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电子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5313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社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电子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品社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电子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品社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电子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品社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电子备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品社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电子备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品社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电子备课教案.docx

《品社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电子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社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电子备课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品社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电子备课教案.docx

品社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电子备课教案

第五单元商品带你看世界

主题一商品的故事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本主题以“故事连载”的形式巧妙安排内容,“故事一:

从以物易物开始,认识商业活动的起源”;“故事二:

商品的旅行”,通过古代商业和现代商业的对比,充分感受到现代商业的繁荣和便利;“故事三热闹的商业街”通过“我”和爷爷逛街的见闻,体验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商业活动是由于人们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2.从日常生活用品的变化感受人们生活的进步,为祖国经济的发展感到自豪;

3.让学生探究、交流,了解商业街的繁荣,寻找家庭用品的变化,体会家乡建设的成就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探究、交流,了解商业街的繁荣,寻找家庭用品的变化,体会家乡建设的成就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教师:

实景录象课件《繁华的商业街》;

2.学生:

搜集古代商品交换的故事、收集平时不用的学习用品以及玩具准备开展跳蚤市场的活动,搜集古币。

教学过程:

一、课前初探

1.你的生活用品都是在哪儿买的?

你家的吃的、穿的、用的是从哪儿买的?

(生)

师: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商业街去逛一逛。

(点击课件)

教师播放“繁华的商业街”的实景录象课件,学生观看后交流:

你能用什么词语来概括见到的商业街?

生:

琳琅满目,各种各样等。

2.你能想象没有商店、没有商业街的生活是怎样的吗?

师:

总结看来商品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今天让我们跟随商品去领略一个精彩的世界。

板书:

商品的故事

二、课中深究

活动一:

以物易物的故事

(一)1.讲故事:

很久以前,一艘船在海上遇难,只有鲁滨逊和星期五俩人运气好,搭上了救生艇漂流到无人荒岛。

倒霉的是,岛上什么食物也没有。

碰巧鲁滨逊带了几桶淡水,星期五也有一些面包,但是光喝水的鲁滨逊饿得眼冒金星;只吃面包的星期五也渴得要命。

你说这该怎么办?

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人们就会彼此交换物品。

这种“以物易物”的方式就是最早的商业活动。

想想看,“易”是什么意思?

2.课件了解古人的“以物易物”的情况。

交流商品交换的故事。

模拟集市交流的活动。

3.活动:

5分钟跳蚤市场

将学生不需要的物品在班级进行交换。

4.小组交流:

在参加跳蚤市场的活动中,你有什么感想?

“以物易物”的方式有什么优越性和不足之处?

师总结:

以物易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满足我们生活的各种需要,方便我们的生活和生产。

但是如果像同学说的,大件物品的交换会很不方面。

所以古代的人们经过认真的思考,出现更好的利于交换的。

板书:

钱币。

(二)了解钱币的产生和发展。

1.学生介绍古代的钱币,传递钱币触摸观察。

2.出示课件:

贝壳、兽皮、象牙——青铜、金、银——硬币、纸币——

想想看:

为什么古代的钱币会被现代的纸币取代?

未来的钱币会是什么样子呢?

学生。

3.出示《清明上河图》,谈自己看到的景象和感受。

小结:

从遥远的古代开始,人们就通过简单的商业活动获取自己生活的必需品。

现在让我们跟随茶进行一次简单的旅行。

活动二:

商品的旅行------茶的旅行

1.茶的自述。

师:

从茶的自述中,你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为什么?

2.补充丝绸之路的资料。

询问丝绸之路的资料的来历。

了解学后体会。

3.补充现在商业课件。

活动三:

设计商品推广计划。

你能不能用现在商业流通便利条件,将我们罗庄的商品推向祖国各地,推向世界。

1.罗庄有名的商品有哪些?

2.如果你是经销商,希望能把罗庄“”推荐给五湖四海的朋友,你有什么好点子?

3.小组活动:

设计推广计划。

评选最佳商人,评价可行性。

三、课后实践

1、周末和家人逛街,开展“和家人逛街”活动。

2、寻找一个商品的故事。

 

主题二寻找商标的国籍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本主题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用品入手,横向感受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为了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开阔学生的视野,本活动主题也引导学生对世界物产的分布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教材首先从感性入手,列举了咖啡、热带鱼、欧美流行唱片、异国风情的饰品等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舶来品”。

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教科书设计了一个调查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去了解进口商品的情况,直观感受现代商业全球化的进程。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感受世界“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初步树立开放的国际意识;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

感受世界“全球化”的趋势。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

(1)课前搜集了解有关商标的知识。

(2)课前调查、收集进口商品情况(商标、产地等),制作商标情报卡。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明确目标:

了解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进口商品,来自哪些国家?

