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气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7249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6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电气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汽车电气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汽车电气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汽车电气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汽车电气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电气教案.docx

《汽车电气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电气教案.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电气教案.docx

汽车电气教案

§1-1概述

蓄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

它能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充电,故称蓄电池;又能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向用电设备供电---放电。

一、蓄电池的种类:

1.蓄电池的种类很多,按电解液成分可分为酸性蓄电池和碱性蓄电池;

2.按电极材料可分为铅蓄电池和铁镍、镉镍蓄电池;

3.按用途不同可分为汽车用、蓄电池车(电瓶车)用、电讯用、航标用蓄电池等。

4.目前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铅酸蓄电池,其电极材料主要成分是铅和铅的氧化物,电解液是硫酸溶液。

汽车上装设蓄电池,主要用于发动机起动,给起动机提供强大的电流,一般可达200-600A,所以常称之为起动型蓄电池。

这种蓄电池的结构有干式荷电型、湿式荷电型和免维护型等。

二、起动型铅蓄电池的用途:

汽车上的蓄电池与发电机并联,同属于汽车的低压电源。

一般情况下,只要发动机转速稍高,发电机的端电压就会超过蓄电池的电动势,由发电机供电。

蓄电池只在起动等少数情况下才对外供电。

其具体用途如下:

1.发动机起动时,向起动系、点火系、仪表等供电,同时还向交流发电机提供励磁电流。

2.发动机处于低速运转,发电机端电压低于蓄电池电压时,仍由蓄电池向用电设备供电。

3.发动机中、高速运转,发电机端电压超过蓄电池电压,而蓄电池又存电不足时,将发电机的一部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4.发电机超载时,协助供电。

5.发电机转速和负载变化时,能保持汽车电系电压稳定。

特别是在有晶体管电器的电系中,能吸收电路中随时出现的瞬时过电压,保护电子元件不被击穿损坏。

§1—2起动型铅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

一、起动型铅蓄电池的构造

起动型铅蓄电池一般由六个单格电池串联而成。

主要由极板、隔板、电解液、外壳、联条和极桩等组成。

1.极板:

极板分正极板和负极板,由栅架与活性物质组成,栅架由铅锑合金制成。

锑的含量一般为5%一7%。

加锑是为了提高栅架的机械强度和改善浇铸性能。

但锑有副作用,会加速氢的析出,产生自放电,加速电解液的消耗,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正、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不同的,正极板为二氧化铅(Pbq),呈深棕色,负极板为海绵状铅(Pb),呈青灰色。

为增加蓄电池的容量,将多片正极板和多片负极板并联在一起,用横板焊接,组成正、负极板组,组装时正、负极板相互嵌合,中间插入隔板。

在每个单格电池中,负极板的数量总比正极板多一片,保证正极板处在负极扳之间,使两侧充放电均匀。

否则,由于正极板电化学反应强烈,单面工作将造成活性物质体积变化不一致而使极板拱曲。

2.隔板:

隔板的作用是将正、负极板隔离,防止互相接触而造成短路。

制作隔板的材料必须具有多孔、细孔、渗透性好、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耐酸和不含对极板有害的物质等特点。

隔板的一面有特制的沟槽,组装时,沟槽应垂直并朝向正极板。

这样可使正极板在电化学反应时,得到较多的电解液。

同时,能使在充电时产生的气泡由沟槽上升,脱落的活性物质沿沟槽下沉。

3.电解液:

电解液由纯硫酸和蒸馏水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

一般工业用硫酸和普通水都含有大量杂质,加入蓄电池内会产生自行放电和污染,损坏极板。

因此,必须使用专用硫酸和合格的蒸馏水。

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对蓄电池的工作有很大影响,在我国,一般为1.24—1.30(15℃),应随使用地区和气候条件确定具体数据。

