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专题五语段的压缩讲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9320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专题五语段的压缩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专题五语段的压缩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专题五语段的压缩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专题五语段的压缩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专题五语段的压缩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专题五语段的压缩讲义.docx

《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专题五语段的压缩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专题五语段的压缩讲义.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专题五语段的压缩讲义.docx

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专题五语段的压缩讲义

语段的压缩

Ⅰ 真题研练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考点要求

 语段的压缩

简释:

“语段的压缩”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压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

综合考查理解、分析、阐发、引申、筛选、概括等语言表达能力。

不论何种形式的压缩语段题,都要做到准确把握语段的主旨和内容;同时要求做到语句简洁、不遗漏主要信息、符合字数范围等。

1.(2018·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6分)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

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

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

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

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

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

(1)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30个字。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示例)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

(每点1分)

答题提示:

归纳材料的内容要点,首先要通读材料,初步把握材料的整体内容和文体特点。

这是一则消息,来源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新近发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其次要善于发现、利用概括性的语句。

为了便于读者抓住要点,消息报道等实用类文本往往在开头、结尾或段首、段末有概括性的语句,本题所用的材料正是如此。

这则消息共有两段话,第一段在运用多个数据说明的基础上,最后指出“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第二段的写法与第一段不同,先总说再分说,开头先概括揭示“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然后运用具体数据,从不同年度、不同年龄段以及推送平台进行比较解说。

只要抓住这两句话,就不难归纳出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

不超过80个字。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示例)科技的进步为国民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听书这种阅读方式因为更加便捷,为越来越多的读者所喜爱,却会带来阅读浅表化问题。

[评论对象(全民阅读提升/数字化阅读/有声阅读)1分,合理化论述3分]

答题提示:

针对消息所反映的特定社会现象写评述性文字,遵循的原则是先述后评,评与述有机结合。

本则材料可供评述的点不止一个,比如成年国民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的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丰富、有声阅读的增长等。

这些都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科技的进步有着内在的关联。

2.(2016·浙江)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

(4分)

引力全称万有引力,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加速靠近的趋势,简单说就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力。

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视野里,引力等价于弯曲的时空。

而引力波就是在弯曲的时空这个大背景下,当发生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导致的扰动时,由此产生的波动如波纹一样向外传播的现象。

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近百年来,科学家们并未找到证明它存在的直接证据。

华盛顿当地时间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实验组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观测到了由两颗恒星级黑洞13亿年前并合产生的引力波。

这是科学史上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

引力波的发现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

科学家们表示,一个新的重大科学发现,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发展。

18世纪描述电磁波的麦克斯韦理论确认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但是现在不管是电视机还是移动电话,都与电磁现象有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引力波 首次(或“美国”) 发现 影响(或“意义”)(每词1分)

答题提示: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并提取关键词。

首先确定该段材料的主要说明对象,也就是第一个关键词“引力波”,在第一段段末。

第二段是美国首次发现引力波。

第三段是引力波的发现带来的影响。

提取后两段的关键词语,使之与“引力波”组合成一个能够概述材料主要内容的句子“引力波首次发现带来的影响”,关键词语就是“首次”“发现”“影响”。

3.(2013·浙江)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

不超过25个字。

(4分)

太阳怨云:

“你为什么总是匆匆跑掉?

”云怨风:

“你为什么吹得我站不住脚?

”风怨太阳:

“你为什么总是用灼热的鞭子赶着我跑?

最后,雨一直下不来,禾苗干死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示例)讽刺那些不承担责任、互相推诿而误事的现象。

(概括完整3分,表达准确1分)

答题提示:

本题考查概括故事寓意的能力。

由果溯因不难得出答案,这则故事的结果是“雨一直下不来,禾苗干死了”,原因是“太阳”“云”“风”互相“怨”。

4.(2012·浙江)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

(3分)

①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③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

④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有意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句式1分,食品添加剂的本质1分,属概念1分)

答题提示:

这是一道综合能力的考查题,既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又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即短句变长句。

解答此题可分两步:

第一步提取信息,第二步进行整合。

题干中要求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那么就按照下定义的三个步骤筛选相关信息:

第一,找出被定义项的邻近属概念“化学合成物质”和“天然物质”。

第二,找出“种差”,找准“种差”是准确下定义的前提。

这就要对提供的几句进行信息提取。

题中①②④分别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作用和目的三个方面揭示种差。

第三,找出联结词,见③句的“是”。

按照下定义的步骤提取信息后,下一步就要对筛选的信息进行整合,要求用一个单句来表达“食品添加剂”的内涵。

通过比较发现①句符合下定义的形式,整合时不妨以这句为框架,其他三句作为它的修饰限制成分。

为了简洁还要把重复的内容、次要的内容删去。

5.(2012·浙江)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5分)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

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

(或“调查显示,学习成了多数学生与父母沟通的唯一话题”)[多数学生1分,代沟1分(或学习为沟通唯一话题1分)]

答题提示:

本题以概括一句话新闻的形式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本段文字有三句话,由新闻材料的组成可知,第一句是次要信息,可选取第二、三句作为中心关键句,然后加以提炼概括。

提炼时要抓住几个关键词思考:

“有代沟”“很远”“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不超过80字)(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示例)学生以学业为主,父母关心成绩没错;但我们的成长道路上不仅只有学习成绩,强健身体、培养兴趣、磨砺意志、塑造品格等都应该成为交流的话题。

(看法合理2分,得体1分)

答题提示:

本题涉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

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只要紧扣住新闻反映的中心问题来议论即可。

切忌偏离中心话题。

1.考查的频率“高”。

虽然说浙江卷语言表达题考点和题型每年都在变,但从2010年至今,几乎年年考。

应该说是高频考点。

2.考查的形式“变”。

或写结论,或提炼寓意,或概括新闻内容,或提取关键词。

大的考点不变,但具体命题点、题型每次都在变。

3.考查的语料“变”。

所给语段或为议论性的,或为说明性的,或为记叙性的,每考一次,语料都在变化。

Ⅱ 核心突破 落实比方法更重要

一、概括语段要点

1.(2018·江苏)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答案 D

解析 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意,然后再分析判断。

文段第一句以比喻说明偏见的性质。

第二句说明偏见对没有思想、有思想的人的意义。

第三句假设论证没有偏见的缺憾。

综合起来,整段文字是论说偏见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A项说法片面,它仅仅是对“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这句话的解说。

B项说法错误,原文说“偏见”“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既然一周只有星期天娱乐,说明有思想的人只是偶尔带有偏见,不是常常怀挟偏见。

C项说法片面,它仅仅是对最后一句的解说,是对人们无法时时刻刻不带偏见的类比。

2.阅读下面的文字,简要概括我国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五步程序。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每日同一时间,各地气象站、高空探测网加上气象卫星和天气雷达收集到的温、压、湿、风等气象信息,都被电传到国家气象中心,作为天气预报员制作预报的原材料。

专业人员按照专门规定的数字和符号把收到的观测数据记录在一张图上,形成天气图。

再由天气预报员运用一些气象学理论和预报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结合我国天气、气候特征对天气图进行分析。

接下来根据大气的实际情况,运用计算机通过计算求解描写天气演变的方程组,预报未来天气,这被称为数值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方法很多,做出来的预报不可能完全一致,这就需要根据最新资料进行会诊,天气会商就是让各种意见充分发表,互相启发,做出最后的天气预报结论。

最后,由国家气象中心的影视制作中心将预报结论改写得通俗易懂后,由气象小姐、先生们向观众述说,同时配有各种天气符号及生动的天气情况画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收集气象资料(或观测数据);②制作并分析天气图;③进行数值天气预报;④进行天气会商;⑤制作电视节目。

1.精细阅读语段

语段的压缩问题,实质上还是一个阅读问题,是通过阅读获得核心信息的筛选与提取。

因此,对所给语段的精细阅读至关重要。

精细阅读的要求是:

1概览。

整体感知语段,判断语段类别是说明类、记叙类还是议论类语段,明确语段对象、事件、中心等。

2分层。

先标出句数,划出若干层次,标出每层重要词语,归纳层意,组合句子。

3辨别。

分清主次信息,凸显评价性信息,舍弃重复性、示例性、解释性信息。

2.根据不同的语段类型,使用不同的压缩方法

1说明性语段——层次切分法:

划分层次,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将要点相加即可。

2议论性语段——关键语句突破法:

寻找中心句,或者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即可。

3记叙类语段——舍偏取正法:

舍去枝叶信息,提取主干信息,即记叙的一种现象、事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二、新闻概写和点评

