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泥石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2420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泥石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的泥石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的泥石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的泥石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的泥石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的泥石流.docx

《中国的泥石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泥石流.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的泥石流.docx

中国的泥石流

泥石流的形成机理与预防措施

——中国的泥石流

◆泥石流的定义:

1.斜坡上或沟谷中松散碎屑物质被暴雨或积雪、冰川消融水所饱和,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或沟谷流动的一种特殊洪流。

特点是爆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和巨大的破坏力。

2.突然爆发的饱含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山洪。

3.突然爆发的饱含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山洪。

4.指山区介于挟沙水流或滑坡之间的土(泛指固体松散物质)、水、气混合流。

◆中国的泥石流概况:

中国是世界多泥石流国家,遭到泥石流不同程度危害的省、市、自治区达23个。

沟谷地形陡峻、松散固体物质丰富和水源动力充沛三者之间的组合,是中国泥石流广泛发育的根本原因。

人类生产活动向山区的迅速扩展,破坏了山地地表结构,加剧了水土流失,促使滑坡崩塌频起,是中国泥石流活动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

 中国泥石流的分布和发育受控于地质构造和地貌组合;泥石流的暴发频率和活动强度,受控于水源补给类型和动力激发因素;泥石流的性质和规模,受控于松散物质的储量多寡、组构特征和补给方式。

中国泥石流的分布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剧烈、岩层风化破碎、山体失稳、不良地质现象密集、正负地形高差悬殊、山高谷深、坡陡流急,气候干湿季分明、降雨集中,并多局地暴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及现代冰川(尤其是海洋性冰川)盘踞的高山地区;时间上,泥石流大都发生在较长的干旱年头之后(物质积累阶段),出现多雨或暴雨强度大的年份及冰雪强烈消融的年份;就季节变化而论,泥石流多发生在降雨集中期和冰川积雪强消融期的6~9月;就日际变化而论,泥石流多发生在午后至夜晚。

 中国泥石流广布于各种气候带和各种高度带的山区,从青藏高原西端的帕米尔向东延伸,经喜马拉雅山带,穿越波密一察隅山地向东南呈弧形扩展,经滇西、川西的横断山区,折向东北,沿乌蒙山北转大凉山、邛崃山,过秦岭东折,经黄土高原南缘及太行山,直达长白山山地。

根据泥石流形成的自然环境、泥石流类型与活动特点的差异,可将中国泥石流划为6个分布区。

青藏高原边缘山区是中国冰川类泥石流最发育地区,泥石流发生频繁猛烈且规模巨大;

横断山区和川滇山区是中国降雨类泥石流最发育地区,并发育有少量冰川类泥石流;

西北山区泥石流分布零星,暴发频率低,十几年至几十年才发生一次;

黄土高原山区常出现经暴雨激发而成浓稠的泥流,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湟水河畔的湟源、西宁、乐都等地,兰州附近的黄河两岸,渭河两岸的天水、社棠、伯阳等地及陕北、陇东、晋西等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

华北和东北山区多形成非粘性的水石质的泥石流,称水石流,活动频率较低,一般几年至十几年暴发一次;

秦岭、大别山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中国南方山地,降水丰沛,暴雨或台风雨来势猛烈,特别是江西、广东、福建、台湾和海南岛一带山地,历史上均曾发生过灾害性泥石流。

近年来,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加剧,泥石流灾害有加重之势。

   

◆形成:

影响泥石流形成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

它们包括岩性构造、地形地貌、土层植被、水文条件、气候降雨等。

泥石流既然是泥、沙、石块与水体组合在一起并沿一定的沟床运(流)动的流动体,那么其形成就要具备三项条件,即水体、固体碎屑物及一定的斜坡地形和沟谷,三者缺一不可。

水体主要源自暴雨、水库溃决、冰雪融化等。

固体碎屑物来自于山体崩塌、滑坡、岩石表层剥落、水土流失、古老泥石流的堆积物及由人类经济活动,如滥伐山林、开矿筑路等形成的碎屑物。

其地形条件则是自然界经长期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高差大、坡度陡的坡谷地形。

当具备了泥石流发生的三项条件,泥石流又是如何形成暴发的呢?

一般有三种形式:

1.地表水在沟谷的中上段侵润冲蚀沟床物质,随冲蚀强度加大,沟内某些薄弱段块石等固体物松动、失稳,被猛烈掀揭、铲刮,并与水流搅拌而形成泥石流。

2.山坡坡面土层在暴雨的浸润击打下,土体失稳,沿斜坡下滑并与水体混合,侵蚀下切而形成悬挂于陡坡上的坡面泥石流。

北京山区农民常称之为“水鼓”、“龙扒掌”。

3.沟源崩、滑坡土体触发沟床物质活动形成泥石流。

既崩、滑体便发生溃决,强烈冲击并带动沟床固体碎屑物的活动而形成泥石流。

◆预防:

1.根据预报某地即将在数小时内发生泥石流,要及时对被危害区的居民及设施采取紧急疏散避灾或保护措施,强制迁至安全区;

