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全册教案费下载.docx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全册教案费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全册教案费下载.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全册教案费下载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课题1、骨骼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
·能通过触摸感觉到皮肤下的骨头;
·能够把骨与整个骨骼相联系
完成骨骼拼图;
·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推测骨骼作用;
科学知识:
·知道骨头存在于皮肤下的肌肉内;
·懂得人的骨骼是由206块骨构成的骨的总和;
·知道手骨由27块骨构成;
·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知道骨的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
·知道骨的物理特点和生物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产生从外表探究内部物质的意识;
·愿意把不同物体上的同种物质进行比较;
·形成实事求是记录和表达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懂得骨骼的作用及物理和生理特点
教学准备动物的骨头、骨架模型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效果简析
一、导入
1、我们平时吃鱼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被卡到
你知道卡在我们喉咙中的时鱼的什么吗?
二、建立骨骼概念
1、在于的身体里面我们能够找到骨头
那么在我们的身体里面也有骨头吗?
2、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能告诉大家你找到的是什么样的?
3、你能形容一下你摸到的身体里面的骨头是哪个部分的?
有多少呢?
4、你知道我们人的身体里面总共有多少块骨头吗?
(它们在身体里面组成了身体的支架--骨骼)
5、你能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各个部分骨骼拼成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吗?
6、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X光片来看见骨骼
通过书上的这幅图
你看到了人的手由多少块骨头组成?
三、认识骨骼作用
1、在人的身体当中有206块骨头
这些骨头都是一模一样的吗?
2、这些骨头的外形不同也决定了它们不同的作用
你知道这些骨头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吗?
学生上台来制模型举例说
四、认识骨的构造
1、很多动物和人是一样的
身体里面也具有骨骼
你们在平时吃一些肉类的时候注意观察过吗?
说说看
2、出示一块鸡腿骨
你们见过这样的这样的动物骨头吗?
你能猜到这是动物那个部分的吗?
这种骨头在动物的身体里面起到什么作用呢?
3、你们知道骨头的里面是什么吗?
猜猜看
4、学生解剖观察
5、通过实验你看到了什么?
6、你能给同学们来讲解一下吗?
7、通过阅读课本第4页的知识
你发现有些骨头还有什么作用?
课题
2、关节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关节的位置;
·能够在固定关节的情况下发现关节的活动方式和一些作用;
科学知识:
·知道人体上一些关节的位置;
·了解关节的多种活动方式;
·知道可以用模型来表示关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借助物体研究现象的意识;
·愿意将各种关节活动进行比较;
·愿意用建议模型来反映事物
教学重难点
能够在固定关节情况下发现关节的活动方式和一些作用
教学准备
木棍、夹板、胶带或绳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效果简析
一、导入
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人的身体内共有206块骨头组成
那么你知道这206块骨头是怎样组成一个整体的?
2、骨头与骨头之间相互连接的地方叫做什么呢?
二、认识关节功能
7、动动你的身体
找一找你的身体中哪些地方有关节?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关节的?
8、是不是在身体里面的所用的关节都可以活动呢?
9、你能在书上第5页的图中把可以活动的关节用圆圈圈出来吗?
10、如果没有了这些关节会怎么样呢?
请同学来做一个小游戏(书本P5页)
11、学生活动
12、汇报:
通过作这样的游戏你有什么体会?
13、你能告诉大家关节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吗?
14、运动一下你的各个关节
找一找这些关节它们的运动方式都一样吗?
有哪些不一样?
(学生示范讲解)
15、阅读课本第6页的资料
10、此之外关节还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我们来做一个小试验
当你从高出跳下的时候
在落地的一瞬间哪些关节在活动?
落地后身体是什么样的姿态?
为什么会这样?
说明了什么?
(腿部弯曲/关节在起缓冲的作用)
课题
3、肌肉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能通过触摸体验肌肉的存在与质地;
·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手臂活动模型和膝关节活动模型;
·能够按要求操作
感觉肌肉的收缩与舒张;
·能够通过观察图文理解肌肉影响骨运动的方法
科学知识:
·知道提供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于肌肉的收缩;
·知道骨骼肌是成对存在一起工作的;
·理解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的一些肌肉运动;
·知道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重量占人体的40%;
·初步懂得人体运动的机体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获取认识需要进行时间的体会;
·体会到模型在科学研究重的重要作用;
·认识到外表静止的物体其内部也在运动
教学重难点
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手臂活动模型和膝关节活动模型;能够通过观察图文理解肌肉影响骨运动的方法
教学准备
木棍、木片、软管、气球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效果简析
一、导入
3、我们的身体是依靠骨骼支撑起来的
骨骼维持我们站立和运动?
