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三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7826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案三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数学教案三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数学教案三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数学教案三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数学教案三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教案三下.docx

《数学教案三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案三下.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教案三下.docx

数学教案三下

学科

(第册)

备课教师

授课时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目标

1、掌握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在对比观察中发现简单规律,能够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3、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增强估算的意识和验算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过程,并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

商的定位。

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主探究交流比较归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例题情境图,引导学生感受图中所提供的情境。

2、提问:

“一共有600只鸡,平均每层有多少只?

”该怎样列式?

二、活动尝试。

1、600÷3=?

你是怎样想的呢?

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

2、全班交流算法。

学生可能有的方法:

(1)3个200是600,600除以3得200;

(2)6个百除以3得2个百,2个百是200;

(3)因为6÷3=2,所以600÷3=200。

学生交流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3、口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00÷3400÷2800÷2

4、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口算。

(2)反馈交流,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三、师生探究。

1、出示“这些鸡2天共产鸡蛋986个,平均每天产多少个?

”让学生尝试列式。

(得出算式:

986÷2)

2、你能估计一下得数大约是多少吗?

你是怎样想的?

3、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

学生列出竖式后尝试演算。

指名两名学生板演。

4、集体评议。

提问:

(1)“4”为什么写在商的百位上?

(引导学生明确:

9百除以2得4百多,4表示4个百,所以要写在商的百位上。

(2)百位余下的“1”为什么要和被除数十位上的“8”合起来再除以2?

(3)你觉得今天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和以前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什么联系吗?

(引导学生明确除的过程是一样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比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多算了一步,十位上除好以后还要把个位上的数移下来继续除,注意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5、谈话:

你会验算吗?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同时验算。

教后修改

板书设计

小结

课后反思

签名

学科

(第册)

备课教师

授课时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弄清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2、继续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在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商的定位

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例题情境图,引导学生了解题中的信息。

2、提问:

“卖了多少千克鸡蛋?

”该怎样列式?

(得出算式:

312÷4)

二、师生探究。

1、你能估计一下商是多少吗?

你是怎样想的?

交流:

①100×4=400,所以312÷4的商比100小。

②被除数百位上是3,比除数4小,商不够1个百。

2、你能用竖式计算吗?

(1)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

(2)交流计算过程,要求重点说说“7”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

(3)学生在书上再完整地用竖式计算一遍。

(4)反馈交流:

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沟通与昨天所学知识的联系。

三、巩固反思。

教后修改

板书设计

小结

课后反思

签名

学科

(第册)

备课教师

授课时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练习

教学目标

1、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验算方法,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相关的计算技能。

2、能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义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验算。

教学方法与手段

小组合作交流比较归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做练习一第1题。

1、出示题目,齐读题目要求。

2、提问:

怎样验算除法算式?

3、指名4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自备本上。

4、反馈交流。

二、做练习一第2题。

1、出示题目后学生独立理解题意。

2、示范估计的方法:

根据被除数的前一位数或前两位数与除数的关系,估计商是几百多还是几十多。

例如:

228÷3的商是七十多。

3、学生根据估计的方法估计每一题的商。

4、交流估计的过程。

5、学生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

6、反馈:

将计算结果与练习前估计的商进行比较。

三、做练习一第3题。

1、谈话:

我们上学期举行了跳绳比赛,2分钟你跳了几下?

2、这两位小朋友跳了多少?

读一读。

3、请你估计一下,谁跳得快一些?

4、反馈交流:

你是怎样想的?

四、做练习一第4题。

1、出示题目后学生独立计算。

2、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五、做练习一第5题。

1、出示题图,让学生仔细看图。

2、提问:

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3、学生独立解决第

(1)问。

教后修改

板书设计

小结

课后反思

签名

学科

(第册)

备课教师

授课时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结果都等于0。

2、经历探索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从不同角度的思考,让学生体会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猴最喜欢吃什么?

(桃子)那小白兔喜欢吃什么呢?

(萝卜)今天,小白兔和小猴们结伴到野外采摘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你们瞧。

(投影出示例题情境图)

2、提问:

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3只小白兔采了6个蘑菇;3只小猴发现树上一个桃也没有。

3、

(1)求“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

”可以怎样列式解答?

指名学生口答,师板:

6÷3=2

(2)求“平均每只猴能采到几个桃?

”可以怎样列式?

指名学生口答,师板:

0÷3=?

二、师生探究。

1、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1)0÷3结果是多少?

你是怎样知道的?

(2)试一试:

0÷4=0÷9=

(3)从刚才几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4)揭示: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卡片出示后让学生齐读一遍。

]

2、教学“商中间有0的除法”。

(1)出示对媒体课件。

师:

同学们,养鸡场这个星期的前3天共产鸡蛋306个,你能计算平均每天产鸡蛋多少千克吗?

(2)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3)反馈交流:

①300÷3=100,6÷3=2,100+2=102

②用竖式计算:

3、试一试。

教后修改

板书设计

小结

课后反思

签名

学科

(第册)

备课教师

授课时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这种除法笔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这种除法笔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

从图上知道些什么?

