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建筑案例20道.docx
《一建建筑案例20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建建筑案例20道.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建建筑案例20道
(一)
【背景资料】
关系
工作
A
B
C
D
E
F
G
紧前工作
A
A
BC
D
DE
最短持续时间(月)
2
3
2
3
3
2
3
计划持续时间(月)
2
4
4
4
4
4
3
赶工费用(万元/月)
无穷大
3
2
4
1
1
无穷大
合同计划工期为13个月,实际工程量和估计工程量一样;开工2个月之后,发生以下事件:
业主检查进度发现,B工作进度正常,但A工作才刚刚开始,导致总工期延长2个月。
为了能按期投产,业主要求承包方加大投入,把损失的工期弥补回来。
【问题】
1.按题目条件绘制双代号网络图。
2.应该压缩哪些工作以满足按期完工?
3.应该补偿赶工增加的费用为多少?
【解析】
1.
2.首先分析关键线路,为A→C→E→G;对比分析赶工费用,E工作的最小,选择压缩E工作1个月,然后E
工作无法再压缩;选择剩余工作中赶工费用最小的C,压缩1个月。
3.赶工费用:
E工作增加1万/月×1月=1万。
C工作增加2万/月×1月=2万。
赶工费用总计:
2+1=3万元。
(二)
【背景资料】
某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
由于工程质量问题,导致材料库房垮塌,造成1人当场死亡,7人重伤。
现场相关人员10分钟后向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报告,建设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4小时后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事故发生后第7天和第32天分别有1人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其余5人康复出院。
事件二:
施工完毕后,发现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缝局部存在渗漏水,经过检查发现渗水部位为原施工过程中施工缝位置。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该事故属于工程质量事故中的那个等级,为什么?
该事故应该补报死亡人数几人?
2.分析事件二中防水混凝土施工缝出现渗漏水的原因(至少列出5项)?
【解析】
1.
(1)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及理由如下:
①现场相关人员10分钟后向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报告不妥;
理由:
根据相关规定,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报告。
②建设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4小时后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不妥;
理由是:
施工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在1h内向事故发生单位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2)该事故为:
一般质量事故
理由: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的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以及事故发生之日起30d内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应该补报人数为1人。
2.施工缝出现渗漏水的原因有:
(1)施工缝留的位置不当;
(2)未按照规定处理施工缝;(3)下料方法不当,骨料集中于施工缝处;(4)新老接槎部位产生收缩裂缝;(5)钢筋过密,混凝土浇筑困难;(6)缝内有杂物没有及时清除;(7)在新旧混凝土之间形成夹层。
(三)
【背景资料】
某综合办公楼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为某市市政府。
由于建设任务紧迫,故此建设单位在施工图纸尚未完全完成的时候,通过招标选择了当地一家建筑施工企业作为施工单位,双方签订了施工合同。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积极管理,确保工程的进度、安全、质量;建设单位资金到位,按照合同约定的支付时间和支付方式支付工程进度款。
【问题】
1.在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发现在施工合同文件中,专用条款、通用条款和中标通知书相关条款对于某一分项工程的义务的叙述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
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应当以哪一种文件的解释为准?
2.施工合同文件由哪些文件组成?
3.由于设计工作尚未完成,施工范围内有待实施的工程虽然性质明确,但是工程量难以确定。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商定后采用总价合同的形式签订了施工合同,以减少双方风险。
这种合同形式是否合适?
为什么?