但是光靠骨骼
一个空骷髅架能不能运动起来呢?
4、还缺少什么?
5、你认为为什么有了肌肉就能够让骨骼活动起来?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学习肌肉
二、认识肌肉功能
16、找一找
在你们身上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
17、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较多
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较少呢?
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意识到经常运动的部位肌肉是比较多的)
18、肌肉是如何来帮助骨骼进行运动的呢?
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
19、模仿书本第7页的图作几个动作
再用手摸一摸各个部分的肌肉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0、学生汇报
21、学生汇报完之后再阅读课本第8页
(可结合录像)
22、通过刚刚的学习
你能不能再活动记录上画出任再进行各种运动的时候
肌肉变硬的部分
23、讨论:
如果人在静止的状态下
肌肉是否工作
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三、制作手臂活动模型
1、通过刚才的学习
请你根据手臂的结构制作一个模型来模拟手臂的能动
2、出示材料
先请学生解释一下个部分材料用来表示什么部分
3、学生制作
4、学生展示
评价
课题
4、骨骼、肌肉的保健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能够针对运动方式说出他们对身体的好处;
·能够分析某一动作锻炼身体的部位与作用;
·能够针对具体的运动分析如何保障安全
科学知识:
·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了解不同运动对身体的锻炼效果不同;
·知道不同动作锻炼不同的肌肉和关节;
·知道摄入蛋白质和钙有利于骨骼和肌肉;
·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懂得如何做到安全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体育运动和合理营养对骨骼肌肉的重要意义;
·珍爱身体、热爱运动
加强锻炼;
·主动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教学重难点
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了解不同运动对身体的锻炼效果不同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效果简析
一、导入
6、平时你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
为什么你喜欢这项运动?
二、认识锻炼的作用
1、从你喜欢的运动说说运动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7、我们知道进行体育运动可以锻炼身体
那么体育运动从哪些方面是我们变得更加强健呢?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8、阅读课本11页了解不同运动对人体的锻炼效果
9、在做广播操的时候
每一节动作对我们身体的哪一关节和肌肉有作用?
10、学生讨论
说明
11、为了是肌肉和骨骼能保持正常的工作
我们需要多吃一些什么样的食物呢?
12、哪些食物含有蛋白质和钙?
13、在运动中如何注意安全
避免受伤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观点
第二单元养蚕
课题
1、我们来养蚕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观察蚕卵和蚁蚕;
·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
并记录下来
科学知识:
·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
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掌握养蚕的方法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
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
学生准备:
纸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效果简析
一、导入
出示丝绸
师问:
"你们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
蚕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
它又是怎样吐丝的呢?
你们想亲自养蚕
亲眼观察它吐丝
最后再亲手抽丝吗?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出示蚕卵
师:
"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
(蚕卵)关于蚕你知道些什么?
"
2、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引导学生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
"启发学生:
"在宝宝出生前
妈妈会作好哪些准备?
我们该怎样做蚕宝宝的妈妈呢?
"
(1)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
(2)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
蚕宝宝也要呼吸;
(3)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
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饲料不能太稀
否则蚕宝宝会拉肚子
讨论"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并尝试在养蚕过程中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3、观察蚕卵
说一说蚕卵是怎样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
用语言描述出来
注意提醒学生:
静态的蚕卵也是有生命的
要轻拿轻放
小心呵护
4、观察蚁蚕
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先用肉眼观察刚出壳的蚕像什么?
