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7889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教案含教学反思

20古诗三首

枫桥夜泊

教学目标:

1、感受诗人的“愁”,感受古诗的魅力。

2、理解诗人是怎么表达“愁”的。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诗人的愁。

教学难点:

与“月亮”做对比,感受用“钟声”来写愁的独特魅力。

一、引入诗歌

1、出示当代诗人陈小奇歌曲《涛声依旧》,抽生读。

2、说“无眠”的意思,找“无眠”的近义词。

3、提问:

是谁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呢?

这是从哪里传来的钟声呢?

(大屏幕出示)十年旧约江南梦……

师过渡:

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清朝诗人王士祯就写到过这样的钟声。

抽生读

3、提问:

从诗中看,这是哪里的钟声呢?

为了独听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诗人盼啊望啊、梦啊想啊,一等就是多少年?

(大屏幕出示)

师过渡:

早在八百多年前,宋朝诗人陆游就写到过寒山寺的夜半钟声。

(齐读诗句)

4、提问:

师:

从诗中看,七年前陆游曾经到过哪儿?

他到过寒山寺,听到过什么呢?

七年之后,诗人陆游又到了哪儿?

又听到了什么?

5、大家看,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变的是南来北往的客人,不变的却是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

所以,如果不是“七年”,而是“十年”,十年不到枫桥寺,诗人还会怎样写呢?

如果不是“十年”,而是“百年”,诗人还会怎样写呢?

如果不是“百年”,而是“千年”呢?

师:

十年不变是钟声,百年不变是钟声,千年不变的还是钟声。

(大屏幕出示)齐读。

师:

问题来了!

问题来了!

你的问题是什么?

预设:

为什么都在写钟声?

二、检查朗读,指导朗读

1、其实,所有的问题都跟一个人息息相关,所有的问题都跟一首诗紧紧相连。

这个人叫张继,这首诗叫《枫桥夜泊》。

板书枫桥夜泊。

2、自由读

3、抽生读(读准确)

4、师生读(读出节奏和韵律)

三、走进诗歌,感悟诗歌

师过渡:

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

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

(愁眠)

1、带着这种情感齐读诗歌

2、把“愁眠”这个词语圈出来。

(板书“愁眠”)“愁眠”是什么意思?

3、提问:

读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你会有忧愁的感觉吗?

读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会有寂寞的感觉吗?

读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你会有寂静的感觉吗?

为什么读《枫桥夜泊》,你感到的却是忧愁、是孤独、是寂静、是凄凉呢?

5、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这个晚上张继看到了什么?

咱们一样一样地说,读读第一句诗,看到了什么?

师板书月落

过渡:

因为“愁眠”,张继看着月亮渐渐地升起,又看着月亮渐渐地落下。

当月亮完全落下的时候,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

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中,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

师板书江枫

过渡:

落叶飘零,江枫瑟瑟。

多么凄清,多么孤寂的画面啊!

那么,诗人在江中又看到了什么呢?

板书渔火

6、过渡:

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张继又听到了什么?

板书乌啼

过渡:

当乌啼声飘过,茫茫秋夜反而变得更加沉寂。

还听到了什么?

师板书钟声

是的,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

(板书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到客船)

7、过渡:

看到了,听到了,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张继还感到了什么?

师板书霜满天

8、师(指着板书)大家看,月落是景,乌啼是景;江枫是景,渔火是景;霜天是景,钟声是景。

这景那景,都围绕着(指抽眠)——生齐读愁眠;都伴随着(指抽眠)——生齐读愁眠;都一层又一层地笼罩着(指抽眠)——生齐读愁眠。

9、用诗人自己的话来说,江枫渔火——生齐读对愁眠。

师板书对

10、孩子们,你们注意过这个看起来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对”字吗?

为什么要用这个“对”?

大家看——(大屏幕出示)想一想,你选第几个?

过渡: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啊!

月落是愁,乌啼是愁;江枫是愁,渔火是愁。

一个看起来极其普通、极其简单的“对”字,“对出”的是诗人心中的无限——(指愁眠)

11、于是,情动于中而辞发于外,《枫桥夜泊》就这样诞生了!

