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历史新课程学案.docx
《必修二历史新课程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历史新课程学案.docx(1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二历史新课程学案
目 录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2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6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10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14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18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22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26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26
第8课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30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34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42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46
第12、13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50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54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54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58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62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66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70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70
第19、20课 改革和开放74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82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86
第23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86
第24、25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90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94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合作探究】
一、农业的起源
1.原始农业的产生
预习:
原始农业是由什么发展而来的?
形成了哪些中心?
形成了怎样的种植结构?
采集经济→种植经济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南稻北粟的原始种植结构
问题:
我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格局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不同。
启示:
自然地理条件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协调发展。
2.原始畜牧业的发展
问题:
你知道哪些关于农业方面的成语或俗语?
从这些成语和俗语里你感受到什么?
起源早,重视,水平低。
补充十二生肖
二、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
预习与思考:
找一找书中所列农具,分析归纳农具在哪些方面取得进步?
试从农具进步的角度来说明生产力的进步。
①从材质方面:
石,骨,木--青铜,铁
②从工艺方面:
打制--磨制--冶炼,铸造
③从动力方面:
人力--畜力--自然力
④从技术方面:
犁耕、播种、灌溉技术的进步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重要的水利工程
预习:
我国古代兴修了哪些著名的水利工程?
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
至今仍在起作用的有哪些?
问题:
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的修建有何突出特点?
原因是什么?
时间上集中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在地区上集中在大河流域,尤其是较
早开发的黄河。
2.对黄河的治理:
汉武帝、王景
3.地方特色工程:
坎儿井
四、耕作方式的变化
预习:
千耦其耘的“耦”是什么意思?
这种耕作方式反映了什么?
耦表示两人协力共耕,反映了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环境的恶劣。
问题:
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有何特点?
如何评价?
材料一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写道: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材料二 白居易的诗篇《朱陈村》,描写了唐代的农村生活景象: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
请回答:
⑴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方式是什么?
其产生的时间是何时?
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方式: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时间:
春秋。
条件:
①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
②土地私有。
⑵该经营方式有何特点?
特点:
①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②以家庭为主要生产生活单位,生产规模
小。
③精耕细作。
⑶讨论对小农经济的评价
积极:
自给自足、稳定性;积极性;赋税来源,基础性。
消极:
(1)分散性:
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
(2)封闭性:
自给自足,除盐铁外,一般不必外求。
(3)落后性:
小农经济和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
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到近代以后,它已成为阻碍
生产发展的因素。
人地矛盾突出,造成生存环境恶化。
(4)脆弱性:
自耕农经济承受风险的能力差,十分脆弱,不稳定,统治
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天灾,战乱,苛政会造成自耕农破产,影响国家赋
税徭役。
总结:
请根据本课所学内容,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②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精耕细作是特点之二。
③“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是特点之三。
探究:
现代农业应当是可持续发展的,西方国家的“石油农业”曾被誉为“现代农业”,但由其引发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而造成的生态和能源危机,使得农业成本和代价显著上升。
结合本课所学内容,你认为现代可持续发展农业应当借鉴传统农业的哪些优点?
延伸:
你认识哪些农作物?
请收集你所知道到农作物的种子或植物标本,了解它的烹调方法,大家课后互相展示并交流。
【线索生成】
【巩固练习】
1.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④“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A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④
2.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
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
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B
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
3.“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这句话反映了A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D.商品经济的发达
4.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黏性的叫黍,不粘的称稷。
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
由此,研究者可能作出的判断是C
A.《诗经》包含了大量反映农事的作品B.甲骨文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资料
C.黍和稷是商周最重要的粮食作物D.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
5.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
“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
”从材料中可以推断,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B
A.夏商时期B.战国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
6.为什么都江堰—青城山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以下是评选条件)
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⑥、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1)都江堰在世界水利史、青城山在中国道教史上具有开创性;
2)都江堰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独树一帜
3)青城山道教和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华民族文化划时代的杰作,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4)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天师道的祖山、祖庭
5)青城山--都江堰是全世界亚热带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完整的地区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学习导引: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一个由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化的过程,要弄清这一转化的原因,还要注意在土地私有制下产生的土地兼并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关系的变化。
从土地制度方面概括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合作探究】
①查阅词典,明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概念的含义。
②据课本内容归纳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是怎样演变的?
