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江苏版高考语文专题十五 文言断句与简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68028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江苏版高考语文专题十五 文言断句与简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江苏版高考语文专题十五 文言断句与简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江苏版高考语文专题十五 文言断句与简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江苏版高考语文专题十五 文言断句与简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江苏版高考语文专题十五 文言断句与简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江苏版高考语文专题十五 文言断句与简答.docx

《高考江苏版高考语文专题十五 文言断句与简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江苏版高考语文专题十五 文言断句与简答.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江苏版高考语文专题十五 文言断句与简答.docx

高考江苏版高考语文专题十五文言断句与简答

第五部分 文科加考项目

专题十五 文言断句与简答

挖命题

【考情探究】

考纲要求

主要考点

要求

五年考情

预测热度

高考试题

考向

考查能力

文言文阅读

文言材料断句

B

2018江苏,21

2017江苏,21

2016江苏,21

2015江苏,20

2014江苏,20

文言断句

理解

★★★★★

古代文学、

文化常识

2018江苏,22

2017江苏,22

2016江苏,22

2015江苏,21

2014江苏,21、22

古代文学、文化

常识的积累

★★★★★

概括与理解

2018江苏,23

2017江苏,23

2016江苏,23

2015江苏,22

2014江苏,23

概括归纳要点

评价观点态度

★★★★★

分析解读  考纲要求“给文言材料断句,并回答相关问题”。

同时在“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这部分规定:

“文言文阅读,约3题10分。

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江苏省主要采用“断句+填空+简答”的题型,题型稳定,注重思想性和可读性的结合。

文言文断句的选材大多为议论性文字。

2016—2018年均要求点断4处,赋4分;2015年要求点断5处,赋5分;2014年要求点断3处,赋3分。

文学文化常识考查多采用填空题,概括与理解题则多采用简答题。

这一命题思路可能仍会延续。

疏通文意、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也是最根本的方法。

因此,断句前要熟读精思。

读不懂或不理解就可能影响断句,强行点断,则会使节奏失衡,导致失误。

另外,虚词也是断句的依据之一,如果对虚词的用法不甚了解,错断的情况就时有发生。

如果不懂文言语法,浏览马虎,不按规范,就容易使句子支离破碎。

文学文化常识题的命题点非常灵活,涉及文学、文体、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

概括与理解可以是对节选文字的概括评析,但以常见浅显的为主,并结合所学教材的知识。

概括与理解重在考查对于文本某方面内容的提取与整合、概括与评价,还有对于高中所学相近内容的辨析延伸,对于文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评述以及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真题典例】

(2018江苏,21—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书《汤海秋诗集》后

龚自珍

人以诗名,诗尤以人名。

唐大家若李、杜、韩及昌谷、玉溪;及宋、元,眉山、涪陵、遗山,当代吴娄东,皆诗与人为一。

人外无诗,诗外无人,其面目也完。

益阳汤鹏,海秋其字,有诗三千余篇,芟而存之二千余篇,评者无虑数十家,最后属龚巩祚作一言,巩祚亦一言而已,曰:

完。

何以谓之完也?

海秋心迹尽在是所欲言者在是所不欲言而卒不能不言在是所不欲言而竟不言于所不言求其言亦在是。

要不肯挦撦[注]他人之言以为己言,任举一篇,无论识与不识,曰:

此汤益阳之诗。

[注] 挦撦:

摘取。

答案 海秋心迹尽在是/所欲言者在是/所不欲言而卒不能不言在是/所不欲言而竟不言/于所不言求其言亦在是。

解析 根据句式对称特点,抓住“所欲言”“所不欲言”“在是”等文字,即可断句。

 

答案 李贺 李商隐

解析 唐李贺曾居昌谷,故以此为别名。

李商隐,号玉溪生。

 

答:

 

 

答案 言为心声,诗如其人;不沿袭他人之言。

解析 本题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汤鹏诗作的特点”,整合文段中评论性的相关语句,即可概括出答案。