(教师范读全诗)

过渡:

月亮西沉,乌啼声声,霜气布满了整个天地;江枫凋零,渔火点点,钟声划破了凄清的夜空。

在这个孤独而寂寞的晚上,诗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他在心里轻轻地念道——

学生再次齐读全诗

12、月亮已经落下去了,诗人还看得见吗?

(擦去“月落”)

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乌鸦凄厉的叫声也已经消失了。

(擦去“乌啼”)

那满天的霜气看得见吗?

(擦去“霜满天”)

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之中,那瑟瑟的江枫看得清吗?

师:

(擦去“江枫”)

点点渔火忽明忽暗,若有如无。

(擦去“渔火”)

还有那姑苏城外的寒山寺,看得见吗?

(擦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到客船”)

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景物可以相对了。

(擦去“对”)

(形成如下板书)

愁眠钟声

13、过渡:

突然,听——(钟声和音乐缓缓响起)PPT放声效

一声!

一声!

又是一声!

(在“钟声”下面画上三条波浪线)声声敲打着愁眠,声声陪伴着愁眠,声声抚慰着愁眠。

(在“愁眠”下面画上三条波浪线)

14、这钟声,仿佛在说,张继啊张继……(学生用此句式说话)

让我们一起像张继那样,用心去感受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

这悠悠传来的钟声,好像在对孤独的张继这样说——

四、拓展升华

过渡:

孩子们,其实“愁眠”是人人会有的一种心情。

这种心情,会伴随人的一生,也伴随着人类的全部历史。

所以,古今中外,写愁眠的诗歌成千上万、数不胜数。

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写愁眠,尤其是写思乡的愁眠,更是比比皆是。

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在师的引导下读诗句

1、大家一定已经发现,所有的愁眠都跟一种景物连在了一起,这个景物就是—明月。

正所谓,明月千里照愁眠,愁眠一夜望明月。

于是,诗人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都寄托在了那一轮皎皎的明月上。

那么,在没有明月的夜晚,在月亮落下去的夜晚,诗人张继又把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寄托给了谁呢?

(大屏幕出示)枫桥夜泊

2、劝解张继这份愁眠的是——抚慰张继这份心情的是——温暖张继这颗心灵的,还是——

3、孩子们,在张继之前,没有人这样写过钟声;在张继之后,尽管有很多人写过钟声,但是,没有一个人写得像张继这样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这,正是《枫桥夜泊》这首诗能够流传千古的秘密所在。

让我们再次满怀深情地走进这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

生:

(齐读《枫桥夜泊》)

4、于是,从张继之后,从《枫桥夜泊》之后,除了“明月千里寄相思”,在中国诗人的心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美好景物,那就是——钟声!

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在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笔下悠悠回荡。

(大屏幕出示)【宋】陆游《宿枫桥》师:

听,四百多年过去了,这夜半钟声在陆游的笔下悠悠回荡——

(大屏幕出示)——【明】高启《泊枫桥》师:

听,八百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高启的笔下悠悠回荡——

(大屏幕出示)【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师:

听,一千多年过去了,这空灵的钟声在王士祯的笔下悠悠回荡——

(大屏幕出示)——陈小奇《涛声依旧》

生:

(齐读诗句)

5、今天,你读了《枫桥夜泊》,你的心里有了一种感触、一种感受、甚至一种感动。

所以,我想,假如你以后有机会去苏州,你一定会去看一座桥,哪座桥?

来到枫桥,你一定会想到一个人,谁?

想到张继,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充满深情地背诵一首诗,那就是——(齐答)《枫桥夜泊》。

来,我们一起边走边吟——(集体背诵《枫桥夜泊》)

6、从此,你对张继不再陌生,尽管你和张继相隔千年;从此,你对枫桥夜泊、你对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再陌生,尽管你和枫桥相隔百里、千里、甚至万里。

长相思

教学目标

1、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2、学会“榆畔帐聒”四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词的大意。

5、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1、感知词的大意,懂得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引导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21课的前两首古诗,感受到了王安石和张籍那浓浓思乡情。

那么谁愿意给大家背诵一下古诗?

