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804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实施细则.docx

《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实施细则.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实施细则.docx

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实施细则

 

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实施细则

 

XX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实施细则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33号)、《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教人[]15号)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的通知》(甘政办发[]109号),参照规范的分配程序和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办法,自主决定本单位绩效工资的分配。

绩效工资分配应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为依据,合理拉开差距,为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分配,维护广大教职工利益,稳定学校教师队伍,明确内部分配政策,特制定本细则(试行)。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绩效工资实施为契机,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校收入分配机制,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真正做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激励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开拓进取,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目标,努力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实施对象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含中心学校)在编在岗的教职工(包括省派资教生)义务教育学校派出的支教教师,绩效工资核定到受援学校,,参与受援学校绩效工资分配,由受援学校组织考核,考核依据及要求与受援学校教职工一样,借调在非义务教育学校或其它单位的教职工不参与绩效工资考核分配。

 

   三、考核分配原则  

   1、坚持“不劳不得、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

绩效工资以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

无论什么原因,只要没有岗位绩效考核结果,就不能参与绩效工资分配发放。

  2、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绩效工资考核分配的全过程公开,切实做到公平、公正。

  3、坚持“科学合理”原则。

学校绩效考核工资分配方案要力求科学合理,绩效工资差距不宜过大。

 

  四、绩效工资发放形式  

   学校教职工绩效工资分上半年(1-6月)、下半年(7-12月)两次考核造册,由学校核定公示后报教育局审批,经过后,直接划拨到教师个人工资卡上。

  五、绩效考核内容及量化计分办法  

  

(一)绩效考核项目及计分标准  

    考核共计100分,其中考勤10分、工作量30分、教育教学过程30分、教育教学业绩30分。

  

  1、考勤(10分)。

主要考核教职工出勤情况。

病假3天扣1分、事假1天扣1分、矿工1天扣3分,本项得分扣完为止,不计负分。

婚丧嫁娶产等假期按有关规定执行。

考核依据为学校(单位)考勤记载。

  

  2、工作量(30分)。

量化出学校所有岗位周工作量。

全体教职工周工作量相加,得出学校各个岗位周工作量总和,除以全校教职工总数,得出学校教职工周人均工作量。

教职工周实际工作量除以学校教职工周人均工作量乘以工作量即为教职工工作量得分。

计算公式为:

  

  教职工周人均工作量=学校各个岗位周工作量总和÷教职工总数  

   教职工工作量得分=教职工周实际工作量÷教职工周人均工作量×30分

  各学校(单位)要合理搭配教职工的工作量,尽量使教职工周工作量均衡。

 

  3、教育教学过程(30分)。

主要考核教职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工作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和安全管理职责履行情况、工作态度、责任心。

专任教师重在考核备、教、批、辅、考、研等常规教学落实情况和教学研究及教学研究活动参与情况。

要引导教师把教学工作落实在平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施素质教育。

从事非教学工作的人员的此项考核各校要制定相应的细则。

 

  4、教育教学业绩(30分)。

主要考核教职工的工作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和工作的实际效果。

专任教师兼有其它社会工作的,要根据兼职情况将本项考核分值按照一定比例分解为教学分与兼职分,分项考核计算本项得分。

非专任教师的教育教学实绩考核,由学校(单位)依据岗位任务目标及每次安排的工作任务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认真严格搞好考核并量化为分数。

   

(二)绩效工资的分配  

   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以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

每位教职工工作考核得分相加,得到全校教职工工作绩效考核得分总和。

全校绩效工资总量除以全校教职工工作绩效考核得分总和,得到分值,分值乘以教职工工作绩效考核得分即为教职工个人应得的绩效工资额度。

计算公式为:

  

全校绩效补贴总额  

?

?

?

×教职工个人绩效考核得分=教职工绩效工资 

全校绩效考核得分总和  

  (三)绩效工资发放要求  

   1、本学期未承担任何教育教学工作的不享受绩效补贴(教育局下文明确的退养人员除外)。

  

  

(1)本学期累计旷工达5个工作日、病事假累计超过2个月以上的;  

  

(2)脱产学习的;  

  (3)解除聘用合同的;  

  (4)停发工资的; 

  (5)借调在教育系统之外的。

  2、在师德师风方面,违反《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有关规定,构不上组织处理的,酌情扣除绩效考核得分。

凡学期内受到通报批评、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处分的,分别扣除绩效考核得分的20%、30%、50%、60%、70%、80%、100%。

 

   六、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与监督  

    1、义务教育阶段各中小学校要根据以上考核指导意见完善具体考评方案(细则),考评方案(细则)必须在经过职代会或职工全会讨论经过(有半数以上的与会人员到会,且得到到会人员三分之二的多数人员同意。

考评方案(细则)一旦经过职代会或职工全会经过,一般不再改动,如果运行时发现方案(细则)有明显漏洞或显失公允,则修正案依然要经过上述程序经过。

学校的考评细则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查。

考评的各项得分必须有原始依据印证。

教育局人事股对每一个乡镇的各中小学的具体考评方案随机抽取1-2个进行检查,符合规范程序的,予以审批绩效工资分配数额明细和方案;不符合规定程序,在教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的,不予以审批。

 