核心考点 对课外文言材料的断句。

审题关键 ①画线部分需要断几处和有多少分;②画线部分的意思与上下文有着怎样的联系;③只需要在断句的地方用“/”隔开,不需要加标点。

解题方法 ①通读大意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文段大致内容予以把握;②关键词判定法,即根据文句中一些关键性代词、虚词、疑问词进行判断,比如本句中的“所”;③句子结构判断法,根据几句话都有“在是”可判定大致的句式结构。

易错警示 ①不懂文段大意,导致对画线句理解不准;②不会依据关键词进行判断,导致断句错误;③断句后不进行验证,看不出自己断句导致的语法不通。

命题规律 ①江苏高考文科加考题每年必考内容,分值近两年稳定在4分;②延续江苏近年来一贯的考查形式,从一个语段中抽出几句话要求学生断句。

能力要求 ①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断句的能力;②能够借助一定的关键性词语和句子的结构特点进行判断。

命题技巧 ①选材多为哲理小品文、人物评论或文艺评论等;②画线句子基本能让考生根据一定的语法现象和语感,并借助一定的断句知识判断出来;③命题者所选的画线句子一般都有对断句提示的内容,比如主语变化、标点暗示以及句式对应等。

核心考点 对文学常识的识记。

审题关键 从题干上看,不仅要结合文段意思作答,而且从文意看,空格处应该填唐代大诗人的名字。

解题方法 ①结合文意法,尤其开头一句,可知应是唐代大诗人的名字;②积累文学常识。

易错警示 ①文学常识积累不够,不知道大诗人的字号和籍贯等;②不能够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

命题规律 江苏近年连续考查文学常识,尤其是文艺性著作的作者,需要引起重视。

能力要求 ①积累一定的文学常识;②能够读懂文言语段,并依据语段内容进行大致的推断。

命题技巧 与前几年直接考文学常识不同,2017年和2018年的考查需要结合语段内容进行作答。

核心考点 筛选概括文本信息。

审题关键 ①要有一定的概括;②“用自己的话”概括“诗作的特点”,需要先找出特点,再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解题方法 ①明确答题指向法,明确概括“诗作的特点”;②关键词概括法,即用精练的短语进行概括,最好用文学鉴赏的术语。

易错警示 ①文学常识积累不够,不知道一些鉴赏术语;②文言文理解能力不够,不能理解文章意思;③概括用词不准确。

命题规律 江苏高考文科加考题每年必考内容。

能力要求 ①具备一定的文言文理解能力;②有一定的归纳概括能力。

命题技巧 因命题材料多为议论性文字,一般本题要求结合文意,概括特点、观点、角度或内容等。

  [参考译文]

诗人因诗出名,诗更因为诗人而出名。

唐代的大诗人像李白、杜甫、韩愈和李贺、李商隐;以及宋代、元代的苏轼、黄庭坚、元好问,当代的诗人吴娄东,都是诗作与人融为一体的。

人之外没有诗作,诗作之外没有人,诗人与其诗就完整地融为一体了。

益阳人汤鹏,字海秋,有三千多首诗,经过删除之后保留的有两千多首,评论者不少于几十家,最后嘱托龚巩祚写总结评论,龚巩祚也只写一个字罢了:

完。

凭什么说“完”呢?

海秋的情感全在他的诗里,想要说的在诗里,不想说最终不能不说的在诗里,不想说最终也没有说的,本不该说到底还说的也在诗里。

总之不愿摘取他人的言语作为自己的言语,随意选取一首,无论是熟识他的还是不熟识他的人,都说:

这是汤益阳的诗。

炼技法

考点1 文言材料断句

【方法集训】

1.(2019届江苏新海高中期初考,21)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王子庆忌死于剑,羿死于桃棓,子路菹于卫,苏秦死于口。

人莫不贵其所有而贱其所短然而皆溺其所贵而极其所贱所贵者有形所贱者无朕也。

故虎豹之强来射,猿狖之捷来措。

人能贵其所贱,贱其所贵,可与言至论矣。

(选自《淮南子》)

用斜线“/”给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

人莫不贵其所有而贱其所短然而皆溺其所贵而极其所贱所贵者有形所贱者无朕也。

答案 人莫不贵其所有/而贱其所短/然而皆溺其所贵/而极其所贱/所贵者有形/所贱者无朕也。

[参考译文]

