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或地方技术规范:小城市培育规范.pdf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2312138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4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或地方技术规范:小城市培育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家或地方技术规范:小城市培育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家或地方技术规范:小城市培育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家或地方技术规范:小城市培育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家或地方技术规范:小城市培育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或地方技术规范:小城市培育规范.pdf

《国家或地方技术规范:小城市培育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或地方技术规范:小城市培育规范.pdf(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或地方技术规范:小城市培育规范.pdf

ICS91.020CCSP50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24592022小城市培育规范Normtocultivationofsmallcities2022-03-14发布2022-04-14实施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3/T24592022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诸暨市店口镇人民政府、义乌市佛堂镇人民政府、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人民政府。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吴红梅、季文锋、王林祥、吕希、汤欢、王辰、方康恒、程振波、宋维尔、李求栋、周洲、阚小洲、郦小飞、郦东、宣若韵、王白、奚经龙、应珊婷、纪新瑞、刘彦林、方园、王莹、丁懿腾、吴贵伦、蒋俊、李斌洪、陈俊俏、孙帆、杨治、陈勇杰、史宁慧、俞国平。

DB33/T245920221小城市培育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小城市培育总则、培育内容、培育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小城市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DB33/T1166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标准DB33/T2054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服务规范DB33/T2159避灾安置场所建设与管理规范DB33/T2193体育现代化乡镇(街道)建设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小城市具有较大人口规模和建成区面积,较强经济实力,相对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空间形态、治理体系的建制镇或特大行政村。

注:

按照规模等级将小城市分为三类,一类:

主要是财政收入10亿元以上的小城市;二类:

财政收入510亿元的小城市;三类:

财政收入5亿元以下的小城市。

4总则4.1基本原则4.1.1坚持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城乡协同,推进小城市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把小城市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城镇样板。

4.1.2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各类需求,以城市建设现代化为导向,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和共同富裕。

DB33/T2459202224.1.3坚持“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体建设、生态环境、基层治理”六位一体理念,对标城市发展,补足短板,高标准配置资源要素,加速城镇形态全面向城市形态转变。

4.1.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小城市不同规模等级和不同自然地理条件,分类设置培育指标。

4.2基本要求4.2.1引导产业形态向集聚化、协同化、专业化转变,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94%以上。

一类、二类、三类小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应分别达到180亿元、85亿元、40亿元。

4.2.2应建设齐全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交通路网、给水排水、电力通信、教育、养老托育、文体、环卫、社会福利、社区综合服务、公共停车等设施。

4.2.3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城市发展“重物质、重数量”向“重人文、重质量”转变,以“城的现代化”促进“人的现代化”,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差达1.6倍左右,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应分别达64000元、40000元以上。

4.2.4应注重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彰显小城市历史文化个性。

4.2.5应注重保护城市生态,美化城市环境,防治城市污染。

4.2.6应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管,注重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建设管理。

5培育内容5.1经济发展5.1.1宜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及特色优势,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林业、现代畜牧业及现代渔业。

5.1.2宜推广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及新种养模式。

5.1.3宜种植高效生态的特色经济林果和花卉苗木,推广先进适用的林下经济模式。

5.1.4宜推广畜禽生态化、规模化养殖;宜推广生态渔业养殖。

5.1.5引导产业发展,加快招大引强,推进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5.1.6宜鼓励企业投资技术创新,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引导企业高效低碳绿色发展,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量达148人以上。

5.1.7应以数字化改革为突破口,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

5.1.8注重发展效益,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应达25万元/亩以上。

5.2基础设施5.2.1市政设施5.2.1.1应科学合理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范围、规模及性质。

5.2.1.2开展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等综合管线(廊)建设。

5.2.1.3应构建畅通便捷的高速公路、国省道及城市干道构成的综合交通体系,道路网密度一类、二类、三类小城市分别达到6千米/平方千米、4千米/平方千米、3千米/平方千米以上。

5.2.1.4应构建安全可靠的防洪排涝御潮基础设施网。

5.2.1.5应建设布局合理的消防服务设施和人防等避灾设施,避灾安置场所建设按DB33/T2159执行,一类、二类、三类小城市避灾安置场所总建筑面积应分别达到500平方米、350平方米、300平方米以上。

5.2.1.6应提升数字化基础设施水平,整治建成区各类电力、通信的塔、杆、线、箱等设施,实施“多杆合一”“多塔合一”改造。

实施“三网融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

DB33/T2459202235.2.1.7建设充电桩、智能停车场等基础设施。

5.2.2公共服务设施5.2.2.1应建设布点合理、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幼儿园和中小学。

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0%以上。

具有中高级职称资格教师占比达65%以上。

5.2.2.2应建设二乙及以上医院1家以上,宜发展特色专科医院。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4.3人以上。

