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附答案.docx
《最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附答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附答案
最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附答案)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
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
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
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
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
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
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 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 “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 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数据十大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 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 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 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3)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着重论证了哪些影响?
【答案】
(1)A
(2)B
(3)①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②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
③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解析】【分析】
(1)B项,将第一段“数字化记忆……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和第四段“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进行简单拼接,强加因果。
C项,“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曲解文意,原文第一段表明了“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D项,曲解文意。
原文最后一段可推知,“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的行为本身属于数字化记忆霸权,而且明确表示“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故选A。
(2)B项,以偏概全。
原文说“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选项去掉了“在某种程度上”的限制。
故选B。
(3)本题中,由“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可知:
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着重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可知:
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
由“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可知:
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故答案为:
⑴A;⑵B;
⑶①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②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
③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点评】
(1)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
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
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自1955年7月教育部发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减负令”——《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以来,国家层面以专门文件方式发布的“减负令”就有10道,若将附带在其他工作的文件计算在内,已出台的“减负令”多达50多道。
如果将地方出台的“减负令”算进来,过去60余年,我国出台的学生“减负令”多达上百道。
其实,过去60多年的学生减负实践,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也折射出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代社会、家庭对于教育的不同诉求,以及因时而异的社会价值观。
梳理国家层面以专门文件方式发布的10道“减负令”,我们发现,每一道“减负令”所对应的“症状”,都是因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导致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稍微不同的是,不同时期学生课业负担的程度与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形式和程度各异。
2018年2月底,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四部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对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有安全隐患、无证无照、‘应试’倾向、超纲教学”等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六类突出问题,联手排查、全面治理。
数据显示,在调查样本中仅有38%的学生没有报辅导班,其余62%的学生都报了辅导班,可见报名辅导班是普遍现象。
“中小学减负”,再次成为舆论美注的热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问题。
从以前老百姓关注的学生“课业负担”到如今的“课外负担”,一字之差,折射出“减负”这个老大难问题已呈现出新的特点,也引发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持续关注。
(摘编自柯进、王家源《减负:
艰难中前行》,《中国教育报》2018年3月19日)
材料二:
《2018年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是中国教育中的一道难题,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经存在,被称作当代中国教育最大的“顽症”。
《报告》中,针对我国多个省份的小学生家长、初中生家长和高中生家长发起的学业负担调查显示,有近四成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业负担重。
睡眠不足、身体素质下降、“小胖墩”“小眼镜”越来越多,成为教育领域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
图一父母对孩子学业负担过重原因的认识
图二 家长对“减负”的看法
图三 家长对如何“减负”的建议
(摘编自《2018年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
材料三:
“减负”并非意味着不留作业,更不是说让学生完全没有学习的压力,“减负”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孩子的课业负担来自学校简单而低水平的重复强化,过分强调重复书写、记忆的知识,缺乏有针对性的强化与自由想象。
作业占据了学生们太多课余时间,没有留给学生更多自由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对此,应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学校来说,要开发多样化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展现好奇、自由想象、大胆质疑和合作探索,从而唤醒每一名学生的潜能,构筑每一名学生的自我激励系统,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天赋。
教师也要转变,要从关注学习成绩本身转向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教师还可以通过大数据采集与分析,了解学生成长经历、知识基础、认知特点,从而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精准助学。
学校与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尝试建构课业负担检测预报模型,实行基于事实的时时跟进检测制度,提高“减负”效果。
(摘编自戴立益《“减负”是要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中国教育报》2018年3月19日)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小学生睡眠严重不足、身体素质下降、“小胖墩”“小眼镜”逐渐增多,这些现象和课内外学业负担过重不无关系。
B. 父母认为孩子课业负担重有多重因素,其中占比最高的是“升学压力大、父母焦虑”,其次是“学校教学效率不高、作业偏多”。
C. 对减负问题,超过75%的受调查者支持减负,但近30%的受调查者为了孩子的升学考试可以接受现状,改变的意愿不强烈。
D. 减负问题已经刻不容缓,56.26%的家长建议以寓教于乐,提升孩子兴趣的方式达到目的,且在高年级中这种需求比例会呈正向增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生减负实践记录了我国社会变迁,折射出不同家庭对于教育的不同诉求,以及因时而异的社会价值观。
B. “课业负担”和“课外负担”是压在中小学生肩上的“两座大山”,当前学生的“课外负担”已经超越了“课业负担”。
C. 材料三指出减负不是取消作业,更不是消除学生的学习压力,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留给学生自由和充足的思考时间。
D. 研究者针对家长对“减负”的看法及对“减负”的建议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数据显示,家长中多数人赞成“减负”,并提出了许多“减负”意见。
(3)中小学生负担过重表现在哪些方面?
