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从心出《秋声赋》之赏析.docx
《秋从心出《秋声赋》之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从心出《秋声赋》之赏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从心出《秋声赋》之赏析
欧阳修秋声赋
宋〕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
异哉!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余谓童子:
“此何声也?
汝出视之。
”童子曰:
“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
余曰:
“噫嘻悲哉!
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
盖夫秋之为状也:
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
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这是一篇用散文笔调写成的典型文赋,是北宋中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的代表作品之一。
此时的欧阳修(仁宗嘉佑四年,即1059年),时年53岁,政治上经历了“庆历新政”失败,并辞去了开封府尹的职务,思想上正处于心情郁结、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其年秋日,因感政治失意,故交云散,体力日衰,写下了长诗《夜闻秋声有感奉呈原父舍人圣俞直讲》,而余意未尽,又写下了这篇著名的《秋声赋》。
在这篇文赋中,欧阳修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议论的对象,极尽铺叙,渲染之能事,并由景入情,抒发秋感,融入了作者对政治、人生、世事的深觉感慨,从而完成了本篇文章的深刻主题:
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人,而应加强内省、超乎其外。
这一寓意,抒发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郁闷心情,能主力求自我超脱的愿望。
虽然,整篇文章的情绪取向是略显低沉而消极的(尤其是对人事忧劳、形神日衰的悲叹),在思想认识上更多地指向了老庄哲学清心无为和悲观的一面;然而,在现实根源上它确实是作者在政治失意后长期苦闷的复杂矛盾心情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中国封建士大夫处于逆境之中的一种典型心态的真实反映。
因此,本文的主题寓意,还是有其一定的认识意义的。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秋声赋》在艺术上堪称一篇精心构撰的美文。
其艺术特点,大率言之,有如下几端:
其一,布局精巧,结构谨严。
文章以“有声之秋”与“无声之秋”的对比作为基本结构框架,精心设计,文势一气贯下而又曲折变化。
全篇内容,可以从四个部分析论文。
第一部分,从“欧阳子方夜读书”至“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主要描摹无形的秋声,突出其凄切悲凉。
首先,以作者夜晚凝神读书忽闻秋声入笔,简捷直起,并在动静的对比中为下文蓄势,引出秋声。
紧接着,对秋声作一连串的比喻性描写,或惨如细雨凄风,或动若惊涛骇浪,又仿佛铁骑铮铮,奔腾疾走……使人如睹其形,如闻其声,顿生惊惕耸动之慨。
再以童子天真无邪、漫不经心地回答荡开一笔,为下文的极力铺叙渲染巧作顿挫,文势变化流去而又张驰相间,构思十分缜密巧妙。
第二部分,从“余曰”至“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主要描摹秋状,以夹议夹叙的手法突出秋天的威力,渲染出肃杀寂寥的气氛。
整个描摹,从色、容、气、意、声诸多方面着笔,极尽铺叙渲染之能事,又紧扣古人对宇宙万物“阴阳五行”的认识观念,把不可捉摸、难以名状的“秋之为状”写得生动具体,极富感染力量。
第三部分,从“嗟夫”至“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用无情的草木与有情的人类对比,感叹人为忧劳所累更容易衰老颓败。
文章由自然界巧妙地转到了社会人生,而这种令人心惊的人生现象,正是作者所悲叹反思的“无声之秋”。
最后部分,文章以眠童、秋虫、静夜,衬托作者的悲凉心境,并有力照应篇首,戛然而止,余韵悠然。
其二,描摹细腻、生动、形象,极富艺术感染力。
整篇文章,作者借助赋体固有的铺陈手法,多侧面地描绘“秋声”、“秋状”,着力渲染了秋天寂寥肃杀的威力,使读者不仅如临其境,如睹其形,如闻其声,而且深切感受到秋天摧败肃杀的气氛,确实有独到之处。
