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溶茶粉茶饮料及茶渣转化有机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90028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9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速溶茶粉茶饮料及茶渣转化有机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速溶茶粉茶饮料及茶渣转化有机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速溶茶粉茶饮料及茶渣转化有机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速溶茶粉茶饮料及茶渣转化有机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速溶茶粉茶饮料及茶渣转化有机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速溶茶粉茶饮料及茶渣转化有机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速溶茶粉茶饮料及茶渣转化有机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速溶茶粉茶饮料及茶渣转化有机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速溶茶粉茶饮料及茶渣转化有机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速溶茶粉茶饮料及茶渣转化有机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议书

速溶茶粉、茶饮料及茶渣转化有机肥生产线

建设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7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7

1.1.1概况7

1.1.2财务状况7

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8

1.2项目基本情况8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8

1.2.2产品方案及规模9

1.2.4土建工程9

1.2.4建设期限9

1.2.5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10

1.2.6项目效益10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1

1.4综合评价11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13

2.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用公安局的那一部分)13

2.2相关产业发展现状15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7

2.3.1经济必要性17

2.3.2社会必要性18

2.3.3生态必要性19

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19

3.1建设地点选择19

3.1.1选址原则:

19

3.1.2具体地址20

3.2建设条件20

3.2.1自然环境条件20

3.2.2资源支撑条件21

3.2.3技术支撑条件22

3.2.3基础设施条件22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23

4.1市场分析23

4.1.1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23

4.1.2市场竞争优势分析24

4.1.2市场竞争优势分析26

4.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27

4.2.1销售策略27

4.2.2销售方案模式27

4.3市场风险分析28

4.3.1市场风险因素分析28

4.3.2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28

第五章建设方案29

5.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29

5.2建设规划和布局29

5.3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30

5.3.1建设标准30

5.3.2产品标准31

5.4技术(工艺)方案32

5.5设备选型方案36

5.6主体工程方案36

5.7辅助工程及其它工程方案37

5.8实施进度安排37

第六章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措施39

6.1环境影响39

6.1.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39

6.1.2水环境影响分析39

6.1.3声环境影响分析40

6.1.4固体废物41

6.2节能减排措施42

6.2.1地表水环境防治措施42

6.2.2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42

6.2.6工程开挖前水土保持措施44

6.2.7工程开挖后水土保持措施44

6.3环保部门意见44

第七章项目组织与管理45

7.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45

7.2劳动定员46

7.3管理措施47

7.4技术培训48

7.5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48

7.5.1劳动保护措施48

7.5.2安全生产49

7.5.3卫生50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50

8.1投资估算依据50

8.2投资估算52

8.2.1总投资52

8.3资金来源52

8.3.1中央财政资金52

8.3.2地方财政资金52

8.3.3自筹资金及来源53

8.3.4银行贷款及筹措情况53

8.4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53

第九章财务评价53

9.1财务评价依据53

9.2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54

9.2.1营业收入54

9.2.2营业税金及附加54

9.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54

9.3.1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54

9.3.2项目总成本估算54

9.4财务效益分析55

9.4.1盈利能力分析(所得税后)55

9.4.2银行贷款清偿能力分析(见附表9)55

9.5不确定性分析55

9.6财务评价结论56

第十章社会效益分析56

10.1对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56

10.1.1对主导产的影响56

10.1.2对当地建设现代化农业及社会环境的影响58

10.2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59

10.3带动农户及农民增收效果分析60

附录

一、附表:

附表1:

可研报告编写人员基本情况表

附表2:

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表2-1:

土建工程投资明细表

附表2-2:

设备投资明细表

附表2-3:

科技投入明细表

附表2-4:

生产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费估算表

附表3:

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4:

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

附表4-1:

财政资金使用明细表

附表5: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5-1:

单位成本估算表

附表6:

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附表7: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7-1:

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8: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9:

银行贷款还本付息计算表

注:

附表格式仅供参考,必要时可适当调整;种植业项目及扩建、改建项目应分别列出“有项目”与“无项目”相关表格。

二、附图:

1.地理位置示意图

2.现状图

3.总平面布置图

4.其它附图

三、附件:

附件1:

营业执照副本及税务登记证

附件2:

由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项目单位近两年财务审计报告

附件3:

土地使用证明(加工及流通设施等用地)或土地租赁、承包协议(养殖、种植项目用地)

附件4:

环保部门出具的意见或证明材料(养殖项目、加工项目)

附件5:

自筹资金来源证明

附件6:

企业信用等级证明(若项目涉及银行贷款)

附件7:

项目产品涉及的生产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书

附件8:

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若现有产品为相应产品的项目)

附件9:

新技术、新工艺证明材料

附件10:

与农户签定的种植养殖合同或协议

附件11:

报告中企业及项目情况介绍涉及的相关证明材料(包括:

QS、HACCP、GMP、GAP等,龙头企业证书,商标注册证书及获得国家、地方著名商标等证书,企业获得的各类荣誉证书,产品销售合同等)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概况

企业名称:

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

股份制

股东构成:

公司现有股东3人,某,某,某。

其中,某某持股76.92%,某某持股9.1%,某某13.98%。

注册码:

法人代表:

某某

经营范畴:

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09年8月开始组建,2010年5月注册,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是一家专业从事茶叶产品精深开发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主要经营范围为茶叶收购、加工、销售,速容茶粉、茶饮料的生产和销售,茶渣转化生物有机肥的生产与销售。

公司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5名,其中已聘用高科技人才5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0名。

1.1.2财务状况

公司组建以来,从茶叶收购与销售开始起步,着眼茶叶新产品开发和循环利用,现拥有资产总额154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796万元,流动资产744万元,所有者权益1025万元,实收资本286万元。

通过不到半年的经营,实现销售收入642万元,创税36.8万元,创利72万元,资本收益率25.17%,资产负债32.46%。

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法人代表,某,男,大专学历,工程师,某走马镇升子村人,从事建筑工程和房地产开发15年,历任某成坤建筑工程公司、某成坤房地产开发公司经理、董事长,承建大小民用建筑工程30多处,其中投资5000万元开发的容美成坤花园,被评为优良工程。

2005年,升子村民为了实现本村脱贫至富,强烈要求某回村,并推选为村主任。

经村支两委的几年努力,现升子村已成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1.2项目基本情况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某县速溶茶粉、茶饮料及茶渣转化有机肥生产线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

新建。

项目地点:

某县走马镇升子村二组、走马镇阳河村分水岭。

1.2.2产品方案及规模

红茶精粉:

5克精包装成袋,产能500吨

绿茶精粉:

5克精包装成袋,产量500吨,

茶饮料:

500克装瓶,产能5000吨,

茶渣有机肥:

成型颗粒25公斤袋装,产能2000吨。

1.2.3品种、技术、设备方案

本项目整套工艺技术方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提供:

茶精粉工艺设备方案:

浸泡、提取、过滤、真空浓缩。

主要设备为锅炉、冷热缸、过滤装置、真空浓缩装置等。

茶饮料工艺设备方案:

浸泡、过滤、灌装。

主要设备为冷热缸、过滤装置、自动灌装置等

茶渣有机肥工艺设备方案:

粉碎、发酵、成粒。

主要设备为粉碎设备、成粒、包装设备等。

1.2.4土建工程

生产车间,框架结构,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仓库,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

其它辅助用房,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1.2.4建设期限

建设工期:

2年(24个月)。

1.2.5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投资结构:

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

其中固定投资2700万元,其中:

工程费用:

2049.5万元;

其它费用:

450万元;

预备费用:

200万元。

流动资金800万元。

资金来源:

业主自筹285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投资1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0万元,银行贷款500万元。

1.2.6项目效益

经济效益:

1、销售收入:

9320万元;

2、企业利润:

799万元;

3、销售税金:

1292万元;

4、投资利润率=799/3500×100%=22.8%;

5、固定资产投资利润率=799/2700×100%=29.5%;

6、i=10%时的财务净现值=816万元;

7、财务内部收益率=15.41%;

8、动态投资回收期6.3年。

社会效益:

