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站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676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搅拌站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新建大理至瑞丽线保山至瑞丽段

站前工程DRBRTJ-6标

 

拌和站生产应急预案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大瑞铁路工程三分部

二○一六年三月

 

拌和站生产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三分部根据施工生产需要,设置两座混凝土拌和站,各安装了1台HZS120Q型搅拌机,由于施工任务重,工期紧,混凝土需求方量大,搅拌机使用频率高,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机械故障或用电故障等事故,影响混凝土正常生产。

发生机械故障或用电故障事故,轻者影响施工生产正常进行,严重情况会导致质量事故的出现。

因此,拌和站将对混凝土生产事故的发生进行预测,并编制应急预案,确保事前防范充分,事故发生时能果断有效地应对,保证对事故的预防和处置能力。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上级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切实履行三分部、拌和站的管理、监督、协调、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应急机构的作用。

2.2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加强与三分部距离较近的拌和站(如二分部混凝土拌和站)的联系,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三分部应急组织体系由分部应急领导小组、拌和站应急领导小组及其他相关拌和站应急领导小组构成。

三分部应急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

武虎强

副组长:

杜兴旺薛创举陈正飞吴新镜

组员:

董兴勃姚遥黄桥刘凯冯跃军

周玉明权二林任晓娟刘楠田加坤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指挥机构由分部经理构成。

3.2.2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由经理担任,其职责为:

(1)判断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更加严重的机械故障或用电故障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以便实施更高一级应急计划。

(2)复查和评估事故可能发展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3)与外界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业安排。

(4)在紧急状态结束后,组织对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3.2.3副组长职责:

(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

(2)组织尽快恢复生产等有关事项。

(3)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3.2.4通讯联络组职责:

(1)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3.2.5技术支持组职责:

(1)提出对机械故障抢修或电力修复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2)指导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3)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救援信息资料。

3.2.6保障组职责:

(1)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物质的供给。

(2)提供合格救援物资及设备。

3.2.7拌和站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在三分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行使本区域内的应急预防措施。

(2)服从安排,提供三分部应急领导小组下达的各种应急需求。

3.2.8主要人员联系电话:

部门

部门领导

移动电话

备注

分部经理

武虎强

总指挥

分部书记

杜兴旺

事故调查

分部总工

薛创举

安质部

姚遥

与供电局联系

工程部

董兴勃

拆迁办主任

邱成高

外部协调

分部副经理

陈正飞

分部副经理

吴新境

3号拌和站站长

冯跃军

3号试验组

刘楠

4号拌和站站长

周玉明

4号试验组

田加坤

物资部

黄桥

物资机械

测量班

权二林

沉降观测

综合办公室

任晓娟

设应急办公室

4、预防与预警

4.1事故预防监控

拌和站生产所用的高、低压设备及线路,必须严格按照三分部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用电安全及规范》JGJ46-2005和有关电气安装技术规程安装和架设。

加强对拌和站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4.2预警行动

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事故进行预警。

预警信息内容包括:

事故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5、信息报告程序

5.1三分部施工人员手机信号接收正常,所以当发生事故的时候,三分部值班人员可以立即用手机进行报警。

5.2当发生事故时,拌和站值班负责人在5分钟内立即向拌和站站长报告,接到报告后,拌和站站长根据事故级别逐级上报或进行相关处置。

6、应急处置

6.1拌和站在非生产状态下发生机械故障或用电故障,由三分部组织拌和站及电工班组相关人员,及时开展抢修。

6.2拌和站在生产状态下发生机械故障或用电故障,分部根据报告程序向上级汇报,在汇报的同时要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先期处置,借助上级应急预案实施应急响应,开展应急救援。

6.3处置措施

6.3.1机械故障处置措施

(1)储备常用易损件,并定期检查,保证完好率;

(2)履行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加强日常保养、检修;

(3)配置高水平的维修人员。

(4)平时注意检查保养搅拌机,使其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两座拌和站人员和设备随时待命。

当其中一站在运行中出现问题,可立即由另一站负责供料。

若另一站无法满足供应需求,则联系二分部2#拌和站支援。

(5)与厂家售后服务人员保持联系,若拌和站出现故障要求售后服务人员在24小时内必须到达现场并及时处理故障。

6.3.2用电故障处置措施

(1)为防止因停电而造成停产,两座拌和站各配200KW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停电后立即启用发电机,备用发电机必须定期检查保养,以确保技术状态良好。

(2)设置快速电路转换开关;

(3)备用常用电气材料,实现快速修复;

(4)配置高水平的电工操作人员。

(5)储备备用发电机组,经常检查,确保具备良好工作状态;

6.3.3水泥秤称重不准

该故障表现为加砝码标定后能显示正确数值,卸载后数字却不归零,清零后再加载砝码数字变化较大,但检查传感器电阻值在正常范围,且仪表无问题。

分析原因可能有:

运输用固定秤框的角铁没有卸掉;压头和压盘处发卡;秤体与外界互相干涉;3个传感器型号不匹配;称量物料时偏载。

处理大型搅拌站故障方法是:

若运输用固定秤框的角铁没有拆掉,应及时拆除;若压头或压盘发卡,应及时处理,使其光滑无阻力;若秤体与外界发生干涉,应及时进行隔离;若3个传感器型号不匹配,应更换型号一致的传感器;若物料偏载,应进行调整。

6.3.4集料舱卸料门无料时启闭困难

该故障表现为气缸动作缓慢无力,但检查卸料门机械部分无磨擦、卡滞现象,且电磁阀、气缸都无漏气现象。

分析原因可能有:

气路不畅,如气源处三联件的气水分离器滤芯太脏,造成气路不畅,使单位时间内气体流量减少,因而造成气缸活动缓慢;消声器太脏,在气缸动作时有杆腔和无杆腔的压差变小,导致气缸动作缓慢。

处理混凝土搅拌站故障方法是:

若气路不畅,应及时清洗或更换滤芯;若消声器太脏,应及时清理消声器。

6.3.5出料口不出料

该故障表现为在接触器吸合、电动机顺时针旋转时,子母螺旋输送机出料口不出料,时间稍长空气开关便跳闸;将空气开关合上后启动电动机仍跳闸,观察粉料无凝固现象。

分析原因可能有:

母机为反转;空气开关损坏;母机电动机接线可能有一相接触不良。

处理混凝土搅拌站故障方法是:

若母机反转,把母机电动机接线任意2条进行调位即可;若空气开关损坏,应更换;若母机电动机接线有一相接触不良,应检查处理。

6.3.6搅拌轴“闷车”

该故障表现为搅拌主机在搅拌灰浆时,搅拌轴转动困难,甚至停转。

分析原因可能有:

严重超载,物料箍轴;人为误操作造成二次投料;称量不准;搅拌叶片或侧叶片与罐内壁间隙较大,有异物进入其间卡滞;电压过低;搅拌参数设置错误。

处理混凝土搅拌站故障方法是:

若严重超载,物料箍轴,应调整搅拌容量,及时清理凝固的灰浆;若人为误操作造成二次投料,应清除多余物料并按工艺流程操作;若称量不准,要求操作人员重新标秤;若搅拌叶片或侧叶片与罐内壁间有异物卡滞,应调整叶片与衬板的间隙,使之不大于5 mm,并及时清理异物;若电压过低,要重新检查线路电压;若参数设定错误,应认真检查相应配料数据并及时修正。

6.3.7主机卸料门不能开启

该故障表现为当搅拌站自动工作时,主机卸料门打不开,搅拌完毕时卸料指示灯不亮。

分析原因可能有:

卸料门与密封板之间有异物或积料;气路系统压力不足,气缸内泄漏或油雾器损坏;电磁阀与继电器之间的接线脱落、虚接或继电器损坏;电磁阀线圈烧损或阀芯卡滞;时间继电器损坏,造成PLC无正常输入信号。

处理混凝土搅拌站故障方法是:

若卸料门与密封板之间有异物或积料,应清理异物、积料并冲洗卸料门;若气路系统压力不足、气缸内泄漏或油雾器损坏,应检查油雾器、接头、气缸等部位是否损坏;若电磁阀与继电器之间的接线脱落、虚接或继电器损坏,应检查继电器触点输出及接线,必要时更换;若电磁阀线圈烧损或阀芯卡滞,应更换电磁阀;若时间继电器损坏,则应更换。

6.3.8输送带跑偏

该故障表现为3种情况:

一是输送带在空载与加载的情况下都向同一侧跑偏,即输送带中心线横向跑偏,输送带偏向物料少的一边;二是输送带左、右跑偏且无固定方向;三是输送带在整个输送带输送机的中部跑偏。

基础不平、平托辊粘料、槽形辊左右不平衡以及主、被动辊调节不平衡部会造成输送带跑偏。

若输送带在空载与加载的情况下都向同一侧跑偏,说明输送带两侧的松紧度不一样或机架不平。

此时,应首先将机架基础调平,清除平托辊上的粘料,调整张紧机构丝杆或配重。

如果输送带左右跑偏无固定方向,则说明输送带松弛,应调整张紧机构。

若输送带在输送机的中部跑偏,可通过调整托辊组的位置进行纠正,如图1所示。

调整方法:

若输送带偏向一侧,应将该侧托辊组侧向输送带前进方向移,也可将另一侧托辊组向后移(或将另一侧托辊支架适当加高)。

回程托辊组与承载托辊组调整的方法相同。

对较长输送带的输送系统,调整托辊组是非常有效的。

改向滚筒的调整是输送带跑偏调整的重要环节,该滚筒的安装位置必须垂直于输送机输料方向的中心线,否则必然发生跑偏。

如图2所示,若输送带向其右侧跑偏,则应将右侧的轴承座前移(或将左侧轴承座后移);若输送带向滚筒的左侧跑偏,则应将左侧的轴承座前移(或右侧轴承座后移)。

如输送带相对从动滚筒跑偏,调整方法与主动滚筒刚好相反。

6.3.9运输事故处理

(1)若发生交通事故,要迅速抢救伤员。

(2)及时通知上级领导,及时处理,防止事故的扩大。

(3)及时通知拌和站对相应浇筑部位重新发料,确保不发生工程质量事故。

(4)施工现场外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配合交警部门进行处理。

(5)迅速放置警戒线,防止围观群众进入。

在夜间现场勘察、警戒人员必须着反光标志服装,并在距离现场100-200m外设置明显的反光标志,确保现场及勘查人员的安全。

(6)要先行对留在现场的重要痕迹物证等易破坏的痕迹进行保护。

(7)组织清障车做好现场肇事车辆的清理及善后工作,尽快恢复交通。

(8)要将事故现场的各类物品清点清楚,详细登记。

6.3.10其他处置措施

(1)加强与距离较近拌和站(如二分部拌和站)的联系,紧急情况下可请求该站供应混凝土,恢复生产;

(2)加强与地方电力部门的联系,紧急情况下请求救援;

(3)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确保在突发事件中相关人员能准确无误的进行操作。

(4)拌和站应与相邻标段混凝土拌和站的负责人保持联系,随时沟通,一旦混凝土供应不足或中断,及时请求支援。

各部门需要密切配合,并与领导及时沟通。

发生突发事件时,必须无条件启用本应急预案。

7、应急物资

7.1三分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