王子庆忌因勇武而死于刀剑之下,后羿因善射而被桃木棍子打死,子路因勇忠而在卫国被人剁成肉酱,苏秦因雄辩而被人杀害。

人没有不珍视张扬自己的长处,而掩盖看轻自己的短处的;因而常常沉醉得意于他自以为的长处,而掩饰遮盖他自以为低贱的短处。

那些值得珍视张扬的长处往往因表现出来而显得有具体特征,而那些短处因被掩饰遮盖而不为人所见。

所以虎豹就因具有勇猛强大的长处而招致射猎,猿狖就因具有敏捷灵巧的长处而招致捕捉。

如果一个人能珍视自己的短处而不张扬自己的长处,就可以和他谈最高深的“道”的理论了。

2.(2018苏州期初调研,21)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

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

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

(节选自柳宗元《愚溪诗序》)

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文言文断句。

(限4处)

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

答案 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

[参考译文]

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

可现在这条溪竟然被“愚”字辱没,为什么呢?

因为它河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石头,大船进不去;(河道)既浅又狭,蛟龙又不屑于此,不能兴起云布雨。

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

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

宁武子“在国家动乱时就显得很愚蠢”,是聪明人故意装糊涂;颜子“从来不提不同的见解,像是很愚笨”,也是明智的人故意表现得很愚笨。

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愚笨。

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时却做出与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没有像我这么愚蠢的人了。

因此,天下人谁也不能和我争这条溪,我可以独自占有它并给它命名了。

3.(2018宿迁、淮安期中,21)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余友贺方回,博学业文,而乐府之词,高绝一世。

大抵倚声而为之,词皆可歌也。

或讥方回好学能文,而惟是为工,何哉?

余应之曰:

是所谓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虽欲已焉而不得者。

若其粉泽之工,则其才之所至,亦不自知也。

夫其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祛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盖有不可胜言者矣。

(节选自张耒《东山词序》)

用斜线“/”给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

夫其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祛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盖有不可胜言者矣

答案 夫其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祛/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盖有不可胜言者矣

[参考译文]

我的朋友贺方回,学问广博,擅长写文章,而(在)乐府歌辞(上)的创作,高超卓绝,超过世人。

大概都能依照歌曲的声律节奏谱写歌词,所写歌词都可以传唱。

有的人讥讽贺方回爱好学习擅长写文章,却只是在填词上工巧,为什么呢?

我回应他说:

“这就是所谓的源心而发,随口就谱写而成,即使想停止也不可做到。

如果他增加一些粉饰,那么他的才能所达到的境界,也是他不自知的啊!

其壮丽堂皇犹如游览世族大家的厅堂,其妖媚犹如拥抱王昭君、西施的衣袖;其清幽洁净就像屈原、宋玉,其悲壮就像苏武、李陵,大概有许多不可以说得完啊。

考点2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

【方法集训】

1.(2019届江苏如皋中学月考改编)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东坡《志林》云:

“白乐天尝为王涯所谗,贬江州司马。

甘露之祸,乐天有诗云:

‘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不知者以乐天为幸之,乐天岂幸人之祸者哉?

盖悲之也。

”予读白集有《咏史》一篇,注云:

九年十一月作。

其词曰:

“秦磨利刃斩李斯,齐烧沸鼎烹郦其。

可怜黄绮入商洛,闲卧白云歌紫芝。

彼为菹醢机上尽,此作鸾凰天外飞。

去者逍遥来者死,乃知祸福非天为。

”正为甘露事而作,其悲之之意可见矣。

(选自《容斋随笔》)

(1)白居易积极倡导的是什么运动?

他的文学主张是什么?

答:

 

 

(2)《容斋随笔》是一部文言笔记小说,它是由    (朝代)    (人名)编著完成。

 

答案 

(1)新乐府运动。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2)南宋(或宋代) 洪迈

[参考译文]

《东坡志林》说:

“白居易曾因为王涯向皇帝进谗言,而被贬到江州做司马。

甘露之变发生后,白居易作诗说:

‘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不了解的人,以为白居易是在庆幸他们的死,难道白居易是幸灾乐祸的人吗?

