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院 毕业实践报告评审表 王振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970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院 毕业实践报告评审表 王振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院 毕业实践报告评审表 王振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院 毕业实践报告评审表 王振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院 毕业实践报告评审表 王振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院 毕业实践报告评审表 王振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院 毕业实践报告评审表 王振勇.docx

《安院 毕业实践报告评审表 王振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院 毕业实践报告评审表 王振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院 毕业实践报告评审表 王振勇.docx

安院毕业实践报告评审表王振勇

安院毕业实践报告评审表王振勇

安康学院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社会实践考核表

 

题目加快镇域劳务经济发展的思考

 

姓名王振勇层次大专

学号院系成人教育学院

专业行政管理教学点旬阳党校

教学点初审意见

 

审核人(签章):

年月日

院院系复审意见

 

复审人(签章):

年月日

实习(实践)报告

2013级行政管理专业王振勇

题目:

关于加快镇域劳务经济发展的思考

实习(实践)单位:

旬阳县石门镇人民政府

岗位实习(实践内容)及过程:

自3月以来,通过走访返乡民工和务工能人及“留守家庭”,与村社保协管员座谈,参与镇社保站“春风行动”就业帮扶活动,深入了解劳务政策、“留守人员”生活现状及需盼,查阅今年镇技能培训、劳动就业报表等相关资料后,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完成以下实践报告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加快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石门镇结合镇情实际,把解决好富余劳力创业和外出务工放在全镇工作的重要位置,成立了组织协调机构,从外出务工人员培训、劳务信息收集发布、有组织输出、务工人员维权等访面,积极做好服务协调工作,近年来镇域经济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社会事业取得了翻天覆地变化,与在外务工人员努力打拼,辛勤工作密不可分。

一、劳务经济坐稳农民收入的第一把“交椅”

以石门镇为例,镇辖12个村,80个村民小组,农村总户数3888户,总人口12873人,有农村劳动力7000余人,年稳步输出4000余人(其中政府组织及外出务工能人带动输出2100余人),劳务经济年创收8000余万,占农民总收入70%以上。

石门农民工憨厚、本分、诚实守信,能吃苦。

在矿山、大型建筑工地大都吃香,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为旬阳劳务经济竖起了响当当的“牌子”。

二、劳务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镇域劳务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劳务输出的数量逐年递增,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为全镇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劳务输出质量不高,缺乏就业竞争力。

就拿石门镇来说,输出的农民工初中及初中以下的2800余人,占70%以上,且绝大多数都在45岁以上,这类文化程度低,无法听懂高深的专业技能课程,只能从事技术含量较低体力活。

全县只有一所职中、且师资力量不强,无法满足培训农民工学技能的需求,成为严重制约劳务产业发展的瓶颈。

石门镇近年来外出前突击性培训农民工累计1500余人,占应培训人数45%,参加过正规技能培训并取得资格认证的有700余人,占17.5%。

大部分农民工属于“忙了在家种田,闲了外出打工”的类型,绝大多数中老年农民工安于现状,对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致使输出质量不高。

外出务工人员从事建筑、矿山等行业2400余人,占60%。

这些行业劳动强度大、保障系数差属纯体能型工作,技术含量低,收益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工作没有连续性不稳定。

与用人单位签劳动合同的有2700余人,占67.5%,且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没农民工买保险,造成农民工保障难。

2、输出渠道不畅通,劳务经济效益不显著。

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较少,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多是靠地缘关系,亲缘关系为纽带,主要从事建筑、修路、矿山、种植、养殖等技术操作简单的行业和领域,信息沟通渠道不够畅通,服务手段落后,规模小,层次低,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成为制约劳务经济发展的重大难题。

3、法制观念淡薄,维权意识较差。

务工人员外出盲目性大,绝大部分人员属无序、自发、盲目外出,既无较为稳定的岗位和工种,又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

既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又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不时发生农民工工伤无人管,上当受骗和工资克扣,拖欠工资的现象而无处投诉。

农民工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只有部分用工单位实行工伤保险,个别用工单位为少量务工人员缴纳医疗、失业、养老保险。