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改变这一现状?
请结合材料并联系现实简要分析。
【答案】
(1)D
(2)B
(3)学生负担过重的表现:
①课程学习的负担重;②课外学习的负担重;③学生心理负担重;④学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减负途径:
①各级行政部门要转变教育质量评价理念,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②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③学校要配置多元课程,促进课程的有效实用;④家长的期望要合理化,正确对待子女的成才;⑤社会上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
【解析】【分析】
(1)D项,“且在高年级中这种需求比例会呈正向增长”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这一信息,属于主观臆断。
故选D。
(2)B项,“当前学生的“课外负担’已经超越了“课业负担’”错误,材料一中只是说“呈现出新的特点”。
故选B。
(3)本题要求筛选整合中小学生辅导过重的表现,以及改变这一状况的有效途径。
答案分散在材料中,要注意的是必须进行归纳概括,而不是简单摘抄原文句子。
材料一,“62%的学生都报了辅导班”,材料二,“有近四成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业负担重。
睡眠不足、身体素质下降、‘小胖墩’‘小眼镜’越来越多”,图三,对教学资源设置不合理方面也有反映。
分析可得出学生负担过重的表现,即课内负担过重、课外负担过重、心理辅导过重等。
学生负担过重这一现象,涉及到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家庭多个方面,要改变这一现状,也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①各级行政部门要转变教育质量评价理念,建立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推动中高考制度的改革,要加强立法调研,使“减负令”能真正落到实处。
②要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
有效打击非法的校外辅导机构。
③学校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又能满足有不同需求学生的要求,配置多元课程,教学内容不超纲,促进课程的有效实用。
④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寓教于乐,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强化。
⑤家长要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期待,不盲目攀比,正确对待子女的成才。
故答案为:
⑴D;⑵B;
⑶学生负担过重的表现:
①课程学习的负担重;②课外学习的负担重;③学生心理负担重;④学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减负途径:
①各级行政部门要转变教育质量评价理念,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②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③学校要配置多元课程,促进课程的有效实用;④家长的期望要合理化,正确对待子女的成才;⑤社会上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
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
(2)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3)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
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
分条作答。
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进行概括。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雨如注(节选)
毕飞宇
丫头怎么就那么好看呢!
主要是气质好。
姚子涵四岁那一年就被母亲韩月娇带出去上“班”了。
第一个班就是舞蹈班,是民族舞。
在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接受过很好的礼仪训练,举止得体,高贵。
她下过四年围棋,有段位。
写得一手明媚的欧体。
素描造型准确。
会剪纸。
“奥数”竞赛得过市级二等奖。
擅长演讲与主持。
能编程。
古筝独奏上过省台的春晚。
英语还特别棒,美国腔。
她的成绩始终稳定在班级前三、年级前十。
这是骇人听闻的。
附属中学初中部二年级的同学早就不把姚子涵当人看了,他们不嫉妒,相反,他们怀揣着敬仰,一律把姚子涵同学叫作“画皮”(“画皮”出自《聊斋志异》,指妖怪伪装成美女时披在身上的人皮,比喻掩盖挣拧面目或丑恶本质的美丽外表)。
可“画皮”站有站相,坐有坐姿,亭亭玉立,是文艺青年的范儿。
姚子涵对自己非常狠,从懂事的那一天起,几乎没有浪费过一天的光阴。
和所有的孩子一样,这个狠一开始也是给父母逼出来的。
可是,话要分两头说,这年头哪有不狠的父母?
都狠,随便拉出来一个都可以胜任副处以上的典狱长。
结果呢?
绝大部分孩子不行,逼急了能冲着家长抄家伙。
姚子涵却不一样,她的耐受力就像被鲁迅的铁掌挤干了的那块海绵,再一挤,还能出水。
大姚在家长会上曾这样控诉说:
“我们也经常提醒姚子涵注意休息,她不肯啊!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
晚上七点是舞蹈班的课,姚子涵没有让母亲陪同。
凉风习习,姚子涵骑在自行车上,心中充满了纠结。
她不允许父母陪同其实是事出有因的,她在抱怨,她在生父母的气。
同样是舞蹈,一样地跳,母亲当年为什么就不给自己选择国际标准舞呢?