【解析】
1.施工单位发现在施工合同文件中,专用条款、通用条款和中标通知书相关条款对于某一分项工程的义务的叙述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根据施工合同文件的优先解释顺序,上述三种文件的顺序为:
中标通知书、专用条款、通用条款。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应当以中标通知书的解释为准。
2.施工合同文件包括:
(1)施工合同协议书;
(2)中标通知书;(3)投标函及其附录;(4)专用合同条款及其附件;(5)通用合同条款;(6)技术标准和要求;(7)图纸;(8)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或预算书;(9)其他合同文件。
3.本工程采用总价合同的形式签订施工合同并不合适。
由于该项目工程图纸尚未完成,工程量难以确定,采用总价合同的形式容易在建设实施过程中造成经济纠纷。
(四)
【背景资料】
某省重点工程项目,业主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于招标文件规定:
2013年4月20日下午4时为投标截止时间。
事件一:
在2013年4月20日上午,A、B、D、E,4家企业提交了投标文件,但C企业于2013年4月20日下午5时才送达。
事件二:
结构施工期间,楼层内配备了消防立管和消火栓,消火栓处昼夜都有明显标志并且配备了足够的水龙带,消火栓周围的1m内不准存放物品;在临时搭建的95㎡木加工车间内,配备了2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事件三:
脚手架工程施工中,项目部规定了对脚手架杆件的设置和连结;并要求对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的构造、地基是否有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等内容进行定期重点检查。
事件四:
检查施工现场工人宿舍室内净高2.3m,封闭式窗户,每个房间住20个工人,通道宽度不得小于0.7m,检查组认为不符合相关要求,对此下发了整改通知单。
【问题】
1.事件一中的C单位的投标怎么处理?
为什么?
2.指出事件二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写出正确方法。
3.事件三中脚手架工程定期检查应重点检查的内容还有哪些?
4.针对事件二中现场工人宿舍的问题,应如何整改?
【解析】
1.C企业的投标文件应拒收。
理由:
C企业的投标文件未按招标文件要求的提交投标文件的时间提交,招标人应当拒收。
2.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有:
①不妥之处:
消火栓周围的1m内不准存放物品。
正确方法:
消火栓周围3m内不准存放物品。
②不妥之处:
木加工棚内配备2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正确方法:
应该是每25㎡配备1只灭火器,95㎡/25㎡=3.8,所以95㎡应该配备4只灭火器。
3.脚手架工程定期检查应重点检查的内容还有:
(1)扣件螺栓是否有松动;
(2)高度在24m及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3)架体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4)是否有超载使用的现象。
4.工人宿舍整改内容有:
(1)必须设置可开启式外窗;
(2)每间居住人员不得超过16人;(3)宿舍内通道宽度不得小于0.9m;(4)宿舍净高不得小于2.5m。
(五)
【背景资料】
某住院部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柱柱距为7.6m,地下2层,地上5层,建筑面积20000㎡,主要功能有病房60间,教学兼会议室2间,每间面积120㎡,医生值班室20间等,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
工程在交付使用前对病房、教学兼会议室、医生值班室进行了污染物浓度检测。
事件二:
其中某一专业分包的项目合同工程量为1000m³,合同单价为500元/m³,当工程发生工程变更后的工程实际数量超过(或少于)合同工程量所列数量的10%时,该分项工程单价予以调整,调整系数为0.9(1.1)。
事件三:
二层梁板施工阶段天气晴好,梁板模板安装并拼接整齐、在混凝土浇筑前,用水准仪抄平,保证每一构件底模表面在同一平面上,无凹凸不平的问题;开始浇筑混凝土,并现场制作混凝土试件,浇筑完毕20h后开始覆盖并养护。
监理工程师认为不妥要求改正。
【问题】
1.事件一中,对上述功能性房间进行污染物浓度检测时,各抽取的房间数量至少是多少?
2.教学兼会议室房间检测时至少应测几个点?
为什么?
3.事件二中,列式分别计算出若实际工程量为1200m³和若实际工程量为800m³的结算价。
4.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解析】
1.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的相关规定:
对有代表性的房间抽取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因此抽取的数量为病房:
60×5%=3,抽取3间;教学兼会议室只有2间,全数抽取;医生值班室:
20×5%=1,小于3间,故应该抽取3间。
2.该房间至少应测3个点。
理由:
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的相关规定,房屋使用面积大于等于100㎡且小于500㎡时,检测点数不小于3个,该房间面积为120㎡,故不小于3点。
3.
