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科等值线专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7523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1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科等值线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三地理科等值线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三地理科等值线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三地理科等值线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三地理科等值线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科等值线专题.docx

《高三地理科等值线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科等值线专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科等值线专题.docx

高三地理科等值线专题

2008届高三专题复习资料

——等值线图的判读

一.等值线主要类型与各章节的知识联系

 

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地理现象的空间演变、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都可以通过等值线图展示出来。

等值线图为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象,以及分析计算能力提供了平台,历年高考都非常重视对等值线图的考查。

二、等值线的基本特点

1.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相等。

2.等值线为闭合曲线。

等值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由于受图幅限制,不一定能显示出其全部闭合的状态。

3.两条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

例如,在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所以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

但也有特殊情况:

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在图上可以显示为重合状态。

4.相临的两条等值线之间数值相差一个级差或相等。

三、等值线图判读的一般方法

1.观察等值线的稀密

等值线密,说明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等值线稀,说明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小。

等高线分布密的地区,地面坡度大;等高线分布稀的地区,地面坡度小。

等温线分布密,说明该地区温度差别大;等温线分布稀,说明该地区温度差别小。

2.分析极大值和极小值

等高线极大值表示地势最高,极小值表示地势最低。

等压线极大值表示气压最高,极小值表示气压最低……观察等值线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主要是为了分析其原因。

3.掌握重要的等值线

重要的等值线一般是地理分界线。

在读等值线分布图中,一定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等值线。

如我国等降水量图上的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

4.注意等值线的数值间距

等值线的数值间距是指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差值。

在一般情况下,等值线的数值间距是相同的,但有的也会出现两种数值间距,这应特别注意。

四、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一)等高线的判读与应用

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但有时也看到重合,那只是在陡崖处出现。

(5)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

“密陡疏缓”。

(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2.等高线地形图上基本地貌类型的表示方法及判读(略)

3.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与应用

(1)判断地形:

(2)判断地形坡度的陡缓(大小)

在不同的等高线图上,如果等高距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的坡度较大,比例尺较小的坡度较小;如果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等高距较大的坡度较大,等高距较小的坡度较小;如果等高距、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不一致,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4)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同一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但在等高线图上的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

(n-1)d≤H<(n+1)d。

(5)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是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水文特征:

河谷等高线密集,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所处的迎风坡、背风坡位置和流域内降水量(内流区域的融冰或融雪量)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6)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①确定水库坝址的位置。

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②确定港口码头的位置。

港口码头应选择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积。

③确定公路、铁路线。

一般情况下,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较缓、线路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尽量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④确定引水线路。

引水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⑤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并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方案。

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

⑥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平坦的向阳地带,并且要交通便利,远离污染。

(7)绘制地形剖面图

(二)等温线图的判读

1.等温线分布的一般规律及成因

(1)在南北半球上,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2)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因为南半球海洋广阔。

(3)等温线在陆地或海洋上会弯曲。

这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4)世界最高气温出现在撒哈拉沙漠,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

2.等温线的“高高低低”的规律

在世界等温线水平分布图上,有如下规律:

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偏高;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偏低。

3.等温线图的应用

(1)判断南、北半球:

规律如下:

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南半球。

(2)判断温差:

规律如下:

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温差小。

(3)判断洋流的流向和性质

(4)判断海陆分布

(5)判断季节

(6)判断地形规律如下:

等温线闭合:

 内线数值大-→中心气温高一→中心地势低-→盆地(洼地)。

 内线数值小-→中心气温低-→中心地势高-→山地(高原)。

等温线不闭合:

等温线向高值凸出-→中间比两侧气温低-→中间地势高-→山脊。

等温线向低值凸出-→中间比两侧气温高-→中间地势低-→山谷。

(7)判读等温线的走向,分析等温线与纬线、海岸线与地形的关系

①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它是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②等温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

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

③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

这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结果。

(8)判读等温线的弯曲状况,探讨影响气温的因素

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受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①同纬度大陆上气温最低月份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海洋上的向高纬凸出,气温最高月则相反。

②暖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③等温线成闭合曲线的地区,受地形(盆地或山地)影响多形成暖热或寒冷中心。