5.2.2.3应建设养老照料中心等社会福利设施及社会综合服务设施,一类、二类、三类小城市的乡镇居家养老中心或社会化养老机构数量应分别达到8家、3家、2家以上。

5.2.2.4应建设城市大脑、城市客厅、步行商业街、全民健身中心、城市绿道、公共图书馆等设施。

5.3公共服务5.3.1公共教育5.3.1.1应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基本实现普惠性幼儿教育常住人口全覆盖。

5.3.1.2义务教育应普惠优质均衡。

5.3.2就业创业5.3.2.1依托企业培训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职业院校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5.3.2.2应为有就业创业需求的劳动年龄人口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创业开业指导等服务,为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提供就业援助。

5.3.2.3应为有见习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提供见习岗位。

5.3.2.4应开展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维权等权益保护活动。

5.3.3卫生健康5.3.3.1应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5.3.3.2应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提供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及儿童、孕产妇、老年人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5.3.3.3应提供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科普等服务。

5.3.3.4宜实现全体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

5.3.4幸福养老5.3.4.1应提供与当地需求匹配的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照料等基本养老服务。

5.3.4.2应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每年为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提供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健康指导等服务。

5.3.5住房保障5.3.5.1应为符合条件的城镇住房困难、收入困难家庭提供公租房。

5.3.5.2应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和危旧房排查治理,推广绿色建筑,加大住房保障,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49平方米以上。

5.4文体建设DB33/T2459202245.4.1公共文化5.4.1.1应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推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塑造独特城市风貌。

5.4.1.2应建设符合DB33/T2054要求的文化站,每万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4350平方米以上,文体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农村文化礼堂覆盖率100%。

5.4.1.3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每年惠民演出应不少于12场,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达200元以上,文化社团组织数达8家以上。

5.4.2公共体育5.4.2.1建设符合DB33/T2193要求的体育活动设施。

5.4.2.2应提供科学健身指导、健身知识、群众健身活动和比赛等服务。

5.4.2.3应免费提供户外营地、城市公园等公共场所和全民健身器材。

5.5生态环境5.5.1环境保护5.5.1.1应保障环境卫生,提升空气环境质量,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要求,噪声应符合GB3096要求。

5.5.1.2应保护河流水体,保障饮用水安全,各类水体水质应符合GB3838的要求,“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5.5.1.3应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森林覆盖率,山区森林覆盖率应达61.5%以上;海岛地区应保护近海海域水质;平原地区应落实耕地保护,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应达95%以上。

5.5.2污染防治5.5.2.1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物应达标排放,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率达99%以上。

5.5.2.2生活污水排放按GB8978执行,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

5.5.2.3应建设覆盖全域的垃圾分类收集清运网络,垃圾分类按照DB33/T1166执行,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应达99%以上。

5.5.2.4应注意空气污染防治,降低化石能源消费,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

5.5.3环境美化5.5.3.1应对山体、森林、湿地、水体、植被等自然资源进行生态保育。

5.5.3.2应建设高品质绿地公园,宜开展绿道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应达30%以上。

5.5.3.3建成美丽城镇省级样板。

5.6基层治理5.6.1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自治、德治、法治融合发展,建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一类、二类、三类小城市拥有行政审批权事项应分别达应有行政审批权事项的98%、95%、90%以上。

5.6.2提高城市运营、资源配置效率和安全管理能力,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应低于0.01人,城乡公交一体化比例达85%。

5.6.3推动治理领域数字化改革,加快实现整体智治,依申请政务服务办件“一网通办率”应达90%以上,建成区数字化管理覆盖率应达100%。

DB33/T2459202256培育管理6.1培育周期小城市培育以三年为一个周期。

6.2计划与目标应制定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行动计划及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培育的主要目标,凝练培育的重点任务,提出培育的保障措施,根据附录A要求设定具体指标目标,梳理培育期间重点建设项目。

6.3监测与统计6.3.1各培育单位应配合监测统计并接受监督考核,并做到以下两点:

a)依据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对标对表,开展季度监测和年度分析;b)依据相应统计规范、统计口径,明确统计工作责任人,按要求报送。

6.3.2应总结先进经验及基层治理典型案例,适时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DB33/T245920226AB附录A(规范性)小城市培育指标体系表A.1给出了小城市培育指标体系。

表A.1小城市培育指标体系类别序号指标一类小城市二类小城市三类小城市单位指标说明经济发展1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25万元/亩小城市区域内规上工业企业税收除以规上工业企业用地。

2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148人小城市区域内研发人员总数除以小城市内劳动力总数*10000。

3地区生产总值1808540亿元小城市区域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年内生产的商品与服务的最终价值。

4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94%小城市区域内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占GDP比重。

基础设施5避灾安置场所总建筑面积500350300平方米小城市区域内的避灾安置场所总建筑面积。

避灾安置场所是由县级人民政府确认或组织建设,为受洪涝、风雹、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影响、需要转移安置的当地群众及外来人员,无偿提供临时性避护和基本生活保障的场所。

