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北京市顺义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01284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市级联考北京市顺义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全国市级联考北京市顺义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全国市级联考北京市顺义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全国市级联考北京市顺义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全国市级联考北京市顺义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市级联考北京市顺义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全国市级联考北京市顺义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市级联考北京市顺义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市级联考北京市顺义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全国市级联考北京市顺义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B.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D.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答案】C

【考点定位】有机物结构和功能

2.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种无机盐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编号

培养瓶中气体

温度(℃)

离子相对吸收量(%)

1

空气

17

100

2

氮气

17

10

3

空气

3

28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有氧条件下,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种离子的吸收

B.在有氧条件下,随温度升高幼根对该离子相对吸收量增加

C.在氮气环境中,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所需能量来自无氧呼吸

D.1瓶和2瓶的该植物幼根吸收这种无机盐离子的方式不同

【答案】D

【解析】第一组和第二组对比说明,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A正确;第一组和第三组对比说明,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有关,温度较高时,吸收离子较快,B正确;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需要无氧呼吸供能,C正确;1瓶和2瓶的该植物幼根吸收这种无机盐离子的方式相同,D正确。

【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名师点睛】分析表格数据可知: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空气的成分和温度,因变量是离子相对吸收量,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温度和氧气都影响离子相对吸收量,根本原因是离子的吸收为主动运输,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而氧气浓度和温度都影响呼吸作用.

3.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

A.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

B.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以直接接触方式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C.细胞内通过蛋白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D.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细胞,与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

【答案】C

【考点定位】细胞膜功能

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发烧时,食欲减退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失去了活性

C.DNA连接酶可以连接碱基之间的氢键,使双链延伸

D.洗衣时,加少许白醋会降低加酶洗衣粉中酶的活性

【答案】D

【解析】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因此组成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错误;发烧时,食欲减退是因为消化酶失去了活性,B错误;DNA连接酶也称DNA黏合酶,其作用是把两条DNA黏合成一条,不是连接DNA双链的氢键,C错误;洗衣时,加少许白醋会降低加酶洗衣粉中酶的活性,D正确。

【考点定位】酶的作用

5.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B.癌变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

C.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

D.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答案】C

【解析】分裂期的细胞确实不能进行DNA复制,但蛋白质的合成仍然可以进行,A错误;癌变细胞内酶活性高,B错误;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C正确;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生命历程

6.植物甲与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植物甲比植物乙更适合生活在高温环境中

B.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

C.植物甲和植物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D.叶温为在15~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均大于呼吸速率

【答案】A

【考点定位】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7.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

C.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和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解析】蓝藻为原核生物,无线粒体,A错误;线粒体合成ATP需要O2,叶绿体不需要,故A错误。

叶绿体不需要线粒体提供ATP,故B错误;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和ADP的含量还是动态平衡,C错误;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考点定位】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ATP的元素组成

【名师点睛】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人和动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只有呼吸作用,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但形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

8.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

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

下列分析错误的

A.R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在叶绿体基质中

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答案】B

【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9.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答案】B

【解析】有丝分裂后期是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同源染色体分离,二者染色体行为不同,染色体数目也不同,而DNA分子数相同,故A错误B正确;在中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是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二者染色体行为是不同的,而染色体及DNA的数目是相同,故C错误;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最大区别是染色体的行为不同。

有丝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进行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两者的染色体行为不同,而染色体的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也相同,故D错误。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名师点睛】有丝分裂前期:

出现染色体,且排列散乱;中期:

染色体上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

染色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变化:

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DNA含量变化:

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

细胞分裂.