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
最后用直尺测量她的长度并记录
最好让学生能观察蚁蚕孵出的一瞬间
看它怎样大口吃掉极有营养的卵壳
又去找食的情景
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写好第一篇蚕宝宝日记
5、讨论:
"用哪些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
(用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
)
三、课外拓展
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
并做好记录
课题
2、给蚕宝宝记日记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学会养蚕;
●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
交流观察结果;
●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知识:
●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知道幼虫形成了蛹
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
●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
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
●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
雌蚕蛾产卵
卵孵出下一代幼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搜集的科学信息;
●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能做好养蚕的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
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
学生准备:
纸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效果简析
一、导入
师: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蚕卵和蚁蚕
今天我们来给大家颁发'领养证'和蚕宝宝
在这段时间里看哪个同学养的蚕宝宝最长、最重、最健壮;谁的蚕茧最大、最重、最白
但我们不要忘记给自己的蚕宝宝写上成长记录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观察日记的写法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阅读P20上的文字
2、自主探究的问题
(1)比较吃桑叶的蚕和吃人工饲料的蚕
哪一个长得更好些?
让学生先进行预测
在进行对比实验
(2)用蒲公英的叶子
它能吐丝吗?
(3)蚕蜕皮时为什么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
让学生讨论后
教师向学生讲清其中的原因
剪开茧子的蛹还能活吗?
每个小组剪开一个蚕茧用纸包起来进行实验
(5)辨别蚕蛾的雌雄
组织学生认真观察蚕蛾的形态大致分为几种
预测雌雄后观察哪种蚕蛾产卵
教师多鼓励学生在幼虫期和蛹期怎样区别蚕的雌雄
3、小结:
评价学生写的观察日记
三、课外拓展
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
并写好观察日记
课题
3、我们来抽丝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通过多种方法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
·学习抽丝;
·测量出一根丝的长度
科学知识:
·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学会缫丝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
·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丝业文明而自豪
教学重难点
掌握抽丝的方法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
有关我国养蚕历史的电教片;炊、小锅、小苏打、缠线板
学生准备:
缠线板、直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效果简析
一、导入
出示一些真丝织物
师:
"这些织物是用什么做的呢?
我国养蚕业抽丝的历史悠久
对人类服饰业作出重要的贡献
同学们
你们来汇报一下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
二、自主学习
1、指导学生看P25的文字
2、大家来抽丝
看谁抽的丝最长
在蚕结茧后六、七天挑一部分进行抽丝
(1)让学生先预测抽出的丝有多长
(2)抽丝的方法:
A、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
B、把蚕茧放在开水中浸泡
C、用毛刷搅动
把蚕丝的头儿找到
(3)量一量一根丝到底有多长
3、小结:
通过学习抽丝你有什么体会?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三、课外拓展
整理好养蚕的资料和一些记录
下节课进行经验交流
课题
4、养蚕经验交流会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再讨论种交流蚕一生变化的信息;
·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达、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
·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搜集的科学信息;
·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为自己长时间观察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
·能正确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能概括蚕的一生四种变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蚕及其他昆虫的资料
学生准备:
各种形式的观察记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效果简析
一、导入
师:
"我们的小蚕在你们的精心喂养下
慢慢长大了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总结一下自己的养蚕经验
好吗?
"
二、交流、总结:
一、交流"蚕的一生经过了哪些变化"
(蚕的一生经过了四种变化
)
你能够把蚕一生的变化画下来吗?
(学生先画)
师:
"书上的两幅示范图
一幅是直线式的
另一幅是循环式的
你们觉得那一种更好、更有创意?
说说为什么?
你能画一幅更好的吗?
"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修改
二、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形成昆虫概念
指导学生看书P28
你能说出蝴蝶一生的变化吗?
你有什么发现?
蚕蛾和蝴蝶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之处?
蚕蛾和蝴蝶的外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身体都分为头、胸、腹;头部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
)
你认为蝴蝶和蚕蛾属同一类生物吗?
说说你的理由
那这种生物叫什么呢?
三、小结
四、课后拓展
了解蝴蝶的有关资料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第一课一切都在运动中
课程标准:
1.能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
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2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3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2.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
能运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
能运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不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不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层次2: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不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层次3: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探究能力:
层次1:
不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层次2:
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目的
集中话题
教师出示书上的图片:
你们观察这副图
你觉得哪些物体在运动?
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运动?
学生回答:
鸭子、汽车、自行车等等
教师在这里最好能让学生用贴切的词汇来形容这些运动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这里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回顾什么是运动
了解学生心中运动的概念是什么?
同时要让学生说出他们心里的运动判断标准
探索和调查
教师:
大家刚才说得都非常好
给学生看一段汽车在行驶的录象
看完后让学生讨论:
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
怎么知道汽车是否在前进
?