2、要求“后4天平均每天生产鸡蛋多少千克”该怎样列式?

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32÷4=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谈话:

432÷4商是几位数,大约等于多少,请同学们先试着估计一下。

2、指名回答。

3、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

4、学生尝试演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的情况。

5、反馈评议。

让板演的同学说说计算过程,教师适时提问:

十位上3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

商十位上的0能不能丢,为什么?

6、根据刚才的估算看看我们笔算的结果怎么样?

做题之前或之后的估算对笔算会有什么好处?

7、小结:

做笔算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的上面写0。

为了防止漏写0,最好在笔算之前或之后再估算一下商的位数或大致结果

教后修改

板书设计

小结

课后反思

签名

学科

(第册)

备课教师

授课时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与手段

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例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提问:

你从图上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都有4层;一共有224本书。

要求什么问题?

(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

)怎样求呢?

二、自主探索。

1、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组商量。

2、交流汇报。

可能出现如下解法:

(1)先算每个书架平均放多少本。

224÷2=112(本)112÷4=28(本)

提问:

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

(一共有224本书和有两个书架)

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

(每个书架平均放的本数和每个书架有4层)

(2)先算两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

4×2=8(层)224÷8=28(本)

提问:

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

(每个书架有4层和有两个书架)

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

(一共有224本书和共放在几层里)

3、讨论比较。

提问:

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不同点:

第一步求的不一样。

(1)种解法第一步求的是每个书架平均放多少本;第

(2)种解法第一步求的是两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

第一步用的计算方法不一样。

(1)种解法第一步用除法;第

(2)种解法第一步用乘法。

单位名称也有不同。

(1)种解法两步单位名称一样,都是“本”;第

(2)种解法第一步单位名称是“层”。

相同点:

第二步都是用的除法,都可以求出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三、巩固反思。

教后修改

板书设计

小结

课后反思

签名

学科

(第册)

备课教师

授课时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并对计算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复习验算和估算的方法。

3、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主练习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

答题纸文具

一、复习口算。

做第15页复习第1题。

1、卡片出示下列各题。

800÷2280÷7690÷3300÷6

320÷8500÷5440÷4460÷2

2、开火车口算,相机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齐算。

二、复习竖式计算。

做第15页复习第2题。

1、指名3人板演,其余同学选择其中的2组完成。

2、反馈交流。

3、比较每组中的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单元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做第15页复习第3题。

1、小黑板出示:

848÷4÷2900÷2÷3909÷3÷3

848÷8900÷6909÷9

2、学生独立计算。

3、指名说说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四、做第15页复习第4题。

1、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填写表格。

2、组织交流。

提问:

(1)你是用什么方法求“平均每班有图书的本数”的?

(2)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

五、做第15页复习第5题。

(1)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的意思。

(2)学生尝试计算,填写表格。

(3)反馈交流。

(4)提问:

观察这张表,你有什么发现?

教后修改

板书设计

小结

课后反思

签名

学科

(第册)

备课教师

授课时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年历,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的天数。

2、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方面的知识。

知道大月、小月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的天数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探究交流,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黄色和蓝色水彩笔

一、创设情境。

1、出示2005年的日历。

谈话:

这是2005年的日历,年历上的1、2、3……和一、二、三……分别表示什么?

你能在这张年历上找到自己的生日吗?

2、交流:

介绍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是星期几。

(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指出)

3、做“想想做做”第1题。

4、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利用这张2005年的年历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板书课题:

认识年、月、日)

二、小组合作,初步感知。

1、整体观察年历,你发现些什么?

在小组内交流。

2、交流反馈,师随机板书:

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一年有12个月30天(4月、6月、9月、11月)

28天(2月)

谈话: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从一张年历上发现了这么多有价值的信息。

为便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我们怎样把刚才发现的有用信息整理出来呢?

学生讨论交流。

师:

用列表的方法把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整理出来简洁明了。

教科书上已经为我们设计好了表格,就请同学在2005年的年历卡上找出每个月的天数填在P17页的表格里,填好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三、认识大月、小月。

1、那么哪几个月的天数是31天?

哪几个月的天数是30天?

哪个月的天数是28天呢?

(引导学生继续认真看年历,并填写第17页上的表格)

2、反馈交流,师完成板书:

31天: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一年有12个月30天:

4月、6月、9月、11月

28天:

2月

3、这些有31天或30天的月份都有自己的名字,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吗?

(齐读第17页表格下的文字)

4、把第17页表格里的大月涂上黄色,小月涂上蓝色,记住它们。

5、这么多的大月、小月怎样才能记住它们,不产生混淆呢?

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充分交流后出示下面的两首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

A:

一、三、五、七、八、十、蜡,三十一天永不差。

B:

要找大月你记住,七、八两月挨着数,七月以前找单数,八月以后找双数。

6、介绍拳头记忆法。

(1)老师示范;

(2)学生跟着数;(3)学生练习。

四、计算全年天数。

1、我们已经知道了2005年每个月的天数,你会计算这一年有多少天吗?

