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期末质量调研模拟测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6894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期末质量调研模拟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期末质量调研模拟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期末质量调研模拟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期末质量调研模拟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期末质量调研模拟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期末质量调研模拟测试.docx

《九年级语文期末质量调研模拟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期末质量调研模拟测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期末质量调研模拟测试.docx

九年级语文期末质量调研模拟测试

九年级语文期末质量调研模拟测试

一、积累运用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横线上。

(2分)

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xīn鼓舞啊。

那是一双双关切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的前行;那是一块块清xī的路标;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那是迷茫中的一zhǎn灯,那是陶醉时的一lǚ清风,那是求索中的一份勉励,那是落寞时的一语问询……(---选自《提醒,是一种特别的爱》)

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

①,在乎山水之间。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诗经·关睢》)

③纷纷暮雪下辕门,。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与朱元思书》中表现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句子是:

;,。

⑤《龟虽寿》中体现曹操老当益壮、壮心不已的奋斗精神的句子是:

⑥《使至塞上》中表现雄奇壮丽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

3、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欠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场上球员个个成了防守专家,令一向善长防守的活塞一筹莫展。

B、哈顿在达尔文之前就独立形成了生物进化中物竞天择的观点。

C、太让人感动了,听了他的事迹,我便浮想联翩地流下了眼泪。

D、田启文也像周星驰等许多曾经的好伙伴一样,最终以分道扬镳的结局结束了10年的合作历程。

4.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分)

①今年2月份,由4000辆“途安”和“君越”等高级车组成的出租汽车世博车队将正式亮相出现于申城街头,并与普通出租车错位运营,主要满足世博园区及世博管控区的交通需求。

②根据市交通港口局的要求,每辆世博出租车将配备2名优秀驾驶员。

③同时,行业管理部门还制定了世博车队培训教材,专项对驾驶员开展培训。

第句,修改意见:

第句,修改意见:

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4分)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情景。

(2分)

答:

②有人说这首诗“作者构思奇特”。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试作简要分析。

(2分)

答:

6、名著阅读(3分)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格列佛在大人国的遭遇?

 

7、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你说说美国人和中国人在儿童教育上的不同。

(4分)

中国人:

小时候,父母先在自己的嘴里把饭嚼烂,再喂进孩子嘴里。

稍大后,就一勺子一勺子喂,一筷子一筷子喂。

经常看到祖母端着碗追着孙子喂饭的情景。

吃什么,吃多少,父母说了算,完全不顾孩子的想法。

而对孩子吃饭的吃相却毫不在意:

咂嘴喝汤;满嘴含饭,边嚼边讲话;剔牙打嗝;……都无关紧要。

美国人:

当孩子自己能拿动刀叉起,就开始自己吃饭,弄得满脸满身,家长也不管;稍大后,吃什么,是饥是饱,由孩子自己选择,家长从不过问。

如果明明不饱,为了贪玩而挨饿,也是活该。

却注重孩子吃饭的吃相,吃饭是很讲究规矩:

吃东西嘴巴不能发出响声,不能端起盘子放在嘴边,吃进嘴里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刀叉有响动,就必须向父母道歉。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恰到好处

杨述

①善于描写一个人的美,莫如宋玉①。

他在《登徒子好色赋》里是这样描写“东家之子”②的美: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东家之子的美,真是“恰到好处”。

稍为多一点,或稍为少一点,就不美。

②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恰到好处”。

③京戏著名演员表演,总讲究不瘟不火③。

优秀的歌手在热情地歌唱时,情真又能自持。

工人炼

钢需注意火候,做政治工作要掌握分寸。

一句话:

“过”与“不及”都不好。

④“不及”就是“不够”,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不好的,或者说这是“不够好”。

“过”就是“过火”,“过了火”,却往往容易被认为好。

说这是“深”、“透”,是“彻底”,难道不好吗?

其实过了头,常常把好事做成坏事。

事情做得一过分,就会走向反面。

失眠不好,睡觉睡得着就好;但睡觉过多就可能变成懒汉。

劳动好,但劳动过累,就要妨碍健康。

而对健康过于注意的人,又常常会造成精神上的一种负担,老是疑心自己有病,结果反而把身体搞坏了。

列宁说过:

“只要向前多走一小步——看来仿佛向同一方向前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这话讲得多么深刻。

⑤写到这里,有人会问:

“依你说,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

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什么事都要不长不短,不快不慢,不多又不少,那岂不是变成折中主义了吗?