2.调查要求:

在家庭、商业街、停车场等场所观察,做好商品产地或商标名称记录。

尽可能多的寻找和记录一些产品,把调查过程中的问题也记下来。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教师: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洋火”“洋油”吗?

想想为什么过去称这些进口商品要加个“洋”字?

学生回答。

教师: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社会发展不均等的原因,世界各地产物分布不均匀,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各国商品的交流,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不断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下面我们开展一次“寻找商标的国籍”的活动。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

了解商标知识

1.教师:

课前老师已经让你们调查了有关商标的知识,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商标?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回答。

教师出示课件,补充商标的知识:

商标俗称“牌子”,是制造商或经销商家加在商品上的标志,一般有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成。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商标”的定义为:

“商标是用来区别某一工业或商业企业或这种企业集团的标志。

”根据商标的构图形式来分类,可分为文字商标、图形商标、图形与文字组合商标。

根据商标的用途和作用来分类,可划分为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等等。

2.教师:

通过我们刚才的了解,“商标”与“商品”有何不同呢?

活动二:

国外商品大调查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国外商品调查表,交流大家的商品调查记录。

 

调查地点

物品名称

产地

选择的原因

物品评价

家里

爸爸的剃须刀

日本

信誉好

很好用,质量不错。

 

 

 

 

 

 

 

 

 

 

 

 

 

 

 

2.把调查到的商品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国籍分,按商品类型分等等。

3.通过整理分类,你发现哪种商品进口的多,你还有什么感想和有趣的发现?

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一下。

4.教师课件补充:

(1)来自国外的商品,如咖啡、热带鱼、欧美国家流行的CD等等。

(2)小资料:

有趣的“混血儿”

5.学生说一说:

来自国外的商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活动三:

小小辩论会

1.估计一下全班同学一共找到多少种进口商品,想一想如果没有进口商品我们生活会是怎样?

2.有人说,用国产商品就是爱国,用进口商品就是“崇洋媚外”。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3.学生分成两组,稍做准备后进行辩论。

教师小结:

对于进口商品和国产商品,我们要正确对待,不要盲目追赶潮流,也不要一味地拒绝进口商品。

活动四:

商品回家

1.出示世界地图,自由交流自己了解的世界概况。

教师了解:

世界上有四大洋、七大洲,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等等。

2.世界很大,各地物产不同,当你看到世界地图时,你能告诉大家什么?

你想了解什么?

学生自主交流,互相解答问题。

3.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商品情报卡,看地图标注,并把自己想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的问题记录下来。

4.教师用图例在地图中标出几种学生关注的商品,让学生思考一下物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师小结:

世界各国的地理环境不同,社会发展也不均衡,物产分布就不同,所以需要用商业活动来进行交流。

正因为现代商业的繁荣,我们的生活才变得这么丰富、舒适、便捷。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举办一个小展览,展示自己分类整理好的商品情报卡,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国外商品。

 

主题三MADEINCHINA·中国制造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本主题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第五单元“商品带你看世界”中的第三个主题。

这个主题主要是从中国商品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视角,帮助学生认识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懂得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链上的重要一环,从而唤起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本主题特别强调“中国制造”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人民生活的影响,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美好前景。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国制造业现状的调查了解,感受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腾飞。

2.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发以来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增强学生的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3.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出力。

【教学重难点】

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发以来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增强学生的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初探

课前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多种方式调查和了解“中国制造”的商品在世界各地的销售情况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相关资料;到超市的地进行调查,了解“中国制造”的商品的相关情况;调查了解家乡的产品走出国门的情况。

二、课中深究

﹙一﹚汇报展示,合作探究

活动一:

听故事、谈感受

1.板书:

MADEINCHINA

2.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老师这句英语的意思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完课题,板书:

中国制造。

3.听教材99页《中国制造》的故事。

4.学生自由谈感想。

师:

通过活动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商品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认可,我们真的很自豪和骄傲。

(二)感悟深化,提升认识

活动二:

超市大搜索

1.课前同学们都到超市进行“madeinchina”的大搜索,对商品的质量、价位、销售量、受欢迎程度、顾客的评价等进行了记录,并与同类的进口商品进行比较,下面把自己调查到的资料在小组中进行整理。