如果出现意外伤害或患重大疾病,不能得到及时救助。

还有些务工人员是家庭主要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遇到家庭困难和后顾之忧,没有保障支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者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4、“留守人员”成为社会安全稳定的隐患。

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无精力赡养老人、照顾家庭,造成了“留守老人”无人赡养、病了无法就医,“留守妇女”家庭生产无人打理,“留守儿童”无人管教、惹是生非的社会安全隐患。

三、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解决好“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大任务,而劳务输出是我县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是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全新的理念,创新工作方式,以得力的手段和措施,科学合理的组织劳动力转移。

(一)搭建服务平台强化基层管理。

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坚持夯实责任,细化目标,实施好领导联系党建点、联帮贫困户、联络务工人,建功在一线的“三联一建”活动,以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优化基层工作活力,提升基层管理水平。

(二)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

帮助农民工(特别是中青年农民工)提高职业技能是解决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的治本之策。

一是建议各级政府做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策,制订长期规划,分步实施,鼓励、引导、组织新增劳动力(特别是初高中毕业生)报考就读职业学校。

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要紧跟市场需求,为社会培养紧俏的技能型人才。

二是建议各级政府将技能性培训纳入到精准性扶贫计划中,创新服务形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加大对农民工技能培训人财物方面的投入,为新农村建设的攒好后劲。

三是整合资源促成效。

整合市县各级扶贫、农业、工会、妇联、人社、团委等归口培训项目,借助职校、技校、驾校、镇村远程教育等师资力量,举办培训学习班。

选准适用、管用的工种。

争取培训一期农民工,就能掌握一门致富技能,改变一部分人的务工命运。

四是争取与市县职校、技校建立长期的良好的农民工培训基地,运用市县职校、技校的影响力扩大劳务输出规模与质量。

(三)强化法律宣传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一是县人社局、镇村社保站、村协管员结合每年春节期间对农民工走访慰问、春风行动招聘会、输前培训的机会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促进法》、《保险法》、《工伤条例》等劳动就业政策法规,提高农民工学法用法的意识。

二是整合政府、人社、司法、公安、妇联、工会等职能部门人力,建立广泛的法律援助中心。

简化法律援助申请受理程序,降低准入门槛,畅通法律维权热线,经常性的开展企业劳动执法检查、劳动仲裁、讨薪等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活动。

(四)强化服务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

一是建立“留守人员”帮扶机制。

摸清各类“留守人员”的底子,建立各级领导干部、党员志愿者帮扶“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工作机制。

每月定期走访了解他们所盼所需,针对性的制定帮扶措施,建立书面帮扶承诺,并跟踪督导,解决“留守人员”的实际困难。

二是做好劳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工作,引导农民工有序就业。

三是建议社会对农民工外地就医、计划生育、随迁子女就学等的关心关注,尽可能的提供帮助。

让农民工在外呆得住、能安心。

(五)引导和鼓励农民工创业。

一是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为富余就业困难人员劳力提供单位后勤、集镇环卫、敬老院服务等就业岗位。

二是加大就业政策扶持力度。

加大就业失业登记、创业帮扶政策宣传和服务力度。

发放小额贴息贷款和小额担保贷款,帮扶有创业欲望人实现成功创业,办起了自己的实体企业。

三是鼓励和引导创业有成的人员回乡投资,建设家乡,回报社会。

每年举办一次务工返乡人员座谈会,开展对返乡人员的走访慰问活动,宣传政策、谈论家乡的变化。

让他们了解支持政府工作。

优化镇域投资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四是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融合。

加大对农民进城进镇工作宣传力度,整合移民搬迁、参与式扶贫政策资源,完善好农民工就医、子女就学等保障力度,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融合,加快城镇化进程。

实习(实践)体会:

通过本次社会实习(实践)活动,使本人对劳务经济占国民生产总值及农民收入的分量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对农民工有了全新的认识,呼吁社会要引起对农民工的关心关注,提高农民工的劳动保障条件和待遇。

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在实习(实践)过程观察问题不深入,报告主题不深刻,论证不够充分,在今后工作中将多关注身边的社会现象,对思考,多向领导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推动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