电解液必须保持标准高度。

我国规定起动型蓄电池各单格电池内的电解液液面,应高出防护片10~15m。

使用中降低时,一般宜加蒸馏水补足。

4.外壳

外壳是盛放极板组和电解液的容器,要求它能够耐酸、耐热和耐振动。

目前大多采用塑料外壳。

外壳为整体式结构,间壁把壳体分为六个互不相通的单格,每个单格底部有凸筋,顶上加盖,盖与壳体间的缝隙用沥青封口剂密封。

塑料外壳则直接热封合。

每个单格盖子中间有加液孔,孔上加盖,加液孔盖上又有通气小孔,它既能保证蓄电池内气体的顺利析出,又能防止汽车行驶时电解液溅出。

如果装上氧化铝过滤器,还可以避免水蒸气逸出,减少水的消耗。

5.联条与极桩

(1)联条联条的作用是将单格电池串联起来,提高蓄电池总成的端电压。

起动铅蓄电池的联条用铅锑合金制成。

有外露式、跨接式和对焊式三种。

(2)极桩极桩分中间极桩与首尾极桩,中间极桩便于将单格电池连接,首尾极桩则是蓄电池对外的接线柱,它分为正接线柱和负接线柱;正接线柱用“+”符号表示,其周围涂红色;负接线柱用“—”符号表示,一般不涂颜色。

极桩都是用铅锑合金浇铸。

二、起动型铅蓄电池的型号规格

1.按JB2259--85(铅蓄电池产品型号编制方法)的规定,铅酸蓄电池的型号由四部分组成,其内容及其排列如下:

第一部分用数字表示一个整体蓄电池槽内串联的单格蓄电池的个数;

第二部分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根据其主要用途划分的蓄电池类型,起动型蓄电池用“Q”·表示,它是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的大写;

·第三部分是附加部分,用汉语拼音字母作代号,代表需要注明的蓄电池的结构特征;

第四部分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蓄电池的额定容量A·h,A·h可省略。

2.鉴于目前使用的铅蓄电池的型号,绝大部分是按旧标准JBl058—77规定标注的,故将其介绍如下。

铅酸电流的型号由五部分组成,其含义及排列如下:

I-Ⅱ-Ⅲ-Ⅳ-V

I:

第一部分是阿拉伯数字,表示该蓄电池总成串联的单格蓄电池的个数。

Ⅱ:

第二部分表示蓄电池用途。

汽车用铅蓄电池是起动型的,用“起”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大写“Q”表示。

Ⅲ:

第三部分表示极板类型,一般型可省略不用。

极板特殊的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如于式荷电型用“A”表示;薄型极板用,“B”表示。

Ⅳ:

第四部分用阿拉伯数字表示20h放电率的额定容量,单位为安培小时,即A,h。

V:

第五部分表示特殊性能,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如高起动率电池用“G”表示。

型号举例:

(1)解放CAl091型汽车用6一QA--100型铅蓄电池,其含义是:

由6个单格电池串联,额定电压为12V,额定容量为100A.h的起动型干式荷电铅蓄电池。

§1—3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铅蓄电池属于二次电池,其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是一种可逆的电化学反应。

由于铅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硫酸水溶液,硫酸又是极性分子,所以硫酸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在充、放电过程中,蓄电池内的导电就是靠正、负离子的反向运动来实现的。

一、放电过程的电化学反应:

蓄电池的放电过程就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

其电化学反应是依靠正、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PbO2和Pb)在电解液(稀硫酸溶液)的作用下进行的。

当外电路接通时,电子便从低电位的负极板通过用电器流向高电位的正极板。

二、充电过程的电化学反应:

蓄电池的充电过程就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

充电时,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正、负极板上的PbSO4还原成PbO2和Pb。

就这样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了。

三、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化学反应方程式:

由上述放电与充电过程可知,铅蓄电池的电化学变化是可逆的,其电化学反应可用一个方程式表示,即:

放电:

PbO2十Pb+2H2SO4--->PbSO4+2H2O

充电:

PbSO4+2H2O--->PbO2十Pb+2H2SO4

1.上述公式只是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化学反应平衡方程,以分子为单位,说明物质的变化,绝对不能理解为极板上和电解液中的全部物质都参加了反应。

实际上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仅有20%一30%参加反应。

所以近年来,国内外厂家都尽可能地装用薄极板,以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

2.蓄电池的电化学反应虽然是可逆的,但它并不是永久性的电源。

实际上它受制造和使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蓄电池的寿命仅为2年。

因此,必须加强对蓄电池的使用管理,做好例行检测、维护及充、放电技术操作等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