2.各小组进行资料的整合、归纳、分析,并绘制、填写如下表格。

 

商品名称

质量等级

价格

月销售量

受欢迎程度

 

国产的

 

 

 

非常喜欢( )喜欢()

一般( )不喜欢()

进口的

 

 

 

非常喜欢( )喜欢()

一般( )不喜欢()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并谈感受。

活动三:

我是小小“国际市场调研员”

1.课前,同学们不仅到我们附近的超市进行了调查,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多种方式调查和了解“中国制造”的商品在世界各地的销售情况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建立跨国公司的情况,下面谁给大家汇报一下。

2.学生讲述搜集到的故事。

3.师讲述故事:

美国有了“海尔路”。

4.播放课件:

中国商品在世界各国深受欢迎的图片和教材100页的小资料。

5.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师:

中国商品从小商品到大企业,再到响当当的中国名牌,无不显示着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和生活不断增加的影响力。

(三)生成问题,拓展延伸

活动四:

我是家乡商品的推销员

1.同学们我们的家乡罗庄有哪些产品走出了国门呢?

2.学生汇报。

3.老师补充课件:

罗庄新光毛毯、陶瓷产品等。

4.看到家乡这么多产品走出了国门,你有什么感受?

5.如果让自己家乡更多的产品走出我们的国门呢?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6.畅想一下:

20年后去环游世界,我们会怎样为中国商品而感到自豪呢?

师:

20年后,当我们去环游世界时,我们会为更多的中国商品而感到自豪,这其中也许就有同学们设计或生产的商品呢。

三、课后实践

将课前搜集到的“中国制造”的商品在世界各地的销售情况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相关资料装订成册,放在班级图书角供大家阅览。

 

主题四你好,WTO

                              

教材分析:

本主题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世界贸易组织”这一国际组织,并了解中国已经成为了这个组织的成员的事实。

通过了解“世界贸易组织”来了解当今机遇和竞争并存的国际经济形势,鼓励学生做好成才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

对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认识,我们简单的了解就可以了。

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教科书中的范例,在生活中、新闻事件中找到案例故事。

老百姓的热点话题,如反倾销、汽车大降价等。

让学生具体感受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的发展前景息息相关,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搜索资料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机遇”和“挑战”两方面来思考。

考虑正负两方面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应对未来的挑战。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及其作用,了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意义;

2. 初步树立开放的国际意识,为适应未来的竞争环境做好准备。

活动时间:

2课时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了解什么是“世界贸易组织”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有适应未来挑战的心理准备。

活动准备:

1. 教师收集关于中国加入WTO后的有关案例;

2. 学生搜集关于WTO的相关资料,了解其知识点;

3. 学生课前进行社会调查,收集身边的人的采访实录。

教学准备:

1.师生收集关于中国加入WTO后的有关案例;

2.课件:

《WTO的规则》、《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简介》、《中国加入WTO后应享受的权利》、《中国加入WTO后应尽的义务》。

教学过程:

一、知识介绍

1.你知道WTO是什么?

2.关于WTO,你想了解些什么?

3.小结:

WTO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瑞士的美丽城市日内瓦。

它的全称叫“WorldTradeOra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

目前,全世界共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了WTO。

在全球贸易活动中,各成员国必须平等竞争、相互合作,共同遵守WTO的游戏规则。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4.你还知道WTO的哪些知识点?

学生汇报课前搜集到的资料。

5.课件:

《WTO的规则》、《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简介》

二、学生交流

1.谈话:

中国加入WTO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2.学生交流:

加入WTO后,在生活中,你最明显、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把感受最深的语句可以用笔记下来汇报给老师和学生。

3、学生讨论:

当外资银行、保险公司、医院……进入我们的生活中时,又会带来哪些变化?

4.课件:

《中国加入WTO后应享受的权利》、《中国加入WTO后应尽的义务》。

三、开展活动:

我的调查记录

1.课前,关于加入WTO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你采访了谁?

采访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调查表格

2.学生汇报、交流。

3.除了便捷与好处,是不是也存在一些我们不能适应,或者不能接受的事例呢?

4.反思:

你觉得为了更好地迎接全球化的经济贸易,我们该做好哪些准备?

四、活动延伸:

畅想明日生活

1.谈话:

今天,我们好象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世界各地的商品交流日益频繁,各国人民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

20年后,世界将是什么样子?

我们在哪里完成学业?

从事怎样的工作?

人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什么改变?

请试着描述一下20年后的生活情景。

2.学生尽情、大胆的想象。

3.给20年后的你设计一张名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