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9597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44 大小:10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推荐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推荐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推荐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推荐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docx

《推荐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docx(1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docx

推荐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41人,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

本班学生两级分化较为严重,优秀生学得轻松,还是老师的好帮手,中等生能积极学习,后进生总给人感觉是扶不起的阿斗!

总而言之,我应该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四则运算,观察物体

(二),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运动

(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营养午餐”,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总复习等。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材的编写特点总体上看,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既注意体现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数学教育的内涵,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2.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定律以及四则运算的关系。

3.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

4.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1.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小数加减法的简单算法。

五、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

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内容与课时安排工作

备注

1

3月1日—3月9日

四则运算

2

3月12日~3月16日

四则运算、单元检测及分析

3

3月19日~3月23日

观察物体

(二)、单元检测及分析

4

3月26日~3月30日

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

5

4月2日~4月8日

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单元检测及分析

6

4月9日~4月13日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7

4月16日~4月20日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8

4月23日~4月25日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9

4月26日~4月28日

小数与单位换算、小数的近似数

10

5月2日~5月4日

整理与复习、单元检测及分析

11

5月7日~5月11日

三角形

12

5月14日~5月18日

三角形、单元检测及分析

13

5月21日~5月25日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4

5月28日~6月1日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检测及分析

15

6月4日~6月8日

图形的运动、单元检测及分析

16

6月11日~6月15日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单元检测及分析

17

6月19日~6月22日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单元检测及分析

18

6月25日~6月29日

总复习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课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定位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

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减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教学过程设计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铺垫加减5分钟口算。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理解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1

(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问:

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1142=1956或1142+814=1956

师:

为什么用加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

(小组讨论)

 

(3)小结: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出示加法的意义)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减法的意义。

(1)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

(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2)师:

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3)小结: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出示减法的意义)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

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问:

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

个别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3.师归纳并小结: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板书)

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纳得:

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6.练习“做一做”

四、总结

师:

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

你知道了什么呢?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4、5题。

课后活动与作业

课堂作业本P1.

教学

反思

 

本节课同学们自始至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冰天雪地”的出现牵动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致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在教学中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应用所学的知识得到答案。

是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练习一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及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意识。

任务定位

教学重点

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教学难点

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教学准备

课件

练习一

25+16=41

()()()

321-100=221

()()()

教学过程设计

个性化修改

1、复习旧知。

(1)出示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在下列算式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105+56=161400-175=225

161-□=56225+□=400

□-56=105□-225=175

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练习一。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4页第1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解决,说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确定用什么方法计算,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页第2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写的,为什么这么写。

3、完成教材第4页第3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小组内交流。

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列式的,并说明理由。

总结后,让学生在同桌内互相出题,玩猜数游戏。

4、完成教材第4页第4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填表。

反馈时重点说说自己是如何列式的。

三、巩固拓展

1、师:

我们学过了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那么应用这些关系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

小结后说明:

应用这些关系,可以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出示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5题。

2、加法的验算。

出示前两道算式,让学生计算,并思考可以如何验算。

3、减法的验算。

出示后两道题算式,让学生计算,并用学过的知识进行验算。

教师板书出验算的竖式,让学生说说运用了什么验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1、巩固知识。

(1)加、减法的意义是什么?

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2)运用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2、师生共同小结。

课后活动与作业

课堂作业本P2.

教学

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在上个学期已经提了一些,学生对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都已经知道了,所以这堂课学生学得很轻松,也很主动,可是学生的口算能力不是特别好,口算经常出错,这方面还要不断加强。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三课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学生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任务定位

教学重点

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

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任何数加上0还是0。

任何数乘0都等于0。

教学过程设计

个性化修改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乘除法的意义)

二、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1、乘法的意义

出示例1

(1)

用加法算:

3+3+3+3=12

用乘法算:

3×4=12

师:

为什么用乘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

(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乘法。

小结: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理解除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

出示例2

(2)(3)

(1)问:

与第

(1)题相比,第

(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

求什么?

怎样算?

列式计算:

12÷3=412÷4=3

(2)问:

怎样的运算是除法?