3.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部分水转变为硫酸或硫酸转变为水,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将上升或下降,所以,可以通过测量电解液的密度,判断蓄电池的充、放电程度。

§1—4铅蓄电池的工作作特性

蓄电池的工作特性主要包括:

静止电动势、内电阻、放电特性和充电特性。

一、静止电动势和内阻:

1.静止电动势:

蓄电池在静止状态下(充电或放电后静止2—3h)正负极板间的电位差称静止电动势,用Ej表示。

静止电动势可用直流电压表或万用表(直流电压挡)直接测得,也可以测出电解液密度,然后根据经验公式换算取得。

2.内电阻尺,,

铅蓄电池的内电阻包括电解液电阻、极板电阻、隔板电阻和联条电阻。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极板电阻很小,只有极板发生硫化故障时,极板的电阻才会明显增大。

电解液电阻与电解液的密度、温度有关。

密度大,温度低,电解液的黏度增大,渗透力下降,电解液电阻增大。

隔板电阻主要取决于隔板的材料、厚度及多孔性。

至于联条电阻,其值本来就很小,尤其是采用了穿壁式结构后,已降到了最低值,可忽略不计,但在使用中因维护不当,形成氧化腐蚀时,电阻将显著增大。

起动型蓄电池的内阻一般都很小,仅百分之几欧。

.大电流输出时,内阻压降小,适合起动机的需要。

二、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蓄电池的放电特性是指在规定的放电条件下,进行恒电流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的端电压、电动势和电解液相对密度随放电时间的变化规律。

放电时蓄电池的端电压不断下降,且总是小于电动势。

蓄电池是否放电终了,通常以测量其电压和电解液相对密度来判断。

但是,允许的放电终止电压与放电电流强度有关,放电电流越大,连续放电时间越短,允许的放电终止电压越低。

放电终止标志为:

1.单格电池电压下降到放电终止电压值(以20h放电率放电时,此值为1.75V);

2.电解液相对密度下降到最小许可值,约为1.11。

三、蓄电池的充电特性

蓄电池的充电特性是指在恒流充电的过程中,蓄电池的端电压、电动势和电解液相对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充电时,端电压必须克服电动势和内阻上的电压降,所以Uc总是大于Ec。

由上述过程,可归纳出充电终了的三个标志:

1.电解液大量“沸腾”;

2.电解液相对密度上升至最大值,且2~3h内不再上升;

3.端电压上升至最大值,且2—3h内不再升高。

§1—5铅蓄电池的容量及其影响因素

一、铅蓄电池的容量

铅蓄电池的容量就是铅蓄电池的储电能力,通常是指充足电的铅蓄电池,在放电允许的范围内,以一定的放电电流,连续放电至端电压降到规定值时所输出的电量。

它等于恒定的放电电流与连续放电时间的乘积。

蓄电池的容量有额定容量与起动容量。

1.额定容量:

额定容量是指充足电的新蓄电池,在电解液平均温度为30℃的条件下,以20h放电率的恒定电流连续放电至单格电池电压下降到1.75V(规定的单格终止电压)时,所输出的电量。

额定容量就是设计容量,是区别和检验蓄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2.起动容量:

汽车上的蓄电池,主要用途是在发动机起动时向起动机提供强大电流。

因此蓄电池的标准还规定了起动容量,用以反映蓄电池大电流放电时的供电能力。

铅蓄电池的起动容量是指充足电的新蓄电池,在规定的温度下,以3倍额定容量的恒定电流,连续放电至端电压下降到终止电压时所持续的时间来评定的。

放电时间越长,起动容量越大。

由于起动容量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故起动容量又分为常温起动容量和低温起动容量两种。

(1)常温起动容量:

常温起动容量又称首次起动放电,是指将充足电的新蓄电池,以3min放电率的放电电流连续放电3min至终止电压(一般电池从12V下降到8V,6V下降到4V;干荷式铅蓄电池是从12V下降到6V,6V下降到3V)时所输出的电量。

(2)低温起动容量:

低温起动容量又称—18℃起动放电。

它是先将充足电的蓄电池放入低温箱中,使电池温度下降到—18℃,并保持2h(如果在低温箱外试验,则必须在取出后1min内进行)以2.5min放电率的放电电流连续放电,至终止电压(单格下降至1V)时所输出的电量。