譬如,第一部分以极为贴切的一连串比喻来描摹秋声,就充分展示了秋声不期而至、由远而近、自弱而强、从隐而显的动态过程,铺叙渲染之精彩,令人叫绝。
其三,形式创新,熔叙事、写景、抒情、状物、言理为一炉,为赋体的新发展创奠了道路。
从总体上看,《秋声赋》仍是一篇以骈偶、铺排、声律为基本形式特点的“赋”,其采用的主客问答、随物赋形、铺叙渲染等手法亦为赋体的传统方法;但是,整篇文章却以灵活自由、长短不拘的散文句式开篇、结尾和穿插其中,充分表现出以散运骈的崭新形式特点,无论叙事状物写景抒情言理,皆流畅自如、和谐统一,其高超的艺术技巧,丰富了“赋”的表现形式,开创了“赋”的新的发展之路,即:
赋的散文化(或称之为“文赋”)。
其四,《秋声赋》情感真挚充沛,从头至尾浸透了作者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深思和感慨,充分表现出以情驭篇的特点。
“陈然而听之”,“异哉”,“此何声也”,“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嗟乎”,“亦何恨乎秋声”,“如助余之叹息”等等,不仅有过渡衔接之妙用,更重要的是时时事事处处都以浓烈的主观感情之穿着文章的写作,呈现出一种回环摇曳、一唱三叹的风神。
而这正是欧阳修文章突出的艺术风格之一,因此极富感染力量,使人咀嚼再三而感慨万千。
其五,旧题材,新角度,承前启后,意义重大。
从题材上讲,抒写秋感是中国古代诗文的一种传统,宋玉的《九辩》首发“悲载秋之为气也”的伤感,似乎就为后人定下了悲秋的基调。
而以秋声为赋,在唐代亦有李德裕的《秋声赋》、刘禹锡的《秋声赋》等。
因此描写这种题材,实在难有创获;然而,欧阳修抓住“秋声”,选择新的角度,由宇宙自然而泊入以社会人生的反思与慨叹,无论观察、体味、描写和议论,都能兼容前人之长而超乎其上,用以散运骈、以情驭篇的手法,将铺叙、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欧阳修的文赋名篇《秋声赋》,上承杜牧《阿房宫赋》而下启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倾倒众人,垂名青史,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秋从心出
——《秋声赋》之赏析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里曾写道:
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有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
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多,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又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疏的感触来。
上面这段文字,用来评价欧阳修的《秋声赋》,我认为是极其恰当的。
秋是什么?
秋声又是什么?
前者已令人捉摸不定,后者更令人难以捉摸。
古人曾云: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以草木写之。
那么,又如何写出秋之精神?
又如何写出秋声之精神?
也许在欧阳修的《秋声赋》里能寻到答案。
秋声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声音呢?
秋声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声,又像奔腾澎湃的河流在汹涌,又像暴风雨骤然来临;如金属相撞击时的铿锵之声,又如开赴敌阵的士兵,口中衔枚疾走,听不到任何号令,只有人马的脚步声。
在欧阳修的笔下,秋声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撞击物体的动态过程,再现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
秋声又有怎样一个形态呢?
颜色惨淡,烟云密集;容貌清明,天高日亮,刺人肌骨;意态萧瑟,山川寂寞。
秋风所过之处,繁茂的绿草改变颜色,青翠的树木开始凋零。
欧阳修运用了赋的骈偶句式和铺张渲染得传统手法,抓住了烟云、天日、寒气、山川等景物,分别就秋的色、容、气、意,描绘了秋状的四幅具有不同特色的鲜明图画。
草木是没有感情的,秋天来了也会飘零。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欧阳修又有怎样一颗“秋心”呢?
入仕二十多年,真可谓历尽宦海的波涛,欧阳修本来就体弱多病,四十岁就白发萧疏,现在五十多岁了,身体、心态更是进入了人生的秋天。
因此,一年四季有风声,他对秋声特别敏感;秋天又各样色彩,他独独看到“惨淡”的颜色。
不禁叹道:
为何要拿自己并非金石般坚固的身体,去和草木争荣斗盛呢?
应该考虑究竟是谁给自己带来这么多磨难,又何必去怨恨那秋声呢?