从土地公有制到井田制(形式公有,实为私有)到土地私有制。
③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有哪几种形式?
在土地私有制下出现了什么严重问题?
④除土地私有制外,在封建社会中,我国还出现了什么土地制度?
主要出现朝代是哪些?
⑤据课本内容归纳中国古代租佃关系变化的过程。
战国时租佃关系已经产生,汉代已经比较普遍,但是农民与地主的人身依
附关系很强,如东汉田庄的劳动者与田庄主就形成了强烈的人身依附关
系;宋代,租佃经营已经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农民租
种地主的土地,双方通过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明清时期,随着
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线索生成】
一、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的演变
问题:
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由公有逐渐转变为私有的原因是什么?
生产力的进步,特别是生产工具(铁犁牛耕)的改进;
战乱频仍,公田抛荒;
税制改革。
问题:
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材料二 田里不鬻。
——《礼记·王制》
材料三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通过以上三段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商周时期土地制度的性质、特点,并分析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关系。
性质:
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特点:
不得买卖,公田由贵族占有,农夫耕作,收获全部归贵族;私田是
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关系:
井田制是商周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问题:
各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在土地所有制中占的成分有何变化?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整个封建社会中,前期以自耕农私有土地为主,后期以地主私有土地为主;
在每个王朝期间,前期以自耕农私有土地为主,后期以地主私有土地为主。
原因是土地兼并。
问题:
关于土地兼并的有关问题:
阅读材料: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
①土地兼并的原因是什么?
带来什么危害?
如果你是统治者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土地兼并的原因:
根本原因:
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使土地兼并不可避免。
另外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政府的政策等也是原因。
危害:
政治:
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经济:
赋税收入减少。
措施:
①实行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保证农民有一定的土地。
如曹魏政权
的屯田制、北魏到唐朝前期的均田制等。
②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如
西晋的占田制等。
③清查大地主占有土地的实有数量,保证国家的赋税收
入。
如北宋王安石实行“方田均税法”和明朝多次在全国丈量土地等。
②均田制能否起到起到抑制兼并的作用?
能否根本解决呢?
均田制下的主要土地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因此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土地
兼并的作用。
但是均田制的前提是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并不触动占田
的大地主利益;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兼并的继续,政府掌握的土地越来越
少,均田制也无法实行,土地私有制继续发展。
所以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土地兼并问题。
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不抑兼并”的原因。
宋王朝不是农民战争后建立的政权,对于土地兼并的危害认识不深;宋代
又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特别需要发展经济、扩大税源。
为了使垦荒得
到发展,宋太宗曾下令凡是无主荒地“许他人承佃为永业”,作为鼓励。
国家按照所谓“贫富为差”的原则征税,只要田亩如数登记即可,至于在
谁名下,土地所有权如何转移,无关紧要。
三、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化
问题:
租佃关系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土地兼并造成了大量的大土地所有者和无地少地的农民,提供了租佃的基
本条件;农民的反抗斗争使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有利于租佃关系的产生;
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的加剧,进一步导致了人口的流动;生产力的
发展是其根本原因。
问题:
结合课后阅读与思考,分析租佃关系的变化有何影响?