二、影响容量的因素:

影响铅蓄电池容量的因素有原材料、制造工艺和使用维护等诸方面。

本节仅就使用维护条件对蓄电池容量的影响加以分析。

1.放电电流

放电电流越大,容量越小。

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正、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不断地转变为硫酸铅。

放电电流越大,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硫酸铅越多,由于硫酸铅的体积比二氧化铅和海绵状铅的体积都大,使极板的孔隙减小,电解液的渗人变得困难。

加之放电电流越大,对H2SO4的需求量越大,导致极板孔隙内电解液相对密度急剧下降,端电压迅速降低,从而缩短了允许的放电时间,使容量减小。

因此,必须合理使用起动机,每次起动时间不得超过5s,相邻两次起动间隔应大于15s。

若长时间、频繁使用起动机,将严重影响蓄电池的容量和使用寿命。

2.电解液的温度:

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温度上升,容量增加。

当铅蓄电池的温度上升时,电解液的黏度降低,渗透能力提高,同时电解液的电阻也有所减小,溶解度、电离度也有所提高,电化学反应增强,所以容量增加。

一般情况下,温度每下降l℃,小电流放电时容量将减少1%,大电流放电时容量将减少2%。

由于温度对铅蓄电池的容量影响严重,所以在冬季使用时,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使用条件,防止蓄电池容量下降后造成起动困难和使用寿命缩短。

3.电解液相对密度

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当提高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可以提高蓄电池的容量,但相对密度过高又将降低蓄电池的容量。

这是因为适当提高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后,电解液中有足够的离子参加反应,所以容量将有所提高。

但相对密度过高,将导致电解液黏度过大,渗透能力下降,内阻增大,并且将加速极板硫化,使蓄电池容量下降。

电解液相对密度过低,将使电解液中参加反应的酸根等离子不足,影响铅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容量。

在大电流放电时,电解液相对密度还是偏低一些好。

因此使用中,在保证不结冰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采用稍低的电解液相对密度。

§1—6蓄电池的充电

为了充分转化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保持蓄电池良好的技术状况,延长使用寿命,必须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汽车技工都应该懂得和掌握各种充电的知识与技能。

一、电解液的配制:

电解液用相对密度为1.83—1.84的蓄电池专用硫酸和合格的蒸馏水进行配制。

配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将当地、当时采用的实际密度换算成15℃时的标准密度值。

2.配制时,应在耐酸、耐热的陶瓷、硬橡胶或铅质容器内进行。

1

3.切记必须先将蒸馏水加入容器内,然后再将硫酸缓缓注人蒸馏水中,并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以便混合均匀,散热迅速。

绝对禁止将蒸馏水倒人浓硫酸中,以免飞溅伤人和腐蚀物体。

4.配制中当电解液温度高出60℃时,应停止加硫酸。

待温度低于55℃后再配制。

5.配制电解液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眼镜、防酸手套、防酸围裙和高筒胶靴。

如有硫酸溅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10%的苏打水溶液擦洗,然后用清水冲净。

二、充电方法:

1.定流充电:

在充电过程中,使充电电流保持恒定的充电方法,称为定流充电。

在充电过程中,随蓄电池电动势的提高,要保持充电电流一定,就必须逐步提高充电电压。

当单格电池电压上升到2.4V开始出现较多的气泡时,应将充电电流减半,直至完全充足。

(1)电池的连接采用定流充电时,被充电的蓄电池不论是6V还是12V都可以串联在一起,由于充电时每个单格电池需2.7V,故串联蓄电池总的单格数为,I≤充电机的额定电压/2.7。

注意:

所有串联的蓄电池容量最好相同,否则充电电流的大小应以最小的蓄电池来选定。

当小容量的蓄电池充足摘除后,再继续给大容量的蓄电池充足。

(2)优缺点定流充电有较大的适应性,可以任意选择与调整充电电流,能对各种不同情况的蓄电池充电,如初充电、补充充电、去硫充电等。

但这种方法充电时间长;且为维持恒定电流需要经常调节充电电压。

2.定压充电:

在充电过程中,加在蓄电池两端的充电电压保持恒定的方法,称为定压充电。

(1)充电电压的选定:

采用定压充电,充电电压必须适当。

过高,不但充电初期充电电流过大,而且会发生过充电现象;过低,则蓄电池充电不足。

一般每个单格约2.5V,即对6V蓄电池充电电压为7.5V,对12V蓄电池则为15V。

被充电的蓄电池并联在充电电源之间,每条支路上蓄电池的总电压必须相等,容量也应相同。

(2)优缺点充电时,充电电压不变,随着充电的进行,充电电流将逐渐减小到零。

所以在整个充电过程中,无需调节。

但由于这种充电在开始时充电电流较大,往往会影响蓄电池的技术性能和使用寿命。

定压充电不能调整充电电流的大小,不适于对新电池进行初充电,也不能用于消除硫化。

除汽车、拖拉机上运用外,一般不采用。

3.脉冲快速充电

脉冲快速充电的优缺点:

(1)充电时间大为缩短按常规充电,新蓄电池的初充电一般需要45—65h,使用中蓄电池的补充充电也需13—24h。

但采用脉冲快速充电,由于除去了极化,充电速度加快,一般情况下初充电不多于5h,补充充电不多于1h。

(2)可以增加蓄电池的容量由于脉冲快速充电能够除去极化,因而充电时化学反应充分,加深了反应深度,使蓄电池的容量有所增加。

因此,新电池初充电后不必放电锻炼即可使用。

(3)去“硫化”效果显著按一般去硫充电方法不但费时,且又麻烦,而用脉冲快速充电只需4—5h,且效果良好。

(4)采用脉冲快速充电时,蓄电池析出的气体总量虽然有所减少,但出气率高,对活性物质的冲刷力强,易使活性物质脱落。

因此对蓄电池的寿命会有一定的影响。

三、充电种类:

1.初充电

初充电对起动型铅蓄电池的使用性能影响极大,没有充好,会使极板活性物质不能完全转化,造成蓄电池水久性的容量不足,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2.补充充电

补充充电,是指使用中的铅蓄电池在无故障的情况下进行保持或恢复额定容量的充电。

按规定,汽车用铅蓄电池每1—2月应从车上拆下进行一次维护性补充充电。

3.去硫充电

当极板轻度硫化时,可用去硫化充电的方法使之恢复。

§1—6蓄电池的充电

为了充分转化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保持蓄电池良好的技术状况,延长使用寿命,必须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汽车技工都应该懂得和掌握各种充电的知识与技能。

一、电解液的配制:

电解液用相对密度为1.83—1.84的蓄电池专用硫酸和合格的蒸馏水进行配制。

配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将当地、当时采用的实际密度换算成15℃时的标准密度值。

2.配制时,应在耐酸、耐热的陶瓷、硬橡胶或铅质容器内进行。

1

3.切记必须先将蒸馏水加入容器内,然后再将硫酸缓缓注人蒸馏水中,并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以便混合均匀,散热迅速。

绝对禁止将蒸馏水倒人浓硫酸中,以免飞溅伤人和腐蚀物体。

4.配制中当电解液温度高出60℃时,应停止加硫酸。

待温度低于55℃后再配制。

5.配制电解液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眼镜、防酸手套、防酸围裙和高筒胶靴。

如有硫酸溅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10%的苏打水溶液擦洗,然后用清水冲净。

二、充电方法:

1.定流充电:

在充电过程中,使充电电流保持恒定的充电方法,称为定流充电。

在充电过程中,随蓄电池电动势的提高,要保持充电电流一定,就必须逐步提高充电电压。

当单格电池电压上升到2.4V开始出现较多的气泡时,应将充电电流减半,直至完全充足。

(1)电池的连接采用定流充电时,被充电的蓄电池不论是6V还是12V都可以串联在一起,由于充电时每个单格电池需2.7V,故串联蓄电池总的单格数为,I≤充电机的额定电压/2.7。

注意:

所有串联的蓄电池容量最好相同,否则充电电流的大小应以最小的蓄电池来选定。

当小容量的蓄电池充足摘除后,再继续给大容量的蓄电池充足。

(2)优缺点定流充电有较大的适应性,可以任意选择与调整充电电流,能对各种不同情况的蓄电池充电,如初充电、补充充电、去硫充电等。

但这种方法充电时间长;且为维持恒定电流需要经常调节充电电压。

§1—7新型蓄电池简介

一、无需维护铅蓄电池:

无需维护铅蓄电池又叫MF蓄电池。

1.结构与材料方面的特点:

(1)在池壳内装有集气室。

(2)采用薄壁聚丙烯外壳。

(3)采用袋式微孔聚氯乙烯隔板,将极板包住,麻证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不致脱落,并可防止极板短路。

(4)极板栅架采用铅—钙—锡合金或铅·低锑(含锑2%--3%)合金,彻底消除或大大减少了锑的副作用。

(5)内部装有温度补偿型密度计,可随时监视蓄电池的存电状况和电解液液面的高低。

2.无需维护蓄电池的优点

(1)在规定的条件下,使用过程中不需补加蒸馏水(可达3—4年)。

(2)自放电少,仅为普通蓄电池的1/6—1/8。

(3)内阻小,具有较高的放电电压和较好的常温和低温起动性能。

(4)耐过充电性能好。

(5)极桩无腐蚀或腐蚀极轻。

(6)耐热、耐振性好,使用寿命长。

二、干式荷电铅蓄电池

1.干式荷电铅蓄电池的优点

干式荷电铅蓄电池虽然在原理及工作特性方面与普通干封铅蓄电池相同,但制造工艺不同,干式荷电铅蓄电池属于干封带电的蓄电池。

当新电池开始使用时,只需按规定加足电解液,静置20—30min,即可装车使用。

无需初充电工序,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这是它最突出的优点。

另外,干式荷电铅蓄电池的贮存期比干封式铅蓄电池长一年。

2,干式荷电铅蓄电池材料与制造工艺的特点

(1)在负极板的铅膏中加入了适量的松香、油酸、脂肪酸等防氧化剂,使负极板活性物质每一个颗粒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铅的氧化

(2)在极板化成时,适当延长化成时间或采取反复充电、放电深化办法,使活性物质达到最大限度的转化。

(3)负极板化成后需经过严格的水洗与浸渍,除去残存在负极板上的硫酸,防止海绵状铅硫化和干燥后贮存期间发生“回潮”。

(4)对负极板严格的干燥处理。

三、其他蓄电池:

1.胶体电解质铅蓄电池。

2.碱性电池。

3.太阳能电池。

§1—8铅蓄电池的使用、故障与储存

一、铅蓄电池的使用:

铅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新蓄电池启用应做好初充电。

对干式荷电铅蓄电池,也应按气温条件,选择适当相对密度的电解液灌人蓄电池,最好浸泡2~3h后再装车使用。

2.防止蓄电池长时间大电流放电。

在使用起动机时,每次起动时间不应超过5s,一次起动不成功应间歇15s再起动。

以后起动至少应间歇10—15min,必要时应检查起动困难的原因。

避免盲目、连续、长时间使用起动机。

3.防止蓄电池过充电。

过充电将导致电解液过量消耗,而且容易造成活性物质脱落。

4.尽量避免铅蓄电池过放电和长期处于欠电状态下工作。

防止硫酸铅再结晶而产生硫化。

5.使用期间应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整电解液的相对密度。

6.保持清洁,妥善安装。

7.定期检查液面高度。

液面低于规定值(10—15n皿)应补加蒸馏水。

8.定期检查蓄电池的放电程度,必要时应立即进行补充充电。

放完电的铅蓄电池必须在24h内充足电。

9.定期进行补充充电。

定期补充充电是一种强制性维护作业,防止极板硫化。

定期补充充电一般应1—2个月进行一次。

二、蓄电池的常见故障:

1.极板硫化

极板硫化是由于某种原因(如长期充电不足或放电后长时间未充电等),使极板上生成一层正常充电时无法除去的白色坚硬的粗晶粒硫酸铅,这种现象称为“硫酸铅硬化”,简称“硫化”。

(1)故障现象蓄电池充电时,电解液温度和端电压上升过快,且沸腾早,电解液相对密度达不到规定值。

放电时端电压迅速下降,硫化严重的蓄电池,可以通过加液孔看到极板顶部有白色物质。

(2)产生原因

1)蓄电池完全放电或半放电状态下长期存放,由于昼夜温差大而使硫酸铅再结晶。

2)蓄电池在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