2、学生计算后交流自己的算法,师随机板书:

(①31×7+30×4+28=365

②31×7+30×5-2=365……)

五、应用质疑。

教后修改

板书设计

小结

课后反思

签名

学科

(第册)

备课教师

授课时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认识平年、闰年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归纳的过程,知道平年、闰年以及季度;记住平年、闰年的天数;掌握判断平年与闰年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3、了解一些宇宙天体运动规律与年、月、日关系的常识,了解气象部门对春、夏、秋、冬的科学划分,引发对自然科学产生好奇心,激发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掌握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

1、出示第19页2004年二月和2005年二月的年历卡,让学生观察2004年2月和2005年2月的天数相同吗?

2、指出:

2004年2月有29天,而2005年2月只有28天。

3、教师:

可见2月份是非常特殊的月份。

我们把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叫闰年。

(板书)

二、师生探究。

1、出示第19页1997~2008年2月天数的年历卡,让学生说说哪些年份是闰年,哪些年份是平年。

2、如果不知道2月份的天数,怎样判断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

找到了规律就知道了。

3、再仔细观察刚才的年历卡,你发现闰年和平年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

揭示: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板书)

4、介绍: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方法:

用该年的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的即为闰年,有余数的即为平年。

如:

1994÷4=498……2(平年)

1996÷4=499(闰年)

指出: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例如2000年是闰年,而2100年是平年。

5、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并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三、计算全年天数。

1、我们已经知道了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因此平年全年的天数与闰年全年的天数相同吗?

2、你会算一算平年一年有多少天?

闰年一年有多少天吗?

3、组织交流,师板书:

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四、了解季度方面的有关知识。

1、引导学生读第20页第4题的要求,谈谈自己对“季度”的了解。

2、师介绍有关知识。

3、指导学生计算第一季度的天数,学生独立计算后三个季度的天数。

4、反馈交流。

五、巩固反思。

教后修改

板书设计

小结

课后反思

签名

学科

(第册)

备课教师

授课时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生日快乐(实践活动课)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合作意识。

2、渗透热爱父母、热爱家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合作意识

教学方法与手段

小组合作交流探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生一张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出示生日蛋糕。

同学们,这是什么?

知道老师带这个蛋糕来干什么吗?

今天我们来过一个集体生日,怎么样?

2、学生齐唱生日快乐歌。

3、过渡:

照理,唱完生日歌就该吃蛋糕了,可今天这蛋糕暂时还不能切,老师遇到了一些与生日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被设置为一、二、三、四个难关,如果同学们能协助老师顺利闯过这四关,我们再来高高兴兴地分蛋糕吃,怎么样?

二、闯关活动。

第一关:

猜一猜。

1、有几位小朋友听说我们在过集体生日,也赶来凑热闹,让我们来了解他们的生日各是几月几日?

2、课件出示第22页四幅图及声音。

3、你知道他们的生日各是几月几日吗?

先独立想一想,再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

4、反馈:

结合学生的回答复习大月、小月、季度、闰年等知识。

5、你能模仿刚才的几位同学,把自己的生日编成一道题让其他同学也来猜猜你的生日吗?

6、指名交流,猜一猜。

7、小结:

第一关顺利通过。

第二关:

问一问。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班中有些同学的生日在一月份,有些同学的生日在三月份……那么,到底几个同学的生日在一月份,几个同学的生日在三月份呢?

我们不知道,下面我们就通过问一问来统计一下我们班同学的生日分布情况,请各组组长组织组内的同学依次报生日,填好统计表。

2、各组活动。

3、交流汇总,师完成汇总后的统计表。

4、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汇总数据完成第23页的条形统计图吗?

5、反馈评议。

6、你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反映出的我们班同学的生日,提出哪些问题呢?

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7、小结:

顺利闯过第二关。

第三关:

算一算。

1、根据条形统计图反映出的数据算出每个季度出生的人数各是多少,并填入下表。

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人数

2、反馈校对,要求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再次明确季度的含义。

3、小结:

顺利闯过第三关。

第四关:

小小设计师。

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

在年历上圈出来,并说说准备怎样为爸爸妈妈过生日。

教后修改

板书设计

小结

课后反思

签名

学科

(第册)

备课教师

授课时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平移和旋转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平移。

2、通过对物体运动现象的感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

教学方法与手段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提出课题

1、用玩具小汽车演示平移的过程,要求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玩具小汽车发生了什么变化?

2、指出:

像小汽车这样从一头移到另一头,叫做平移。

(板书;平移)

3、再次演示,要求学生在感受小汽车平移过程的同时注意汽车轮子的运动。

4、指出:

像轮子这样的运动叫做旋转。

(板书:

旋转)

5、揭题:

平移和旋转

二、观察比较,再次体会

1、说明:

在生活中,到处都能见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出示P24页例题图,解释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2、做“想想做做”第1题,判断所提供的图中物体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

(1)独立思考。

(2)小组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