正是由于欧阳修对秋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发而为文,便秋怀满纸,秋思遥深。
不仅遣词造句上富有音乐美,而且用了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并且增加了赋体的抒情意味,所以在散文的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
《秋声赋》赏析
聂鸿飞
《秋声赋》是欧阳修于嘉祐四年(1059)任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时所作。
当时他53岁,经过近三十年的宦途起伏黜陟的生涯,其间的人生感受很多。
秋夜触景伤怀,遂赋以成篇。
文章是借赋秋声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
全文分作四段。
第一段,紧扣题目,从听觉上写秋声。
作者夜间挑灯读书,万籁俱寂之时,忽“闻有声自西南来者”,不禁为之“悚然”谛听,仔细辨别、探寻是什么声音,来自何方。
文中运用了一系列比喻表现声音的由远及进、由弱而强,“初淅沥以潇飒”,如秋雨潇潇;“忽奔腾而砰湃”,如江河澎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像惊涛骇浪,急风暴雨;“其触于物也”,好比战士奔赴战场,听不见喧哗,惟有马蹄声碎,人行声急。
作者通过这些比喻,把无形无影、不可捉摸的秋声,具体化、形象化了。
然循声追踪,童子却回答说:
“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文章至此一顿,犹如深境探幽,意味无穷。
第二段,再进一步,从视觉上写秋声,并将秋这一自然节气和社会、人生相联系。
作者从童子所说的“声在树间”,辨析出“此秋声也”,然后以目之所见叙说“秋之为状”,从色、容、气、意四方面把秋天肃杀的景象写得淋漓尽致,正因为如此,其为声也才能具有“凄凄切切,呼号奋发”的威力,使万物“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
以上皆写秋声。
以下写秋与社会现象的关系,秋天属阴,行刑待秋而决、征伐待秋而举,乐有属西方的商调,律有属七月的夷则,商为哀伤,夷为杀戮。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物当春而萌生,及秋而衰残。
依自然规律,到了秋季即“物过盛而当杀”,而秋声和乐调的商声也使人感到“物既老而悲伤”,则是顺理成章的了。
这段叙述,既有形象的比喻,又有理性的分析,所表现的秋声,动人心弦!
第三段,抒发了作者个人的感慨。
“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何况为万物之灵的人呢?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草木是由外在力量的摧残而败落,而人除了与万物“春生秋实”的自然规律相同,经历着由青春少年到衰老死亡的过程外,还有内在的因素的侵扰,即“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并且“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对客观条件不允许、个人智力达不到的事情硬要去寻找、追求,怎能不“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呢?
自己“非金石之质”,既无法“与草木争荣”,又“何恨乎秋声”?
无限感慨、愤懑之情洋溢于纸笔之间。
最末一段,作者对童子讲了一番道理之后,竟发现童子并不感兴趣,已经“垂头而睡”。
秋夜又恢复到“四无人声”的境界,和先前一样寂静。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唧唧虫声即秋声,自己的叹息又何尝不是秋声!
这篇作品是通过赋“秋声”抒发自己的人生体验,他特别强调秋天肃杀、悲凉的特点和对万物的摧残,由此感慨流光易失,生命短促,自然的力量无法抗拒,自己应当安时随分,顺应自然。
这种认识和情调蕴含着他经过大半生政治波折之后,一种希求解脱、随遇而安的心灵境界。
本文以秋声发端,描绘了暮秋山川寂寥、草木凋零的萧条景象,借此抒发了人生易老的悲秋情怀,凝聚了宦海沉浮、人事忧劳、形神渐衰的飘零之感,其中既有理想不得实现、宏图难展的感慨,又流露出无为无忧、超然物外的老庄思想。