10.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

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

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

医院对某夫妇及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X、Y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据图分析可知雌性个体有伴X染色体遗传异常表现

C.Y染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Y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

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

【答案】C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

11.下表有关基因表达的选项中,不可能的是

基因

表达的细胞

表达产物

A

细菌抗虫蛋白基因

抗虫棉叶肉细胞

细菌抗虫蛋白

B

人酪氨酸酶基因

正常人皮肤细胞

人酪氨酸酶

C

动物胰岛素基因

大肠杆菌工程菌细胞

动物胰岛素

D

兔血红蛋白基因

兔成熟红细胞

兔血红蛋白

【答案】D

【解析】兔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不能表达出兔血红蛋白基因,D符合题意。

正常人皮肤细胞中有人酪氨酸酶基因可以表达出人酪氨酸酶,B不符合题意,通过基因工程可以实现不同生物之间的基因表达AC正确,本题选D。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

12.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

B.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C.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死亡

D.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

【答案】A

【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名师点睛】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吸附→注入(只有噬菌体的DNA注入细菌内,并作为控制子代噬菌体合成的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控制者:

噬菌体的DNA;原料、能量、场所等均由细菌提供)→组装→释放.

13.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B.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D.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一定引起性状的改变

【答案】C

【解析】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A正确;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B正确;基因突变不能用显微镜观察,C错误;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一定引起性状的改变,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名师点睛】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14.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B.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

C.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SARS病毒可观察到DNA和RNA的分布

D.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答案】B

【考点定位】核酸

15.关于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

A.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

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

C.转录和翻译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D.以“—GTAATG—”互补链转录mRNA,则此段mRNA的序列是—CUUAAC—

【答案】B

【解析】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A错误;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B正确;转录和翻译两种过程分别用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为原料,C错误;以“—GTAATG—”互补链转录mRNA,则此段mRNA的序列是—GUAAG—,D错误。

【考点定位】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遗传信息的翻译:

1、概念:

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密码子:

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这样的3个碱基成为1个密码子。

3、反密码子:

tRNA上与mRNA上密码子互补配对的3个碱基。

4、tRNA:

翻译过程中,将游离氨基酸运到核糖体上的RNA。

5、翻译

(1)场所: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主要)

(2)模板:

mRNA

(3)原料:

20种氨基酸

(4)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关系:

3个碱基(1个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

(5)搬运工:

tRNA(有反密码子)

16.经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射线引起的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看不到的

B.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C.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

D.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

【答案】D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的原因;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名师点睛】1、基因突变的原因:

外因:

①物理因素.②化学因素.③生物因素.

内因:

DNA复制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

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7.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B.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C.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答案】C

【考点定位】基因频率的变化;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名师点睛】自然选择通过选择有利于生存斗争的性状而选择种群中有利生存斗争的基因进而使种群内基因频率的发生定向改变;种群个体数量越大,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受偶然因素的影响越小;通过遗传使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在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生殖隔离是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便称为生殖隔离.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前,就称为受精前的生殖隔离,其中包括地理隔离、生态隔离、生理隔离、形态隔离和行为隔离等;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后,就称为受精后的生殖隔离,其中包括杂种不活、杂种不育和杂种败育等.

18.普通水稻是二倍体,有的植株对除草剂敏感,有的植株对除草剂不敏感,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培育方法,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花药离体培养的理论依据是细胞的全能性

B.用秋水仙素处理绿色幼苗,可以获得纯合子

C.用

射线照射单倍体幼苗,诱发的基因突变是定向的

D.用除草剂喷洒单倍体幼苗,保持绿色的部分具有抗该除草剂的能力

【答案】C

【解析】花药离体培养的理论依据是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用秋水仙素处理绿色幼苗,可以获得纯合子,B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项的,C错误;用除草剂喷洒单倍体幼苗,保持绿色的部分具有抗该除草剂的能力,D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

19.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有氧呼吸产生CO2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内环境的成分含有尿素、神经递质、血红蛋白

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答案】D

【考点定位】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名师点睛】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pH的调节是靠缓冲物质来维持,渗透压大小是由液体内的微粒的多少来决定的,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重要关系,细胞内渗透压高时细胞吸水,细胞内渗透压低时细胞失水.