   2、实施考核的全过程要公开透明,随时接受教职工的监督和质询。

考核量化分数揭晓后,要在本校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不得少于3天。

有意见的要及时核实,考核分值有误的,必须重新确定考核分值。

考核分值偏低的,要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本人,并告知可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复核、申诉,各责任部门必须严格执行规定,认真做好复核、申诉的答复工作。

 

   3、各学校要成立教职工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所辖中小学教职工绩效工资考核分配的组织、指导、督查、协调和管理。

中小学校均要建立工作机构,负责考核分配具体实施工作。

工作机构由学校领导和教职工代表3-9人组成,校长任组长,考核小组成员中教职工代表不得少于1/3。

考核小组成员可由学校行政会议提名或民主推选,经教职工大会或教代会经过的方式产生。

 

   学校考核组成员,必须严格执行考核规定,实事求是地进行考核。

对不按规定程序考核的,责令按照规定程序重新进行。

在考核中有徇私舞弊、打击报复、弄虚作假等情况的,将从严肃处理。

 

   七、纪律要求  

   1、实行本办法后,学校一律不再另立名目发放津贴补贴,不挤占学校公用经费和项目资金发放津补贴,不得违反规定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发放津贴补贴,不得利用学校其它收入,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坐收坐支,私自发放津贴补贴。

  

   2、各学校应严格按照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设立津贴补贴专用科目,用于统一核算本单位发放的所有津贴补贴,其它科目一律不得再核算津贴补贴。

    3、教育局把教职工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工作任务目标考核内容,进一步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教育局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各乡镇和学校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情况进行督查。

  4、凡违反有关纪律和规定的,一经查实,将严格按照组织程序严肃追究校长、分管校长和财务人员的党纪政纪责任。

  

   八、本办法由学校负责解释。

   绩效工资是指经过对学校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考核评估,确立员工的绩效工资增长幅度,以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为基础。

    绩效工资的特征

   它的基本特征是将员工的薪酬收入与个人业绩挂钩。

业绩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比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内涵更为宽泛,它不但包括产品数量和质量,还包括员工对单位其它贡献。

单位支付给雇员的业绩工资虽然也包括基本工资、奖金和福利等几项主要内容,但各自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绩效工资的实施条件

  

(1)工资范围足够大,各档次之间拉开距离;

  

(2)业绩标准要制订的科学、客观;业绩衡量要公正有效,衡量结果应与工资结构挂钩;

  (3)有浓厚的单位文化氛围支持业绩评估系统的实施和运作,使之起到奖励先进、约束落后的目的;

  (4)将业绩评估过程与组织目标实施过程相结合,将工资体系运作纳入整个工作过程运作系统之中。

   教师工作量计算及绩效工资发放办法:

  

(一)课堂教学教分值按公式N=计算。

其中为教师所授第i班学时数,为所授第i班课时折算系数。

    计算以教务处正式下达的学期教学计划及实际授课学时数为基本依据。

按不同情况取值如下:

   1.与教学内容有关的

  

(1)教师担任不同班级同一学科,但授课内容要求及侧重等差异较大,且按不同教学大纲、计划或教材授课,并编写了不同教案(简称“两个头”),=1.00

  

(2)教师担任同教材同进度的重复课,其=0.9。

  (3)新开课(不包括新教师所开第一门课)=1.2。

  (4)教师同时讲授两门课,教分较少的课=1.2。

  (5)在学期进行中,因教学任务需要,临时安排接(代)课时,在前两周,所接(代)课与任课若为两门课,所接(代)课的=1.4,所接(代)课与任课若为两个头,所接(代)课的=1.2,否则所接(代)的课,=1.0。

其余课时按正常情况计算。

  (6)其余情况授课,=1.0

   2.与授课班级内学生人数有关的

    

(1)1~20人,=0.8

    

(2)21~35人,=0.9

    (3)36~50人,=1.0

    (4)51~65人,=1.1

    (5)66~80人,=1.2

    (6)81人以上以20人为间隔类推。

  教师所担任的授课如涉及上述多种情况,则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复合计算。

  

(二)在校外带领并指导学生野外操作实习按每周每班40教分计,由参加指导实习的教师按情况分配,但每个教师最高不得超过每周22教分。

 (三)无课教师指导校内停课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等按周学时×0.6进行计算。

  (四)有授课任务的教师,同时又指导校内停课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等,按如下标准核定教分。

  

(1)所任课时6学时,实习教分=(1周总学时-所任课时)×0.6

  

(2)所任课时6学时,实习教分=(1周总学时-6-所任课时/2)×0.6

 (五)除教学授课计划以外所开展指导的各项文体活动,另计工作量,其计算标准为:

   

(1)每领做一次早操按0.5教分计。

   

(2)每领做一次课间操按0.2教分计。

   (3)组织开展辅导课外文体活动每小时按0.5教分计。

   (4)组织筹备校运动会,根据其工作量由体育组写出报告,经教务校长审核后由校长批准发给一次性奖金,不另计教分。

   (5)练习代表队参加经学校批准的校外文体比赛活动,每次实际练习时间达1小时以上的计0.6教分;如比赛取得好成绩,可按取得的名次,由基础部写报告,经教学校长审核后由校长批准发给体育组一次性奖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