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docx
《云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云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云南省商业厅
2010年9月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繁荣稳定就没有全省的繁荣稳定,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省人民的全面小康。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生鲜农产品的产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全社会对生鲜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消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冷链物流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它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在低温条件下的物流现象,是需要特别的运输工具,需要注意运送过程和时间掌握、运输形态,物流成本所占总成本比例非常高的一种特殊物流形式。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农产品在加工、贮藏、运输、分配流通各个环节和过程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状态,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并减少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农产品冷链物流主要包括冷链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工厂储存、运输、配送和销售等环节。
为调整云南省产业结构,大力促进云南省农业物流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下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家发改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制定《云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未来云南省农业冷链物流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重点领域,推动云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形势与云南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一)国际发展动态
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普遍较高,政府在发展农产品物流过程中往往给予政策支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提供资金、教育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物流设施设备先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基础设施完善、信息化水平较高,不仅确保了农产品质量,而且提高了农业效益。
1、美国
美国拥有一个庞大、通畅、高效和专业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据统计,美国90%的农场主平均拥有土地在1万亩以上,农业生产的区域生产分工明确,目前已经形成了固定且高效的流通网络。
每个大型的农场都有专门的储存、包装、分拣的设备和工厂。
约有60%以上的农产品是通过超市到达消费者的;另外40%是通过批发市场或者贸易的方式直接销售到零售商和贸易商。
10%左右小规模的农场主中,一部分是种植有机产品(目前主要以有机蔬菜和水果为主),这需要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另一部分是相对比较落后地区的农户由于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所以借助协会或合作组织的帮助进入流通领域。
2、日本
日本的农产品物流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各个环节的技术水平都相当完善和发达。
物流从业主体主要是以批发市场为核心、单个企业为主导的形式。
一方面,农产品行业协会在物流中发挥积极作用,农协将农民生产的产品集中起来,进行统一销售,担当了生产者与批发商之间的产地中介;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对农产品物流管理体系通过自上而下的统一行政体系设置,使每一环节都有专门的机构和部门负责具体的事务。
农产品物流组织有序,设施先进,物流环节保值增值作用显著。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产品销售过程合理化,提高效率,日本建立了一批加工厂、预冷库、冷藏库、运输中心、地方批发市场、超级市场、商店等,并在全国大中城市的中央批发市场建立了分支机构。
3、欧盟
欧盟的农业生产规模没有美国大,农场主倾向于市场化经营,建立了垂直合作一体化的市场运行体系,农产品物流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超级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从超市购买生鲜食品,在法国68%的消费者从超市购买生鲜食品,这一比例在荷兰为72%、英国为80%。
批发市场的作用明显下降,只是向小型零售商和公司以及部分餐饮机构提供生鲜食品。
同时,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重要性关注的不断提高,食品供应链的一体化整合进程进一步加快。
欧盟的食品行业在向着超市化和品牌连锁经营发展的同时,对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越来越重视。
在信息化方面,荷兰已经建立电子化农产品交易市场,协调联运物流中心和农产品集成保鲜中心,花卉和园艺中心的新式电子交换式信息和订货系统,向全球许多国家的广大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4、国外发展农产品物流的经验及启示
分析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的基本特点,通过农产品生产、产地集中模式、销售主体、物流配送主体、设施设备先进水平、物流总体运作特点和模式等不同角度的比较分析,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物流运作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发展趋势:
表1部分国家和地区农产品物流特点
国家
生产主体特点
农产品物流组织主体
销售主体
配送主体
美国
规模化运营
物流企业
超市、连锁店为主
配送中心
日本
分散化生产
农产品行业协会
以超市为主
批发市场
欧盟
市场化运营
采购企业