实际上白居易是悲痛他们的死呀!

”我读白居易的作品,其中有《咏史》一篇,他自己作注说:

太和九年十一月作。

诗的内容是:

“秦磨利刃斩李斯,齐烧沸鼎烹郦其。

可怜黄绮入商洛,闲卧白云歌紫芝。

彼为菹醢机上尽,此作鸾凰天外飞。

去者逍遥来者死,乃知祸福非天为。

”正是为甘露事件而写的,白居易痛惜他们的悲伤之意已经十分清楚了。

2.(2018南通一模改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章与政通,而风俗以文移。

在三代之道,以文与忠敬随之,是为理具,与运高下。

采古作者之论,以屈原、宋玉、贾谊、司马迁、刘向、班固为世魁杰。

然骚人之辞,怨刺愤怼,虽援及君臣教化,而不能沾洽时论。

相如、子云,瑰丽诡变,讽多要寡,漫羡无归,不见治乱。

贾、马、刘、班,乘时君之善否,直豁己臆,奋然以拯世扶物为任,纂绪造端,必不空言。

言之所及,则君臣礼乐,教化赏罚,无不包焉。

(节选自裴廷翰《<樊川文集>序》,有删改)

(1)材料中的“子云”指的是    (人名),《樊川文集》的作者是    。

 

(2)刘向编订的《战国策》是一部    (体例)史学著作。

班固编写的    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是“前四史”之一。

 

答案 

(1)扬雄 杜牧

(2)国别体 《汉书》

[参考译文]

文章可促使政治通达,而风俗也随文章本身而写作。

由于三代时的为文之道,是把文章和忠敬相连的,这是学识和运气的高下。

探求采集古代作者的论述,把屈原、宋玉、贾谊、司马迁、刘向、班固作为人世的魁杰。

不过骚人的辞,怨言、指摘、愤恨、怨恨,虽然有对君臣的教化,却不能融洽持论。

司马相如、扬子云,文风瑰丽多变,讽喻之言多,切要之言少。

散漫没有边际,看不见治乱的言论。

贾谊、司马迁、刘向、班固,乘当时君王的正确与否,直接抒发自己的胸臆,奋发把拯救时世扶物作为自己的责任,揭示借鉴历史针砭时弊的创作旨趣,没有空话。

言论所到,就是君臣礼乐,教化赏罚,无不包含。

考点3 概括与理解

【方法集训】

1.(2018江苏三联改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永贞元年,公谪居永州。

元和九年,作此赋。

晁太史无咎序公此赋于《变骚》曰:

《语》云:

仁者乐山。

自昔达人,有以朝市为樊笼者矣,未闻以山林为樊笼者。

宗元谪南海久,厌山不可得而出,怀朝市不可得而复,丘壑草木之可爱者,皆陷井也,故赋《囚山》。

淮南小山之辞,亦言山中不可以久留,以谓贤人远伏,非所宜尔,何至以幽独为狴牢,不可一日居哉?

(选自柳宗元《<囚山赋>序》,有删改)

作者认同晁太史“仁者乐山”的观点吗?

为什么?

请概括理由。

答:

 

 

答案 不认同。

因为柳宗元被贬山林的时间很长了,身受其苦,心中烦闷悲愤,想复出而不可得。

[参考译文]

永贞元年,柳宗元被贬居永州。

元和九年,柳宗元写了这篇赋。

晁太史无咎在《变骚》中为柳宗元这篇赋写的序中有:

《论语》说:

仁者乐山。

从前通达道理的人,有的把朝廷和市集当作牢笼,没听说有把山林当作牢笼的。

柳宗元被贬谪南海已经很长时间了,心里讨厌山(的束缚)却不能出来,心里向往朝廷和市集却不能再进去,(在常人眼中)值得玩赏的山丘、沟壑、草木,(在柳宗元看来)都是陷阱,所以写了《囚山赋》。

淮南小山的文辞里,也说山中不可以长久逗留,因此认为有才德的人应该在偏远的地方居住,其实是不恰当的,何至于把幽居独处的环境作为牢狱,一天也待不下去呢?