(三)等压线图的判读

1.判断气压系统

2.判断风力大小

3.判断南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气压指向低气压,与等压线垂直。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北半球的风向右偏,南半球的向左偏。

4.判断季节

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一般为低气压;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一般为高气压。

5.判断是近地面还是高空

在近地面,由于摩擦力的存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夹角较大,并且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在高空,由于摩擦力很小,风向基本上与等压线平行。

这样从近地面向高空,风向将越来越接近于平行等压线的状况。

6.判断天气状况

低压、低压槽控制为阴雨天气;高压、高压脊控制为晴朗天气。

(四)等降水量线的判读

1.一般,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等,并且年降水量线数值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

2.与山脉平行: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等降水量线密集地区:

多为山地的迎风坡,如我国西南部的山地迎风坡,降水量丰富且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密集。

4.等降水量线呈封闭状态的地区: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成为多雨中心;距海遥远、地形闭塞的内陆盆地成为少雨中心;城市由于城区温度较高,形成上升气流,加上多尘埃,水汽容易凝结,降水较郊区多,有“雨岛效应”。

(五)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1.特点

(1)等潜水位线是指某地潜水面的海拔高度。

(2)潜水面是一个自由水面,受天气、气候和地势高低的影响。

同一地区,天气晴朗、气温高时,潜水位低,阴雨天、气温低时,潜水位高。

潜水面一般随地势起伏,略有起伏。

(3)一地的海拔高度与该地的等潜水位线的海拔高度之差为该地潜水的埋藏深度。

2.判读:

数值大,潜水位高;数值小,潜水位低。

潜水面是一个自由水面,随地势的高低起伏而略有起伏,地势高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位低。

河流两岸的潜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潜水补给河流。

河流两岸的潜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流补给潜水。

(六)等太阳高度线的判读

1.概念:

把太阳高度角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太阳高度线,用等太阳高度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图称为等太阳高度线图。

2.类型:

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实质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3.解题时的几点技巧:

(1)图中最大的圆圈为太阳高度O度线,即为晨昏线,图中其余部分太阳高度角均大于O度,可根据有关条件在图中画出晨线和昏线。

(2)图中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所以通过该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整。

五、其他等值线的判断

其他等值线,如等盐度线、等酸雨PH值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震线、等时线、等地租线等,判读方法与上述情况类似。

六、闭合等值线图的判读

1.剖面线法

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其内部数值可以通过类似作“地形剖面图”的方法,看数值曲线变化趋势来判断其数值范围。

2.口诀法——“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若其值与低值相同,则线内数值比低值低;若其值与高值相同,则线内数值比高值高,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等值线专题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回答1~3题。

(图中某时海平面平均气压(单位:

hPa))

1.M处的气压值可能为()

A.1012、1012.5B.1017.5、1020  

C.1017.5、1015D.1015、1011.5

2.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

A.南风B.西风   

C.西南风D.东北风

3.图示地区4月份因大陆气团与海洋气团交绥而降水较多的地方为()

A.①B.②   C.③D.④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B.暖流

C.寒流D.径流

5.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A.2月B.5月

C.7月D.10月

6.上图为某地热力原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分布状况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

①<②<③

B.气温:

甲地<乙地

C.气流:

乙地流向甲地

D.天气:

乙地比甲地更易形成阴雨天气

7.下面各图等高距相同,则有关a、b、c、d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c=dB.a>c>d>bC.b>d>c>aD.c>b>a>d

8.右图所示区域内,最适合停靠巨型货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图,回答9~11题

9.此图若为北半球等温线图,且甲、丙为海洋,乙为陆地,则气温数值:

()

A.d>b>c>aB.c>d>a>b

C.c>a>d>bD.d>b>c>a

10.此图乙、丙处若为北太平洋海水等温线图,等值线的数值向北递减,则丙处为()

A.北赤道暖流B.北太平洋暖流C.日本暖流D.加利福尼亚寒流

图二为某地潜水等水位线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潜水的流向主要是:

()

