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版.docx
《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版
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016年版)
附件1
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016年版)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分值
评价内容
1.服务能力(300分)
1.1医疗服务
1.1.1门诊服务
20
1.科室设置规范。
2.全科诊室数量应满足卫生服务需求。
3.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常规诊疗病种满足基本要求。
4.提供的门诊服务量达到一定的标准。
1.1.2急诊抢救
20
1.有突发事件急救制度及流程。
2.设立专门的抢救室,抢救床。
3.配置一般急救搬动、转运器械。
4.配置抢救仪器设备。
5.配备急救药品。
6.抢救室有完善的抢救室工作制度,操作流程。
7.配置医护人员,掌握急救技能。
1.1.3诊疗技术
50
1.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和技术。
2.提供基本护理和操作技术。
(中医、口腔、康复、急救技术见相应模块)
1.1.4检查检验
10
1.设置检验室。
2.配备检验仪器。
.
3.配置合格的检验技术人员。
4.开展血、尿、大便常规检验,提供生化、免疫、病理检验项目服务,
5.提供心电图、B超、放射等医学影像等功能检查服务。
1.1.5药品服务
10
1.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基本药物。
2.提供药事咨询服务。
3.根据病情需要,可以按照相关流程规定予以解决基本药物以外的药品。
4.建立外配处方管理流程。
1.1.6住院服务
30
1.提供住院服务的,病床使用率高。
2.以康复、护理床位为主。
3.具有病区基本设备。
4.提供临终关怀服务。
5.提供老年养护服务。
6.提供家庭病床服务。
1.服务能力(300分)
1.1医疗服务
1.1.7康复服务
30
1.有专门的康复治疗场所。
2.具备一定数量的康复器材。
3.有康复医师或技师。
4.开展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估及训练,开展脑卒中后遗症的肢体康复训练。
5.残疾人建档率高。
6.举办讲座、开展咨询、发放康复资料、康复器具知识传授及心理疏导。
7.开展残疾筛查及调查工作。
8.开展运动治疗、理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传统康复疗法等项目(开展不少于三项)。
1.1.8口腔服务
20
1.开展儿童口腔保健。
2.能够提供常用基本医疗卫生技术服务。
3.提供口腔疾病预防等健康教育服务。
1.2公共卫生服务
1.2.1社区卫生诊断
10
1.定期开展辖区内的社区卫生诊断。
2.针对辖区内主要健康问题进行健康干预。
1.2.2健康档案
20
1.为辖区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2.健康档案有效使用、内容及时更新。
3.健康档案电子化。
1.2.3健康教育
10
1.有针对性的进行社区干预。
2.开展群体和功能社区健康教育。
3.印发健康教育传播资料,开设宣传栏,开展健康咨询、健康教育讲座情况等。
4.开展健康教育种类和数量。
1.服务能力(300分)
1.2公共卫生服务
1.2.4预防接种
20
1.提供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
2.及时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
3.开展智能冷链管理。
4.做好建证、建卡,及时更新接种资料。
5.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要求。
1.2.5重点人群健康管理
60
1.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
2.0-6岁儿童健康管理。
3.孕产妇健康管理。
1.2.6重点疾病健康管理
80
1.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2.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
4.肺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
1.2.7公共服务
40
1.做好人口死亡信息登记。
2.加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3.做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1.2.8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出生缺陷防治
10
1.提供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服务的宣传与咨询。
2.开展孕前生殖健康和孕情、环情检测等技术服务。
3.做好国家免费避孕药具管理和发放。
4.为公众和计划怀孕夫妇提供优生健康教育。
5.配合开展孕前优生优育检查。
1.3中医药服务
1.3.1中医诊疗服务
20
1.设置独立中医诊疗区域,具备相应设备设施。
2.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
3.设置中药房,提供代煎药服务。
4.中医技术服务数量。
1.3.2中医治未病
20
1.在孕产妇人群开展养生保健服务。
2.按照《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对老年人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对0-3岁儿童开展中医健康管理。
3.在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等人群的的健康管理中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
1
小计
480
2.服务质量(400分)
2.1家庭医生服务
2.1.1责任制服务
10
1.组建全科医生团队。
2.明确责任区域,全面覆盖中心所辖社区。
3.开展连续、综合、有效、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2.1.2签约服务
20
1.做实全科医生签约服务。
2.加强全科医生对签约居民的健康管理。
3.建立有序诊疗秩序,逐步实现社区首诊。
2.1.3预约服务
10
1.多种形式向患者提供预约服务。
2.复诊病人采取预约服务。
3.重点管理人群健康管理服务对象采取预约服务。
4.做到预约挂号患者优先安排就诊。
5.提高门诊预约服务的比例。
2.1.4可及性服务
10
1.按照实际需求延长服务时间。
2.提供节假日门诊服务。
3.公布咨询电话,提供电话咨询服务。
2.服务质量(400分)
2.1家庭医生服务
2.1.5出诊服务
10
1.对出行困难人群提供上门服务。
2.明确家庭出诊服务项目。
2.1.6转诊服务
10
1.与区域内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关系。
2.开通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提供预约服务。
3.主动接收下转病人。
4.提供远程视频会诊。
2.2服务态度
2.2.1精神面貌
5
1.医务人员着装整洁、举止文明。
2.医务人员服务要规范。
3.工作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
2.2.2服务用语
5