2.(2017南通、泰州三模改编)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夫幽人韵士,摒绝声色,其嗜好不得不钟于山水花竹。

夫山水花竹者,名之所不在,奔竞之所不至也。

天下之人,栖止于嚣崖利薮,目眯尘沙,心疲计算,欲有之而有所不暇。

故幽人韵士,得以乘间而踞为一日之有。

夫幽人韵士者,处于不争之地,而以一切让天下之人者也。

唯夫山水花竹,欲以让人,而人未必乐受,故居之也安,而踞之也无祸。

(节选自袁宏道《瓶史》)

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幽人韵士”钟爱山水花竹的原因。

答:

 

 

答案 ①拒绝声色;②不争名利;③有暇欣赏;④居安无祸。

[参考译文]

天下的隐士或风雅之人,(由于)摒弃了声色之好,于是不得不转而喜爱山水花竹。

在山水花竹之间,既无名利缠绕,也没有相伴名利而生的奔走竞争。

而当今之人,身处追逐利益聚集的场所,眼睛被尘世的小事所蒙蔽,心疲力乏于算计,即使对山水花木有所心仪,也无暇一顾。

于是,那些隐士或风雅之人们,便得以暂时独享这份风景。

天下的隐士或风雅之人处于与世无争的地位,而把一切让给天下的人。

唯独山水花竹,就是想让为名利奔走之人分享,也未必会被人接受。

因此,流连徜徉于山水花竹之间安而无危,哪怕独享其乐,也不会招来他人嫉恨。

 

过专题

【五年高考】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

1.(2017江苏,21—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宋政和间官局编书,诸臣之文,独《临川集》得预其列。

靖康之祸,官书散失。

私集竟无完善之本,弗如欧集、曾集、老苏大苏集之盛行于时也。

公绝类之英,间气所生。

同时文人,虽或意见素异,尚且推崇公文,口许心服,每极其至。

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

(节选自吴澄《<临川王文公集>序》)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

(4分)

(2)文中的老苏、大苏是指    、    。

(2分) 

(3)根据材料,概括王安石《临川集》在不同时期的命运。

(4分)

答:

 

 

答案 

(1)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

(2)苏洵 苏轼

(3)政和间,列于官书;靖康后,不再盛行。

[参考译文]

宋政和年间官局编书,众多大臣的文章,唯独《临川集》能够参与其中。

靖康之祸(后),官书散落丢失。

私集竟然也没有完善的版本,不像欧阳修的集子、曾巩的集子、苏洵和苏轼的集子盛行一时。

王文公是超出同类的英才,正气所产生。

同时代的文人,虽然有的人意见向来与他不同,尚且推崇王文公的文章,口中赞许心中佩服,经常是到了极点。

而后来一些品质恶劣的人,不满王文公的宰相的功业,于是一并废止他的文章,这就是王文公生平所说的世俗。

为什么在王文公去世后还是这样呢?

2.(2016江苏,21—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昔江淹有言:

“修史之难,无出于志。

”诚以志者,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故者不能为也。

陈寿号善叙述,李延寿亦称究悉旧事,然所著二史,俱有纪、传,而独不克作志,重其事也。

况上下数千年,贯串二十五代,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觚窜定其间虽复穷老尽气刿目钅术心亦何所发明?

聊辑见闻,以备遗忘耳。

 

(节选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序》)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

(4分)

(2)除陈寿外,“前四史”的另外三位作者是     、     、     。

(3分) 

(3)根据材料,概括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3分)

答:

 

 

答案 

(1)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觚窜定其间/虽复穷老尽气/刿目钅术心/亦何所发明?

(2)司马迁 班固 范晔

(3)一部系统地记载历代(上下数千年、贯串二十五代)典章制度的书。

[参考译文]

过去江淹说过:

“(说到)编纂史书的困难之处,没有比写志更难的了。

”(这)确实因为志是国家典章制度的寄托,不是谙熟典故的人不能做。

陈寿号称擅长叙述,李延寿也号称能穷究、洞悉旧事,然而(他们)所著的两部史书,(尽管)都有纪和传两部分,(但他们却)唯独不能写志,(是因为)这件事太难了。

更何况上下几千年,贯穿二十五个朝代,想用微不足道的学识持笔在史书中删正改定,即使再穷尽气力、呕心沥血(用心极苦),又有什么新的创见呢?

