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识记材料1基础知识梳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207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识记材料1基础知识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识记材料1基础知识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识记材料1基础知识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识记材料1基础知识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识记材料1基础知识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识记材料1基础知识梳理.docx

《初中化学识记材料1基础知识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识记材料1基础知识梳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识记材料1基础知识梳理.docx

初中化学识记材料1基础知识梳理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梳理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常见属于或包含化学变化的现象有:

燃烧、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败变质、酒和醋的酿造、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生成了其他物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

物质的色、态、味、熔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物质的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颜色:

黑色:

CuO、炭粉、MnO2、(还原)铁粉、Fe3O4;暗紫色(紫黑色):

KMnO4;

白色:

CuSO4(其遇水变蓝色)、KClO3;白色沉淀:

Mg(OH)2、CaCO3、AgCl、BaSO4(AgCl和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HNO3)、;

蓝色沉淀Cu(OH)2;红褐色沉淀Fe(OH)3;

(紫)红色金属单质是Cu,铁锈主要成分Fe2O3,红棕色固体;红磷:

紫红色非金属固体单质。

补充:

液氧,淡蓝色液体;固氧,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蓝色固体金:

金黄色固体;

三、溶液颜色:

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Cl2溶液);含Fe3+的溶液呈黄色(如FeCl3溶液);

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4溶液);KMnO4溶液呈紫红色。

多数溶液呈无色,如H2O2溶液。

四、

(一)、常见离子符号:

K+,Na+,Ag+,H+,NH4+;Ca2+,Mg2+,Ba2+,Zn2+,Fe2+,Cu2+;Fe3+,Al3+;

F―,Cl―,NO3―,OH―;CO32―,SO42―,S2―,O2-;PO43-(磷酸根离子)

(二)、微粒符号或化学式的意义:

1.3SO42-中的3表示三个硫酸根离子,2表示每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2.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

a、某元素;b、一个某原子;c、某单质;如Fe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单质(铁粉、铁丝等)

3.3H2O中的3表示3个水分子,2表示每个水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

4.某物质中某元素的化合价的表示法:

如氧化钡中钡元素显+2价可表示为

五、物质的组成、构成、分类

   组成:

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

金属、碳、硅粉、金刚石等。

构成

分子:

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其他:

H2、O2、N2、Cl2如CO2,H2O、P2O5C60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稀有气体的分子是由单个原子构成的,说稀有气体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都对)

物质(几种稀有气体的化学式:

氦气He、氖气Ne、氩气Ar)

离子:

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的一般规律是:

化合物中带有“钅”旁)

       混合物(多种物质)空气、各种合金、各种溶液、乳(悬)浊液、煤、石油、天然气等

分类      单质 :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纯净物

(一种物质) 有机(化合)物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CH4

(含C)(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化合物:

(多种元素组成) 酸HClH2SO4HNO3H2CO3

             无机(化合)物碱NaOHCa(OH)2KOH氨水(NH3·H20)

                 (一般不含C )盐如Na2CO3、CuSO4、NaHCO3、NaCl等

氧化物H2OCuOCO2CO

六、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

CO和CO2;H2O和H2O2;KMnO4和K2MnO4;红磷和白磷;金刚石、石墨、C60;氧气和臭氧(03);SO2和SO3;FeO、Fe2O3、Fe3O4;补充说明:

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发生了化学变化。

七、1.关于分子的几点内容: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观粒子(如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且温度升高,运动的速率加快;分子间有间隔,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固体、液体或气体相互转化时体积改变是因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造成的。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是: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其它微粒。

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主要区别是:

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2.对于原子: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其中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元素是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氦有2个电子)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一般较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一般较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

4.大多数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质子数+中子数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该原子的质量÷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

八、重要气体或离子特性:

1.O2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溶液呈酸性,通入石蕊试液,使石蕊变红。

氨气(NH3)溶于水所得溶液呈碱性,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具有可燃性气体有H2、CO及CH4等,点燃这些气体前要验纯。

HCl(氯化氢)、SO2、NH3这三种气体具有刺激性。

有毒气体有CO、煤气等。

SO2、NO2主要来自煤的燃烧,排到空气中与雨水结合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雨水,形成酸雨。

2.某气体在O2中燃烧,生成物中有水,则该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气体中一般含有碳元素。

3.几种离子的检验方法

离子

实验操作

现象

CO32-或HCO3-

取少量溶液在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产生气体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l-

取少量溶液在试管中,先滴加AgNO3溶液,后滴加稀HNO3

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解(AgCl)

SO42-

取少量溶液在试管中,先滴加Ba(NO3)2溶液,后滴加稀HNO3

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解(BaSO4)

补充说明:

含CO32-的溶液遇到含Ca2+或Ba2+的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生成CaCO3或BaCO3不溶于水)

九、物质的俗称、用途及干燥剂:

1.物质的俗称、用途

物质

化学式

俗称或存在

用途

氢氧化钠

NaOH

火碱、烧碱、苛性钠

除油污(灶具清洁剂)、干燥剂、制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

碳酸钙

CaCO3

石灰石、大理石、蛋壳、贝壳的主要成分

重要的建筑材料,补钙剂

碳酸钠

Na2CO3

纯碱、苏打

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

碳酸氢钠

NaHCO3

小苏打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可治疗胃酸过多症

氯化钠

NaCl

食盐

调味品、生理盐水、农业选种、腌制食物、消除积雪、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等

氢氧化钙

Ca(OH)2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中的溶质

中和酸性土壤、建筑材料、波尔多液

氧化钙

CaO

生石灰

食品干燥剂、建筑材料

乙醇(学名)

C2H5OH

酒精(补充:

属于可再生能源)

酒精灯、内燃机的燃料,食品

甲烷

CH4

天然气、沼气、沆气的主要成分

燃料

乙酸(学名)

CH3COOH

醋酸

家庭中常用的调味品

氨水

NH3·H20

是一种氮肥中的主要成分

葡萄糖

C6H12O6

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质、糖果制造业和医药。

补充:

胃酸中含有盐酸,帮助消化。

工业上的盐酸的主要用途是:

除去金属表面的锈(氧化物)及制造药物(盐酸麻黄素、氯化锌)等。

硫酸:

干燥剂(浓)、金属除锈、化工原料、生成化肥、农药、冶金;铅蓄电池中含有硫酸。

石墨:

制铅笔芯、干电池中的电极、电车用的电刷。

金刚石:

装饰品(钻石)、切割(裁玻璃、切割金属等)(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活性炭:

净水、防毒面具、冰箱除味剂、制糖工业脱色、吸附装修有害气体。

氧气:

动植物呼吸、潜水、医疗急救、助燃、炼钢、气焊等。

氮气:

制造硝酸、氮肥;焊接时的保护气,延长灯泡使用寿命;食物防腐;医疗冷冻麻醉;磁悬浮。

稀有气体:

飞艇;闪光灯、液氦冷冻机、霓虹灯、航标灯。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制冷剂、人工降雨;舞台特效(云雾缭绕)。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气体肥料、化工原料、灭火(是因:

密度比空气大;一般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一氧化碳:

水煤气的主要成分,常用于冶金工业(如冶铁)。

氢气:

最清洁的能源;化工原料(制HCl等)。

氢氧化钙水溶液:

俗称石灰水;氢氧化钙悬浊液:

俗称石灰乳或石灰浆;

汞:

俗称水银;硫:

俗称硫磺或硫黄,制造农药。

甲醛的水溶液会使蛋白质变性,俗称:

福尔马林。

2.干燥剂

名称

化学式

原理

适用范围

浓硫酸

具有吸水性

不能干燥氨气(NH3)

生石灰

CaO

与水发生化学反应CaO+H2O=Ca(OH)2

不能干燥CO2、SO2、氯化氢(HCl)等气体

氢氧化钠固体

NaOH

吸水性(潮解)

不能干燥CO2、SO2、氯化氢(HCl)等气体

氯化钙

CaCl2

常用的干燥剂,大多数的气体都能干燥

铁粉

Fe

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称作双吸剂

食品中的一种干燥剂

补充:

碱石灰(CaO与NaOH的混合物)也是一种常用的干燥剂,干燥范围同NaOH,即不能干燥CO2、SO2、HCl(氯化氢)等气体;

熟石灰因只能微溶于水,不能用作干燥剂;

CuSO4能用来检验水的存在(其遇水变蓝)也能用作干燥剂。

十、物质溶解或反应时的热量变化:

1.NH4NO3溶于水吸热,温度会显著降低;

浓硫酸或NaOH溶于水放热,温度会显著升高;

生石灰放入水中和水反应放热(CaO+H2O=Ca(OH)2作干燥剂使用时发生的反应)使温度升高。

高温

高温

2.部分金属与酸的反应(如Mg与稀HCl),中和反应,物质燃烧,缓慢氧化等都会有热量放出;

3.典型的吸热反应:

CO2+C=====2CO,CaCO3=====CaO+CO2↑

十一、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1.越靠前越活泼;

2、H前置“H”(指从稀盐酸或稀H2SO4中);

(1)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生H2的量的一般关系是:

金属原子量÷(金属反应后的)化合价,所得数值越小,则产生H2质量越多;

(2)足量的金属与等质量的酸反应时,产生H2的量关系是:

相等。

3、前金置后金(指从后金形成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后金)。

十二、化学计算常用公式:

1.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

2.某元素的质量=含该元素的纯净物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3.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十三、化学之最: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Ca,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O,

地壳中含量前五位元素分别是O、Si、Al、Fe、Ca;

目前铁的产量最高;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Ag,熔点最高的金属是W(钨),硬度最高的金属是铬,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密度最小的金属是锂。

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N2,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使用最多的合金是铁合金(包括生铁和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