1.使用文明用语。
2.服务态度热情。
3.执行首问负责制。
4.注重保护患者隐私。
5.给予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2.3服务环境
2.3.1整洁卫生
20
1.机构内外环境整洁卫生。
2.各功能单元干净,清洁区与污染区明显划分。
3.卫生间清洁、安全。
4.全面禁烟。
2.3.2温馨舒适
10
1.诊疗功能区域舒适。
2.室内装修美化、净化。
3.服务窗口采用开放式隔断。
4.预防保健科设置儿童休息娱乐区域。
5.中医诊疗区域体现传统医学特色。
6.候诊椅数量配备适宜,舒适度较好。
2.服务质量(400分)
2.3服务环境
2.3.3隐私保护
10
1.实现一医一诊室。
2.诊治区域为服务对象提供私密性保护措施。
3.儿保、预防接种区域设置相对独立的哺乳空间。
2.3.4便民设施
10
1.提供咨询服务。
2.提供便民服务、清洁饮用水。
3.使用自助服务、方便居民。
4.配置自我健康管理设备。
5.费用结算多种支付方式。
2.4质量安全
2.4.1规范执行情况
10
1.严格执行诊疗规范;为慢性病患者提供连续性服务。
2.掌握临床常用诊疗技术。
3.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开展服务,保证质量。
4.开展临床诊疗、技术操作培训、考核;
2.4.2合理用药
20
1.按照药品使用管理规定,规范医师处方行为,确保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控制符合要求。
3.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或者群体不良事件报告、调查、评价和处理。
4.开展处方点评。
2.4.3医院感染控制
30
1.建立健全感染管理制度,实施防控措施。
2.严格遵循手卫生相关要求。
3.制定重点部门的消毒与隔离制度,提供符合标准的消毒与防护用品。
4.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2.4.4医疗文书
15
1.医疗文书填写符合相关规定。
2.居民健康档案填写符合要求。
2.服务质量(400分)
2.4质量安全
2.4.5医技质量
10
1.能开展三大常规及常规生化检验,参加室间质控。
2.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
3.医学影像科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满足服务需要。
4.医学影像诊断报告规范。
5.各项设备定期强检。
2.4.6护理质量
20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患者意外事件发生。
3.执行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4.落实护理常规、操作规程。
5.护理工作有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考评和监督。
2.4.7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10
1.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制度。
2.制定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年度工作方案
3.开展医疗质量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改进工作。
2.5满意度
2.5.1居民满意度
100
1.服务对象对机构环境、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项目、服务时间、医疗价格等的满意度。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知晓率。
3.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
2
小计
345
3.机构管理(150分)
3.1人力资源管理
3.1.1岗位设置
10
1.有内部岗位设置方案,职责明确。
2.有效整合医疗和公共卫生职能。
3.1.2绩效管理
10
1.有绩效管理奖惩制度及内部综合绩效考核方案。
2.有综合绩效考核记录。
3.按考核结果兑现绩效工资。
3.机构管理(150分)
3.2财务管理
3.2.1财务管理
10
1.会计人员持有资格证。
2.执行有关制度和法规,支出合理规范。
3.预算科学合理,无违规情况。
4.公共卫生经费使用无违规情况。
5.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健全。
3.3文化建设
3.3.1机构文化
10
1.确定理念识别系统。
2.确立行为识别系统。
3.寓教于文打造行为文化。
3.3.2医德医风
10
1.有医德评价标准和相关制度。
2.定期学习,规范行为,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3.建立医患沟通制度,专人负责投诉及纠纷处理。
4.有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价系统和分析报告。
3.3.3规章制度
10
1.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2.严格执行制度。
3.4信息管理
3.4.1信息公开
10
1.及时进行院务及党务公开;
2.向服务对象公开服务范围、服务项目、价格等相关内容。
3.4.2信息化建设
10
1.信息系统功能完整。
2.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3.信息系统使用方便、安全。
3.4.3互联网移动利用
10
应用互联网开展健康管理、健康宣传活动。
3.机构管理(150分)
3.5药械管理
3.5.1药品管理
10
1.严格管理特殊药品。
2.按照相关法规要求,规范管理疫苗。
3.药品管理制度完善,符合卫生主管部门规定。
4.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
3.5.2医疗器械管理
10
1.医疗设备档案,使用、维修、强检、报废符合要求。
2.医用耗材管理规范。
3.6依法执业
3.6.1依法执业
10
1.本年度没发生医疗违法行为。
2.组织依法执业培训。
3.进行依法执业自查。
3
小计
120
4.条件保障(150分)
4.1设施条件
4.1.1基础设施
15
1.建筑选址符合要求。
2.功能分区布局合理。
3.业务用房面积达到基本标准。
4.规范、统一使用视觉识别系统。
5.无障碍设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2人员条件
4.2.1人员能力
10
1.合理配备医务人员。
2.执业(助理)医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要求。
3.中心配备有相应职称要求的的执业医师、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注册护士。
4.3社区协同
4.3.1社区配合
10
1.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
2.与街道和居家委会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3.与区域企事业单位等功能社区相互配合。
4.与区域内养老机构推进医养结合。
4.3.2社会认同
10
1.开展社会监督。
2.服务投诉规范。
3.被社会各界认同。
4.4居民参与
4.4.1患者教育
5
1.组织慢性病患者俱乐部等活动。
2.鼓励居民参与健康管理。
4.4.2志愿者服务
5
1.鼓励志愿者或社会组织加入健康管理队伍。
2.开展志愿者相关培训。
4
小计
55
合计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