姚子涵领略“国标”的魅力还是不久前的事。
“国标”多帅啊,每一个动作都咔咔咔的,有电。
姚子涵只看了一眼就爱上了。
还有古筝。
他们当初怎么就选择古筝了呢?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姚子涵开始痴迷于“帅”,她不再喜爱在视觉上“不帅”的事物。
姚子涵参加过学校里的一场音乐会,拿过录像,一比较,她的独奏寒碜了。
古筝演奏的效果甚至都不如一把长笛,更不用说萨克斯管和钢琴了。
既不颓废,又不牛掰。
姚子涵感觉自己猥琐了,上不了台面。
傍晚的风把姚子涵的短发撩起来了,她眯起了眼睛。
姚子涵不只是抱怨,不只是生气,她是恨。
他们的眼光是什么眼光?
他们的见识是什么见识?
——她姚子涵吃了多少苦啊。
吃苦她不怕,只要值。
姚子涵最郁闷的地方还在这里:
她还不能丢,都学到这个地步了。
姚子涵就觉得自己亏,亏大发了。
她的人生要是能够从头再来多好啊,她自己做主,她自己设定。
现在倒好,姚子涵的人生道路明明走岔了,还不能踩刹车,也不能松油门。
飙吧。
人生的凄凉莫过于此。
姚子涵一下子就觉得自己老了,凭空给自己的眼角想象出一大堆的鱼尾纹。
说来说去还是一个字,钱。
她的家过于贫贱了。
要是家里头有钱,父母当初的选择可能就不一样了。
但是,归根到底,钱的问题永远是次要的,关键还是父母的眼光和见识。
这么一想,姚子涵的自卑涌上来了。
所有的人都能够看到姚子涵的骄傲,骨子里,姚子涵却自卑。
同学们都知道,姚子涵的家坐落在师范大学的“大院”里头,听上去很好。
可是,再往深处,姚子涵不再开口了——她的父母其实就是远郊的农民。
因为师范大学的拆迁、征地和扩建,大姚夫妇摇身一变,由一对青年农民变成师范大学的双职工了。
为这事大姚的父亲可没少花银子。
自卑就是这样,它会让一个人可怜自己。
姚子涵,著名的“画皮”,百科全书式的巨人,觉得自己可怜了。
没意思。
特别没意思。
她吃尽了苦头,只是为自己的错误人生夯实了一个错误的基础。
回不去的。
多亏了这个世上还有一个“爱妃”。
“爱妃”和姚子涵在同一个舞蹈班,“妖怪”级的二十一中男生,挺爷们的。
可是,舞蹈班的女生偏偏就叫他“爱妃”。
姚子涵和“爱妃”谈得来倒也不是什么特殊的原因,主要还是两个人在处境上的相似。
“爱妃”告诉姚子涵,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发明一种时空机器,在他的时空机器里,所有的孩子都不是他们父母的,相反,孩子拥有了自主权,可以随意选择他们的爹妈。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姚子涵领略到“国标”的魅力后开始在内心抱怨父母当初的安排,这其实是她开始自我觉醒的表现,她由此意识到自己的人生是一个错误。
B. “我们也经常提醒姚子涵注意休息,她不肯啊”,大姚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看似是对女儿不听劝说的“控诉”,实际上是引以为傲,借此炫耀。
C. 作者以“子涵”这一社会上高频出现的名字为主人公命名,意在表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法自主的现象具有社会普遍性,应当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D. 小说倒数第3段交代了姚子涵家庭的“真实”情况,一方面提示了姚子涵内心自卑的原因,另一方面反映了姚子涵对大姚世故钻营的厌恶。
(2)“画皮”意义深刻,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含义。
(3)“姚子涵”现象十分普遍,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答案】
(1)D
(2)①“画皮”表现了姚子涵在同学眼中气质出众、多才多艺的优秀形象。
②“画皮”是对姚子涵自卑、凄凉内心的粉饰,是虚假的美丽。
③“画皮”讽刺了表面光鲜,实际对孩子造成很大伤害的家庭教育。
(3)①姚子涵虚荣、要强、自卑的性格。
她对自己非常狠,事事追求完美;虽然多才多艺,但觉得自己的才艺上不了台面;渴望自己做主,但不与父母沟通,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只一味抱怨。
②父母一手包办孩子的教育,忽略孩子的内心感受。