以超市为主
物流中心
(1)农产品生产规模化、集中化
与亚洲地区相比,欧美国家的农产品生产规模化程度较高,尽管与地域特点和政府政策法规等外部环境有关,但是小规模、分散化的农产品生产无疑会在消费地物流中心和农户之间增加采购组织者的环节,物流运作成本较高,运作难度增大,农产品的直销难以实现,根据地域分布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实现农产品生产分工的合理化,是规模化生产的基本前提。
无论从物流成本、效率还是物流安全控制方面,生产的规模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2)农产品供应市场化
总的来看,欧美发达国家不断加大农产品生产规模,采购物流采取的外包模式,由专业的物流公司负责,农产品产地采购的企业化市场化势在必行。
在日本,农民合作组织也向着市场化方向发展。
(3)农产品物流环节精简化
发达国家农产品大部分通过配送中心集中、转运、配送,从产地到超市等零售商的直销量也占了相当比例,近年来,物流作业环节呈现日益减少的趋势。
(4)物流配送专业化
欧美发达国家,配送中心己经取代传统的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集散的主渠道,日本虽然主要围绕批发市场开展农产品配送,但是已经建设了完善物流设施设备,采取先进的物流技术,己经具备了较高的物流运作水平。
(5)农产品物流一体化
从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模式分析可以看出,农产品从采摘(收)到零售可以分为采购、长途运输、消费地配送等物流环节;国外农产品物流的集约化和专业运作使得以往分散的物流运作主体日趋整合,实行农产品物流一体化运营,形成物流服务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呈现“竞争中的合作”的局面。
(6)农产品物流标准化
农产品物流标准化包括物流设备标准化、信息标准化、组织标准化、运作流程标准化等,这是农产品物流集约化和一体化发展的前提。
欧美发达国家物流由政府和行业协会组织牵头制定的物流标准日趋完善,有力保障了农产品物流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7)农产品物流信息化
信息流是物流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效的信息化水平是高效物流运作的保障。
美国、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特别注重物流运作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物流节点的信息系统和节点间的物流信息网络,荷兰花卉配送中心的信息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8)农产品销售连锁超市化
农产品销售通过连锁超市有利于销售、物流配送和物流安全的监管。
发达国家超市有超过一半的农产品是通过超市和连锁零售店零售的,随着农产品供应的市场化和超市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两种模式是世界范围内农产品零售渠道的首选。
(9)供应链管理普及化
在农产品流通方面,发达国家很早已经采纳了供应链管理思想,并且,针对不同的农产品形成了专业的供应链,比如猪肉供应链、生鲜蔬菜供应链等。
农产品的特性决定了纵向节点类型复杂,物流时效性要求很高。
实施供应链管理有利于资源整合和上下游运作主体之间的协调,特别是针对分散化、规模小的农产品生产国家,实施供应链管理,有利于农产品产业化和物流运作高效化。
(二)云南农业经济与农产品物流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农业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措施,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省农村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取消农业税,逐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农村综合、集体林权制度、农垦管理体制、供销合作社等各项改革,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全省粮食产量增长79%,农业增加值增长28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劳务经济发展迅速,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明显加快,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倍,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兴边富民工程”效果突出;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重大进展,乡村面貌有较大改变,小城镇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效,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广大农民思想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农村民主政治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得到强化,乡村治理结构逐步完善,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全面推进,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当前,云南省农业农村工作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发展不平衡矛盾突出,30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由0.98∶1扩大到0.64∶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5∶1扩大到4.4∶1,农业基础仍然薄弱,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需要加快;急需探索发展新型的农村产业经济,促进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云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云南地域性特色农产品处于比较优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生产流通通路可划分为:
农业产前环节——产中环节——产后加工环节——流通环节——消费环节,其详细解析如下:
农业产前环节:
种苗业、饲料业、信息指导、产品规划;
农业产中环节:
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农用物资、肥料业;
农业产后加工环节:
品级分类、商品化加工、包装加工、保鲜加工、储存加工、食品加工;
农产品流通环节:
渠道规划、网点布局、冷链流通技术、产销地市场建设;
农产品消费环节:
品种品质提供、消费引导。
