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549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勘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质勘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质勘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质勘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质勘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勘查报告.docx

《地质勘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勘查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质勘查报告.docx

地质勘查报告

地质勘查报告

西宁2014年

XXX工程岩土工程详勘报告

 

工程编号:

2014-01

 

某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四年九月

 

 

1.拟建工程概况……………………………………………1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3

3.地基土物理力学性指标评价及地基土承载力……………4

4.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参数…………………………5

5.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5

6.场地水、土的腐蚀性评价…………………………………5

7.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6

8.地基土的冻胀性评价………………………………………7

9.结论与建议…………………………………………………7

10.附图、附表…………………………………………………8

毕业设计项目岩土工程详勘报告

1.拟建工程概况

我公司受青海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委托,为青海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拟建XXX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独立基础。

1.1勘察的目的及技术要求

1.1.1勘察目的

勘察目的主要是为XXX工程建设项目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和不良地质作用提出建议。

1.1.2技术要求

1)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滨、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并对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进行评价。

2)查明建筑物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3)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在抗震设防区,应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判明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5)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6)详勘报告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

1.2勘察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5)《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3勘察方法和工作量布置

本次勘察采用探井方法揭露地层,辅以室内土工试验,以达到勘察目的。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拟建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三级,场地等级二级、地基等级二级,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勘探点沿拟建建筑物周边布置,本工程共布置探井6个,勘探点间距20.00-22.00米,深度为7.30-7.60米。

本次勘察完成工作量如下:

(1)探井6个,总进尺44.70米,取Ⅲ级土试样19件;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场地位置、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西宁市市区,场地地形平坦,地面高程在2220-2225米之间,相对高差为0.40米,场地在地貌上属湟水河二级阶地。

2.2地层岩性特性

根据探井揭露,场地地层由第四纪全新世(Q4)松散堆积物组成,属冲、洪积成因地层,自上而下由①层杂填土、②层细砂和③层角砾组成,其岩性特征如下:

①层杂填土(Q44ml):

黑褐-黄褐色,稍湿,主要成份为粉土,含植物根、石子、砖渣等建筑垃圾,该层土土质不均,结构松散,厚度为0.8-1.30米,平均厚度为1.15米。

②层细砂(Q41al):

褐黄色、稍湿,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次为各类矿物岩屑,粒径>0.07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85.80-87.20%,<0.07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12.80-14.20%,密实度经野外鉴别为稍密,颗粒形状为粒状、片状和亚圆形状,厚度0.30-0.60米,平均厚度0.38米。

③层角砾(Q41al+pl):

杂色,稍湿,中密,母岩成分以变质岩为主,磨圆度较差,颗粒形状多为扁平亚棱角状,稍具泥钙质胶结,粒径>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61.20-70.00%,平均值为67.03%;2-0.07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27.00-32.30%,平均值为29.35%;<0.07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2.00-6.50%,平均值为3.78%;不均匀系数Cu=30.52-64.25,级配较好,揭露厚度为5.00-5.40米,平均揭露厚度5.08米。

以上地层分布厚度及埋深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地层统计表》(表1)、《细砂颗粒分析统计结果一览表》(表2)、《角砾颗粒分析统计结果一览表》(表3)。

3.地基土物理力学性指标评价及地基土承载力

①层杂填土:

天然含水量为13.6-20.2%,平均值为16.1%,湿度为稍湿,堆填时间短,欠固结、工程性质差。

②层细砂:

经取样进行颗粒分析,粒径>0.07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85.80-87.20%,平均值为86.43%,密实度为稍密,不均匀系数Cu=2.82-3.05,平均值为2.93,曲率系数Cc=0.885-0.937,平均值为0.911,属级配不良均质砂,承载力较低。

③层角砾:

经取样室内进行颗分试验,>2mm骨架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61.20-70.00%,平均值为67.03%,密实度为中密,不均匀系数Cu=30.52-64.25%,平均值为52.03%,级配较好,承载力高。

详见《地基土物理力学性指标统计表》(表4)。

4.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参数

当基础宽度B≤3.0米,埋深D≤0.5米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及变形参数(E0)如下:

②层细砂:

fak=140Kpa E0=10.0Mpa

③层角砾:

fak=300Kpa E0=20.0Mpa

5.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拟建场地及周围不存在滑坡、崩塌、陡坎等不良地质作用,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无构造断裂通过,场地稳定,地基土主要为角砾层,角砾层厚度大,分布连续,属稳定地基,适宜进行本工程建设。

6根据《建设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3条第3款估计各土层剪切波速值:

①层杂填土Vs=100m/s,属软弱土;②层细砂Vs=150m/s,属软弱土;③层角砾Vs=300m/s,属中硬土。

覆盖层厚度大于20米,按20米计算,剪切波自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t=0.081s,计算土层等效剪切波速Vse=246.91m/s,综合判定场地土类型属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属对建筑抗震的一般地段,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45s,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amax=0.08。

9.结论与建议

9.1①层杂填土:

欠固结,工程性质差,不应做为天然地基,建议全部挖除。

9.2②层细砂:

承载力较低,工程性质较差,且厚度不大,分布不均,建议不作为天然地基使用,全部清除。

9.3③层角砾:

分布连续,厚度大,承载力高,属均匀地基,是拟建建筑物良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建议拟建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或独立基础座落在此层上。

10.附图、附表

10.1勘探点平面位置布置图       1张

10.2工程地质剖面图         5张

10.3土工试验报告         1张

10.4土易溶盐分析结果报告       1张

10.5颗粒分析成果图表        5张

10.6地层统计表(表1)1张

10.7细砂颗粒分析统计结果一览表(表2)  1张

10.8角砾颗粒分析统计结果一览表(表3)  1张

10.9地基土物理力学性指标统计表(表4)1张

 

角砾颗粒分析统计结果一览表

表3

井号

土的名称

取样深度

颗粒级配含量(%)

密实度

不均匀系数

Cu

>2mm

(%)

2-0.075mm

(%)

<0.075mm

(%)

TJ1

角砾

3.50

65.50

30.90

3.60

中密

50.58

 

角砾

5.50

68.10

27.90

5.00

中密

64.25

TJ2

角砾

4.00

67.70

29.70

2.60

中密

61.75

TJ5

角砾

3.50

69.70

28.30

2.00

中密

30.52

TJ6

角砾

3.00

61.20

32.30

6.50

中密

62.19

 

角砾

5.00

70.00

27.00

3.00

密实

42.89

最大值

 

 

70.00

32.30

6.50

 

64.25

最小值

 

 

61.20

27.00

2.00

 

30.52

平均值

 

 

67.03

29.35

3.78

中密

52.03

统计个数

 

 

6

6

6

 

6

细砂颗粒分析统计结果一览表

表2

井号

土的名称

取样深度

颗粒级配含量(%)

不均匀系数

Cu

曲率系数

Cc

>20mm

(%)

>0.075mm

(%)

<0.075mm

(%)

TJ1

细砂

2.40

 

85.80

14.20

3.05

0.885

 

 

 

 

 

 

 

 

TJ5

细砂

2.00

 

86.30

13.70

2.82

0.910

 

 

 

 

 

 

 

 

TJ6

细砂

2.30

 

87.20

12.80

2.91

0.937

最大值

 

 

 

87.20

14.20

3.05

0.937

最小值

 

 

 

85.80

12.80

2.82

0.885

平均值

 

 

 

86.43

13.57

2.93

0.911

统计个数

 

 

 

3

3

3

3

角砾颗粒分析统计结果一览表

表3

井号

土的名称

取样深度

颗粒级配含量(%)

密实度

不均匀系数

Cu

>2mm

(%)

2-0.075mm

(%)

<0.075mm

(%)

TJ1

角砾

3.50

65.50

30.90

3.60

中密

50.58

 

角砾

5.50

68.10

27.90

5.00

中密

64.25

 

 

 

 

 

 

 

 

TJ2

角砾

4.00

67.70

29.70

2.60

中密

61.75

 

 

 

 

 

 

 

 

TJ5

角砾

3.50

69.70

28.30

2.00

中密

30.52

 

 

 

 

 

 

 

 

TJ6

角砾

3.00

61.20

32.30

6.50

中密

62.19

 

角砾

5.00

70.00

27.00

3.00

密实

42.89

最大值

 

 

70.00

32.30

6.50

 

64.25

最小值

 

 

61.20

27.00

2.00

 

30.52

平均值

 

 

67.03

29.35

3.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