文章的艺术特点之一,是大量运用精妙的形象比喻。
文章通过形象的比喻,使无形、无色的秋声,成为可听、可见、可感的具体、生动的自然现象,表现了作者高超的像声、状物和驾御语言的能力。
其艺术特点之二,是以景物喻人。
以秋声使无情的草木“摧败零落”,比喻人生坎坷、忧愁劳顿使有情之人衰老、颓唐。
把秋声、秋景和作者自己的秋感融合在一起,自然贴切。
以景抒情,情与景泯和无间,使文章达到了优美、和谐、深刻感人的境界。
本文篇幅不长,但结构上摇曳多姿,层层推进。
开头一段写“秋声”,侧重于从听觉来写,第二段写“秋意”,侧重于从视觉来写,第三段把“秋意”和“人生”合到一起写,侧重从感悟上来写。
这样写来,不仅把秋声写得鲜明生动,而且从秋声中发掘出意趣和哲理,并最后达到了“秋心”与“人心”的和谐统一,较好地表现了作者与自然和谐相处、自我调适的旨趣。
秋赋
秋,渐渐的来了,又渐渐的远去……
秋,是心灵的一面幽湖,滋生了我的沉思;秋,是一个陶冶性情的季节,孕养了我心灵的绿草;秋,是生命里一面红红的旗帜,染红了无声的岁月;秋,是个风姿卓越而成熟的女子,泛起我无尽的遐思……。
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抒写过秋天的美丽与凄凉,不知道有多少人立在深秋的风浪上吟咏着千古绝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也许是倍受炎热酷暑的煎熬和世相喧嚣之纷扰,让我突然感到深秋是那样的静美与空灵;也许是曾经的浮躁和浅薄,让我感受到了秋天是那样的殷实和淡定;也许是曾经的枯燥与碌碌无为,让我感到了秋天是那样的丰富而神韵;也许是满园的秋色浸润了我寂寥的心灵,让我发出如此感慨!
秋色浸透大地,秋意挤满心间。
想起欧阳修《秋声赋》里这样描写道:
“噫嘻,悲哉!
此秋声也:
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欧阳修笔下的秋色,惨淡,烟菲云敛;秋容,清明,天高日晶;秋气,慄冽,砭人股骨;秋意,萧条,山川寂寥。
凡文人墨客们提到秋天,总把她与一切凋零萧条联系起来,秋天仿佛成了凄凉寂寥的象征。
但秋天何尝又不是一个丰收和充满喜悦的季节,春天的萌动,夏天的耕耘,冬天的孕育,无不在秋天里得到了回报。
我还喜欢秋天的成熟与干练,她令我领略了大地的丰腴与人生的殷实。
步入深秋,茶花飘香。
深秋,是茶花清香四益的季节。
每到深秋,我都去看山上的茶花,也想起母亲说过的一句话:
“桂花香虽浓,但不及茶香之携永”。
茶花不及桂花香浓,但茶花的开放可从深秋延续到冬季,花期远远长于桂花。
现在正是深秋,茶山上的茶花争相绽放,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轻轻地泌入心田,让人感生出一种淡然的韵味,这种韵味令人松驰,令人惬意,令人淡定!
此时“心怡如诗,人淡如茶”的境界油然而生。
踏着深秋茶香,我在畅想明天。
明天,或许荆棘密布;明天,或许落花流水;明天,或许一无所有;明天,或许没有明天……明天会怎么样,上帝也不知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盲人,或许追逐着迷失的自己,或许追逐着无知,或许追逐着没有幸福的假象与虚荣,或许……
唉!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冷风掠过天空,却没有留下一道痕迹;白云飘过蓝天,却不给世人留下一道可以永远景仰的风景。
我想用尽秋之情愫去温暧这道“悲凉”的景光,怎耐秋风瑟瑟,冷冷清清,无人与和?
一股悲凉的西风狠狠的刺入心骨,心灵和肉体打起了寒颤,怎一个“悲”字了得?
怎一个“凉”字可解?
秋风更烈,思绪更浓。
放纵的思绪于烈风中串荡,迸射出内心的呐喊在山谷中回荡……。
但时光如水,逝者如斯,思绪最终归于平静,内心的激流最终融入了岁月的长河。
这时,无须追问;这时,无须呐喊;这时,无须伤感忧郁;这时,静静的感受一个转眼即逝的凝重的秋吧,静静的感受人生那条静静流淌的河流吧,那里有一串串美丽的音符,那里才是心灵的天堂!
再仰望空中的明月,任秋风吹过旷野,吹过心灵的间际,让心灵经受明月清辉的洗礼,我飘然入仙。
曾浮燥动荡的心,在夜月茶香清风中变得宁静,这一刻,喧嚣远离,这一刻,时光不在为贪婪而奔跑,这一刻,时光为心灵的宁静美丽充分舒展;这一刻,披一身明月清辉,我心无尘。
瑟瑟秋风,凉凉秋水,怎敌心中暧流!
