三横:

三个年级部,一纵:

校长室—处室—年级组(学科组)—班级),赋予年级组和学科组足够的教学管理责权,实现年级组、学科组负责制,新的管理模式的建立,进一步加强了教学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经过制度的整体重构,我校形成了学校制度系统的四大板块:

一是通过构建共同愿景来培养团队精神的制度;二是通过规范师生行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制度;三是通过落实依法执教来加强民主管理的制度;四是通过改革评价考核方式来激励创新的制度。

在制度变革过程中,学校教职工对制度的解读力和执行力得到很大提高。

老师们由原来对制度的被动执行和随意评价变为主动参与、积极推进。

在发挥制度对新的人际、组织关系的规范与约束功能的同时,更赋予了学校制度对人的行为活动的改进与激励功能。

学校制度更新变革没有一套固定化的流程,也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它具有动态性、过程性、复杂性的特征,要求管理者在具体工作中着眼于自主创建,积极发现诸多不确定性的各种发展可能性与可转化因素,始终关注学校制度变革在学校大环境中的整体综合性。

从理念变成可操作的制度是制度更新的关键,从制度到执行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古人说得好“天下之大,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规则不可无,也不可滥,更不可死。

教导处是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机构,校长的办学思想,学校教育教学的决策,一般都由教导处去贯彻执行,因此教导处直接担负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检查的职责。

教导主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决策参谋作用。

教导处是教育教学管理的中枢,与各教研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联系密切,对全校教育教学管理最清楚,有人称教导主任是校长的“内当家”、“参谋长”,这话一点不错。

教导主任的首要作用就是为校长的管理决策提供信息资料,当好校长的参谋,避免决策失误,同时教导主任也参与制定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有关教育教学管理的决策活动,可以说教导主任既是决策的参谋者,又是决策者,同时也是忠实的执行者。

2、指挥调度作用。

教导处是学校最主要的一个行政职能机构,教师的组织分工、教学设施的安排使用、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教研工作的开展、教师素质的提高等一般都由教导处具体负责,统一指挥调度。

教导主任指挥调度得当,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能顺利开展,反之,就很难圆满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因此,有人称教导主任为“调度长”。

3、指导服务作用。

教导处不仅要组织指导和检查督促教师的教学工作,还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工作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能准确指导和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改进教学工作方法,提高业务水平。

除了指导之外,还要树立服务意识,确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坚持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在思想上、组织上、物质条件上提供各种服务,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三、自主课堂:

让学生“当家”

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学家潘光旦曾对儒家两部最重要的教育经典《论语》和《学记》做过统计,结果发现:

全部《论语》中至少有56个“学”字,而“好学”两字连用,则多至16处;《学记》全篇“教”字只有18个,而“学”字多达48个。

其实,这种对“学”,特别是对“好学”的关注,是古今中外所有以“人是目的”为旨归的教育追求的共同特征。

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

一个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一个孩子的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结合新课改的总体目标,我们认为:

新课改的关键问题,应该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问题,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出来,自信心被培养起来,产生了自主学习的愿望,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成长和提高。

山东省课程中心主任齐健教授给教学的“有效性”下过定义:

“即要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和资源状态下,力求获取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

”那么,教学的“效益”又指什么呢,至少它不仅仅是指认知领域的,还应当包括学生在方法领域、情感领域等方面所获得的全面发展。

学校的任何改革,最后都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因此,对学生的管理是否得法、课堂是否有效是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我们的主张:

要在课堂上解放学生,让学生“当家”,就必须实施有效教学。

有效的教学应该在单位时间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为学生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和时空上的充分保障;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使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得到不断的培养与发展;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让课堂充满生机,不再枯燥;让生命充满活力,不再苦学;让学生自主发展,不再被动;让作文充满灵动,不再难写;让生活充满阳光,不再苦涩……

传统的学习流程是讲、听、记、练、考。

在这样的流程下,注重的是“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中只能处在被动地位。

我们认为,要想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改变课堂流程,用规范的流程保证其主体地位。

我们通过10多次教改研讨会,几易其稿出台了《田庄乡中学“三一六”课堂教学流程》。

我们构建的具有田庄特色的“三一六”课堂教学模式,主张课堂要凸显有效课堂的三大模块——自学、互动、反馈,以“发展学生学习力,自主课堂,幸福人生”为中心,明确课堂教学六个环节——目标导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互动展示,拓展提升、当堂反馈。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真正在学校里了解社会,在课堂里感悟人生。

学生作为人在成长,而不是作为考试的机器在受教。

从教学论的角度看,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之一是环节,之二是结构。

我们的课堂流程可以这样描述:

首先是自主学习环节,学生依据导学案出示的学习目标和方法指导,带着问题阅读教材,采取独立自学、共同体合作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自主解决问题、自主揭示规律。

然后是互动展示环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平台,以ABC学习共同体为单位,积极讨论、交流导学案中和在自学环节中发现的问题,小组内进行充分展示。

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在某个学习小组展示的黑板前,通过学生展示,师生互动,质疑对抗,教师点拨,解决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疑难和困惑,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最后是反馈训练环节,教师通过口头提问,书面检测等形式对本节课的基础知识进行检测,指名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感受与收获。

让学生消化巩固所学知识,使教师及时掌握学习目标达成和新的知识生成情况。

除语数英可以适当布置课外作业,其它学科课后不许布置作业,学习任务全部要求在课内完成。

我们创设“三一六”课堂教学流程,旨在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学生形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只要按照导学案的学路指引,就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达到老师外出学习、培训、因事请假等,学校不安排其他老师“代课”,而是由学生自主组织教与学,形成“自驾课堂”。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三一六”课堂教学模式在学习的载体、师生关系、空间结构等方面,甚至在学校管理、人的发展等方面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其不同之处见表一。

表一:

传统教学模式与“三一六”课堂教学模式的不同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三一六”课堂教学模式

名称

特点

名称

特点

教案

供教师使用

导学案

供师生使用

预习

不可测、无规划

自主学习

可测,有组织,时间、空间有保障

聆听

教师是讲授者,学生记忆、模仿,上课是核心环节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教师是组织者,学生是探索者,上课是教学环节之一

作业

模仿、巩固;上课的尾声

作业

模仿、巩固;自主探索;也是新的开始

教学流程

线性的

教学流程

线性的、塔式的

教室

一面黑板,学生聚焦于老师

教室

三面黑板,学习空间多样化,学生聚焦点不断更替

小组

服务于日常事务,人数多

小组/共同体

多样化,服务于探索研究活动

评价

考试成绩,终极评价,元素单一

评价

考试成绩,过程评价,比较全面

非智力因素

次要因素

非智力因素

重要因素,健康发展,

学校管理

教师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

学校管理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和课堂管理

学习特点

模仿

学习特点

模仿,创新

总体感知

学校是学习功课的场所,学生为学习功课而存在

总体感知

学校即社会

课堂即人生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中,教师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为根本出发点,关注学生能否发现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如何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而不在于得到统一的答案。

这样,教学方式就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发展性教学,从而创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培养具有主体性人格的学生。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第一生命线,因此,教学管理是教导主任的中心工作。

质量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如何才能使教学过程管理落到实处,根据我们的体会,主要应抓好平时的评课工作:

在课改背景下评课一般从四方面进行:

①评教学思想。

首先从教学的客观模式看,是素质教育的模式还是应试教育的模式,是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还是对学生一阵子负责;从微观看,讲授与反馈是否注意到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教学的组织是否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角色作用。

通过评课针贬时弊,明确什么提倡什么,围绕推进素质教育的大方向,努力纠正错误的教学思想,传播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

②评教学态度。

教师教学态度主要从两方面评议:

a.教学设计对课程标准是否把握准确,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否明确,教学结构、过程是否严谨,课前准备是否充分。

b.课堂表现是否关注学生并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态度。

③评教学基本功,包括教学模式的运用,教学组织能力的强弱,课堂提问答问的采纳,教学中的应变能力,理论基本功,知识面、精神气质等。

④评教学效果,一要看学生学到多少东西,受到哪些教育,二看学生受到多少激励和满足,前者主要体现在学生知识的增长,学习方法的获得,技能的训练,智力的发展,情感的熏陶以及思想品德价值观的形成。

后者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习惯、兴趣和信心培养上。

总而言之,看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效果如何。

四、校本教研:

让老师“成长”

(一)校本教研的意义

由于新课程对教师素质和专业发展要求提出了全新的全面的挑战,每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面临更多的新问题、新困惑、新矛盾,教师在课堂上、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如果按照原有的老经验和老方法就会捉襟见肘,难以奏效。

因此,必须寻找新的方法和途径,而解决这些具体复杂和现实问题必须以校本教研为依托。

因此,校本教研制度是新世纪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需要和任务,是深化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它对学校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全面提高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明智的教导主任,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须把校本教研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去认识并作为主要责任人去把它抓实抓好。

(二)校本教研的任务

校本教研的主要任务是改进和完善学校教学研究制度,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学研究机制,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及时解决教学实际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

(三)对传统教研的反思

根据校本教研的概念,校本教研应由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一是要以解决本校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为出发点,其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二是要以本校的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和骨干,寓研于教,寓教于研,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自主性反思;三是要适合于本校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