茶叶产业被列为某县鹤业支柱产业之首,全县茶叶面积17.8万亩,茶叶产量25万担,是某省的茶叶基地示范县。

项目建成后,能延长茶叶产业链,转变茶叶产业增长方试,促进循环农业发展,带动1.2万户,6万茶农增收,年增加现金收入3000万元。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龙头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的通知,国发办[2010]188号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国家农业部2003年;

《某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计委、省农业厅、省林业局关于某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10年)的通知》;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出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的通知》(计办投资[2002]15号);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1325号(第三版);

《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项目业主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1.4综合评价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推动某县茶叶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全县茶叶采摘面17.8万亩,产量25万担,有70%干茶被采购用作精制原料,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有必要寻求新的增长点。

二是保障社会民生的需要,2010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比全国低2669元,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三是促进农业生态安全的需要,按照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的发展原则,以茶精粉、茶饮料的副产品为原料生产有机肥,建立循环农展模式,能促进农业生态安全。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

项目建成达产后,能实现销售收入9320万元,提供国家税收1292万元,增加企业利润799万元,企业可提升为区域性、行业性骨干龙头企业。

技术上可行:

本项目技术依托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雄厚的茶叶生产加工研发实力,茶精粉真空浓缩技术、生物发酵技术工艺成熟,与企业实行产学研结合,可将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

环境上可行。

本项目土建工程属于低层建筑,安装工程量小,环境负面影响小,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循环环保工艺,无废弃物产品,使用清洁能源和环保锅炉,废气排放可控,生活垃圾进入公共处理场所,或净化处理,社会公共影响小。

市场上可行:

本项目产品,属于对传统饮品进行清洁化改造,,不改变茶叶的色香味,茶叶保健效能没降低;项目产品增加了方便、清洁的特征,开始在东南沿海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已及青少年人群流行,处在成长上升期。

风险控制:

工艺技术风险,由项目业主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协议明确责、权、利控制方案。

市场风险,由项目业主在经营初期阶段实行委托加工的方式控制。

结论与建议: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省、州相关产业发展导向,工艺技术依托可靠,技术设备先进成熟,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项目对增加就业岗位,满足社会需求、延伸产业链有重要意义,项目总体方案可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建议支持建设。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1、行政区划及人口。

某县辖7乡(铁炉乡、五里乡、燕子乡、中营乡、下坪乡、邬阳乡、太平乡)2镇(容美镇、走马镇)1个经济开发区(八峰开发区)、4个国有林场、204个村民委员会,1338个村民小组,县城设在容美镇。

全县总人口21.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98万人,占87%。

农村劳动力9.86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2%。

人口密度75人/K㎡,居全州末位。

2、国民经济状况。

表2-1某经济结构一览表

科目

单位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平均增速

地区生产总值

万元

124378

142070

156420

181600

215000

14.7%

第一产业

万元

39596

46460

49290

55900

64000

12.8%

第二产业

万元

45768

49403

57650

64700

81000

15.3%

其中:

工业

万元

41222

43880

51370

54700

71000

14.5%

第三产业

万元

39014

46207

49480

61100

70000

15.7%

结构比

%

31.8:

36.8:

31.4

32.7:

34.8:

32.5

31.5:

36.9:

31.6

30.8:

35.6:

33.6

29.8:

37.7:

32.5

-

表2-2某县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结构对比图

单位:

万元

3、民旅文化情况:

某古称容米、柘溪,有2000多年文明史,田氏土王世袭相承800余载,容美土司遗址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傩愿戏、打溜子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地革命时期,有2.5万人参加革命,近4000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满山红纪念园被列为国家级烈士纪念园,入围全国30条红色旅游线精品景点;改革开放以来,某人民始终保持“开放包容、勤劳朴实、执着追求、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某精神,造就了一批企业家和文化明人。

2.2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1、项目核心区茶叶资源。

本项目资源核心区在走马镇。

走马气候怡人,资源富聚,平均海拔920米,日平均气温12.5度,年降雨量1949毫米,兼有山区和平原的特点,生态环境优越,盛产茶叶。

无公害有机茶园面积达4万亩,年产量8万担以上,是“某茶叶第一镇”。

多年来,走马镇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咬定青山舞茶龙,大兴特色产业,其中木耳山茶叶基地已获得中国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颁发的有机茶转换基地认证,红罗沟茶叶基地被某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示范茶园,走马成为国家农业部确定的全国20个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创建单位之一。