秋赋
自古逢秋悲寂寥,那一定是秋雨横扫、秋霜摧残过的秋。
若一切还只是接着夏的尾巴,享受着阳光眷顾的,那秋该是如何的热辣光艳啊!
只恐世间好景难常在,“过眼韶华如箭”,是为记。
———题记
要不是数日的晴朗,恐怕见不了秋的爽朗与热烈;要不是结伴山行,那秋的味道便要无声地隐去;要不是相机的定格,那秋的色泽就是巧妙的记忆也难以呈现。
草枯黄了,枯是干枯,黄是金黄,没有半点衰败的样子。
踩上去,发出很有动感的喀嚓声,那是生命的另一种脆响,虽然老去,但生命的状态还在,生命的姿势依然。
芦苇和狗尾巴之类的草更是迎来了生命的旺季,它们展开蓬勃的大尾巴,毫不迟疑地伸向路边,伸向田野,伸向山岗,甚至伸向天空。
那是怎样的一片天空啊,蓝得纯净,蓝得炫目,蓝得清澈,叫你想起蓝水晶,蓝玻璃球,蓝纱巾。
不,又都不是,它就是秋日的天空,云淡风清,高远深邃的秋的天空。
那水呢,也不是寻常看到的水,既不浩渺亦不沉寂,它如处子般地偎在山的一隅,身量是瘦小的,眉眼是细细的,可风姿是绰约的,风情是撩人的,叫你忍不住想去垂个钓,照个影,或丢个石子儿,看她滑滑的腰肢如何扭动,松松的裙裾如何飘转,明媚的眼神如何抛睐。
亲爱的,你是山之眉秋之眼吗?
你是天地的灵气,万物的精华吗?
不然,你何以如此地吸引着我,牵引着我,让我迷恋着,叫我欲罢不能呢!
如果仅仅是这些,是一定不够的,秋还有她的绚烂缤纷,当你看到那些秋果的时候。
在山间,不时的有各种成熟的果子抢入你的眼睑。
看,那丛高高的树枝上,挂满了小灯笼似的野柿子,叶是苍翠的阔叶,果是鸡蛋般的小果,颜色有红通通,有黄橙橙,有金灿灿,或含羞藏着,或大方挂着,或扭捏掖着,或含情笑着。
朗朗的阳光照射着,是明媚的眼睛在闪烁,又是无数彩色的精灵在唱歌,叫你想起秋“华”秋实,叫你想起“五彩缤纷”“五色斑斓”这样的好词,叫你想起“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佳句。
路边有人在敲板栗呢,那动作,那模样,叫我怀念起小时候了。
儿时屋檐前两棵横斜的板栗树给我带来多少童年的欢乐啊。
那时候爷爷奶奶都还健在,身子骨也硬朗着,每到秋天,树叶转黄的时候,枝上结着的那许多的刺球也一个接一个地成熟,二老便帮我举起长竹篙,一顿猛扑,地上便撒满了鼓胀的刺球,从它形状的大小和刺儿的多少,就能判断里面果粒的大小,然后用的用剪刀,用的用柴刀,用的用鞋底,把板栗子一一弄出来。
最兴奋莫过于拣到一颗开了裂的刺球了,就是自己“阿开”的板栗球了,味道其实差不多,可那份如获至宝的心情是难以言喻的。
可惜这样的日子随着树的被砍和二老的相继离世而一去不复返了,以至看到街头摊贩上的褐色板栗堆积,我都感觉很陌生很陌生了,直到又亲见小孩在路边敲打,记忆的闸门才欣然洞开,原来它离我是这么亲近,仿佛从未分离。
站在山巅,向下眺望,凉风习习,薄雾轻绕,农田和村舍静静的,依山傍水而排列,阳光照射下,又明净又飘逸,也许明天,秋雨就下了,那时候真该是“衰草连天”、“暮霭沉沉”了罢,趁着这胜似春朝的时节,我且受用这无边秋色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