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教育学名词解释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804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等学力教育学名词解释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同等学力教育学名词解释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同等学力教育学名词解释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同等学力教育学名词解释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同等学力教育学名词解释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等学力教育学名词解释全.docx

《同等学力教育学名词解释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等学力教育学名词解释全.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等学力教育学名词解释全.docx

同等学力教育学名词解释全

同等学力教育学统考资料名词解释

1班级授课制:

是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形式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把学生按年龄、程度编成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2班集体:

指一定数量的学生依据共同的学习目的,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所形成的具有心理相容性的集合体。

班集体是学校群体的高级组织形式。

学校的班级只有成为集体,才能成为教育学生的基地。

班集体的特点:

具有有价值的社会目标和在目标指导下的凝聚力;集体中有民主集中的精神和集体主义的人际交往的原则;具有维护集体利益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3表象训练:

是在一定暗示条件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情境或对象,从而提高情绪控制力、完善活动任务的心理训练方法。

4“八年研究”计划:

20世纪30年代,美国高中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升学和就业的矛盾。

为此,1930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成立了“大学与中学关系委员会”,研究大学与中学的关系问题。

委员会制订一了项为期8年(1933-1941)的大规模的高中教育改革实验研究计划,即“八年研究”计划。

当时在200所中学中选出30所中学,故实验也称“三十校实验”。

“八”计划实验的主要特点为:

参与实验的学校面广,有代表性;实验研究以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实验学校具有较大的自主权。

实验主要围绕教育目的、教育管理、课程和方法等问题展开,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八”计划通过对美国中等教育与大学关系的研究,提示了中等教育的许多问题,对美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5八股文:

明清两代专门用于科举考试的一种特殊文体。

它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清规戒律,有不少繁琐而苛刻的要求,专取《四书》、《五经》内容命题,内容诠释必须以程朱理学的注释为标准,不得自由发挥,每篇文章由八个部分组成,即“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每一部分都有两股两相比偶的文字。

这种文体形式死板,内容空洞,陈陈相因,千篇一律。

6《巴尔福教育法》:

进入20世纪,英国加强了对地方教育的管理。

1902年,英国颁布了《巴》。

主要内容:

①设立地方教育当局管理教育,以代替原来的地方教育委员会②规定地方教育当局应保证满足初等教育的要求,享有设立中等学校的权利③地方当局还应负责对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提供资助,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控制。

《巴》的颁布,促成了英国政府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委员会的结合,形成了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的英国教育管理体制,对后来英国教育管理体制和中等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7《巴特勒教育法》:

也称《1944年教育法》,由英国教育委员会主席巴特勒提出。

主要内容:

①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设立教育部统一领导全国的教育②加强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权限,设立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公共教育系统③实施5-15岁的义务教育,同时地方教育当局应向义务教育超龄者提供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④法案还提出了宗教教育、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等要求。

《巴》是英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法令,对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8察举:

中国汉代选官取士制度。

由地方官根据一定的科目和标准考察选拔,层层推荐,最后向朝廷荐举,经皇帝亲自策问,按成绩高下授以不同的官职。

9测验:

是一种特定的测量工具,是通过系统的活动程序,度量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以此来量化描述人们的心理特征。

测验具有两项基本功能:

一是诊断;二是预测。

从这两种功能出发,测验对实际教育教学工作有四方面的作用:

①作为科学地选拨人才的工具②为因材施教提供科学的依据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诊断④为学校教育教学咨询、心理健康咨询、职业指导等方面提供参考或指导。

10测验调查法:

是用一组测试题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的实际情境,从而收集资料数据理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测验调查法与传统考试法的区别:

取材范围不同;编制试题程序不同;施测过程不同;对分数的解释不同;应用范围,测验范围不同。

11创造力:

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从本质上来讲,创造也是一种问题解决的过程,是最终产生新颖的产品的活动过程,因此,可以将它看做是问题解决的最高形式。

创造有真创造和类创造之分,前者是指科学家和其他发明创造者最终创造对人类而言是新颖的、且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活动;后者则是对个体而言的,也就是说,思维的产品对于个体而言是新颖的,但对于人类而言是已知的,因此只是个人意义而不具有社会意义。

个体在真创造和类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就是创造力。

12从众:

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不由自主地遵从群体中多数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现象。

影响从众的因素有客观因素:

首先是问题的性质。

主观因素:

主要是个体的年龄、智力和个性特点。

从众的作用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13抽样分布:

从理论上说,抽样分布是由一定容量的全部可能样本的统计估计值组成的,是统计量的分布,而且在极大程度上是理论性的,是由数据理统计学确定的。

15查理曼的教育改革:

①在中世纪初期,西欧最有影响的是由法兰克人建立的王国。

公元768年查理曼大帝即位后,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推动了世俗教育的发展。

②公元787年,查大帝发布公告,要求全国的主管教区和修道院除了进行宗教活动外,还要对能够接受学习的人进行识字教育。

③公元789年,查又发布补充公告,要求各教区设立学校,教儿童学习阅。

④为了加强对统治阶级上层子弟的教育,查邀请英格兰的学者阿尔琴创办了宫廷学校,使这所学校成国西欧最著名的宫廷学校。

宫廷学校主要学习“七艺”,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

16《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

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初等教育法》。

法案规定:

国家对教育有补助权和监督权;地方设立学校委员会管理地方教育;对5-12岁的儿童实施强迫初等教育;在没有学校的地方,允许私人在一年内设校,过期者由地方委员会设立公立学校;学校中世俗科目与宗教科目分离。

1870年《初等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从此,英国出现了公、私立学校并存的局面。

以后,英国又相继通过有关义务教育和免费教育的法规,推动了义务教育的发展。

17初级学院:

19世纪后半期,美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和自身结构方面的问题引起了关注。

1892年,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率先提出把大学的四个学年分为两个阶段的设想。

第一个阶段的两年为“初级学院”,第二个阶段为“高级学院”;同时也把课程分为两部分。

同一年,加利福尼亚大学也对学校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了“初级证书”制度。

这种制度的设想也是把大学分为各为两年的两个阶段。

初级学院思想的提出,对美国高等教育自身结构的改革产生了影响。

20世纪初,美国的许多州建立了初级学院。

二战以后,美国的初级学院面向地方发展的需要,改称为社区学院。

18定量分析:

是赋予对象一种纯形式化的符号以反映事物的特征的方法。

特点:

分析的对象是具有数量关系的资料;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数学分析的方法。

19德育目标是德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教育目的范畴的一个下位概念,具体指希望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的道德素质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对德育实践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与教育目的一样,德育目标具有历史性、社会性、价值性等特征。

在阶级社会里,德育目标还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0德育内容:

是用以形成人们品质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知识、准则、法律规范和其他社会规范的总和,是经过主观选择的、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和青少年身必发展需要的社会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文化。

德育内容是德育工作的载体和媒介。

21德育过程:

即在德育目标的指导下,将经过选择的德育内容内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素质结构,并使之发生所期望的整体性变化的过程。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德育过程是德育目标实施和实现的过程;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它是个体的素质结构不断形成和改善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在一系列的矛盾中展开的,是一系列的矛盾运动和变化的过程。

22德育原则:

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德育原则对于德育工作具有直接的、具体的指导作用。

23德育理论:

不同于德育经验,它是概念化、抽象化和系统化的德育知识体系,是大量的德育经验的结晶,是德育学术研究的结果,是对德育工作规律的主观追求和表达。

德育理论对德育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为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提供知识基础。

德育理论的贫乏和滞后是影响德育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24道德:

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指一定的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确良总和。

25道德认识:

是对于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它一般成为品德的理智特片。

道德认识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道德思维发展的水平,二是道德观念变化的程度。

前者主要表现为道德认识的形式,后者则主要体现为道德认识的内容。

26道德情感:

是直接地与人所具有的对于一定道德规范的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

道德情感是人的情感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它一般成为品德的情感特征。

道德情感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道德情感的形式,另一个是道德情感的社会性内容。

如果以道德情感产生的诱因、道德情感和道德认识的关系为指标,那么道德情感形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种是直觉的情绪体验,它是由对某种情境的感知而引起的,对于道德规范的意识往往是不明确的;第二种是道德形象所引起的情绪体验;第三种是伦理道德的情感体验,它是由道德认识所支配,清晰地意识到道德要求和道德伦理。

道德情感形式本身又是比较复杂的子系统,每一种形式都有程度、水平和等级问题。

激发某种形式的道德情感,既决定于刺激强度,又决定于主观需要的状态。

如果以道德情感的社会内容为指标,那么道德情感可以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例如爱国主义情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义务感、正义感受、责任心,等等。

27道德意志:

是一个人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道德任务,以实现一定道德动机的活动。

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它是人的意志过程或主观能动性在品德上的表现,它一般成为品德的意志特征。

道德意志的主要表现在道德意志的品质和言行一致性这两个方面。

道德意志的品质又包括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这些品质不仅保证本体道德行为的目的性、毅力的实现,而且也能作为区分人与人之间道德意志好坏的指标。

言与行关系的统一,是道德意志行为发展的重要方面。

28道德行为:

是在一定产生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

道德行为是一个人道德意识的外部表现形态,它一般成为

品德的行为特征。

道德行为主要包括道德的行为技能和道德习惯两个成分。

道德的行为技能,即道德的行为方式方法,它主要是通过练习或实践而掌握的。

在一个人的品德的发展上,逐步地养成道德习惯是进行道德训练的关键。

道德行为有两种表现:

一种道德行为是不稳定的,有条件性的;另一种道德行为是无条件的、自动的、带情绪色彩的行为。

前一种是不经常的道德行动,后一种则形成了道德习惯。

29道德信念:

就是坚信行为规范的正确性并伴有情绪色彩与动力性的观念,它是一种主动要求得到维护与实现的道德需要,即观念动机。

要使个人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形成道德信念,一方面,教育者应注意言行一致,另一方面,还应注意培养学生道德判断的能力。

30动作技能: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动作技能定义为:

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

一般认为动作技能包含三种成分:

①动作或动作组②体能,主要有耐力、力量、韧性、敏捷性③认知能力,如知觉、痛觉、触觉、动觉等多种知觉能力。

按照动作是否连贯,动作技能可分为连续与不连续的动作技能;按照动作过程中外部情境是否有变化,可分为开放性技能与封闭性技能;还可根据动作技能的反馈条件,将动作技能分为内循环技能和外循环技能。

31动机:

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指引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

动机在人的行为活动中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