A.自北向南  B.自东向西

C.自西向东  D.自南向北

12.在A、C、D、E四点中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

A.A点 B.E点 

C.C点 D.D点   

13.如果在BCDE四点打井,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仅考虑地下水水位离地面的距离,最容易打到水是:

()

A.E点 B.B点 

C.C点 D.D点

读右图分析回答第14~16题。

14..图中所代表的甲处地形名称叫做()

A.喀斯特溶洞B.冲积扇

C.新月形沙丘D.火山口地貌

15.如果甲处是华北平原一部分,从外力作用分析,形成该平原的主要动力是()

A.黄河泥沙的塑造作用

B.地质年代风积作用

C.地质年代岩浆喷发

D.第四纪冰川堆积作用

16.在自然环境没有遭到破坏的干旱半干旱区,这种甲地地形往往形成()

A.绿洲B.固定沙丘C.流动沙丘D.盐湖

阅读图,回答17~18题。

17.能正确反映地形剖面与地质构造的是()

A.a—b线B.c—d线

C.e—f线D.g—h线

18.单幅地形剖面图所能完整显示的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高度与绝对高度

B.分水线与集水线

C.陡崖与山谷D.山顶与鞍部

下图表示某时刻地球表面太阳高度分布状况(M点太阳高度为90°,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自里向外依次为60°,30°,0°),读图完成19—20题。

 

19.此时,北京时间为()

A.2点B.10点

C.14点D.20点

20.此时,下列地区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A.悉尼、雅典、新加坡均为多雨季节

B.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河流正值枯水期

C.白令海峡夜幕深沉、好望角夕阳似火

D.我国东南沿海附近海域处于休渔期

读图,判断21~22题。

21.河流ab段的流向为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22.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A.59米B.99米

C.199米D.259米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6.21,完成23~25题。

23.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B.台风C.洪涝D.寒潮

24.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7、8月B.甲——3、4、5月

C.乙——5、6月D.乙——12、1、2月

25.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D.气温高,蒸发量大

二.非选择题

26.读图8,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标注出该区域的最高点(以H表示),该点海拔约米。

(2)在地形图下的网格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3)在剖面图上标出M、N两点,将地形分成3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经济林种植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

对你的地形划分和土地利用方案加以简要说明。

(4)在图示区域内,拟修建一个小型水库。

从地形特点考虑,选择水坝的最佳位置,用“//”

标注出。

27.图6—21—27中,a、b、c为等值线,若数值a>b>c,请回答:

(1)设该图示为等温线图,则:

①该地位于_____半球,若该处是陆地,此图反映的时间为_____月。

此时北太平洋上形成_____气压。

②若该图等温线弯曲是由洋流影响,则该洋流按性质分类属于_____;若该洋流位于大西洋中低纬海区,那么按成因分属于_____。

③若该地等温线弯曲是地形所致,则该处地形是_____(山谷、山脊)。

(2)设该图示为等高线图,则:

 ①该地形是_______。

 ②下面所示的剖面图中属CD剖面图的是_______。

③B处气压比D处_______,说明气压与海拔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该图示为等压线图,则:

  

该处是_______。

若该处在北半球,则A点吹_______风。

该地天气状况_______。

(4)设该图示为等压面图,且该处在低空,则该处地面温度比周边温度_______,垂直气流流向为_______。

(5)设该图示为大洋表面盐度分布图,则:

海轮运行至A、B、C、D四处时,吃水最浅的是_______地。

(6)设该图示为等震线图,则:

  

A、B、C、D四地中,破坏最严重的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D四地测得的震级大小有何特点_______。

【等值线专题能力拓展】

图四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回答下题:

1.甲处的水井埋藏深度可能是:

()

A.1.5米B.2.5米

C.7.5米D.8.5米

2.从图中内容可知,甲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地下水开采过度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倾向D.有荒漠化倾向

  

根据(图2)的等高线图判断第3-4题:

3、关于图中河流与地势的正确说法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

  B、地势北高南低

  C、若图示为北半球,则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

  D、若图示为南半球较高纬度,则河流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4、若图中等高距为300m,且B点的气温为15℃时,则A点的气温是()

  A、11.6℃  B、18.6℃  

C、20.4℃  D、9.6℃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流水侵蚀作用,使地表呈现出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