(一)新闻概写

3.根据下面这则消息的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35个字。

央视网消息:

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消息说,我国将于2019年6月前后实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首飞任务。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以长征五号技术为基础,专门用来执行载人空间站的发射任务,于近期转入试样阶段。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是空间站工程,今年是第三步任务的关键之年,为空间站任务改进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于近期转入试样阶段,空间站核心舱将完成设备齐套及舱体总装,相关大型地面联合试验逐步展开。

据介绍,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我国目前正在研制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承担我国空间站舱段发射任务。

火箭全箭总长53.7米,芯级直径5米,助推器直径3.35米,起飞重量837.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明年6月前后首飞,将执行载人空间站发射任务。

4.阅读下面的消息,完成题目。

今年元旦,水乡古镇周庄的古牌楼前原住民齐聚,举行盛大的传统开庄仪式。

全福南路上打连厢、挑花篮、荡湖船等民俗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拍照。

在锣鼓声声、鞭炮齐鸣、串龙舞狮的浓烈节日氛围中,庄主身着彩袍,上供品,点蜡焚香,祈求新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1)请简要概括消息内容。

不超过15个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针对消息内容进行点评。

不超过25个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周庄举行盛大的传统开庄仪式。

(2)弘扬了民俗文化传统,彰显了古镇旅游特色(或:

丰富了群众文娱生活)。

1.拟写一句话新闻

首先要细看要求,确定要点,把握所给材料的重要信息(首句、过渡句、结论句),注意附加条件。

然后选择形式,组合信息。

一句话新闻通常采用陈述句式:

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

人物和事件构成主谓句,时间和地点作为状语,原因或作状语或安排于分句中,也可用对偶句。

注意控制字数,草拟答案。

2.拟写新闻导语

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一般可以从导语中得到对整个新闻的总印象。

写导语的要点是用精练的语言将信息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要交代清楚人、事、地及主旨。

常用叙述式、描写式和结论式等。

3.拟写标题

拟写标题通常要求的是一行标题的概写,即对新闻中最主要的内容作出概括和说明。

一般为短句,有时是较对称的两个短句(或对偶句),也可用人或物等的名称作标题。

可直接表明主题,有时也可用比喻、反问、设问等方式给人留下思考、回味的余地,促使人读完全文。

无论是哪种具体题型,所提取的都是新闻五要素,即who(材料所写的对象)、what(事件)、when(时间)、where(地点)、why(原因),其中“who+what”(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是最主要的表述,其余几个包括了消息的其他信息,可根据有无新闻价值和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进行筛选、取舍。

(二)新闻点评(评论)

新闻点评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

它以新闻报道为依托,从具体事实中画龙点睛地评说,旗帜鲜明地点明要害。

5.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根据新闻内容写一则新闻点评。

要求从两个侧面入手,写出自己的见解,语言表达准确,不超过85个字。

《中国之声》3月10日报道,刘付宽、刘合强、刘文增、刘付军和郑德成五位老人,平均年龄67岁,喜欢在黄河里玩水弄船。

他们自费做了警示牌,用油漆手写着“水深危险”。

仅2017年6月19日至9月16日这短短87天的时间,就有18位溺水者被他们救上岸来。

他们说:

“只要有人落水,还是会跳进去救人,我们还不老。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五位老人不服老,勇担救人之责,传递社会正能量,精神可嘉;然而,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珍爱生命,远离险情。

如果每个人都能远离河水危险,焉用五位老人冒险搭救落水之人?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如果说能考上浙大的学生是学霸,那能拿到竺可桢学院选拔邀请函的学生就是学霸中的“战斗机”。

在选拔考试中,考生们要通过综合测试、体能测试和面试三项“关卡”,才有可能拿到竺可桢学院的“入场券”。

每年的竺可桢学院考试,最让考生们津津乐道的就是那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题目,如湿面、干面在煮法上有什么不同,从《中国好声音》看高考制度,将古文《孙权劝学》翻译成英文,等等。

每年的选拔,最让考生觉得“搞不定”的就是体能测试了。

(1)请给上面的新闻材料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18个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就材料内容,给同学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示例一)浙大最牛学院,试题奇葩体测忧心

(示例二)浙大竺可桢学院选拔考试要过“三关”

(2)(示例)①学习要拓宽知识面,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②平时要加强体能训练,提升身体素质。

1.选好角度,切中要害,从新闻的核心要素入手,透过现象看本质。

2.点评不能面面俱到,抓住一点,不计其余。

点评或引导人们向善,或给人以警醒,或引发人们深思。

不可泛泛而谈,强词夺理。

3.评述准确简明,有理有据。

语言简明扼要,点评内容是非分明,一语中的;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从新闻材料的实际出发,以理服人,切不可漫谈。

4.答题注意规范。

它包括三项内容:

某某事件怎么样?