20.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

【答案】D

【考点定位】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名师点睛】1、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内含有突触小泡,突触后膜上含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2、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使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后模,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21.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项目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

甲状腺激素

10.0

3.1-6.8

Pmol/L

胰岛素

1.7

5.0-20.0

mIU/L

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此人的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可能加速

B.此人可能患有甲亢,导致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高

C.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不包括骨骼肌细胞和肝脏细胞

D.此化验单是一个糖尿病患者在寒冷的环境下测得的

【答案】B

【解析】胰岛素含量低所以血糖高,A错误;甲状腺激素含量高导致甲亢,B正确;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几乎所有的细胞,C错误;化验单是在正常条件下测得的,D错误。

【考点定位】激素调节

22.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饮水过少时,激素d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

B.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c→d→e属于体液调节

C.人的手被扎时,其调节过程是通过a→b→e来实现的,属于神经调节

D.体温调节过程中的内分泌腺c包括下丘脑、胸腺、肾上腺和甲状腺

【答案】D

【考点定位】神经体液调节

23.当某植物顶芽比侧芽生长快时会产生顶端优势,其主要原因是

A.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其生长受抑制

B.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较低,其生长受抑制

C.顶芽附近的脱落酸浓度较高,其生长被促进

D.侧芽附近的细胞分裂素浓度较高,其生长受抑制

【答案】A

【解析】顶端优势是指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生长素极性运输到侧芽,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素浓度升高,进而抑制侧芽的生长.

【考点定位】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名师点睛】生长素作用因浓度、细胞年龄、植物种类、植物器官的不同而有差异,因生长素浓度不同而表现出的差异为: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即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如植物顶端优势现象的产生、根的向地性等.

24.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

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越小

B.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减弱

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垂直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在植物→蝗虫→蜥蜴的食物链中,物质是循环利用的

【答案】D

【考点定位】神经体液调节种群数量变化和群落

25.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B.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成塔形与激素有关

C.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D.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答案】

【解析】植物激素具有调控生命活动的作用,A正确;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成塔形是顶端优势的结果,B正确;顶芽生长占优势时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积累在侧芽,使得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而并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C错误;;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D正确。

【考点定位】植物激素应用

26.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同种限制酶切割载体与目的基因可获得相同的粘性末端

B.检测到受体细胞含有目的基因就标志着基因工程操作的成功

C.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依据合成的目的基因与原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

D.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质粒作为载体是因为其抗性基因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答案】A

【解析】限制性内切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切割形成特定的粘性末端,A正确;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成功表达才表示基因工程操作成功,仅仅检测到受体细胞含有目的基因,并不代表该基因可以正常的转录和翻译,故B错误;真核生物基因有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之分,并且编码区包括外显子和内含子,而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依据合成的目的基因只包含外显子,没有内含子和非编码序列,因此与原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同,故C错误;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一般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中,故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名师点睛】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切割形成特定的粘性末端.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往往需要改造和修饰.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成功表达才表示基因工程操作成功.

27.设计植物体细胞杂交实验时,如果期望获得性状优良的作物新品种,不需要考虑的是

A.亲本体细胞去除细胞壁B.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

C.亲本间的生殖隔离问题D.杂种细胞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分化

【答案】C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名师点睛】如果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性状优良的作物新品种,则需选择具有期望的优良性状的亲本,只有这样亲本的性状才有可能在后代身上表达出来,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够打破生殖隔离的限制,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实质是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故需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植物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再用相应的诱导手段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形成融合细胞后,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融合细胞培育成新植株,此过程涉及脱分化和再分化.

28.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培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用该培养液也能用来培养乙肝病毒

B.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可用胃蛋白酶处理

C.甲、乙细胞在持续的原代培养过程中,乙会出现停止增殖的现象

D.细胞培养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的呼吸

【答案】C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再培养液中独立生存,A错误;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应该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B错误;甲为肝肿瘤细胞,可无限增殖,而乙为正常肝细胞,存在接触抑制.因此,甲、乙细胞在持续的培养过程中,乙会出现停止增殖的现象,C正确;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维持溶液的pH,D错误。

【考点定位】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过程

【名师点睛】1、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

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

2、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1)无菌、无毒的环境:

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

(2)营养物质:

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

(3)温度和PH.

(4)气体环境:

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

29.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制作果酒和果醋实验中,一直保持厌氧环境

B.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C.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

D.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