(1)实际工程量为1200m³的结算价:
100×500×0.9+1100×500=595000元
(2)实际工程量为800m³的结算价:
800×500×1.1=440000元
4.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及理由如下:
(1)用水准仪抄平,保证每一构件底模表面在同一平面上,无凹凸不平的问题,不妥;
理由:
对于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1/1000~3/1000。
(2)浇筑完毕20h后开始覆盖并养护,不妥;
理由:
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8〜12h内)开始进行自然养护。
(六)
【背景资料】
某高校新建新校区,包括办公楼、教学楼、科研中心,后勤服务楼、学生宿舍等多个单体建筑,由某建筑工程公司进行该群体工程的施工建设。
其中,科研中心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十层,地下二层。
结构设计图纸说明中规定地下室的后浇带按照相关方案实施。
该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单位:
周)。
事件一:
基坑施工时出现罕见特大暴雨,造成B工作停工14天。
一周后正值雨季,连续降雨导致E工作停工7天。
针对上述情况,施工单位分别向监理单位及时上报了这两项索赔申请。
【问题】
1.指出该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用节点表示)。
2.分别判断事件一两项索赔是否成立?
并写出相应理由。
【解析】
1.该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为:
①→②→⑥→⑧、①→③→⑦→⑧。
2.①罕见特大暴雨,造成B工作停工14天,索赔不成立。
理由:
罕见特大暴雨属于不可抗力,但B工作的总时差为3周,不影响总工期,所以索赔不成立。
②正值雨季,连续降雨导致E工作停工7天,索赔不成立。
理由:
施工时正值雨期,连续降雨的停工属于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应合理遇见的,所以索赔不成立。
(七)
【背景资料】
某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A公司中标一大型商务写字楼工程,该工程地上86层,地下5层,结构为钢结构-混凝土混合结构。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
监理单位要求中标单位上报施工项目质量计划,施工单位项目总工程师依据业主对于工程质量创优的要求,召集项目全体技术、质量等有关管理人员,编制了该项目的质量计划。
事件二:
该工程质量计划包含以下内容:
(1)编制依据,
(2)项目概况,(3)质量目标和要求,(4)质量管理组织和职责,(4)人员、技术、施工机具等资源的需求和配置。
监理单位认为质量计划内容严重缺项,要求整改。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项目质量计划还应有哪些内容(补充任意5条即可)。
【解析】
1.
(1)不妥之处及理由如下:
1)施工单位项目总工程师主持编制了该项目的质量计划;
理由: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主持编制了该项目的质量计划;
2)依据业主对于工程质量创优的要求。
理由:
依据有:
工程承包合同、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企业和项目经理部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其要求;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有关施工操作规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
2.还应包括:
(1)进度控制措施,
(2)场地、道路、水电、消防、临时设施规划,(3)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及其相关标准,(4)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5)对违规事件的报告和处理等。
(八)
【背景资料】
某新建商用群体建设项目,地下2层,地上1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桩筏基础,建筑面积88000㎡。
某施工单位中标后组建项目部进场施工,在项目现场搭设了临时办公室、各类加工车间、库房、食堂和宿舍等临时设施;并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在现场临时设施区域内设置了环形消防通道、消火栓、消防供水池等消防设施。
施工单位在每月例行的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巡查中,对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中“文明施工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逐一进行检查;经统计,现场生产区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了1200㎡,检查组认为现场临时设施区域内消防设施配置不齐全,要求项目部整改。
施工进行中,施工单位定期对脚手架进行检查。
在装饰装修阶段,项目部使用钢管和扣件临时搭设了一个移动式操作平台用于顶棚装饰装修作业。
该操作平台的台面面积8.64㎡,台面距楼地面高4.6m。
【问题】
1.按照“文明施工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检查时,除现场办公和住宿之外,检查的保证项目还应有哪些?
2.针对本项目生产区临时设施总面积情况,在生产区临时设施区域内还应增设哪些消防器材或设施?
3.简述脚手架定期检查的主要内容。
4.现场搭设的移动式操作平台的台面面积、台面高度是否符合规定?
移动式操作平台作业必须符合哪些规定?
【解析】
1.文明施工检查评定保证项目除现场办公和住宿外,还应包括:
现场围挡、封闭管理、施工场地、材料管理、现场防火。
2.还应增设至少24个10L的灭火器,以及有专供消防用的太平桶、积水桶(池)、黄砂池,且周围不得堆放易燃物品。
3.脚手架定期检查的主要内容:
(1)杆件的设置与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3)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满堂脚手架,高度在20m以上的满堂支撑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4)架体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5)是否有超载使用现象。
4.