农产品产业链包括农产品从种苗培育到大田管理、农畜产品加工、保鲜直至流通、市场销售等所有环节和整个流程,在农业产业链主线上的各个环节都与其他许多产业相关联,而农业科技、农业信息和标准化等基本要素又影响着农业产业链的始终,最终形成了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线的网状分布。
它所追求的是多种形式形成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和利益互补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农产品冷链物流与农产品产业链所涉及领域基本相同,但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以农产品产后加工、流通和消费为主要研究对象,位于农业产业链的下游或末端。
云南农产品流通环节现状综合如下:
① 农产品流通三级市场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农产品流通三级市场建设,即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和零售农贸市场。
云南大规模的农产品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正在逐步形成,但区域内农产品综合物流配送体系尚未成型,网络分布不够均衡,农产品大宗物流与连锁超市生鲜区之间未能有效衔接,农产品的冷链物流虽然出现,但仅零星局限于花卉种球、少量的特色水果,云南农产品冷链物流现阶段处于初级阶段。
② 农产品流通产业政策
云南农产品目前的市场架构与国家的相关流通产业政策有关,现在我国各级政府鼓励、支持的“菜篮子工程”中承担零售环节流通的主渠道仍然是传统的农贸市场或肉菜市场。
例如:
平均每2-3万人规划设置一个2000-25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每个农贸市场服务半径约500米。
现有农贸市场购物环境和卫生条件较差,只经营未经加工的生鲜初级产品,由于商贩享受低成本包税经营,这就在商品价格上具有竞争优势,从而迎合了部分传统消费观念和购物行为。
从云南农产品市场结构看,大规模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立,局部实现了农产品不同地域及不同季节的调剂和互补,但还停留在初始原材料性农产品的集散和销售上,由于常温状态下初级农产品保鲜困难,损耗量大,给季节性和区域性调配带来无效物流和诸多不便。
③连锁超市生鲜区的逐渐发挥作用
作为供应链销售终端的城镇农贸市场频繁扩建,会给城镇规划管理中的垃圾处理、环境保护、市容管理以至城镇土地的利用带来很大矛盾。
如蔬菜中毛菜和净菜销售的比较,100吨毛菜可以产生20吨垃圾,由此产生了一个数额惊人的无效物流成本(其中包括:
垃圾处理、环境保护、市容管理方面的成本在内)。
一旦把蔬菜加工成净菜,就会减少大量的后续工作量和成本开支,蔬菜本身也可以得到梯次开发和利用。
生鲜商品为达到保鲜的目的,要求快速进入消费环节,流通中的环节越少越好,因为生鲜商品的新鲜度和食用安全性就是其价值所在。
但农产品生产和消费上的分散性又使生鲜商品在流通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一次或多次集散。
承载这些集散功能的生鲜供应链管理所追求的经营目标并不是流通链条的增多和拉长,而是追求生鲜产品的品种、质量、数量与价格最大限度地适应于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在云南较大的城市,以个体经济为特征的生鲜商品连锁店逐步开始建设投入运行,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
而支撑农产品流通的冷链物流,现阶段具有以下七个方面的特征:
(1)云南农产品冷链物流处于初级阶段,严重落后于国内平均水平。
尽管这些年在滇中地区根据特色农产品的需要,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冷库,尽管有商家开始考虑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冷链物流中心。
但是,作为我国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大省,冷链流通率远远低于5%的全国水平,生鲜农产品基本没有自己的品牌,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冷藏运输车辆稀缺,这些都是影响云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要素。
(2)农产品冷链物流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
由于云南农业产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不高,总体产销量很大,但在初级农产品和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上缺乏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在一些局部发展中存在严重的失衡和无法配套的现象,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生鲜农产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推动。
因此,从物流需求、物流成本、食品物流安全、农产品品质等角度分析,生鲜农产品物流实施冷链管理显得尤为必要,应当构建适合云南省情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以保证食品品质,降低物流成本,保障物流安全,实现生鲜农产品的快速稳定的流通。
(3)层层批发的农产品流通环节多,时间长,效率低,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的损耗巨大
生鲜农产品物流渠道环节众多,运作主体多样,在整个多环节多主体的物流链条上,流通效率低下,经常出现物流不畅,产销脱节现象。
还有,由于受到运输储藏作业条件的制约,大大限制了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且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失很大,据不完全统计:
云南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流通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25%-35%,而发达国家损耗率仅为5%。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的损耗巨大,以生鲜果蔬为例,由于保鲜产业落后,储藏方式和消费方式原始,大部分都采取的常温流通方式,销售部门的数据损失率约为25-30%,如果计算最终消费,其损耗率恐怕会更高。
导致云南全省每年有近百万吨的果蔬腐烂,总价值近100亿元。
(4)流通运作主体多,组织化程度低,物流管理水平低
在现行的农产品物流运作系统中,只有少量的资金实力相对雄厚的农场、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初级加工企业、大型连锁零售商,大部分为力量非常单薄而分散的农户、个体运输商、小商店及个体摊贩。
虽然从事生鲜农产品物流运作主体绝对数量大,但众多的参与个体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使得物流活动作业分散,专业化程度不高,组织管理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难以获得物流系统规模效益。