6道路网密度643千米/平方千米建成区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下同)。

该指标指小城市建成区内道路总长度除以用地总面积。

7二乙及以上医院数量1家小城市区域内经评定后确定为二级乙等及以上的医院数量。

DB33/T245920227表A.1小城市培育指标体系(续)类别序号指标一类小城市二类小城市三类小城市单位指标说明基础设施8乡镇居家养老中心或社会化养老机构数量832个小城市区域内拥有乡镇居家养老中心或社会化养老机构的数量总和。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指兼具日间照料与全托服务功能,提供生活服务、康复护理服务、托养服务、家庭支持服务、社会工作和心理疏导服务、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等六项服务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

9城市标准功能配置1个包含交通、城管、警务、安防、基层治理等功能场景的城市大脑;1个展示历史文化、未来发展等独特标识形象的城市客厅;1条长度超200米的商业街;1个建筑面积大于2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条1公里以上的城市绿道;1个阅览座位不少于130座的公共图书馆/城市大脑是互联网大脑架构与智慧城市建设结合的产物,是类脑复杂智能巨系统,作用是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解决城市运行中面临的复杂问题,更好的满足城市各成员的不同需求。

城市客厅是市民和八方来客共享休闲时光的场所。

商业街是人流聚集的一个主要场所,多以入口为中轴对称布局,室内空间既设置了集中商业,又有零散店铺,是西方现代MALL与中国传统商铺的有机组合。

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也称综合馆、体育馆等,是全民进行体育健身的场所。

城市绿道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等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的开敞空间纽带,可能沿着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

公共图书馆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兴办、或由社会力量捐资兴办的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图书馆,是具有文献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存储、传播、研究和服务等功能的公益性公共文化与社会教育设施。

公共服务10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90%普惠性幼儿园指以政府指导价收取保育费和住宿费的幼儿园。

该指标指在普惠性幼儿园就读的幼儿占所有在园幼儿比重。

11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4.3人小城市执业(助理)医师数除以常住人口*1000。

12具有中高级职称资格教师占比65%小城市区域内具有中级、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数量占总教师比。

1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9平方米小城市区域内实有住宅建筑总面积除以常住人口。

DB33/T245920228表A.1小城市培育指标体系(续)类别序号指标一类小城市二类小城市三类小城市单位指标说明公共服务14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9.8%小城市区域内实际参保人数除以应该参保人数。

1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0元小城市区域内农村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

1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000元小城市区域内城镇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

17城乡居民收入倍差1.6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倍差。

文体建设18惠民演出场数12次/每年在小城市区域内举办的惠民演出总场数。

惠民演出,指能够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的演出单位或个人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下所举办的各类文艺表演活动如戏曲、舞蹈、曲艺、杂技、电影等。

19文化社团组织数8家在小城市区域内注册登记的文化社团组织数量。

20人均文化事业费200元小城市用于发展社会文化事业的经费支出除以常住人口。

21每万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4350平方米小城市区域内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除以常住人口*10000。

公共文化设施指由各级人民政府或社会力量举办的,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文化活动的公益性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站等建筑物、场地和设备。

22农村文化礼堂覆盖率100%集学教、礼仪、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村文化礼堂在小城市所有行政村的覆盖率。

生态环保23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率99%小城市区域内各工业企业当年处置及综合利用的工业固体废物量(包括处置利用往年量)之和占当年各工业企业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量之和的百分比。

DB33/T245920229表A.1小城市培育指标体系(续)类别序号指标一类小城市二类小城市三类小城市单位指标说明生态环保24城镇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99以上%小城市建成区城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单位数占城镇单位总数的百分比。

2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0%小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占建成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26“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指“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GB38382002或GB/T148482017的类标准的水源数量占总水源数量的百分比。

27森林覆盖率61.5%森林覆盖率指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率。

28劣V类水体比例0%劣V类水体比例指县控以上劣V类断面占总县控以上断面个数比例。

29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5%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指镇域内经安全利用后的受污染耕地亩数除以小城市区域内总受污染耕地亩数。

基层治理30依申请政务服务办件“一网通办”率90%指群众申请政务服务在“一张网”可办事项数占镇政府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的比重。

31拥有行政审批权事项比例989590%镇政府拥有的行政审批权事项占所在县(市、区)政府行政审批权事项比重。

32建成区数字化管理覆盖率100%小城市建成区内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对建成区公共区域的监管范围覆盖率。

DB33/T2459202210表A.1小城市培育指标体系(续)类别序号指标一类小城市二类小城市三类小城市单位指标说明基层治理33城乡公交一体化比例85%小城市周边20公里区域内,城市公交客运一体化运营数量占城乡公交客运总数的比例。

34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1人小城市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除以全镇生产总值。

注1:

充分考虑山区、海岛镇地理环境条件特点,部分产业指标和功能指标按照达标值的一定比例予以倾斜。

注2:

部分规模指标针对三类小城市采取分类定标的方式,合理地引导小城市培育建设工作。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