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段填筑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472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验段填筑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试验段填筑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试验段填筑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试验段填筑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试验段填筑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验段填筑方案.docx

《试验段填筑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验段填筑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验段填筑方案.docx

试验段填筑方案

DK272+843.51~DK273+124.64段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工程简述

张呼铁路站前7标项目经理部一分部第三作业队,起止里程DK271+786.36~DK283+585.63,正线总长度11.76km。

其中路基长7.64km,共计9个工点,占管段正线长度的65%。

现选取DK272+843.51~DK273+124.64段路基共计281.1米做为填料试验段,基床底层1.3m范围内填筑非冻胀性A、B组填料:

基床底层1.0m范围内填筑A、B组填料m3,基床底层以下路堤填筑C组砾石类填料:

m3。

二、编制依据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三.试验段施工方案

3.1试验段的目的

通过土工试验和现场工艺试验,掌握A、B组填料及土工格栅铺设工艺,验证A、B组填料压实关系,得出合理的机械设备组合。

主要确定按室内实验室配比是否满足压实后的K30、Evd、压实系数K要求、松铺厚度及系数、碾压遍数、碾压行进速度、压实机械的对照以及施工工艺的确定,在规定的工期条件下指导人员、机械、车辆等的配置,从而满足工期的需要。

3.2现场人员、机械配置

3.2.1现场人员配置表

 

现场主要人员配置表

序号

姓名

单位

数量

说明

1

挖掘机司机

2

2

平地机司机

1

3

压路机司机

2

4

装载机司机

2

5

自卸车司机

10

6

洒水车司机

1

7

小型压路机司机

1

8

农用车司机

1

9

普工

10

3.2.2主要施工机械

投入施工机械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用于施工

部位

备注

1

挖掘机

220

2

路基填筑

2

平地机

PY165C-3

1

路基填筑

3

振动压路机

LSS2301

2

路基填筑

4

装载机

XG951

2

路基填筑

5

自卸汽车

/

10

路基填筑

6

洒水车

/

1

路基填筑

7

小型压路机

DC700

1

路基填筑

8

农用车

/

1

材料运输

3.2.3主要仪器配备

 

投入试验仪器、测量仪器配置表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数量

单位

备注

1

全站仪

1

2

电子水准仪

1

3

光学水准仪

1

4

K30载荷试验仪

1

5

Evd载荷试验仪

1

6

灌砂筒

1

7

2.5m直尺

1

3.3所需材料要求

3.3.1A、B组填料要求

填料中碎石最大粒径要求:

①路基基床以下路堤不大于7.5cm;②路基基床底层不大于6.0cm;试验段填料采用级配良好的非冻胀性A、B组填料及。

A、B组、C组砾石类填料。

3.3.2土工材料要求

土工格栅采用双向拉伸聚丙烯土工格栅或双向高强聚酯长丝经编土工格栅,具体性能指标如下:

聚丙烯双向经编土工格栅:

纵、横向极限抗拉强度≥25KN/m;纵、横向2%伸长率时,纵、横向拉伸力≥12KN/m;纵、横向5%伸长率时,纵、横向拉伸力≥24KN/m。

土工合成材料应从正规厂家采购,严禁从各类代理公司采购,并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要求满足设计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

四.施工总体方案

既有路基段按设计要求强夯完成,经检测合格后,选取DK271+786.36~DK283+585.63段共计281.1m,作为A、B组填料及。

A、B组、C组砾石类填料试验段,确定是否满足压实后的K30、Evd、压实系数K要求、松铺厚度及系数、碾压遍数、碾压行进速度、机械设备组合及施工工艺等。

试验段严格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填料采用装载机机粗平、人工配合平地机精平的方法整平,23T振动压路机配合采用静压、弱振、强振、静压组合振压方法施工。

自地表起至基床表层以下每填筑0.6m高,在路堤边坡内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采用人工铺设,每幅纵向搭接长3.0m。

施工组织顺序:

施工准备→填料置备→A、B组填料铺设→初平→精平→同步碾压→检测→上报试验段试验报告→土工格栅铺设→下道工序施工。

4.1填料土工试验和填料工艺试验

4.1.1填料选择

非冻胀性A、B组填料及A、B组、C组砾石类填料试验段填料来源于DK+侧米。

4.1.2填料土工试验

试验段非冻胀性A、B组填料及A、B组、C组砾石类填料填筑前,对材料的各项指标进行土工试验,确保材料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保证施工质量。

每填筑0.6m高铺设一层双向25KN/m高强土工格栅。

4.1.3填料工艺试验

选择全幅长281.1米的地段进行填筑工艺试验,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包括机械组合方式、松铺厚度、松铺系数、压实遍数等,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控制指标,全面指导施工。

此外,通过填筑试验,找出地基系数K30、Evd、压实系数K等检验指标满足施工要求。

4.2施工工艺与注意事项

4.2.1、试验段填筑前由实验室现场取样,现场试验监理旁站,对填料进行检测。

试验段281.1米,区段划分为两个区段每个区段约为140m,组织作业施工。

4.2.2、路基基床底层以下填料松铺厚度初步按照32cm和34cm两种松铺厚度分别进行摊铺。

碾压组合按照“静压1遍+弱振1遍+n遍强振+静压1遍”进行,从第三遍开始,每强振一遍后用灌砂法进行孔隙率检测,并记录各项原始数据,直到孔隙率满足相应标准后,再进行K30地基系数和动态变形模量Evd测定,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第二层施工。