(5)物流功能单一,作业手段简陋,技术落后,附加值低
由于物流运作主体的多元化、分散化和非专业化,先进的物流技术与装备难以采用,大部分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系统物流功能保障,使得农产品加工处理落后、分级简单、粗糙,包装简陋,形质效果差。
而农产品大多是以初级产品形态出现,物流活动也是以常温物流形式为主,使得农产品保存时间短,难以实现远程营销。
(6)系统节点信息处理功能弱,手段落后,传递渠道不畅
长期以来,云南省农产品整个物流系统从农户到零售终端,各流通环节由于缺乏完善的农产品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和发布体系及手段,农民对市场供求信息的获取渠道单一,各经营环节信息滞后失真现象严重,没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品牌,市场的认可度低。
(7)没有供应链网点布局,设施现代化程度低,集散能力薄弱
方本位主义严重,条块分割,缺乏对批发市场建设的全盘规划,重复建设严重,且批发市场的建设一般只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对物流过程所必须的储存、包装、分拣、搬运、冷藏等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投入却很少,致使批发市场设施现代化程度普遍较低,以传统的粗放型物流(散装、散卸、散存、散运)作业为主,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集散能力非常薄弱,难以发挥物流节点的作用。
(三)云南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必要性
加快推进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云南农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云南省全省的实际情况,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构建农业产业化、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适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保障居民食品安全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规划建设设施先进、管理规范、网络健全、全程可控的一体化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制订推广冷链物流规范和标准,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一批冷链物流企业,形成以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和流通成本,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产品品质和消费安全,同时,为“发展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农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培植新规模经济,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扩大消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增强云南农业整体竞争力,也是云南省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重要举措。
基于云南生鲜农产品流通、生鲜农产品物流和冷链物流体系的发展现状分析,构建现代化生鲜农产品物流网络平台的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冷链物流是云南现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基础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区域和品种布局日益优化使农产品流通呈现出了大规模、长距离、反季节的特点,对农产品物流服务规模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随着农产品区域生产布局的细化,农业特色产区加快发展,生鲜农产品的区域规模化产出迫切需要加快发展农产品跨地区保鲜运输;二是农产品反季节销售加快发展,急需进一步提高低温储藏保鲜水平。
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为云南现代农业的科学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设施,将有效地拓展云南农产品的需求市场面,延长保鲜时间,提高商品质量。
云南农业必须结合自己独特的地理条件优势,抓住历史的机遇,由市场需求去扩大种植,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促进云南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高度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实施的建设,促进云南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2、农产品冷链物流能够延伸云南现代农业产业价值链
由于冷链物流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云南有丰富的生态资源类农产品,如野生菌,特色水果,特色蔬菜等,但这些生态资源产品的生产受季节性限制,实施冷链处理,能够一年四季都能保鲜供应市场,为更多的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食品;同时,将形成以生态资源类农产品为核心的新的产业链,从而延伸生态资源类产品的价值链。
保鲜储藏能显著提高生鲜农产品的附加值。
以冬枣为例,秋天采收季节每公斤不足10元钱,而经过气调保鲜库冷藏至元旦、春节时,可卖到每公斤50元。
发达国家农产品的最大投资不在采收时,而是在采后的加工处理。
在美国,农业总投入只有三成用在采摘前,七成都在产后;相应地,农产品加工后总产值和采摘时自然产值比是3.7:
1。
另外,发展冷冻冷藏食品是现代农业深加工的特征,要提升云南农业,需要重点扶持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发展以生鲜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冷冻冷藏食品,注重运用厨艺,融入“色、香、味、型”四大要素,从而把中华传统美食延伸到冷冻冷藏食品,既可以丰富了食品品种,提高了食品品质,又可以打造新的增值性产业。
3、冷链物流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众消费的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食品流通安全工作,但从总体来看食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在流通环节存在严重问题,在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上问题频频发生,令人堪忧。