折射出社会中的何种现象?

对于这类现象我们该怎么做?

三、下定义

7.在“汉语盘点2017”活动中,“享”当选年度国内字,“共享”入选年度十大流行语。

请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共享经济”下定义。

不超过60个字。

①共享经济本质上仍是一种经济活动,需要供给方、需求方和交易(共享)平台三项基本条件。

②其一,社会上的商品、服务等资源的所有者,在特定时间内让渡其闲置资源的使用权。

③其二,消费者不必拥有资源的所有权,却可以分享其使用权,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④其三,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平台起到整合资源、匹配消费需求的功能。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共享经济是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整合社会上闲置的商品、服务等资源,分享其使用权,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的经济活动。

8.根据下面的文字,给“女书”下定义。

不超过35个字。

女书流传在我国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潇水流域,当地有“一语二文”现象,即当地人说同样的话,却写两种文字:

男人写端庄的方块汉字,女人写精美的斜体女书。

江永的女性通过创造、使用专属于自己的文字而拥有了话语权。

她们既可以“我写”,也可以“写我”。

女书是表音文字,以汉字为基础变形而成,其基本字只有390个左右。

字符虽少,但基本可以完整地记录当地汉语方言。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女书是以汉字为基础变形而成的表达湖南江永方言的女性专用的表音文字。

(示例二)女书是湖南江永女性专用的以汉字为基础变形而成的记录当地方言的表音文字。

解答语段压缩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牢记一个公式

被定义概念(种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

“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即和其他种概念的本质差别;“邻近属概念”指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即比被定义概念大一级的属概念。

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

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种差)的×××(属概念)”。

2.走好三个步骤

第一步:

提取“邻近属概念”。

下定义时,首先在所提供的材料中找一个邻近属概念。

邻近属概念的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隐含在所给材料中,要考生自己找出来;二是材料所给信息中没有现成的属概念,需要考生根据材料的内容自己确定属概念。

第二步:

寻找种差。

就是寻找那些属于邻近属概念的信息点。

要注意有些种差是由多个属性组成的复杂属性,在提取相关信息时这些属性一个也不能少,否则会造成定义不严密。

第三步:

整合成单句。

整合成单句就是将被定义者、种差、(邻近)属概念,用“是”“叫”等一类连接词联结起来,使之符合“被定义者(种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的公式。

要注意这些属性组成的种差是多项定语的排列规律。

确定陈述语序,合理排序。

确定陈述语序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所给种差的材料,寻找其中的陈述线索,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

3.淘汰“六种信息”

①重复、冗赘信息;②比较信息;③成因、背景信息;④描写信息;⑤作用、意义信息;⑥举例信息。

4.注意七个问题

①定义必须是单句;②定义的内容必须是本质属性;③定义的语序必须相对合理;④定义的外延必须和被定义概念的外延相等;⑤定义不能循环,也就是说下定义不能同语重复;⑥定义不能用否定形式;⑦定义不能用比喻方式。

四、提取关键词

9.阅读下面的文字,从中提取出四个关键词。

当下,“娱乐至上”的文化娱乐化现象开始出现。

文化泛娱乐化,简单地说就是娱乐价值被推至文化的一切领域,是否有娱乐性,能否取乐成为衡量文化产品价值的法则。

在“娱乐至上”的价值追逐中,历史可以被戏说,经典可以被篡改,崇高可以被解构,英雄可以被调侃。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杜甫很忙”“李白很酷”等名人恶搞事件,各类选秀、真人秀的强力圈粉,都是文化泛娱乐化的表现。

当众多严肃的新闻、正统的历史、经典的叙事以“娱乐”包装的形式呈现时,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觑。

我们要警惕这一点,这也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文化泛娱乐化(或娱乐至上) ②表现 ③负面作用 ④警惕(或重视)

10.阅读下面的材料,请围绕“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