(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3)小结: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

(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引导学生观察:

第②、③与①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

明确:

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①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师概括:

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板书)引导学生观察第②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想一想: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做一做

5、教学例3.关于0在除法中的特性,

课后活动和

作业

 

课堂作业本P3.

教后札记

教学

反思

 

本节课同学们自始至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冰天雪地”

的出现牵动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致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能积极

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在教学中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应用所学的知识

得到答案。

是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四课练习二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意识。

任务定位

教学重点

乘、除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教学难点

乘、除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教学准备

课件

练习二

教学过程设计

个性化修改

一、师生谈话,引入练习

师:

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师生交流后明确:

学习了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师:

今天,我们将通过“练习二”的习题来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板书课题:

练习二。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7题。

完成教材第7页第1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列式计算,然后交流反馈。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是如何列式的,分别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2、完成教材第7页第2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解决,并说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7页第3题。

学生在小组内完成,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4、完成教材第7页第4题。

出示题目后,由学生独立填写。

5、完成教材第7页第5题。

课件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

6、完成教材第8页第6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读懂题意,明确要求,然后独立解答。

师生交流时,分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式。

三、巩固拓展

出示“练习二”第7~9题。

1、完成教材第8页第7题。

题目出示后,学生直接口算,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想的。

2、完成教材第8页第8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说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确定解题的方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页第9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明确图形表示的是什么数,再独立思考,作出正误判断。

组织全班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和依据。

4、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完成了很多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的相应练习。

通过这节练习课,大家有哪些收获?

2、师生共同小结。

课后活动与作业

课堂作业本P4.

教学

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在上个学期已经提了一些,学生对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都已经知道了,所以这堂课学生学得很轻松,也很主动,可是学生的口算能力不是特别好,口算经常出错,这方面还要不断加强。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五课带括号的四则运算

第5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任务定位

教学重点

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课件

带括号的四则运算

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教学过程设计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引入:

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概括: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运算。

二、新知探究

出示例4:

96÷12+4×2

1、说说运算顺序。

 

2、如果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2,运算顺序怎样?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如果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2],运算顺序怎样?

(说明: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96÷[(12+4)×2]

=96÷[16×2]

=96÷32

=3

4、阅读“你知道吗?

5、总结:

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选择题:

(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

正确列式是()

A、47+33÷36-16B、(47+33)÷(36-16)C、(36-16)÷(47+33)

(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

正确列式是()

A、(750-25)×(20+13)B、(20+13)×(750-25)C、750-25×20+13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三第1、3题。

课后活动与作业

课堂作业本P5.

教学

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乘除混合的运算,教学内容是通过创设一个情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算出得数,着重在于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先算乘除理解,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解决,要先出哪一部分。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算式的解读和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这也可以看出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这方面还要加强。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六课租船问题

第6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境创设,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

任务定位

教学重点

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倾听,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课件

租船问题

方案一:

如果尽可能多的租大船;

32÷6=5(条)……2(人)

5条大船,1条小船一共;30×5+24×1=174(元)

方案二:

如果全部都租小船:

32÷4=8(条)24×8=192(元)

教学过程设计

个性化修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小朋友们,大家好!

听着动听的歌曲.伴着柔和的春风!

今天老师想带着同学们一起去公园划船,你们说好吗?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例5:

(1)师:

我们来到了租船处,在这个图中你都发现了什么信息呢?

(2)现在有了这几个数学信息,老师有个问题要让大家帮着老师解决。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我们去租船吧!

(出示问题)

 

2、解决问题

分析:

如果都租小船

30÷4=7(只)……2(人)7+1=8(只)20×8=160(元)

如果都租大船:

30÷6=5(只)35×5=175(元)

全租小船,但有1条船只坐了2人,没坐满。

是不是还可以再省钱呢?

把这2人和另一条小船的4人都安排坐1条大船,还可以省钱。

6条小船:

20×6=120(元)1条大船:

35元。

共花:

120+35=155(元)

3、回顾与反思:

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先假设,再调整)

三、巩固练习P11第4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跟大家分享一下。

五、作业

练习三第4、5题。

课后活动与作业

课堂作业本P6.

教学

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在学生能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充分地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