(1)现场搭设的移动式操作平台的台面面积和台面高度均符合规定。
(2)移动式操作平台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移动式操作平台面积不宜大于10㎡,高度不宜大于5m,高宽比不应大于2:
1,施工荷载不应大于1.5kN/㎡。
2)移动式操作平台的轮子与平台架体连接应牢固,立柱底端离地面不得大于80mm,行走轮和导向轮应配有制动器或刹车闸等制动措施。
3)移动式行走轮承载力不应小于5kN,制动力矩不应小于2.5N·m,移动式操作平台架体应保持垂直,不得弯曲变形,制动器除在移动情况外,均应保持制动状态。
4)移动式操作平台移动时,操作平台上不得站人。
(九)
【背景资料】
某建筑工程,占地面积8000㎡,地下3层,地上30层,框筒结构,结构钢筋采用HRB400等级,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地上3层及以下核心筒和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局部区域为两层通高报告厅,其主梁配置了无粘结预应力筋,某施工企业中标后进场组织施工,施工现场场地狭小,项目部将所有材料加工全部委托给专业加工场进行场外加工。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
在项目部依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编制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中,对材料管理等各种资源管理进行了策划,在资源管理计划中建立了相应的资源控制程序。
事件2: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设计中包含如下主要内容:
(1)现场设置一个出入口,出人口处设置办公用房;
(2)场地周边设置3.8m宽环形载重单车道主干道(兼消防车道),并进行硬化,转弯半径10m;(3)在主干道外侧开挖管沟,将临时供电线缆,临时用水管线置于管沟内,监理工程师认为总平面布置设计存在多处不妥,责令整改后再验收,并要求补充主干道具体硬化方式和裸露场地文明施工防护措施。
事件3:
项目经理安排土建技术人员编制了《现场施工用电组织设计》,经相关部门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并组织施工等单位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验收后投入使用。
事件4:
本工程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针对“钢筋与混凝土技术”大项,可以在本工程中应用的新技术均制订了详细的推广措施。
事件5:
设备安装阶段,塔式起重机起吊前先进行试吊,即将空调机组吊离地面30cm后停止提升,现场安排专人进行观察与监护。
【问题】
1.事件1中,除材料管理外,项目资源管理工作还包括哪些内容?
2.针对事件2中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施工现场主干道常用硬化方式有哪些?
裸露场地的文明施工防护通常有哪些措施?
3.针对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临时用电投入使用前,施工单位的哪些部门应参加验收?
4.事件4中,按照《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规定,“钢筋与混凝土技术”大项中,在本工程中可以推广与应用的新技术都有哪些?
5.指出事件5中施工单位做法不符合安全规定之处,并说明理由。
在试吊时,必须进行哪些检查?
【解析】
1.事件1中,除材料管理外,项目资源管理工作还包括的内容有:
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力管理、机械设备管理、技术管理和资金管理。
2.
(1)事件2中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
不妥之处1:
现场设置一个出入口,出入口处设置办公用房。
正确做法:
施工现场宜考虑设置两个以上大门,办公用房宜设在工地入口处。
不妥之处2:
场地周边设置3.8m宽环形载重单车道主干道(兼消防车道),并进行硬化,转弯半径10m。
正确做法:
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应进行硬化处理,主干道应有排水措施。
主干道宽度单行道不小于4m,双行道不小于6m。
木材场两侧应有6m宽通道,端头处应有12m×12m回车场,消防车道不小于4m,载重车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m。
不妥之处3:
在主干道外侧开挖管沟,将临时供电线缆,临时用水管线置于管沟内。
正确做法:
管网一般沿道路布置,供电线路应避免与其他管道设在同一侧,同时支线应引到所有用电设备使用地点。
(2)施工现场主干道常用硬化方式有:
铺砖;铺废渣;水泥砂浆路面;沥青路面;混凝土地面。
(3)裸露场地的文明施工防护措施通常有:
场地四周必须采用封闭围挡,围挡要坚固、整洁、美观,并沿场地四周连续设置。
一般路段的围挡高度不得低于1.8m,市区主要路段的围挡高度不得低于2.5m。
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3.