白果民族茶厂生产的“白果牌”精制粗茶、珍眉茶和世为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红罗牌”名峰绿茶、颗粒绿茶、保健茶、商务袋泡、龙福公司生产的龙福茶等系列产品,完全达到国际质量标准,并富含硒、锌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出口东南亚和欧美等十多个国家,畅销国内大市场。

图2-1茶叶基地

2、周边地区茶叶资源。

走马周边地区(水平距离50公里)主要包括某某县五里乡,茶园面积7000亩,年产量1万担;铁炉乡茶园面积10000亩,年产量3万担。

湖南十门县南北镇,茶园面积10000亩,年产量5万担;东山峰茶园面积12000亩,年产量3万担;桑植县长潭坪乡,茶园面积2000亩,年产量5000担。

表2-3走马周边茶叶资源

科目

面积(亩)

产量(万担)

五里乡

7000

1

铁炉乡

10000

3

南北镇

10000

5

东山峰

12000

3

长潭坪乡

2000

0.5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1经济必要性

1、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

某县现有茶园面积17.8万亩,89%的行政村,75.3%的农户以种植经营茶园为主导产业,社会产量25万担,产值过2.4亿元,沿用传统扩大面积和加工工艺,增长空间受到限制。

本项目依托本县丰富的茶叶资源,以茶叶初制品为原料,形成茶精粉1000吨(红茶、绿茶精粉各500吨),茶渣转化生物质肥料5000吨,共可增加茶叶产值9320万元,将全县茶叶产业的系统产出(农业和加工业)从4亿元左右提高到5亿元左右,增长25%。

从提高的附加值中,农民受益3000万元左右,人平150元左右,增长4.6%;财政收入1200万元左右,增长8.5%,对富民富县具有重要意义。

2、加快企业发展的必要。

项目业主股东,对企业经营产品发展方向进行了大量的工艺技术考查和市场考查,统一认定以发展精细农产品为发展方向,从茶精粉、茶饮料的深度开发上起步,形成茶精粉1000吨(红茶、绿茶精粉各500吨),茶渣转化生物质肥料5000吨的生产能力。

目标实现后,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左右,经营利润可达到800万元左右,一跃成为区域性和行业性骨干龙头企业。

2.3.2社会必要性

1、是缩小贫差距的需要。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政治问题,2010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比全国低2669元,相差45%,本项目依托本县丰富的茶叶资源,形成茶精粉1000吨、茶渣转化生物质肥料5000吨产能后,带动1.2万户,6万茶农增收,可缩小与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5.6个百分点。

2、是保障社会就业的需要。

扩大消费需求、扩大社会就业始终是项目建设的基本义务,某全县每年约有3500人需要,可直接提供就业岗位84个,对农民就业按增收2万元折合一个就业计算,为1500个,项目经营对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也有相应就业量的增加,促进社会就业的作用很显著。

2.3.3生态必要性

1、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需要。

按照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的

发展原则,以茶精粉、茶饮料的副产品为原料生产有机肥,产能达到5000吨,不但可以减少农业化肥施用量2000吨左右,而且能改变土壤理化性能,增加农产品品质,对建立循环农展模式,促进农业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引导清洁消费的需要。

传统茶饮料消费方式,是将废弃物——茶渣留给消费终端,茶渣对环境的影响范围也就是传统茶饮料消费的范围。

本项目确定生产的传统茶饮料消费,属于清洁型饮品,将废弃物——茶渣,在原产地实施综合利用,切断了消费环节上污染源,对引导清洁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3.1建设地点选择

3.1.1选址原则:

1、交通通信条件好

2、原材料采购半径小

3、农用地转非农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土地来方式优先征用方式

5、占地面积在20亩以内

6、水源方便

3.1.2具体地址

某县走马镇升子村二组和走马镇阳河村分水岭。

3.2建设条件

该项目分为2处,速溶茶粉、茶饮料生产线位于某县走马镇升子村2组,升子村有乡村公路连接,有机肥生产线位于阳河村分水岭,分水岭有厂区便道连接,交通便利。

3.2.1自然环境条件

地形、地貌和地质:

根据乡村勘查,升子村项目拟建原为村集体用地,地势较为平坦,无不良地质情况发生,未见项目区内有断裂、塌陷、泥石流发生,工程地质田间属简单类型。

气候气象:

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设和农作物生长。

根据某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5.4℃,极端最高气温40.7℃(1959年8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10.1℃(1977年1月30日)。

多年平均蒸发量1396mm;多年平均风速0.7m/s,历年最大风速14.3m/s。

无霜期263.3d,年平均日照时数1207.8h。

水文:

升子村项目拟建地蓝南面约30m处黄家河由西向东流经,汇入大典河,大典河汇入湖南省澧县入澧水。

升子村村民生活用水来自附近山泉水。

植被及生物多样性:

项目区周围植被覆盖率较好,多数为灌木丛、草皮等,多数分布在田间或是公路旁,附近山上有少量高大乔木分布,都为常见植物,多为松树、杉树等。

项目区土壤以黄壤、黄棕壤为主,HP值在6左右,土壤呈弱酸性,有机质含量较高,适应多种植物生长。

3.2.2资源支撑条件

升子村位于走马镇中部,距走马集镇6公里。

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居民565户,人口2058人,劳动力1187人。

全村现有耕地1864亩(人均占有耕地0.91亩),其中:

水田466亩,旱地1398亩,有茶园2633亩,林地面积11271亩,茶园面积10225亩。

目前升子村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茶叶生产粗加工、粮食种植及家畜牧养殖,辅以建筑业、运输业及外出务工收入。

2009年升子村外出务工人员165人,妇女从事茶叶种植加工专业户45户,从事小商品零售户5户、从事餐饮服务业22户。

升子村是“某龙井”茶生产基地,全村拥有无公害茶园3233亩,无性系良种茶园580亩,茶叶加工厂24家,人均茶叶收入1500元以上。

3.2.3技术支撑条件

本项目技术支撑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该所于1956年6月由国务院科技规划委批准筹建、1958年9月在浙江省杭州市成立,是我国惟一的国家级茶叶综合性科研机构。

现有在职人员190余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0多人,正高级职称人员14名、副高级职称人员32名、中级职称人员46名。

陈宗懋研究员是目前我国茶叶界惟一的院士。

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瑞士等20多个国家开展合作研究,选派科技人员出国考察和参加学术会议,并主办了5次国际茶叶学术研讨会。

技术援助马里、摩洛哥、几内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家建立茶场和茶叶加工厂。

3.2.3基础设施条件

交通条件:

距某县城100公里,距湖南石门县城165公里,公路等级为山丘二级。

电力条件:

该区域有桃花山至走马110千伏电网,走马江丰电力公司年发电量5000万度。

通讯条件:

已建成程控电话交换基站,安装程控电话330门,移动通讯信号覆盖全境。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1市场分析

4.1.1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

1、饮料市场发展趋势。

2000年,中国饮料工业的饮料总产量1491万吨,比上年增长25.7%,饮料业连续保持了21年快速增长的势头,同时,国内饮料市场对品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2000年,瓶装饮料产量达554万吨,居第一位,碳酸饮料达420万吨,居第二位,茶饮料185万吨,居第三位,茶饮料在所有饮料类别中增长最快。

2009年我国饮料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全年饮料产销量达到6000万吨,同比增长17%。

茶饮料占中国整个饮料的消费市场份额的23%(果汁占16.5%,碳酸饮料30%)总量达到1380万吨,茶饮料生产企业40多家,其中大中型企业15家,上市品牌达100多个,有近50个品类。

统计显示,全国茶饮料产销量5年平均增幅在10%以上,呈现超过碳酸饮料发展的总趋势。

2、饮料市场的地域特征。

中国人均消费茶饮料4公斤左右,日本的茶饮料人均消费量20到30公斤,占27.6%,(高于果汁的18.4%、冰糕的17.2%、碳酸饮料的9%),中国茶饮料市场仍还有很大潜力。

目前茶饮料市场主要集中在一线大城市,占70%以上。

占人口绝大多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