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936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docx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docx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文学院中文师范072卢屹

摘要: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全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这一问题的日趋严重,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其解决途径。

我国作为当今世界人口最多,同时也是生育率下降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发展中国家,因而也是最早进入并将迅速走向老龄化严重阶段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速度比较快、达到的水平比较高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等显著特点,与发达国家“先富后老”比较形成“未富先老”的基本态势,因而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格外引人瞩目。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有其历史和制度的根源,它关系着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的分析,阐述了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人口年龄结构;劳动年龄人口;相关对策

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

人口老龄化包括两个方面含义:

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而同时14岁及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于30%并逐渐缩小,

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作为人口统计学的一个概念,强调人群的老化,而不是个体的老化。

个体的老化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而人口老龄化则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相对比例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逆转的。

人口老龄化是反映一个地区(或国家)老年人口增长的趋势和过程,即指一个地区(或国家)60岁及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根据国际社会通例,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社会被称为老龄社会或老年型国家。

了解这个基本概念对于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重要。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长期以来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在于中国人口的数量控制上,因为快速增长的人口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由于这些原因,中国长期以来的人口政策都是偏重于数量控制的,然而,近些年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在发生着强烈的改变,中国正逐渐面临一个新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问题。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各项科学研究得出的数据显示: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在纵向上而且日益体现为横向上的加重趋势,所谓横向,是指地区间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

20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由于下世纪前半叶人口压力仍然沉重,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使我国提早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

第二,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

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些发达国家,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0美元以上,呈现出“先富后老”,这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奠定了经济基础。

而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000美元,呈现出"未富先老",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

第三,在多重压力下渡过人口老龄化阶段。

下个世纪前半叶,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经济和社会要可持续发展,社会要保持稳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使得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发达国家和人口少的国家更为艰巨。

随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这一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的到来,对人口老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搞清这种关系对于制定中国下一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阶段的中国来说,正确熟悉中国人口老化发生的原因、运动的过程、发展的趋势以及将会产生的社会经济后果至关重要。

只有将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解决好,才能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全面、稳定、协调、健康地发展。

三、人口老龄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对于经济还不发达的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提前来临无疑会给中国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和强大的压力,人的预期寿命的延长,意味着个人养老费用要占据其一生收入更大的比重;家庭要为养老支付更多的财富;社会要为养老提供更多的资源这些都意味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以及经济资源配置格局的改变。

具体说来,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主要有以下影响:

第一,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将导致劳动力不足。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劳动力的供给方面。

劳动力的供给一般是由总人口中处于劳动年龄人口的多少来决定的。

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从总体来说,人口老龄化发展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下降。

[2]在人口老龄化化的初期阶段,由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的幅度较大,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的幅度较小,甚至小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的幅度,那里就会出现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不是下降而是上升的现象。

当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的幅度大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的幅度时,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就会立即下降。

劳动年龄人口的相对缩减就意味着可就业人口的减少。

在一定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条件下,劳动力资源不足就可能导致部分生产资料和技术设备的,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影响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

这种情况在欧洲等发达国家表现比较明显,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成为制约他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正是由于出生率下降而形成的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所造成的。

对于中国来说,由于在现阶段劳动力资源还很丰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2015年前)中国面对的将是劳动力过剩而不是劳动力不足。

但是从2015年开始,随着劳动力数量的下降,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影响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第二,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养老模式也有一定的影响。

养老问题是社会面临的最主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老有所养”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经济保障,二是生活照料(包括精神慰藉)。

从经济保障方面来看,我国城乡供养模式呈相反的态势。

城市老人以社会养老为主,农村老人则以家庭养老为主;从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来看,我国无论城乡仍主要由家庭承担。

与家人共同生活,便于子女供养、照料老人,也是我国老年人比较认同的生活方式。

根据上海市的调查,超过95%的老年人对子女赡养和生活照料状况表示满意,同时有96%的老年人倾向于在家养老。

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家庭养老模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第三,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的社会保障成本产生了重大影响

推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在选择社会保障模式时,必须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用于老年人口的养老支出,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水平的变动有密切关系,但与老年人口规模及比重的关系更密切。

一些城市重视加强社区建设,使老年人在社区中得到方便的医疗、保健咨询服务,降低了医疗开支,这些都是有益的经验。

从管理体制上,还可实行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相结合,进一步加大保障的力度。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在一些地区试点,对大病治疗给予有力的支持。

据调查,贫困农民在脱贫后又返贫的,有60%是因病,在疾病、灾害等方面完善社会保障、商业保险,将为农村的共同富裕,尤其是为农村老人的生活保障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撑。

四、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相关对策:

人口老龄化在给中国带来诸多问题的同时,也为中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是关系到老年人的自身,而且还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际关系等各个领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应给予高度的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加大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加强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传统道德教育和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尊敬老年人的良好道德风气。

从老年保障的方式上看,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仍要以家庭供养为主、社会供养为辅。

与此同时,要加大社会供养的比重,逐渐过渡到以社会供养为主、家庭供养为辅。

但无论是哪个阶段,家庭始终是养老的主要载体。

因此,要及早研究和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扎实地推进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尤其是加快建立和健全老年经济供养体系、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和老年社区照料服务网络体系。

同时,还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并根据城乡老年人口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合城乡老年人口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城镇应加大力度推行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而农村重点则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救济以及以保吃、保住、保穿、保医、保葬为内容的“五保”供养制度。

第二,充分利用“人口红利”期,加快经济的发展。

21世纪我国出现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是20世纪50到60年代高生育、低死亡的必然后果,与世界人口发展趋势一致。

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从20世纪70年代起实施至今,使我国少生3亿多人,降低了21世纪中期老龄人口的数量,从而减轻了社会抚养老人的负担。

成功的计划生育工作使我国的劳动力总量直到老龄化严重的21世纪30年代前后,仍可保持在总人口50%以上,在21世纪20年代前劳动力总量最丰富时甚至可达总人口的65%,目前仍有1.5亿以上的富余劳动力。

因此,今后数十年内都是我国劳动力充沛的黄金发展时期。

中国的一切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发展问题。

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必须靠发展来解决,发展是个硬道理。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扭住发展这个牛鼻子不放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在发展的问题上,做到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和社会,统筹自然、社会和人的协调,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我们应当高度重视老龄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挥老年人余热作用。

老年人是社会的共同财富,也是智力库,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相当一部分人身体健康,乐意且能够为社会作贡献,加之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迟了人类的衰老过程,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社会经济活动,劳动年限延长。

因此,我们要积极挖掘这一资源,以智力开发为重点,采取各种形式,开拓老年人的就业市场,为老年人的再就业创造条件,给老年人发挥余热创造一个适宜的平台,使之既可以减轻由于老年人口增多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压力,又可以使老年人进一步实现其自身价值。

为此,在老龄人群开发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

1、要充分认识到老龄人才资源的开发,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科学发展观测战略的需要。

科学的发展观就是坚持统筹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经济社会、统筹春和自然的协调,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就是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尽快将老龄人才资源的开发摆上应有的位置,尽快论证并出台老龄人才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措施,为老年人才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