姚子涵在“姚子涵”似的父母的逼迫下,虽然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但只是父母炫耀的工具,父母从未体察到她内心深处的凄凉、自卑。
③整个教育环境的功利化。
全才姚子涵成为同学羡慕的“画皮”,大姚的教育方式成为学校推广的典型。
【解析】【分析】
(1)A项,选项考查对情节和形象的分析,与文本一致;B项,选项考查人物语言的内涵,与文本一致;C项,该项考查作者的意图以及文章的主旨,与文本一致;D项,“反映了姚子涵对大姚世故钻营的厌恶”错误,该信息属于无中生有,这一段主要是交代了姚子涵家庭的“真实”情况,揭示了姚子涵内心自卑的原因,一是家里没钱,二是父母“远郊农民”的身份,无法看出她对大姚世故钻营的厌恶。
故选D。
(2)从文中来看,“画皮”源自第一段,“附属中学初中部二年级的同学早就不把姚子涵当人看了,他们不嫉妒,相反,他们怀揣着敬仰,一律把姚子涵同学叫作‘画皮’(‘画皮’出自《聊斋志异》,指妖怪伪装成美女时披在身上的人皮,比喻掩盖挣拧面目或丑恶本质的美丽外表)。
可‘画皮’站有站相,坐有坐姿,亭亭玉立,是文艺青年的范儿”,这是“画皮”在文中的浅层意思,即同学们眼中的姚子涵的优秀的一面——气质出众、多才多艺,文章二、三、四都是围绕姚子涵这优秀的一面展开;文章第五段说“姚子涵不只是抱怨,不只是生气,她是恨。
他们的眼光是什么眼光?
他们的见识是什么见识”,五、六、七三段展示了姚子涵的另外一面,第七段说“姚子涵,著名的‘画皮’,百科全书式的巨人,觉得自己可怜了。
没意思。
特别没意思。
她吃尽了苦头,只是为自己的错误人生夯实了一个错误的基础。
回不去的”,这三段让我们看到了姚子涵的另外一面——自卑,这里的“画皮”是对姚子涵自卑、凄凉内心的粉饰,是虚假的美丽;结合全篇来看,姚子涵的“画皮”并非天生,而是源自家庭教育,“画皮”讽刺了表面光鲜,实际对孩子造成很大伤害的家庭教育。
考生可以围绕这三个方面分析作答。
(3)文中的姚子涵学习上刻苦要强,能力突出,素养全面,琴棋书画舞样样精通,学科竞赛、学业成绩拔尖,但即使这样,她却“感觉自己猥琐了,上不了台面”;姚子涵思想上成熟有主见,对父母设定的人生不满,却不与父母沟通,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只一味抱怨;姚子涵外表骄傲,内心却自卑。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概括姚子涵现象。
接着就要思考为何会如此?
如文中说“姚子涵对自己非常狠,从懂事的那一天起,几乎没有浪费过一天的光阴。
和所有的孩子一样,这个狠一开始也是给父母逼出来的。
可是,话要分两头说,这年头哪有不狠的父母?
都狠,随便拉出来一个都可以胜任副处以上的典狱长”“大姚在家长会上曾这样控诉说:
‘我们也经常提醒姚子涵注意休息,她不肯啊’”,由此可以看出,姚子涵现象与父母的包办逼迫分不开;如“附属中学初中部二年级的同学早就不把姚子涵当人看了,他们不嫉妒,相反,他们怀揣着敬仰”以及大姚在家长会上的发言,无论是同学、家长还是老师,他们认可这种教育模式,所以说导致姚子涵现象还与整个教育环境的功利化分不开。
故答案为:
⑴D;
⑵①“画皮”表现了姚子涵在同学眼中气质出众、多才多艺的优秀形象。
②“画皮”是对姚子涵自卑、凄凉内心的粉饰,是虚假的美丽。
③“画皮”讽刺了表面光鲜,实际对孩子造成很大伤害的家庭教育。
⑶①姚子涵虚荣、要强、自卑的性格。
她对自己非常狠,事事追求完美;虽然多才多艺,但觉得自己的才艺上不了台面;渴望自己做主,但不与父母沟通,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只一味抱怨。
②父母一手包办孩子的教育,忽略孩子的内心感受。
姚子涵在“姚子涵”似的父母的逼迫下,虽然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但只是父母炫耀的工具,父母从未体察到她内心深处的凄凉、自卑。
③整个教育环境的功利化。
全才姚子涵成为同学羡慕的“画皮”,大姚的教育方式成为学校推广的典型。
【点评】⑴此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小说的内容、主旨、形象、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
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