据统计,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例数约为2-万人,专家估计这个数字尚不到实际发生数的1/10。
生鲜农产品容易受微生物侵染而变质,这些食品是造成食物中毒最常见的食品。
要保障食品安全,就必须发展生鲜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将易腐、生鲜食品从产地收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之中,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减少食品的损耗,防止食品的变质和污染,以实现食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控制目标。
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已经成为提升农产品消费品质,减少营养流失,保证食品安全的必要手段是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必要保证。
4、加快冷链物流发展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运用冷链设备进行生鲜食品的运输、储存,在保持商品鲜度的同时还可以减少由于商品鲜度下降、变色、变质、腐烂等带来的损耗,降低经营成本。
在长期以来,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如前所述,云南全省每年的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损失高达100亿元;同时,受到生鲜农产品集中上市后保鲜储运能力制约,农产品“卖难”和价格季节性波动的矛盾突出,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时有发生。
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既是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间接节约耕地等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带动农产品跨季节均衡销售,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
5、加快冷链物流发展是提升云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云南生鲜农产品生产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也是云南近年来新崛起的重要的外贸产业,但是由于冷链发展滞后,云南蔬菜、水果大部分是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不断提高进口农产品准入标准,相关质量、技术和绿色壁垒已经成为制约云南农产品出口的重要障碍。
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已经成为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突破贸易壁垒,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二、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中央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指示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创新农村体制机制,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紧紧围绕构建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适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保障居民食品安全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加快冷链物流技术、规范、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培育冷链物流企业,建设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以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和流通成本,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推动农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云南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的基本原则主要有系统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标准化原则。
1、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云南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是云南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子系统,是云南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工程。
因此,在云南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云南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及云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并遵循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二是云南农产品冷链物流本身也是一个区域性的大系统,这一系统下面有包含了若干个子系统,具体包括云南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主体系统、物流渠道节点系统和物流功能系统。
因此,在云南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过程中,根据农产品生产规模与布局状况,分析产品流量、流向及其储运的技术要求,综合考虑居民消费水平、消费习惯以及交通区位等条件,制定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优化冷链物流发展布局。
2、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是指云南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规划要要适应云南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所处的时代要求;同时还要适应农产品物流的特点和要求。
因此云南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规划过程中,既要考虑到现实的资源约束条件,也要考虑到一定的超前性。
资源约束条件具体包含技术约束、制度约束、资源约束(物力、人力)等。
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