我姑且辑录见闻,以防备遗忘罢了。

3.(2015江苏,20—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予友武林王子丹麓,手订《今世说》一书,盖祖刘氏所作《世说新语》而稍节其条目。

予受而读之,自清兴以来名臣硕辅,下逮岩穴之士、章句之儒,凡一言一行之可纪述者靡不旁搜广辑因文析类以成一家言其大要采诸序记杂文之行世者而不敢妄缀一词,其详慎不惮烦如是。

 

(节选自严允肇《<今世说>序》)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

(5分)

(2)《世说新语》的作者是    。

(1分) 

(3)根据材料,概括《今世说》的特点。

(4分)

答:

 

 

答案 

(1)凡一言一行之可纪述者/靡不旁搜广辑/因文析类/以成一家言/其大要采诸序记杂文之行世者/而不敢妄缀一词

(2)刘义庆

(3)模仿《世说新语》而条目略有减少;搜集广泛;分类合理;对所用文字不妄加评述。

[参考译文]

我的朋友武林人王子丹麓,亲手修订了《今世说》一书,他模仿刘义庆所作《世说新语》的形式,而减少了一些条目。

我拿过来读了一下,文中所载之事,既有清兴盛以来的名臣和重相,也有来自民间的隐士、学士,文中的一字一句无不是作者广泛搜集而来,根据文章内容合理分类,成一家之言。

其主要内容引自那些流传广泛的序记杂文中引用的重大事件,他都不敢妄自多加一词。

他的叙事详备,处理谨慎,不厌其烦可见一斑。

4.(2014江苏,20—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今日读《列女传》蔡琰二诗,其词明白感慨,颇类世所传木兰诗,东京无此格也。

建安七子,犹涵养圭角,不尽发见,况伯喈女乎?

又琰之流离必在父死之后董卓既诛伯喈乃遇祸。

今此诗乃云为董卓所驱虏入胡,尤知其非真也。

盖拟作者疏略,而范晔荒浅,遂载之本传,可以一笑也。

 

(节选自苏轼《题蔡琰传》)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3处)(3分)

(2)作为地名,文中“东京”即今天的      。

(限填城市名)(1分) 

(3)依据材料,其中的《列女传》出自(3分)(  )

A.《史记》B.《汉书》

C.《后汉书》D.《宋史》

(4)苏轼从哪几方面判断蔡琰二诗为拟作?

请简要概括。

(不超过20个字)(3分)

答:

 

答案 

(1)又琰之流离/必在父死之后/董卓既诛/伯喈乃遇祸。

(2)洛阳

(3)C

(4)时代诗风、家庭影响、创作时间。

[参考译文]

今日读《列女传》中蔡琰的两首诗,诗中的言辞明白晓畅,直抒胸臆,很像世上所流传的《木兰诗》,后汉时的东京(洛阳)没有这种诗风。

建安七子的诗,尚且隐藏锋芒,不完全表露自己的情感,何况是蔡伯喈(蔡邕)的女儿呢?

又加上蔡琰流离北方,一定是在父亲蔡邕去世之后;而董卓被诛之后,蔡邕才遇祸(被害)。

现在这两首诗中竟然说被董卓所驱而被掳掠到胡地,就更清楚它们不是真的了。

大概是拟作的作者疏忽,而《后汉书》的作者范晔荒疏浅陋,于是将这两首诗记载在蔡琰的本传中,可以让人一笑啊。

【三年模拟】

A组 2017—2019年模拟·基础题组

(每题建议用时10分钟)

1.(2019届常州田家炳高中10月月考,22—24)阅读材料,完成

(1)—(3)题。

(10分)

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於流俗。

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

故诗有三义焉:

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

文已尽而意有馀,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

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选自《诗品》)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4分)

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

(2)材料选自《诗品》,作者是南朝的    (姓名)。

汉字的造字法有“六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