变化:
明清以前:
地主——佃户(部曲)有强烈的依附关系,表现为农民
义务繁多。
明清以来:
依附关系减弱
意义:
①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②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总结:
从土地制度方面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以土地私有制为主要形式,租佃关系日趋普通化。
【巩固练习】
1.“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该诗反映了奴隶社会何种社会制度A
A.分封制和井田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和宗法制D.宗法制与井田制
2.从西周时期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士”到战国时代的“废井田,开阡陌”,所反映的是C
A.周王室的衰弱B.井田制的破坏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诸侯的强大
3.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
这一税制改革C
A.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B.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C.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D.促成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
4.《吕氏春秋》载: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这句话的实质问题是A
A.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B.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C.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D.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5.《秦律•法律答问》规定“盗徙封”(私自移动田界)要处“耐”刑,反映的实质问题是C
A.秦朝严格实行法治B.《秦律•》详细而完备
C.维护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D.秦朝刑法残酷
6.“虽有此制,开元之季,天宝以来,法令弛坏,(土地)兼并之弊,有逾汉成、哀之间。
”该文中的“此制”是指D
A.租庸调制B.科举制C.两税法D.均田制
7.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
“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
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C
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D.力图搜刮百姓充实国库
8.北宋史学家说:
“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久。
”上述言论B
A.指出了均田制被破坏是必然的B.没有正确指出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
C.客观地说明了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D.反映了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9.“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反映的生产关系是A
A.租佃关系B.自给自足C.互助关系D.雇佣关系
10.明清时期,租佃制迅速发展的原因包括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农民地位的提高③土地兼并现象得到遏制④农村人口迅速减少A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
11.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
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
“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
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自耕农这一阶层很不稳定,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请回答:
①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自耕农经济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大批自耕农的存在是社会
稳定的重要条件。
②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有利于和不利于自耕农经济存在的因素。
有利因素: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营方式适应古代生产力水平的需要,是自
耕农经济能够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封建统治者不得不采取措施培植、
保护自耕农经济;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对于维护自耕农的利益产生了
积极影响。
不利因素:
自耕农是一个不稳定的阶层,经常发生分化;封建地主阶级
享有种种特权,农民的小块土地常常受到来自地主贵族的威胁;自耕农
经营规模小,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土地兼并。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
从“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的角度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学习导引:
本课课标没有明确的要求,教材只是为了总结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特点而设计了本课内容。
学习时注意结合地理知识分析经济的区域性特点。
并与政治史相联系,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合作探究】
①据课本内容分析我国汉代经济区域的划分情况及各自的特点。
并简要分析原因。
⑴山东、山西经济区
⑵江南经济区
⑶龙门碣石以北经济区
②中国古代人口大规模南迁有几次高潮?
分别在什么时期
两晋之际;唐安史之乱后;两宋之际。
【线索生成】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问题:
总结我国从战国到东汉经济区域的特点。
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二、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课本总结出我国古代三次人口南迁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有何影响?
(中原)大疾疫,兼以饥馑,百姓又为寇贼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
——《晋书·食货志》
永嘉行
唐·张籍
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
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
紫陌旌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
妇人出门随乱兵,夫死眼前不敢哭。
九州诸侯自顾土,无人领兵来护主。
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战乱
①中原人口的南迁为南方提供了劳动力,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
产工具。
②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
③促进南北文化的融合,促进了民族融合。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问题:
下列两段材料记录了江南地区经济怎样的变化?
阅读课本,总结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无积聚而多贫。
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
——沈约《宋书》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
“苏常熟,天下足。
” ——《陆游集》
变化:
江南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的经济重心。
原因:
北民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社会环境的安定;政府的重
视,自然环境优越。
问题:
阅读材料,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南方城市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一些有海港的城市利用海上交通和河运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交流。
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致使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中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
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状元的变化。
自唐至明清,状元籍贯地理分布具有明显自北向南逐渐推移的趋势。
唐宋两代来自北方的状元共68名,占全国总额的61%,北方籍状元占明显优势。
元明清三代状元籍贯的地理分布与前代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时期全国共有状元194名,其中来自北方的仅26名,占全国总额的13.4%;南方状元则有168名,占86.6%,南方籍贯状元在数额上形成了绝对优势。
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南方一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
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
促进了南方交通运输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促使了北方人口的进一步南迁;
对人才教育的影响:
使南方成为人才的渊薮;
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促进了民族融合;
对南方环境的影响:
破坏了南方的生态环境。
总结:
从本课内容归纳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巩固练习】
1.在中国古代四大经济区中,以“气候寒冷,土地贫瘠,是传统的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为特点的是D
A.山东B.山西C.江南D.龙门碣石以北
2.唐张籍在《永嘉行》中写道:
“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这则材料揭示了 ①北民南迁是天灾所致 ②北民南迁是为了躲避北方少数民族 ③北民南迁有利于民族融合 ④北民南迁推广了先进技术B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
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D
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政策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4.“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
”这句话反映了 ①专业市镇发展 ②区域分工明确③经济重心南移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楚越之地。
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
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
会上(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杨部(杨州)有全吴之沃,鱼盐祀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侥,覆衣天下。
——《宋书》卷五十四
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
实仰东南财赋。
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
“苏常熟,天下足。
”——《陆游集》
材料四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
占全国户口书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回答:
(1)材料一反映南方经济状况如何?
材料二、三、四反映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西汉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东晋南方地广野丰,农
业产量提高,工商业发展起来:
唐代南方户口增加。
数量接近北方:
宋代
南方户口数大大超过北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
(2)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或南方经济的
发展超过了北方。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