其中典型地貌有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其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地形图中能够反映出黄土塬地貌的是

①②③

A.①B.②C.③D.②③

6.对黄土塬的治理措施是

A.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B.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C.打坝建库,拦泥蓄水D.在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

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回答7—9题。

7.造成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太阳辐射、地形

C.大气环流、下垫面

D.洋流、地形

8.图中M、N两点的实地距离约为()

A.700kmB.550km

C.1100kmD.850km

9.a岛上等温线的值最有可能为()

A.0℃B.-5℃C.2℃D.-8℃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2中MN两点之间连线的地形剖面图为下面四幅图中的()

A.A图B.B图C.C图D.D图

11.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甲城市最有可能为()

A.南京B.拉萨C.兰州D.乌鲁木齐

图3为北纬30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

读图完成12~13各题。

 

12.山峰e的最大海拔可能为:

A.901米B.899米C.799米D.997米

13.站在海边b处,肯定可以看到的位置是()

A.dB.cC.aD.f

右图是我国海拔3800米某内陆湖的水位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14~15题。

14.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B.风沙影响

C.降水影响D.气温影响

15.如湖泊水与潜水为互补关系,下列补给正确的是()

A.1月份湖水补给潜水B.7月份湖水补给潜水

C.湖水长年补给潜水D.潜水长年补给湖水

 

图9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代表某种文化景观,

读图回答16-18题:

16.该种文化景观是()

  A.小溪  B.梯田 C.平原 D.沙滩

17.该文化景观最有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B.江南丘陵

C.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

18.下列作物最有可能在该文化景观区种植的是()

  A.水稻  B.甜菜  C.谷子  D.青稞

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9~21题。

19.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城市所在地区的等温线向西弯曲。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B.地形

C.纬度位置D.大气环流

20.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B.土地沙化

C.水土流失D.酸雨污染

21.图中所示河流,其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B.地震C.干旱D.凌汛

读“某地理现象移动路径和盛行期频数等值线图”,回答22~23题。

22.该地理现象是()

A.地震B.台风(或飓风)C.赤潮D.梅雨

23.下列地区中,该灾害出现频率最小的地区是()

A.东南亚B.中美洲C.孟加拉湾D.几内亚湾

 

读下图(图11),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单位:

米)。

回答第24-25题:

24.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25.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

A.40

C.50

26.读图16“我国东南某地区简图”,回答。

 

(1)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2)判断图中A地区的地势特点。

其在防洪方面的作用是。

(3)此河甲地夏季常发生洪涝,对其原因分析正确是:

A.该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B.众多支流汇入,干流水量大

C.缺少湖泊调节,干流水量大

D.甲区位于平原,河道弯曲,上游来水排泄不畅

E.甲区河段呈地上河,干流水位高

(4)请描述该河乙河段的水文特征。

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地面沉降的分布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沉降平均速度最快的地区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附近。

(2)导致图示地区地面沉降最直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由于地面沉降,可能给A地区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

解决地面沉降问题可采用的措施有哪些?

 

(3)图示地区所在的经济带(圈)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在发展工业的自然条件上存在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28.读某河流上游水库大坝的位置图和剖面图及其河流水量变化图,完成有关问题:

(1)图18中的水库大坝选择的地形条件,这样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大坝的设计与建设需考虑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图18的大坝设计(图距约为0.8㎝),坝长和坝高(坝顶到坝底的相对高度)分别大约是()

A.90m,100m  B.80m,150m  C.72m,50m  D.72m,100m

(4)在图18中绘出水库淹没的最大范围

(5)在图19中观察,大坝上建设水电站,可利用的落差应H1、H2、H3中的____,

水轮发电机应安装的位置是(A或B)__________。

(6)图20是水库所在河流的流量过程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C表示水库大坝下游流量过程

  B、曲线D表示水库大坝上游流量过程

  C、曲线D表示大坝建成后流量过程

  D、曲线D表示大坝建成前流量过程

(7)大坝建成后,对于水库下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航运条件改善  B.洪水危害减轻

   C.泥沙淤积加重  D.年经流量增加

(8)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铁路上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