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EDA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5882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9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电路EDA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电子电路EDA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电子电路EDA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电子电路EDA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电子电路EDA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电路EDA实习报告.docx

《电子电路EDA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电路EDA实习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电路EDA实习报告.docx

电子电路EDA实习报告

EDA--Mutisim

学院:

电气与控制工程

专业:

自动化

班级:

1103

姓名:

赵宇

学号:

1106050319

 

绪论

EDA就是“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的缩写技术已经在电子设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发达国家目前已经基本上不存在电子产品的手工设计。

一台电子产品的设计过程,从概念的确立,到包括电路原理、PCB版图、单片机程序、机内结构、FPGA的构建及仿真、外观界面、热稳定分析、电磁兼容分析在内的物理级设计,再到PCB钻孔图、自动贴片、焊膏漏印、元器件清单、总装配图等生产所需资料等等全部在计算机上完成。

EDA技术借助计算机存储量大、运行速度快的特点,可对设计方案进行人工难以完成的模拟评估、设计检验、设计优化和数据处理等工作。

EDA已经成为集成电路、印制电路板、电子整机系统设计的主要技术手段。

美国NI公司(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的Multisim软件就是这方面很好的一个工具。

而且Multisim计算机仿真与虚拟仪器技术(LABVIEW8)(也是美国NI公司的)可以很好的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际动手实验相脱节的这一老大难问题。

学员可以很好地、很方便地把刚刚学到的理论知识用计算机仿真真实的再现出来。

并且可以用虚拟仪器技术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仪表。

极大地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真正的做到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这些在教学活动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计算机仿真与虚拟仪器对教员的教学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和促进。

NIMultisim是一款著名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与NIUltiboard同属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的电路设计软件套件。

是入选伯克利加大SPICE项目中为数不多的几款软件之一。

Multisim在学术界以及产业界被广泛地应用于电路教学、电路图设计以及SPICE模拟。

本次实习就是通过对各种电路的仿真熟悉Multisim11.0的操作方法,以便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通过仿真调试自己设计的电路,从而提高设计效率,缩短开发周期。

并且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充分展现电气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娴熟技能,因此,这次的实习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

EDA;NIMultisim;SPICE模拟

1实习目的

1)初步掌握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

2)学习在Multisim仿真软件工作平台上测试单极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

3)通过仿真了解电路元件参数对静态工作点及放大倍数的影响;

4)掌握用Multisim对电路进行瞬态分析的方法,观察测量运行结果;

5)通过用Multisim软件来绘制差动放大电路、功率放大器、波形产生电路及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图,并测试其性能指标、静态工作点及输入、输出波形;

6)通过用Multisim软件进一步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

2实验内容:

1电路如图所示,试用NIMutisim仿真软件提供示波器观察L、C串联谐振电路外加电压与谐振电流的波形,并用波特图仪测定频率特性。

2三相三线制Y形非对称电路,电源为220V,50HZ,0deg,电路如图所示,求各相的相电压、线电压及总功率。

并求各相开路、短路时的电压、电流。

3单管共射极分压式放大电路(可选其他基本放大电路作为拓展),用多种方法(测量电表、示波器、探针,DC、AC分析等)

(1)、分析静态工作点(直流分析)

(2)、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交流分析)

4双全加器,说明实现功能

4实验仿真分析

1电路如图所示,试用NIMutisim仿真软件提供示波器观察L、C串联谐振电路外加电压与谐振电流的波形,并用波特图仪测定频率特性。

图4.1.1实验仿真电路图

图4.1.2谐振波形图

图4.1.3傅里叶分析图

(1)

图4.1.3傅里叶分析图

(2)

图4.1.4仿真波特图

2三相三线制Y形非对称电路,电源为220V,50HZ,0deg,电路如图所示,求各相的相电压、线电压及总功率。

并求各相开路、短路时的电压、电流。

三相电路中A、B、C三相引出线相互之间的电压,又称相间电压。

不论星形接线还是三角形接线,三个线电压分别是UAB、UBC和UCA。

三根电源的线电压三相电路中A、B、C三相引出线相互之间的电压,又称相间电压。

星型连接的线电压的大小为相电压的√3倍。

三角形电源的相电压等于线电压。

三相电源的线电压与相电压间的关系是(以电源侧为例):

①对三角形接线,线电压就等于对应的相电压;②对星形接线,则线电压与相电压之间的关系为UAB=UAN-UBN、UBC=UBN-UCN和UCA=UCN-UAN。

若三相电源的相电压为正序(负序)对称组,则三相线电压也为正序(负序)对称组。

这对三角形电源(或三角形负载)是不言而喻的。

对星形电源(或星形负载),以正序对称组为例,有:

UAB=UAN-UBN=√3UAN

UBC=UEN-UCN=√3UBN

UCA=UCN-UAN=√3UCN

可见,在对称三相电路中,不论三相电源或三相负载,在三角形接法时有Ul=Up,在星形接法时有Ul=√3Up,这里,Ul和Up分别为线电压和相电压的有效值。

图4.2.1实验仿真电路图(各相的相电压、线电压及总功率)

图4.2.2实验仿真电路图(开路、短路时的电压)

图4.2.3实验仿真电路图(开路、短路时的电流)

3单管共射极分压式放大电路(可选其他基本放大电路作为拓展),用多种方法(测量电表、示波器、探针,DC、AC分析等)

(1)、分析静态工作点(直流分析)

(2)、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交流分析)

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B1和R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具体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4.3.1实验仿真电路及波形图

图4.3.2直流工作点分析

图4.3.3直流工作点电压分析

(1)

图4.3.4直流工作点电压分析

(2)

图4.3.5交流分析图

4双全加器,说明实现功能

74ls183D是数据选择器,数据选择器又叫多路开关,其基本功能相当于单刀多位开关,数据分配器,实际上其逻辑功能与数据选择器相反。

它的功能是使数据由1个输入端向多个输出端中的某个进行传送,它的电路结构类似于译码器。

所不同的是多了一个输入端。

若选择器输入端恒为1,它就成了上一实验的译码器。

将全加器74LS183在NIMutisim中进行仿真,输入端A、B、Ci-1分别接逻辑开关K1、K2、K3,输出Si和Ci接发光二极管LED。

按全加器逻辑功能表输入逻辑电平信号,观察输出Si及进位Ci并记录下来。

表4.4.1双全加器输入输出真值表

输入

输出

X3X2X1

X5X4

000

00

001

10

010

10

011

01

100

10

101

01

110

01

111

11

具体仿真电路实现如下图所示

图4.4.1输入(000)输出()

图4.4.2输入(001)输出(10)

图4.4.3输入(010)输出(10)

图4.4.4输入(011)输出(01)

图4.4.5输入(100)输出(10)

图4.4.6输入(101)输出(01)

图4.4.7输入(110)输出(01)

图4.4.8输入(111)输出(11)

5实习总结及心得体会

我们这周的实习是EDA技术基础,对Multisim11.0软件的应用。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间一周的实习时间就过了。

在这一周我们根据老师给的电路要求,在软件里面进行仿真实习,我觉得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来更好的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我认为,在这周的实习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

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

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

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感觉收益非浅。

我了解了这个软件和学会了使用这个软件,同时也学会了用这个软件分析电路的方法,在学习中用这个软件分析模电和电路中比较难理解的电路,并对其中上课没听懂的定理和推论进行了验证,同时也是一种详细的复习。

学会了运用软件来解决难以理解的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

明白了如何使用这个软件,给我以后的学习将带来更多的帮助。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就接触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科学的,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

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

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

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