若不达标就继续进行振动碾压,直到符合标准为止。

详细记录下施工记录。

4.2.3、A、B组填料松铺厚度初步按照30cm和32cm两种松铺厚度分别进行摊铺。

碾压组合按照“静压1遍+弱振1遍+n遍强振+静压1遍”进行,从第三遍开始,每强振一遍后用灌砂法进行孔隙率检测,并记录各项原始数据,直到孔隙率满足相应标准后,再进行K30地基系数和动态变形模量Evd测定,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第二层施工。

若不达标就继续进行振动碾压,直到符合标准为止。

详细记录下施工记录。

4.2.4、非冻胀性A、B组填料松铺厚度初步按照31cm和33cm两种松铺厚度分别进行摊铺。

碾压组合按照“静压1遍+弱振1遍+n遍强振+静压1遍”进行,从第三遍开始,每强振一遍后用灌砂法进行孔隙率检测,并记录各项原始数据,直到孔隙率满足相应标准后,再进行K30地基系数和动态变形模量Evd测定,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第二层施工。

若不达标就继续进行振动碾压,直到符合标准为止。

详细记录下施工记录。

4.2.5、非冻胀性A、B组填料及A、B组、C组砾石类填料每0.6m铺设一层土工格栅。

4.3、测量放样

完成中线、水准的施工复测,施放线路中心桩和路基边桩;

4.4、分层填筑

4.4.1、填筑压实按照“区段流程法”横向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施工。

作业区段划分:

填筑区段,摊铺区段,碾压整形区段,检测报验区段。

4.4.2、非冻胀性A、B组填料及A、B组、C组砾石类填料分层填筑的松铺厚度拟采用30-34cm。

根据松铺厚度计算出每车摊铺料的摊铺面积,确定堆放密度。

在填筑场地按照每车方量及摊铺厚度,用白灰撒线控制自卸车倒料的密度,同时埋桩挂线,标示松铺厚度。

4.4.3、为保证填层边部的压实质量,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50cm。

填筑3m按结构宽度刷坡。

4.5、摊铺整平

4.5.1、采用装载机均匀摊铺;

4.5.2、光轮压路机快速静压一遍;

4.5.3、平地机初平,人工配合;

4.5.2、平地机精平

4.6振动碾压

4.6.1、按照重型击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2%的范围进行填料含水量控制,若含水量超过±2%时,应及时晾晒或洒水翻拌。

当填料处于最佳含水量控制范围时,即可进行碾压。

4.6.2、采用重型压路机按平行线路方向行走,先两侧后中间顺序,按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步骤进行碾压。

路基填料压实按照碾压组合方式(1遍静压+1遍弱振+3遍强振+1遍静压)进行碾压。

第一遍进行采用23t振动压路机静压,第二遍采用23t振动压路机弱振,第三、四、五遍采用23t振动压路机强振,强振完后进行K30、Evd、K检测,合格后进行第六遍静压完工,第六遍静压完后再最终进行一次K30、Evd、K检测。

4.6.3、施工缝搭接碾压。

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

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

包边土范围内多碾压2~3遍。

横向轮迹重叠不少于40cm,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不小于2.0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处错开不小于3m,做到无漏压,无死角。

4.7、压实检测

A、B组填料及改良包边土压实标准根据填料类别采用的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压实系数K三项指标控制。

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要求后方可准备第二层施工,对填筑压实质量可疑地段,应根据工程质量控制的需要,增加检验点数。

通过质量检测了解施工过程的质量情况,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检验项目,进行分析和研究,查明原因,改进工艺,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路基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层填筑。

4.8整修成型

4.8.1、随每填层的铺筑、碾压进程同步整修,保证填筑边坡整齐平顺,使碾压设备能够行走到边;

4.8.2、为防止雨水淋刷浸泡引起边坡坍塌,应及时每填筑(0.9m-1.5m)对边坡进行拍实夯压;

4.8.3、在路堤每填筑3~4m后,按照图纸的设计宽度和边坡坡度修整边坡,清除多余填土,并对边坡进行夯实。

4.9完工验收

严格按照验标要求的试验方法、试验点数、检验频次、逐层分段、分部进行试验检测。

检验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五、计划工期

在天气允许情况下计划开工日期:

2014年09月01日

竣工日期:

2014年09月16日;

总工期:

16日

六质量控制要点

6.1填料质量控制

非冻胀性A、B组填料及A、B组、C组砾石类填料中碎石最大粒径要求:

①路基基床底层以下路堤不大于7.5cm;②路基基床底层不大于6.0cm。

6.2填料工艺试验控制

非冻胀性A、B组填料及A、B组、C组砾石类填料填筑试验结束后,确定关键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用以指导以后的施工。

6.3碾压质量控制

横向轮迹重叠不少于40cm,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不小于2.0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处错开不小于3m,做到无漏压,无死角。

非冻胀性A、B组填料及A、B组、C组砾石类填料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

 

6.4、评判标准

选用非冻胀性A、B组填料及A、B组、C组砾石类填料,填料中碎石最大粒径要求:

①路床以下路堤不大于7.5cm;②路床底层不大于6.0cm。

标准见下表:

 

路基填筑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填料

部位

压实标准

地基系数K30(MPa/m)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压实系数K

A、B组

填料

基床底层

≥150

≥40

≥0.95

基床以下

≥130

/

≥0.92

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每填筑约0.9m,100m范围内检测4点,距路基边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

每填筑约0.9m,100m范围内检测4点,距路基边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

每层沿纵向每100m检测6点距路基边1m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

基床底层外形尺寸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及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及方法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