(1)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
不妥之处:
项目经理安排土建技术人员编制了《现场施工用电组织设计》,经相关部门审核,并经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现场监理签认后实施。
正确做法: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相关部门审核,并经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现场监理签认后实施。
(2)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事件4中,按照《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规定,“钢筋与混凝土技术”大项中,在本工程中可以推广与应用的新技术有:
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高强钢筋应用技术,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预应力技术,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5.在试吊时,必须进行的检查有:
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重物的平稳性、绑扎的牢固性。
(十)
【背景资料】
某新建工程,建筑面积2800㎡,地下1层,地上6层,框架结构,建筑总高28.5m,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约定项目施工创省级安全文明工地。
施工工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
施工单位依据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了单位工程进度计划。
事件二:
检查施工现场工人宿舍室内净高2.3m,封闭式窗户,每个房间住20个工人,检查组认为不符合相关要求,对此下发了整改通知单。
事件三:
检查组按安全检查标准对本次安全检查,汇总表得分68分。
事件四:
工程竣工后,出现屋顶漏水、墙面剥落等质量问题,经调查属施工质量问题,建设单位认为还在保修期内,施工单位应免费修理,施工单位认为已通过竣工验收并移交,不予免费修理,建设单位另请其他施工单位进行维修。
【问题】
1.事件一中,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有哪些?
2.针对事件二中现场工人宿舍的问题,应如何整改?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定结论有哪些等级?
事件三中的检查结果应评定为哪个等级?
4.事件四中,建设单位的说法是否正确?
说明理由。
建设单位可否另请第三方维修?
说明理由。
维修所发生的费用应如何承担?
【解析】
1.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
(1)主管部门的批示文件及建设单位的要求;
(2)施工图纸及设计单位对施工的要求;
(3)施工企业年度计划对该工程的安排和规定的有关指标;
(4)施工组织总设计或大纲对该工程的有关部门规定和安排;
(5)资源配备情况,如:
施工中需要的劳动力、施工机具和设备、材料、预制构件和加工品的供应能力及来源情况;
(6)建设单位可能提供的条件和水电供应情况;
(7)施工现场条件和勘察资料;
(8)预算文件和国家及地方规范等资料。
2.工人宿舍整改内容有:
(1)必须设置可开启式窗户;
(2)每间居住人员不得超过16人;
(3)宿舍内通道宽度不得小于0.9m;
(4)宿舍净高不得小于2.5m。
3.施工安全检查的评定结论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事件三中的检查结果应评定为:
不合格。
4.
(1)建设单位的说法:
正确。
理由:
凡在保修期内,由于施工质量原因导致的质量问题,原施工单位均须免费维修。
(2)建设单位另请第三方维修合理。
理由:
建设单位要求原施工单位维修,但原施工单位不予维修,建设单位再请第三方维修,合理。
(3)所发生的维修费应从乙方保修金中扣取。
(十一)
【背景资料】
某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
由于工程施工工期紧迫,建设单位在未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要求项目监理机构签发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
事件二:
在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告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按照投标书中打桩工程及防水工程的分包计划,安排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施工,项目监理机构对此做了相应处理,书面报告了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以打桩施工分包单位资质未经其认可就进场施工为由,不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
事件三:
施工中,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在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就存放在施工现场。
施工单位安装时,发现该设备的部分部件损坏,对此,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损坏赔偿责任。
事件四:
施工单位根据工程性质、规模、繁简程度的不同,编制单位工程进度计划。
【问题】
1.指出事件一和事件二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2.针对事件二,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存在的问题?
3.指出事件三,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4.事件四,单位工程进度计划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解析】
1.事件一和事件二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
(1)事件一中建设单位在未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要求监理机构签发《工程开工报审表》不妥。
正确做法:
每项工程在开工之前,必须办理好施工许可证,否则不能签发《工程开工报审表》。
(2)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
①建设单位认为打桩施工分包单位资质须经其认可不妥。
正确做法:
经过发包人同意的分包工程,承包人选择的分包人需要提请工程师同意。
工程师主要审查分包人是否具备实施分包工程的资质和能力,未经工程师同意的分包人不得进入现场参与施工。
②建设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