2.可建立临时躲避棚,位置要避开沟道凹岸或面积小而低的凸岸及陡峭的山坡下,安置在距村镇较近的低缓山坡或高于10米的平台地上,切忌建在较陡山体的凹坡处,以免出现坡面坍塌;

3.当前3日及当日的降雨累计达到100毫米时,处于危险区的人员应立即撤离。

当听到危险区内有轰鸣声、主河洪水上涨或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时,应立即意识到泥石流即将到来,应果断采取逃生措施。

在逃逸时,要向沟岸两侧山坡跑,不要顺沟方向向上游或下游跑,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4.在泥石流发生过程中,对遭受泥石流灾害的人与物应立即进行抢护,使危害降至最低程度。

同时组织专业抢险队伍,紧急加固或抢修各类临时防护工程,排除险情;并组织人员密切监测泥石流的发展趋势,严防出现重复灾害等。

◆我家乡的情况

由于我家乡广西梧州是一个泥石流多发区,下面我简要谈一下我的家乡的泥石流预防措施。

1.跨越工程—是指修建桥梁、涵洞,从泥石流沟上方跨越通过,让泥石流在其下方排泄,用以避防泥石流。

这是铁道部门和公路交通部门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常用的措施。

2.穿过工程—指修隧道、明硐和渡槽,从泥石流沟下方通过,而让泥石流从其上方排泄,这是铁路和公路通过泥石流地区的又一主要工程形式。

3.防护工程—指对泥石流地区的桥梁、隧道、路基及泥石流集中的山区变迁型河流的沿河线路或其他重要工程设施,作一定的防护建筑物,用以抵御或消除泥石流对主体建筑物的冲刷、冲击、侧蚀和淤埋等的危害。

防护工程主要有护坡、挡墙、顺坝和丁坝等。

4.排导工程—其作用是改善泥石流流势、增大桥梁等建筑物的泄洪能力,使泥石流按设计意图顺利排泄。

排导工程包括导流堤、急流槽、束流堤等。

5.拦挡工程—用以控制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雨洪径流,削弱泥石流的流量、下泄总量和能量,以减少泥石流对下游经济建设工程的冲刷、撞击和淤埋等危害的工程设施。

拦挡措施有:

拦碴坝、储淤场、支挡工程、截洪工程等。

对于防治泥石流,常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比用单一措施更为有效。

 

◆汛期如何预防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采取措施,防范汛期地质灾害的发生,切实减少灾害损失。

汛期是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高发期,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要认真编制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建立防灾责任制、落实地质灾害险情巡查、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应急抢险等各项制度,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体系,切实减少灾害损失。

   2、广大群众应认真阅读、理解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发放的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

在广大的地质灾害多发区和危险区,地方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针对本区内的隐患点和危险点制作了“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并下发到了监测责任单位和受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要认真阅读和理解“明白卡”上的内容。

   3、注意收看天气预报和地质灾害天气预报。

汛期地质灾害,主要与降雨有关,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和多发区内居住的居民,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特别是要注意与降雨有关的气象预报。

一些已开展地质灾害天气预报的地区,还要注意收听收看地质灾害天气预报。

   4、注意房前屋后山坡坡体及沟谷内水流夹带泥砂的变化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些异常情况,并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监测措施或主动采取躲避措施。

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前,都有一些程度不同的前兆,比如山体裂缝、岩石掉块、泉水变浑、沟谷内水流夹带的泥砂增多、家畜家禽出现异常反映等,发现这些情况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积极配合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搬迁避让措施。

   5、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和多发区内,不要随意进行容易诱发地质灾害的生产生活活动。

开挖坡脚、开山采石、在沟谷内大量弃渣、在坡体上大量蓄水等一些人类活动易促使坡体失稳,从而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和危险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居民应注意自己的生产生活活动,避免诱发地质灾害。

   6、在面对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紧急情况时,怎样逃生?

面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突然发生,要保持冷静,首先判断崩塌、滑坡、泥石流威胁的范围,然后及时逃离险区。

具体来说,崩塌、滑坡、泥石流发生时,滚石、坡体或泥石流都是从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运动,所以,应选择向左右两个方向逃离危险区,而不要选择顺着滚石、坡体或泥石流运动的方向逃生。

如果身处正在运动的滑坡体上,实在没有时间逃离滑体,可抱紧附近粗大的树木以求自保。

   7、灾害发生后,要根据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统一安排,进行抢险、救人和抢运财物等活动,避免续发灾害伤人。

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往往是分阶段的,在灾害体暂时稳定后,可进行抢险救人、抢运财物等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必须建立在有对灾害体密切监测的基础上,由政府和有关部门统一组织,以免后续灾害危及抢险人员安全。

 

◆例子:

戛洒镇实施五项滑坡泥石流防范治理工程

一是坡改梯工程。

该工程于2003年2月28日启动,每天出动3台推土机进行机械化施工。

目前已在白糯格和那板山两地改出台地700亩,完成计划的64%。

二是河道治理工程。

一期工程投资30万元,于2003年3月8日开工。

现已在硬寨桥以下河道两岸开挖护堤基沟各100米,同时加紧实施通至江边的河道改直开挖工程。

三是退耕还林。

抓紧在省道218线和恩水线上下两则实施退耕还林。

目前正进行实地丈量和规划工作,年内将按要求完成退耕还林2670亩。

四是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勘测工作。

2003年3月14日至18日,配合地质专家在镇域范围内排查出地质灾害大型规模等级点1个、中型规模等级点6个、小型规模等级点4个,重要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特重点1个、危害程度严重点3个、危害程度重点4个、危害程度中型点2个、危害程度轻型点1个。

同时制定了灾害预防措施和应急方案。

五是滑坡防范排危工作。

各村委会在雨季前组织群众在滑坡地段和危险地带认真做好挖沟排危工作,并成立滑坡监测队,严密监测灾情动向。

避防与逃逸泥石流的方法

减轻泥石流灾害的方法措施可分为非应急和应急性措施两种。

  

(1)非应急性的措施:

A.避让措施。

在泥石流发育分布区,工矿、村镇、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的选址、旅游开发等一定要在查明泥石流沟谷及其危害状况的情况下进行,尽量避开造成直接危害的地区与地段,例如泥石流沟的中、上游段及沟口,主支沟交汇部的低平地,靠近河床的低缓阶地或坡脚处,河道弯道外侧等等。

实在无法避开时应考虑修建防护工程或采取其它措施。

B.生物措施。

是一种长期的有助于减缓泥石流形成达到一定防卸目的的治理性手段。

主要方法是封山育林,停耕还林,固结表土,保持水土,降低泥石流发生机率与规模。

C.工程设施。

主要是为保护危害对象免遭破坏而采取的防护、排导、拦挡及跨越等工程设施。

例如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工程。

为改善泥石流的流向与流速修建的排泄沟、导流堤、急流槽、渡槽等工程。

:

为了控制拦截下泄物,消弱泥石流冲击能量,修建的拦砂坝、储淤场、截流工程等。

D.综合防治措施。

即将生物措施与适用于某一泥石流危害区的几项工程措施相互结合,对泥石流小流域进行统一全面整治,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灾害的发生。

E.开展泥石流的预测预报工作。

从空间上可根据地质、地貌、降雨等条件,泥石流发育程度和规模进行危险区域划分,划分出高度危险、中等危险和一般危险区,从时间上分为中长期和短历时预报。

  

(2)应急性措施:

 每年7—8月泥石流易发时段,采取泥石流应急避防措施。

首先要避开泥石流危险地,尽快在泥石流到来之前采取防范行动。

在泥石流发育地区进行必要的搬迁、防护措施后,对一些尚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工矿、村镇提前做好应急部署。

主要包括:

普及泥石流知识。

汛期有组织地演习,有纪律地疏散撤离。

例如北京北山泥石流易发区当地政府总结了一套泥石流应急防范方法:

“三包四落实”。

其中三包就是包村、包队、包户及至到人。

即从乡领导开始逐一向下负责,包揽汛期泥石流安全工作,使老、弱、病、残、幼、妇的安全均有人负责。

A.预防为主。

泥石发生在夏汛暴雨期间,而该季节又是人们选择去山区狭谷游玩时间。

因此,人们出行时一定要事先收听当地天气预报,不要在大雨天或在连续阴雨几天当天仍有雨的情况下进入山区沟谷出行旅游。

B.选择附近安全的地带修建临时避险棚。

如较高的基岩台地,低缓山梁上等。

切忌建在沟床岸边、较低的阶地、台地及坡脚、河道拐弯的凹岸或凸岸的下游端边缘。

C.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渐小后或刚停,不应马上返回危险区。

泥石流常滞后大雨发生。

例如1991年6月10日北京密云县降雨一天,晚八时许雨停,口门村外出躲避山洪的部分村民回家,结果遭泥石流袭击,造成5人死亡。

另外,具有阵流的粘性泥石流,其阵流间隙有时会被误认为泥石流结束。

总之,只有当确认泥石流不会发生或泥石流已全部结束时才能解除警报。

D.不可存在侥幸心理。

当白天降雨量较多后,晚上或夜间必须密切注意降雨,最好提前转移,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在室内就寝。

E.密切注视泥石流的发生发展,减少、避免次生灾害发生。

当出现泥石流体堵塞河流,形成堵坝时,应尽快采取毁“坝”措施,使上游水体尽快下泻,避免次生洪水灾害,同时通知上、下游受害的地区,做好防灾避险。

当公路、铁路、桥梁被冲毁后应及时采取阻止车辆通行的行动,以免车辆被颠覆,造成人员伤亡。

F.采取正确的逃逸方法。

泥石流不同于滑坡、山崩和地震,它是流动的,冲击和搬运能力很大,所以,当处于泥石流区时,不能沿沟向下或向上跑,而应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但注意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以免斜坡失稳下滑,应在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缓的地方。

另外,不应上树躲避,因泥石流不同于一般洪水,其流动中可沿途切除一切障碍,所以上树逃生不可取。

应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因泥石流有很强的掏刷能力及直进性,这些地方很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