请学生配乐诵读。

2、当“洛阳城里见秋风”的时候,张籍的内心涌动着“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乡之情。

那么,在风雪交加的夜晚,纳兰性德又将流露出一份怎样的思乡之情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相思》。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1、昨天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课文了,谁来说说你是怎样预习的?

(查阅相关资料、反复诵读、试着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2、在预习时,你发现长相思与前两首古诗有什么不同了吗?

点击课件,出示词

教师介绍词:

词是诗的别体,词因为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

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

教师补充:

长相思是词牌名,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通常用来写思念之情。

也是这首词的题目。

3、检查朗读

下面谁来给大家读一下这首词。

大家看,更在这儿应该读几声?

你怎么知道第一声的?

解释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

再指名读,教师评价:

字正腔圆

*古代,词是可以配乐唱和的,有它自己的节奏,老师给大家标出来了,谁来试试。

一起试着这样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读读这首词。

三、学习这首词

(一)默读

1、同学们已经把这首词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但这还不够,还要读得有情有味才可以,这就需要我们读懂词意,体会词人的情感。

同学们,想想可以运用什么办法读懂这首词?

和我们读懂古诗的方法一样。

2、请大家运用刚才提到的方法自学这首词,想想这首词的大体是什么意思?

把不明白的地方标记出来,可以请教同学,也可以请教老师。

3、同位之间可以交流一下学习收获。

(二)学习上阙

1、大家看,这是词的上阙,谁来读读,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谁能帮他解决?

谁能简单说说它的意思。

2、康熙21年,纳兰性德作为御前一等侍卫随皇上从北京出发,出山海关去长白山祭祀,他们初春时节出发,现在已经到了寒冬时节,这期间他们岂止翻过一座山,跨过一道河,山一程水一程指的是?

你从这一程又一程读出这是怎样的征途?

板书:

征途

我们可以用那些词语可以形容这种漫长艰辛的征途?

(长途跋涉千里迢迢、翻山越岭、跋山涉水)

3、告别了家乡,告别了亲人。

纳兰性的他们风餐露宿,走了一程又一程

学生读,学生评价,你认为他读得怎样?

他的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4、夜深千帐灯,读到这儿,老师产生了疑问,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是呀,将士们白天车马劳顿,疲惫不堪,为什么夜深还不休息?

(三)学习下阕

1、自己读读下阕想一想,为什么会夜深千帐灯

2、谁来说说下阕的意思。

3、和上阕的山一程水一程一样,这儿的风一更雪一更,指的是,一整夜风雪交加。

4、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走进营帐、走进纳兰性德,边听边想,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读出自己看到的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

5、同学们,出现我们在面前的,是一位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词人。

板书:

身在,心系故园

他行走在千山万水之间,然而他那颗心,却在故园,在家人身上。

6、大家想像一下,出征前,在他的故园会有什么样的情景呢?

学生交流,他多么希望可以,梦回故园,感受这份温馨、宁静、祥和,可是,现在,却被吵得乡心破碎,乡梦难圆。

7、此时,你就是纳兰性德,你来读,

8、对词人来说,这,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

(齐读)长相思

师:

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生:

(齐读)长相思

四、拓展

1、同学们,这首如梦令也是纳兰性德在这次征途中写下的佳作。

自己读读。

万丈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还睡,

解道醒来无味。

2、指名读读,

3、仔细读读这首词的注解,想一想这首词和长相思,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注解:

将士们怀念自己的家园,不禁借酒消愁,希望沉醉不醒。

但是,大凌河水,惊涛拍岸,把梦中人催醒了。

当一觉醒来,这思乡者又赶紧叮嘱自己再睡一会儿,因为睡着了总比眼睁睁地思乡好过一些。

4、是呀,虽然,聒碎乡心的声音不同,但是纳兰性德的思乡之情是一样的,体会着词人的思乡之情读读这首词。

五、总结

同学们,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

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也会情不自禁地涌起——再次激情诵读《长相思》。

六、课下请同学们继续诵读这两首词,,也可以搜集一些表达思乡的歌曲唱一唱。

板书设计:

长相思

身在征途

心系故园ww绿w色.ls中p小j学y教.c育o网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