孔夫子讲过:

过犹不及。

你的说法很像儒家的中庸之道。

”我说:

不是折中主义,折中主义是按自己的主观,把长和短、快和慢、多和少加起来被二除的东西。

自己以为“恰到好处”,其实是一种主观上的想象。

我说的“恰到好处”,也不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过”与“不及”,是按孔子所说的标准来衡量的。

我们常说做事要恰如其“分”,这“分”也就是标准的意思。

孔夫子认为的“分”和我们的不同。

马克思主义者对“过”与“不及”有自己的标准,那就是客观的实践的标准。

这个客观的标准就是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按事物本身的规律办事,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寻找这个客观标准,就要下番调查研究功夫,认真走群众路线;而且要善于在实际行动中总结出经验来。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判断什么情况是“过”,什么情况是“不及”,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恰到好处”。

【注释】①宋玉:

我国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家。

②东家之子:

邻居东家的小姐。

③不瘟不火:

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8.本文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分)

9.文章开头第①段以“东家之子”故事入题议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分)

10.第④段作者议论“过”与“不及”两方面时,着重议论的是▲,着重议论这方面是因为▲(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3分)

11.梳理文章第⑤段的论证过程,体会作者严谨的论述思路。

(3分)

作者首先针对一些人的疑问,把▲与▲作了区别,然后阐明▲,最后告诉人们▲。

1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你认为哪一则更适合作选文第③段的事实论据?

为什么?

(3分)

【材料1】南朝名医陶弘景发现巴豆(植物巴豆的种子)特性最泻。

明朝的李时珍,经过反复试验,发现巴豆只要用量适度,不但不会引起腹泻,而且可以治疗慢性腹泻,只有大剂量才会造成腹泻。

【材料2】全球著名玩具制造商TY公司的营销策略是,生产的玩具不管多么热销,但都会在生产一段时间之后就宣布停产。

这就使得一些老产品反而成了收藏家争购的对象,此举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

抗生素是现在家庭的常备药,但是人们在使用抗生素方面还存在许多误区。

有的人认为抗生素越贵越好,有的人感冒时用抗生素来抗病毒,有的人用青霉素来预防胆囊炎,有的人同时服用几种抗生素类药物。

这些认识都不正确。

抗生素药物是最常见的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会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乱用抗生素所带来的最大不良反应是加速体内耐药菌的增长,结果将导致“抗药性”的出现。

抗生素类药物都必须按照医生处方服用,千万不要随意改变服药时间,因为服药间隔太近,会造成药物在血液中浓度过高,从而引起肠胃不适;间隔太久,则药物对细菌的抵抗力会减弱。

在细菌感染后,尚未就医以前,宁可不服药也不要擅自吃抗生素。

13、根据文意,为什么抗生素类药物不能治感冒?

(2分)

                                   

14、文中“抗药性”的含义是什么?

(3分)

                                   

15、为什么“在细菌感染后,尚未就医以前,宁可不服药也不要擅自吃抗生素”?

(4分)

                                   

16、请拟一个能概括上文中心的标题。

(2分)

                  

儿子的创意

毕淑敏

儿子在家里乱翻我的杂志。

突然说:

“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

”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

他很郑重地说:

“这上面写着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

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

”说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

 我看也不看地说:

“关于宗教,你懂得多少?

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

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

他毫不气馁地说:

“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人一种浓郁的宗教气氛。

比如博物馆里可以卖斋饭,让人色香味立体地感受宗教。

比如……”

 我打断他说:

“别比如了。

我记得你小时候连积木都搭不好,还侈谈什么建筑!

十几岁的儿子好脾气,不理睬我的挖苦。

自语道:

“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要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

我说:

“噢,那不成了地下宫殿?

儿子不理我,遐想着说:

“博物馆用透明的建筑材料砌成外墙,这样,参观的人们时时刻感到土地的存在,产生一种神秘感。

地面部分设计成螺旋状的飞梯,象征着人类将向宇宙探索……”他在空中比划了一个上大下小的图形。

我不客气地打断他:

“挖到地下那么深的地方,会有水涌出来,积成一个火山口样的湖泊。

想过没有?