学生的观点可能很多
教师可以不急与给予评价
让学生大胆发言
倾听学生的意见可以发现学生原本的知识构成
教师:
你们是这样认为的吗?
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
让学生站在滑板上进行滑动
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提问:
你们觉得谁在动?
怎么动?
你根据什么标准说他在动?
学生回答是因为和其他物体相比
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教师可以设定其他参照物
如坐着的同学、黑板等
让滑板车上的学生体验出自己的运动状态
提问
现在你觉得谁在运动?
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以此巩固参照物的概念
教师可以增加难度:
提出问题:
如果参照物选滑板车本身呢?
先提问在滑板车上的学生:
你和滑板车比较
你在运动吗?
学生回答没有
教师:
为什么?
学生回答
因为和它相比
我自己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教师:
如果再有一辆滑板车和他同时同方向同速度前进呢?
在实际操作中
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个问题
教师可以进行一项活动:
让学生三人或者四人一个小组通过用不同的参照物来说说自己目前的状态(学生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运动)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没有绝对不运动的物体
教师提问:
原处的大树在运动吗?
你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
你们的参照物是什么?
教师提问
如果给你们机会到宇宙中去
你还能看见这课树的话
你觉得它是在运动吗?
学生回答:
在运动因为地球本身在转动
教师:
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讨论:
得出结论:
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些难度
教师可以适当提示
回顾和解释
请学生回去讨论为什么要选择参照物才能判断是否运动?
并举出例子
第二课:
运动的快慢
课程标准:
1能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
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2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3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会测量走路的速度
2.能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
3.会使用秒表
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速度的快慢可以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
2.了解描述运动时还有方向的因素
3.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会使用秒表
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速度的快慢可以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
了解描述运动时还有方向的因素
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不知道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速度的快慢可以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
不了解描述运动时还有方向的因素
不能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
层次2: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速度的快慢可以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
但不了解描述运动时还有方向的因素
不能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
层次3: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速度的快慢可以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
了解描述运动时还有方向的因素
能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
探究能力:
层次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会测量走路的速度
不能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
不会使用秒表
层次2: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测量走路的速度
会使用秒表
不能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
层次3: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测量走路的速度
会使用秒表
能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目的
集中话题
教师出示书上的图片:
提问:
你们觉得他们四个谁运动得更快呢?
学生回答:
(这里不需要学生回答的很标准
只要有运动的快慢的概念就可以了)
探索和调查
教师:
你们所说的运动的快慢是指什么呢?
让学生先来自己说说运动快慢的定义
学生说
教师倾听
学生很有可能会说速度快
运动的就快
速度慢
运动的就慢
教师:
那么你们觉得兔子和乌龟谁的速度快呢?
学生回答是兔子
教师:
那么为什么在龟兔赛跑中它没有乌龟早到终点呢?
学生回答:
因为兔子睡觉了
教师:
因为睡觉的原因
兔子浪费了什么呢?
学生:
时间
教师:
对了
时间在表示运动的快慢中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让学生自己看书
找到运动的快慢到底如何表示)
教师让学生看过后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运动的快慢是怎样表示的
并说说速度的概念
教师:
我们已经知道了速度的概念
那么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设计一个实验
来测量出我们步行的速度吗?
教师
要想测量出步行的速度
必需要知道什么数据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
距离和时间
教师:
你打算如何测量出距离和时间?
学生距离可以用皮尺量
时间可以用表测量
教师这里可以出示秒表
告诉学生可以用这个工具来精确的测量时间
并教会学生如何使用
教师让学生说说具体打算如何操作?
要注意什么问题?
否则就会影响实验结果?
学生讨论后汇报
开始实验
教师巡视
结束后开始汇报
让学生知道每个人的速度都是不一样的
某些时候速度是可以控制的
教师出示表格
让学生用距离和时间的定义来描述这些事物的速度
如(飞机的速度是1260千米/时
表示飞机能在一个小时中飞行1260千米)
学生描述后
进行排序
教师让学生阅读书上的材料
要让学生明白运动是有方向的
教师让学生回去思考:
我们的手指甲也在运动吗?
你根据什么这样认为呢?
你能找到证据来证明吗?
回顾和解释
想办法证明月亮也在运动
第三课运动的方式
课程标准:
能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
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与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