还有你设计的飞梯,空中的螺旋状,多么危险!

还有……”

儿子摆摆手说:

“妈妈,您说的问题都是问题。

不过那是工程师们的事,不关我的创意。

妈妈,您知道什么是创意吗?

那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啊!

我叹了一口气说:

“好了,随你瞎想好了。

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

儿子在电脑上完成了他的创意。

付邮之前,我说:

“可以让我看看你的完成稿吗?

  他翻了我一眼说:

“您是评委吗?

我只好一笑了之。

很长时间过去了,儿子收到了一个写着他的名字并称他为“先生”的大信封。

是那家发起部门寄来的。

我们拆开信,里面是一张请柬,邀请儿子到海外参加发奖仪式。

儿子苦恼地说:

“现在赶去也来不及了。

再说他们也没说清我是不是获奖者。

我说:

“还不死心啊?

邀请你参加发奖,已是天大的面子。

这同电视剧友情出演一样,是助兴之举。

儿子思忖着说:

“妈,您说这发奖会不会给所有可能获奖的人都发请柬,到时候再突然宣布谁是真正的得主?

我说:

“别想那么多了,重要的在于你已参与。

儿子皱起眉头说:

“参与固然重要,得奖也很重要。

我说:

“对于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做作业。

不久,接到了征文举办部门的第二封信。

信中说,我的儿子没能去参加发奖仪式,他们深感遗憾。

儿子得了创意银牌奖,奖牌及奖金他们设法转来。

儿子放学回来,还没摘书包,我就把信给他。

他看了一眼,淡淡地说:

“银牌啊?

我想我是该得金牌的。

一定是他们觉得我年岁小,一人到日本去不方便,商量了一下就说,算了,给他个银牌吧。

我问他:

“你为什么这么想到日本去呢?

他立刻来了精神,兴致勃勃地说:

“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一台回来玩啊。

(选自《时文选粹》2004年第一辑,有删改)

17、联系选文语境,读读下面划线的语句,说说你分别读出了儿子怎样的个性特点。

(3分)

1儿子尚未参加创意比赛,就对妈妈说:

“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

②(儿子)自语道:

“在地下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要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

③我问他:

“你为什么这么想到日本去呢?

”他立刻来了精神,兴致勃勃地说:

“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一台回来玩啊。

①②③                    

18、请品味文中划线的“一笑了之”,从中你能品出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吗?

(2分)

19、儿子这么富有创意,必然有主客观的原因,请你从文中概括出几点来。

(2分)

20、选文最后儿子的一句话出乎母亲的意料,请你结合语境展开合理的想象,用一个成语(或四字短语)表现母亲听了这话后的心情或神情。

(2分)

21、请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回答。

(4分)

①儿子如此执着地参加创意征文比赛,其动机竟是为了能去日本买一台游戏机回来玩。

  对儿子的好玩你是如何看待的?

②“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

”你赞同母亲的说法吗?

为什么?

予少家汉东①,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

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②颇好学。

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

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

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节选自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

【注】①汉东:

汉水以东,指随州(今湖北随州)。

欧阳修四岁丧父,往随州依靠叔父生活。

②尧辅:

是大姓李氏的儿子。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

(1)贮故书在壁间()

(2)徒见其浩然无涯()

23、短文叙述了欧阳修得到《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的经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分)

答:

24、欧阳修儿时,在李家见到“脱落颠倒,无次序”的书籍,竟然“因乞李氏以归”。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

(2分)

答:

三、作文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天空里的水汽积聚够了,云便形成;风吹过来了,云便飘动,变化各种不同的样子;风大了,云便消散无踪,一切的变化都顺应自然,好不坚持某一种形态。

叶子凋零了,它便会落下。

没有一点留恋,没有丝毫不舍。

小溪里的水,不断地潺潺流动着,从来不会停留,不会止歇。

因为不坚持,天空的云才能展现万般风貌;因为不留恋,树木才有春天的新生;因为不停留,小溪才能涓涓不息。

原来,大自然如此丰富多彩与生生不绝,是因为它从不执著。

要求:

①、请以“学会放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叙述经历,可以抒发情怀,可以发表议论。

②、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④、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